|
作者:OSAMA KAVKALU(卡夫卡·陆)5 ?& g- y. |3 \/ ^$ j M l
from:新影响论坛0 V, W: Y' ]5 S$ `$ @: n6 \
! f2 X$ P+ S+ r! }0 [8 N* k题记:
* p. b- q: ~" s5 M- f* i&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W% o7 I, R& @( R K3 h) O- Q
――――《庄子·养生主》
. A) ^% g: ~# z! w3 l) T" C# P( u7 B- R& R+ [! }
甦醒的春,万物在生机勃勃的更新旧事的容颜,小僧调皮,将负重缚于小小生物,老僧智慧,静观无语,参悟不再与横眉怒目,参悟不是喋喋不休是的告诫,是非不是训诫出来的。, C' d, x9 b) B7 S% V
这是金基德的《春去冬来》,一部在秀丽山水间透着浓浓禅意的韩国影片开头,学过绘画的他让整部影片充满了禅的诗情画意,佛说:境有心生,那扇有着威严门神的是开启心灵的门吧。
" I! a( C; }% k4 Y& K( I$ ^寺,在水的中央,庄严,宁静。美,是心念里的无言;水,是人意里的一念。5 @2 g; l. k/ d( _
晨起,小僧的负石老僧让他明理的方法,肉身的担当为的是将心中的杂念扫却。老僧曰:如果小鱼、青蛙,小蛇有一物死了,你回在心口一辈子放着一块石头。2 n2 e7 F( e/ a- S( x) B
此是真理,我们凡人,往往因为念相太多,忘记万物皆空的质朴真理,一生不断对弱小施力,对自己又不断因贪念而负重自己,无论谁得谁失,到头来还不是人去声寂,万元归一。5 [* x. g& B0 s C* \
春水清澈,鱼翔浅底,水,去留在心,目击处,念起念落,造化撩拨心旌。菩提有常,善待苍生
# L* [( \1 m/ v: o/ m1 Z小僧发现除了青蛙,小蛇和小鱼都已归西,顿生悔意,老僧默默注视,一个开始顿悟人生的小生命。 k5 u5 x, ^! f" k# V# R9 R6 Z5 V
参,是说法,悟,是解法,道法自然,水到渠成,眼中的世界在灵魂领地有着别样的滋味。人非圣贤,知错就改者,苍天不欺。 A/ Y+ D# F- f/ m6 ^6 e
定与非定,是老僧关门之手,门,为客而置,是君子心里的度,对于狂徒,门,毫无意义。0 X) r0 b4 {; M. j3 S
片中多少次开启那扇无墙的门,理性的墙在修道者漫漫的人生路上修筑,理,在于潜移默化而不是强制。
4 H5 u, \# i. V% R% |转眼是夏,山林葱郁,湖泊浪起,小僧已是青年,老僧依然晨钟暮鼓,可,小僧因为一个借寺寻医的女孩动了凡心,老僧没有棒喝,只是依旧用平和的心愿去等待小僧的参悟。7 `1 e o' r* [8 {* M' g" C
单调的寺院生活因为白衣少女的存在而改变,小僧首先是正当青春的年华,门,为人而开,空相和俗界,一步就可天涯。小僧与俗客眉宇传情,心旌摇动,巨石上的赤裸相对,是身未定恒的表现,流水无言,白云无声,
7 s2 H! ?- r3 y2 M6 c金基德确实厉害,当小僧和少女驾船归寺,老僧对此一切还是静观,一个在瓦当上清水书写的镜头,指出了男欢女爱是镜花水月的实质。顿悟在于因势利导,在于机缘。一个镜头,无声胜有声。+ D8 r {) i! d, J
少女和小僧的缠绵,从被动到主动,湖上的小船承载了他们故事,老僧望着,只是望着,等待着小僧的领悟。
/ J% U( }" _/ z: u2 U金基德没有忘记一个立意的正确性,当老僧送别少女之时,意味深长地表示原来这就是你的药啊!理佛不再空言,在于主动或被动的舍生取义,小僧被动承担了"药"的功能,然他自己也因为这个插曲明白了"舍"和"空"。
0 h! |# a6 K! {* `+ ?1 E6 `8 a8 F愧疚的小僧,背着石佛上路了,路,在启门的一刻延伸,路有多长,生命对本质的追索就有多长。
" I& N% O: p& ] h: i) e木鱼声中,我们看见老僧庄重、安详的脸,他知道,悟,是自己从心,小僧必须自己在人生的道途上找到世间的真谛,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6 s' G4 L8 g0 E+ x门启,门闭,因心而行,人的一生,知理辨识,都在每一次推开命运之门的瞬间,万物有序,人性参差。
" V4 L5 z; Y; M w9 d& ~! m& v# a4 O秋,绚烂,只是离冬不远。老僧已是蹒跚之相,在人生的秋季发着余晖。这个段落是最感人的,参破生死是极难的。
) E2 u. Z: C* J, `, ]% O一日,老僧化缘归来,谁眼瞥了一眼报纸,见小僧杀妻后逃匿的消息,老僧默默拿出小僧的衣物,一针一线缝起来,他在缝合的不仅仅是破洞,老人缝的还是一颗心。4 g: D% d; c8 K6 V& [% h+ {
还俗的小僧回来的,妻子的背叛让他充满愤懑,他在绝望中挣扎,老僧平静注视着一切,小僧无法在自责和担当里化解,欲死来逃避一切,这时,老僧出现了,他用版子痛责小僧,以面对肉体的棒喝来唤回小僧心中的自悟,小僧终于明白自己的罪孽,但是,面对将至的警察,他依然无法承担罪孽的结果。老僧在庙外的地上写下《般若心经》让小僧刻之,让他在雕刻中埋葬怨恨之心,这个过程里小僧明白了自己,警察也看到了自觉比约束更重要。晨光里,小僧踏上了悔罪之路,一种比惩罚更有作用的自悔。
, V" ?! u. k* A老僧点化了小僧,慢慢踏入空境,他自闭七窍,自焚而归,许多人对这个章节持疑义,认为有勃于佛教理论。但是,我认为老僧的自去是对肉身意义的参悟,一种自觉进入空门的自觉,对于我们这些在名利仕途轮回经营的人而言,是一种无法企及的境界。5 j4 P4 D4 a, G( }& f4 n% d; G
思空是容易的,辩空同样是容易的,可是,无怨无悔入空是难的,而老僧坐化而且以后,那条蜿蜒而至的小蛇代表了生命的生生不息,面对天地,我们都是过客,我们坦然而至,我们微笑而归
& x5 b0 K- a8 n. s- q5 B门启,门闭,天地悠悠,光阴荏苒。
3 O" S( _7 m9 c! m4 g冬,白雪覆盖一切,门依然为入者而开,耳畔老僧关于心上之石的话在此应验,导演自演了这个苦行的段落,并且用了魔幻的手法。寺院已残,孤灯里,心已宁静。她蒙面而来,带着一个孩子。4 v Z2 ^* ?9 r* c: W
住,于无语里相安无事。她,留下小儿,夜行,不甚坠入冰洞而甍。小僧在黎明发现,打捞上来,但见只留佛像一尊。这个段落有点难懂,但是它来自佛经本身,观音有万千形态,为度人脱俗入空。
# ~8 I. H( \0 E/ G; e: F9 p) k8 L F小僧再度负石,此刻已是自觉,经历千磨万难,终将佛像送之极顶,阳光照耀在佛像上,佛,无语而安详。; X# T; ^7 V3 \6 J+ _
什么比一个人的自我觉悟更让人高兴。佛在极顶微笑,我在极顶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佛经告诉我们的质朴真理。
8 b: u/ p1 G, G3 }$ Y% z& f- i冬去春来,生命再一次轮回,小儿依然调皮,不过,这次在孩子的玩耍里小动物都死去了。% ?, r7 \$ b9 E& d8 U+ ^2 y
关于杀生,小动物之死按佛教说法是前世报应,至少人或动物在佛眼中只是万物一员,无尊无贵!/ \. M: l! G# j" C
佛无语,极顶之上,无语而安详,因果轮回,总有报时,套用中国作家陈村在《鲜花和》里云:如果你做了,你就欠了。 E/ Y4 \; }0 F3 V' [: D
佛,拈花一笑,俯视苍生……+ X' e. }1 F% N+ v8 O7 ^
这部寓言体的电影,没有一个答案,它需要我们自己用我们的生活经历来辨识,人生真的是一个春夏秋冬的过程。) |8 I5 r: c: E$ s
船来,迎客,船去,客走。# }+ H( Z% j) N+ W( B, j9 f# o
只有极顶的佛 任,日落日出。) u0 d" c6 | [% j& m( d
4 p0 u r0 U, C8 A* y! i; Z【附录:影片资料】
5 g% i) |1 k, N+ v中文名:《春来冬去》韩国/2003年出品8 f) N) R' i. y( f0 h
英文名:《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 and Spring》
* F# v7 X* P* y+ Q3 n导演:金基德 2 _2 C* @% U1 m. l2 F6 k
演员:吴永洙 金基德 金永敏 L# [- l1 U' ~/ ]- t* X, H. j
片长:106分钟. [3 |% a4 U0 ^+ E8 z. n
' r! Y% I( Q2 T" G& L8 I5 b/ j4 l2004年4月29日 星期四于23时45分! a, H# f9 l" O, n& O
* [+ L& C1 S' W
独立影评人:OSAMA KAVKALU(卡夫卡·陆)- @, c# R; {: V
% m# X+ J9 L" z/ v! v此文首发于上海DVD导刊论坛影评区版块% f5 f/ @3 Y t' K0 {1 a0 V8 B n9 L2 }
http://www.dvdspring.com/bbs/list.asp?boardid=111 l. Y* D" o) b1 h1 m" e! C2 Q
5 U6 h7 F$ [& b' b5 a
2 ~+ V4 [ X0 X9 |3 Z
( L+ b; c/ o c/ |( p2 M- y. ~: f[ Last edited by youngyoung on 2004-5-10 at 07:42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