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x3 U, s1 T3 @8 x正如“生命花”这个极富诗意又带着点宿命的名字,它所赋予我们的画面也是极具工整、精致。《生命花》的故事情节并不十分特别,但要说特别之处,除了几位主角的精彩演绎外,就是把女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单身母亲,这在看似开放、实则保守的韩国无疑仍会遭受到众人的不理解和歧视。有了这一层因缘,故事就有了多个发展空间,可以透过不同人的眼睛衍生出许多截然不同的故事,或古道热肠,或麻木不仁、但更多的却是自私冷漠。英珠是主线,贯穿她生命历程的有善良的母亲、爱恋着她却早逝的丈夫民赫、同样爱恋着她却永远无法圆梦的小叔宇赫、深情执着无怨无悔的胜兆,—个后来一步步走入英珠生活的优秀男人、聪颖可爱的儿子天天、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的奶奶、友谊深厚的信姬…他们经纬交错,编织出一幅幅生活的锦缎,有鲜艳的明亮,也夹杂着沉重的晦暗,而命运的劫难总在生生死死间浮浮沉沉。朦胧的初恋、爱情的果实、社会的偏见、生存的抗争。一位纯情少女到单身母亲的生活经历,表现了现代社会中年轻人的进取精神与传统习惯势力的抗争,歌颂了普通生活中的爱情、亲情、友情。该剧是一部感人至深、令人回味的电视青春剧力作。0 @6 S J# j8 Y- s* ~0 ^* G! i1 D$ K$ R* n
英珠先于民赫认识宇赫,懵懵懂懂的感情尚未来得及生根发芽,就被民赫,一个温柔成熟的男人带走了。这却苦了宇赫,他的爱情只有一次,却注定无疾而终,宇赫爱恋着英珠,但他的感情却受到诸多世俗束缚,没有路可回头,于是只能默默守望在心灵的后花园。如果民赫、宇赫不是亲兄弟,如果还有来生,来生还有缘,也许英珠会选择宇赫,然后相亲相爱,共渡一生。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宇赫与民赫无法割裂的兄弟关系,她从心理上排斥着宇赫,却又总不知不觉地关注着他。宇赫对英珠的感情不求回报、不计结果,那纯真和执着的爱与付出让人感动不已,他不顾一切地守护着英珠、鼓励着英珠、照顾着英珠,一次一次因为爱而奉献,他所想的只是要敲开英珠的心门,从始至终他都在努力着用力叩门,但却得不到英珠的回应。可幸的是让英珠明白了这世界上在某方面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可幸的是宇赫最终还是勇敢的决定收回那么多年挡在英珠头上的伞,所谓“情到深处无怨尤”, 真正的爱一个人是应该以所爱的人的幸福为前提,所以宇赫终于领悟:英珠需要的不是风雨中的伞,而是风雨中能陪她共同走过的人。胜兆的出现,让他辛慰,让他察觉到胜兆才是英珠生命中能一起走过的人。英珠因为宇赫在人生的旅途不再孤独,是宇赫的爱让她感觉到了人生的温暖。
- J; T: k+ n' G5 [% L' b0 A' s 无法形容宇赫的好,他无可奈何的眼神,略带惆怅的微笑,他对英珠又气又怜的叹息,他的坦白,他的自苦,都让人心动,又心痛。“我的爱情这一生只有一次。”无论何时听到这句话,震撼之感都丝毫不减。英珠何其不幸,母亲、丈夫相继离她而去;英珠又何其有幸,上天送给她可爱的儿子,还有两个那么优秀的男人,爱她爱了那么多年,那么多年;那份爱是那么深沉,那么深沉。: }9 i: `. _" f
如果说英珠和宇赫之间曾为世俗道德所牵绊,那么牵绊英珠和胜兆之间的仍是世俗道德的另一面:英珠的单身母亲身份,还清楚的记得英珠说的话:其实天无绝人之路,母亲走了,民赫哥哥来到我身边,后来,民赫哥哥也被上帝带走了,却留下了天天,再怎样艰难,却仍然能找到一点希望。
" i3 r* o! I9 w. i9 |2 D& X 还记得胜兆在大楼的天台拥着英珠共舞的场景吗?印象中他们最近的距离仅止于此,但我相信那一刻他们的心不再有距离,那样陶醉的尤如清风拂面、雁过林梢,仿佛所有的烦恼忧愁都已随风飘散。也许,就是凭着彼此不死的信念和不灭的希望,英珠、胜兆才坚定的冲破了心的囚牢和世俗偏见,让我们眼前赫然升腾起茫茫沙漠中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任沧海桑田,任每一个日升月落的清晨和黄昏,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
/ a9 I% p+ ]- a5 X0 y
9 c. l" R; e& h" V6 N0 dhttp://www.hanjuweekly.com/bbs/UploadFile/20045181647012926.jpg
/ R. y+ z. b9 Ahttp://www.hanjuweekly.com/bbs/UploadFile/200451816472146934.jpg
2 @5 d& D' s0 xhttp://www.hanjuweekly.com/bbs/UploadFile/200451816473841803.jpg
5 C4 Z9 I. ?5 f9 [* ]6 |http://www.hanjuweekly.com/bbs/UploadFile/200451816524332829.jpg
6 l4 e$ J8 ^) B& d3 {+ ^! x% o& f7 M' v. p* `6 N% v4 q
[ 本帖最后由 lalanono 于 2007-1-7 00:1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