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红警苏红不懂爱 ' m9 w" x+ t1 i* I( b# h- G
; X+ j5 M c2 ~3 y
(节录)4 ?, z x7 a/ _9 m
+ ?$ d7 x' K1 W! f2 U# H# v/ f2 v' |
7 e; z1 u+ {" d3 U4 o7 N
《爱有天意》看完,我只是感到,爱情是人类美丽的童话。
- U1 \" ^: u5 t3 H/ L: b
) T" v {% N; V- z+ g2 I" L1、关于爱情: % O% o2 N# y4 y/ p* w3 z2 H
什么叫童话? $ l- M7 k/ V b
那是一种幻想的境界,是一种生活中不存在的王国。
: ~& n0 m' o% Q4 [ n( F爱情存在吗? 7 ?/ W) z' v/ l; K/ Q
爱情实际上不应该属于物质的世界,而属于精神的世界。 , L4 i/ Z3 l; M8 U
爱情的物质基础,当然是生理性的,但它的内在结构,却是精神的。 $ P; _ {: h. g. w9 N. R
爱情既然是精神的,那么,它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形而上学,一种思辩与哲学的产物。 7 I& L/ l, h5 K+ N' y5 V( R; ~1 ~
爱情与哲学既然是属于一种精神的产品,那么,它就是通过挖掘而发现出来的。如果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发现了剩余价值,那么,我们可以从更宏大的区间里说,爱情是人类发现出来的。 8 s5 d! }6 M, c" |* V# H
......8 J) j7 c7 s9 o. T' e& a
......
& A9 N; ^7 H/ D7 P0 `! C......
4 m1 h$ r# M4 g/ I( ^0 c1 t5 k9 q6 }! a# ^; ~5 p2 i( y" u
5 I7 E" r4 P( Y9 f9 ~唠叨了这么久,我不过是想说明,爱情只是一种童话,是一种精神产品。
0 ~" P" H7 T$ ]3 @6 d* l I) h, _+ K, z( J
《爱有天意》中的爱情存在吗?非也。它只是一个童话而已,是对精神的一种满足,就像童话是对小孩精神的满足。
" d/ @- G8 y; Y C5 K1 \, c
, {* T. m. ~3 l2 ^为什么要存在着这种不存在的童话?因为人在进步,在觉得除了肉体的满足之外,还需要有精神的满足。童话就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 , L' E. c4 K# a0 s* D, n5 a$ p& d
5 u2 l% g4 E8 q4 `: i; L& c在中国古代,《爱有天意》这种爱情方式,这种纯粹伯拉图式的爱情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在中国传统的爱情方式中,只有上了床的,才是叫爱的。只有到了现代,爱情被引入我们的生活,我们证实了爱情可以与肉体的欢娱一样,具有让我们满足的功能。
@5 t+ H% U Z- {, H, I/ q3 ` Z7 ^+ [# @
这就产生了爱情的童话。 6 I+ B- Q9 B% D6 z1 X- |3 M
3 u6 U, x( P% T2 [在《爱有天意》中,几乎没有肉体上的接触。上一代上的如泣如诉的爱情,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电影有意回避了爱情的最终生理本质是什么,甚至一个吻也没有。只有到了结尾,当年两个恋人的后代,完成了全片唯一的一个接吻,仿佛在完成了上一代没有成功的夙愿一样。 % a; V7 i, x( N" w2 v) R
- N0 F" k4 L" G5 O6 {9 m5 ^
爱情产生于肉体,而它的美好,却是超越于肉体。这就是一种童话的本质内涵。童话是来源于物质,但超越于物质,它以精神上的美好为圭臬,而爱情作为一种纯粹精神产品,注定是必须远离物质的。这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5 ?( U; m& u/ z5 X+ {
% F( D3 ^- ?( G$ v" k所以,爱情是一种精神的映射与观照。是一种美好向往的寄托。由于爱情纯粹是一种精神的,所以,它的美好程度与创作者的思想及内心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美好的艺术中的爱情,根本不是物质的,而只是创作者的一种童话构思的需要。曾经有琼瑶的侄儿问她,她小说中的美丽女主人公存在吗?琼瑶断然否决,没有,绝对没有。爱情既然是童话,肯定非人间所有,它只是创作者的一种精神世界罢了。 . u( X6 S# \& [. V6 q* c
+ O; w3 j6 w8 o: O* H在这样的角度上,我们可以理解《爱有天意》中的爱情,只是对人类精神中的美好与浪漫部分的重塑。
* s8 R' M) y8 E7 H" h1 v
. g3 ^0 f/ l2 g2 w; J7 o( ~2、关于温柔:
! l: \3 ^. I' Z* @
$ f! M* a6 x% y" \# i+ Q, [《爱有天意》与同一导演《我的野蛮女友》的风格可以说是截然反差的。《爱有天意》中表现了女性的温柔、忍让、被动的部分。影片中的两代母女,绝对没有任何野蛮的成分。但要说明的是,《我的野蛮女友》中的野蛮仅仅是表象,是她的外部的符号化的动作,其实全智贤的本质上是温柔的,她的感情是温柔的,所以,到最后,她身上的野蛮部分越来越少,而温柔的部分越来越强烈。野蛮只是一种幌子,而实际上一个彻头彻尾的野蛮女孩,是绝对不会令人喜爱的。 # I; c6 V6 F* d+ f3 y
# F$ \3 y: d. m8 ?《爱有天意》中的孙艺珍,是一个从里到外都是彻头彻尾温柔的女孩,这与《我的野蛮女友》中还有一个外壳的野蛮是唯一不相同的地方。
9 k" O) ^: Y2 L: h O+ t% }
7 Z' ]: s/ B& r这种温柔体现在: % X0 K6 ?0 n- f& {3 {+ [# Y4 {5 t; B
i" E- S$ c7 b* V
一是对男孩温柔的迎纳。
; y3 `( a% P* N# _' r在乡村里,当俊河与同伴在水中嬉戏的时候,珠喜坐在牛车上,从岸上经过,向男孩们招手致意,一个温柔女孩的那种天真与无所戒备,成为爱情的最主要动因。接下来,她向男孩提出探询鬼屋,便注定无法让男孩拒绝,因为谁能抵抗得了一个女孩的温柔啊。 # N6 J4 K8 _( h
二是对男孩温柔的容忍。当俊河与珠喜在珠喜家门口相见时,她忘情地扑向他,这时候,女孩纵情自己的温柔,让率直指引着自己,尽情展现着她的温柔的质地,没有娇饰,没有虚假的野蛮。而当他们公园登台阶、俊河欲向她献吻时,她理智的拒绝了。然后,当她坐下来,还是小鸟依人依偎着俊河,这种细节设计,把女孩心理中的那种拒绝强硬地直截了当、而喜欢潺潺流水般地缓缓递进的过程,表现得十分准确而到位。 U8 i- |, k' {# c) v3 \
三是对痛苦温柔的承受。当面临着必须分手的痛苦时,珠喜果断地冷遇着俊河,而把痛苦默默地埋在心里。那迎窗的痛哭的表现,那在雨中重新走回来的混杂着雨水与泪水的苦楚,这里面,是一种女孩温柔对痛苦的化解,是一种女性的韧性的力在应对着现实的世界的残酷。这是一种女孩的温柔的反抗,泪水是唯一的表情。
' B5 b6 T+ F0 K; }! j: f$ i6 o, B% u
3、关于细节: 1 @6 e7 R# B( d4 p% N
1 J" p6 I* J7 P' v6 {5 J; D《爱有天意》与《我的野蛮女友》一样,是通过大量的细节来表现的。甚至在运用这些细节时的技巧都是一样的。比如,注重细节的对应。影片中有着很多的贯穿首尾、纵横时空的细节表现。如珠喜坐在小桥上,俊河在河里捉荧火虫,后来的女儿与男友几乎是同一动作的重演;项链的细节,在不同的场景中,都发挥了传达情绪与感情的需要;珠喜与俊河有在雨中躲雨的情节,而女儿同样有与恋人相识在雨中的情节。段落之间,像《野蛮女友》一样,不讲究逻辑关系,而是用细节联缀,这种结构方式是需要一种勇气的,就是强调影片的写意功能,而弱化影片的叙事功能,其实观众看电影,真的不在乎前后之间是否有照应关系,观众看到的只是一种有趣味的细节与场面表现而已,实在没有必要在段落之间面面俱到。像这个电影中,泰守告诉珠喜他的情书是俊河代写的真相时,是通过珠喜向俊河补叙出来的,这里面,实际上,把泰守的戏归并到珠喜的身上来,产生了一种跳跃与集中。这就像《我的野蛮女友》的结尾中,野蛮女友的留言是通过一位树下的老者的嘴里交待出来的,这产生了一种集中式地交待悬念的效果。 * c/ n) R0 k/ {# `
$ ~* {0 l9 t! R0 r
影片中的男女演员,都很少给人一种人间烟火气的感觉。他们给人更多的是一种纯洁与阳光,而没有一种艳丽。相比之下,大陆演员中都在竭力推出一种风情与风骚的女性,这也难怪《林海雪原》剧组在招聘白茹这个演员时,发现女演员都带有一种风尘气。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女孩现在都变得那么风情万钟了?从当年日剧流行时,就被以山口百惠为主的日本清纯派女演员所吸引,今天又为韩国女演员所裹胁,这里面有着妆扮上的原因,更有电影主导意识的原因,在影视作品中,中国编导不是表现出女性的那种细腻与精神上的美丽,而是竭力展现她们的性感与激情,难怪使中国女演员都被熏陶得色欲横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