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北大教授~孔庆东
2 B4 N+ i, E0 Q" J$ f ~板门店的枪声~+ n! S; X& a) {2 z0 J# @1 c
来韩以前,不知道韩国电影已达到了如此之高的水准。一天晚上,吃过冰欺凌后,我请金恩惠等两位学生看电影,目的是为了让她俩给我当翻译。电影是赫赫有名的《JSA》,既《共同警戒区》。这是根据朴上延的小说《非军事地区DMZ》改编的,6 f1 O' w# l; N) g( D, |% t
. @ Y# A2 B# m5 T. J0 H 三八线两侧,是联合国和朝鲜联合管辖的“共同警戒区”。& W' ~2 Z- a$ N& [# `5 `% L
% D7 c0 b. i; V+ G8 @+ {2 _
一天深夜,朝鲜一方的哨所内传出了枪声。影片以哨所墙上弹孔的特写镜头为开端,叙述了对发生在板门店的神秘枪击案的一场复杂的调查.。 M- {( `# P. ^; L( L" F
9 D/ o M$ l% b2 O6 ^# f 联合国派来负责调查的主力官员,是一位漂亮的具有韩国血统的瑞士女军官苏菲。她根据南北双方幸存者的陈述报告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俩份报告疑点甚多。韩军的李秀赫班长,说他被绑架到“北韩”后,在艰难的逃跑过程中,向“北韩”军人开了枪。与此相反,“北韩”的幸存者吴敬弼中士则说,南方首先越过军事分界线袭击他们。一粒消失的子弹壳就是这起命案的钥匙,可是这俩位当事人都对此缄口不言。在那神秘的“不归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w6 y# _- j( g/ o! k* y) C9 ?
共同警戒区是南北冷战的象征,它不仅是半岛南北的分界线,也是中美的分界线,是东方西方的分界线。双方军人在相隔仅几步的距离内彼此面对面盯着站岗,真是“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板门店谈判和斧头冲突案(1976年)都发生于此。斧头冲突案后,美韩一方为纪念丧命的美军波尼帕斯大尉,便又称共同警戒区为波尼帕斯基地。5 N* J% ]. l5 n+ M
. u3 A# B/ B6 ?& X
守卫共同警戒区的韩国部队是一种特殊部队。他们要先到美军服役,然后经过选拔而派遣到此。共同警戒区士兵虽是韩国国籍,但名义是联合国部队的成员。
) K5 F) A+ h/ V8 i! `! _! U 0 F9 ^3 `: n, y5 z
因为南北双方隔桥对峙,所以他们每天都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可是军人也是有感情有良心的活人。不太长的时间内他们就察觉到每天见面是北韩士兵也是同胞,也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年轻人。 n+ i u# x$ J" @3 [
' @; w* v @. ^7 {1 [ 一天深夜,在巡逻中因撒尿而掉队的李班长踏上了一颗地雷。万分危急之中,经过那里的北韩军人吴中士救了他。从此,他把吴中士当作哥哥,二人产生了深厚的友情。他们忘记了休战的现实,李班长每夜冒着危险越过三八线。他们在北韩是哨所内一起喝酒,谈女人,交换礼品,还一起讨论故乡。多少个欢乐的夜晚,如同梦境一般。然而悲剧降临了,北韩军官的检查,迫使他们卷入了预想不到的枪战。如果是在后方的城市或乡村,这样的友情是非常平凡的。可他们是边界上的哨兵,所以不得不用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兄弟。, s7 I7 p9 b/ ~, A5 I
0 T6 P, {) W/ s 在狭窄的空间里进行全方位摄影,摄影机往返交错地拍摄着哨所内部。场景紧张到令人窒息,同时使观众对于半岛南北分裂的现实深深叹息。观众和苏菲都看出了,双方指挥官都知道这次枪战的内幕。可是他们不愿意公布真相。李班长和吴中士也宁愿把真相埋藏在心里。但最后因为不能解脱的内疚和人道主义激情,李班长和他的部下都自杀了。朝鲜人民军战俘的女儿陷入了无底的悲哀。 N: `$ P6 i/ P
# o: a# ?. l! p' M. S0 ^9 i* m
本片导演宣布:“我们不但利用神秘的电影结构造成让人紧张的气氛,而且以回忆的场景和幽默的穿插唤起被遗忘的人道主义。然后电影在悲壮中结束。”
9 f' y; p! u3 J; a" h6 L 朴导演对于电影视觉语言的遵循和突破,都表现出新一代韩国导演的才华。高达30亿韩元的拍摄费用,没有给影片带来负担而是带来了极大的收益。朴导演在尽情发挥了电影的娱乐功能后,在结尾的镜头里利用一张照片浓缩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南北方分裂的悲剧。四名主人公在一个画面内由不同的角度互相对视着站岗值勤。南侧,一个西方女游客的帽子被风吹落到北侧,顿时一片紧张。粗旷的朝鲜人民军吴中士俯身拾起,微笑着递过来。那一刻,全世界的阳光都 灿烂了。为了那一刻,我后来又看了一遍《JSA》,没用翻译。
* D+ {& G4 W1 A% Cfrom:《独立韩秋》--孔庆东著
3 S2 s& o; y1 {
) o2 `# i9 m }* f
& }4 D' B4 H. F$ i1 T4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