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aslotwind
. {) t) z/ m3 r l
6 r/ N% E& a* Y/ k! a, K$ J% `) s/ \+ \1 C% Y+ R9 ]* q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这部影片的嫉妒,本来想称这部影片的风格是“兼收并蓄”的,但心底始终不愿认为她到了这个高度,尤其是故意的拿很多自认为看得多的场景、故事、人物与其对比:论战争,她不如《拯救大兵瑞恩》的开头场面宏大,血腥真实,不如《兄弟连》现场般身临其境的有说服力;论人物,没有《兵临城下》(美)里神枪手那么神奇,而且人物本身背景交待得不好,后面有很多漏洞可抓(比如,没经过训练的小鞋匠的超高战术素养和心理素质);论历史,总感觉是在模仿美国南北战争套路,幸亏出身卑微,女主角没弄成郝思嘉;论兄弟情谊,虽感人但好像有点过了,也经不起推敲,为了制造矛盾的冲突两兄弟总在一起,目的过于明显,时聚时散应该更好一些,而且,比起我过分喜爱的《英雄本色1,2》(香港)单薄些。 ! A( f$ d w7 I, ]$ j5 b6 I- Y8 _
1 E+ g8 J5 _; O o* u3 T但没有任何一部好莱坞的战争片会表达出这么情深意浓的只有亚洲人才能理解的“长兄如父”,“手足情深”;也没有哪一部反映家庭内部情感的内地或港台的影片能放在那么大那么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然而,这部影片在内地是注定不能公映的,尤其是当我看到十万志愿军穿着北朝鲜的奇装异服在雪地战场上挥动五星红旗冲杀过去的镜头。要把故事详细客观的讲明白,对于我个人来讲觉得有些难,影片的看问题的立足点和我所接受的教育和国内的资料背景完全的相反,总觉得有种别扭的冲突,看了几遍也扭不过来。认为电影也是有国界的人很适合拿部片子来做例子。故事只能一笔带过:(我方观点)这是一部“抗美援朝时期”以南朝鲜普通两兄弟的战争经历为视点的反映乱世亲情的“反战影片”。 . p) s9 [$ @ b+ x4 Z8 L
+ S% G/ E7 k2 p, k# S8 f9 P
觉得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放大了的兄弟俩人。饰演大哥的张东健越来越有国际影星的风范,这位我原以为有些朝张国荣演技风格方面靠谱的韩国明星(现在仍然怀疑陈凯歌新片《无极》使用张东健顶替原本向往荣少出演的角色),但从《海岸线》、《兄弟》一路看过来,他越来越有种“周润发的气势”或“李修贤的大哥风范”,而另一演员元斌是像刚成熟时的梁朝伟或张国荣还不好说。尤其是在影片中两个人的眼神交流,可以与周润发和张国荣合作过的银幕形象对比:在黑暗中的战场上,火炮声隆隆,在火光映衬下,张东健的眼神像一面镜子,如宝剑出鞘,反射出临战的警觉、凶狠、坚决和镇定;而元斌的眼神像一汪湖水,似琉璃滚动,折射着混乱的迷茫、悲悯、被动和不愿。值得称赞的还有开始时两兄弟分吃一根冰棍的片断,那种征让、嗔怪和幸福的眼神、笑容和动作,应该会激起有过类似生活细节的观众的心底的温暖。阿Q般的说一句:“现在的韩国影片越来越像八十年代的香港片了。”在这部影片中感觉尤其明显,强到幻想换成香港拍会是什么人,什么样。和香港八十年代的片子相同,影片中有很多不合逻辑和常规的细节甚至致命伤可以挑,但对喜欢她的人,仍盖不住那瑕不掩瑜的气势逼人和澎湃流畅,我感觉。 8 k" ?. c7 c4 [
4 I4 v% K$ d( y* Q7 P
这么看来,或许我(们)颇受吸引的韩流尽吹,部分的原因是对港产片的怀旧和对现实的不满了?尤其是香港的影片在看似恢复的同时,是否应该在提取原有优点的基础上自我克隆出升级换代的新产品,而不是在于大陆的合拍中生出颇多不合拍的没有继承各自优点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