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曾生 from:[后窗看电影]9 R' i V( a# G% H; g
, ~# D% w! j0 M6 _
9 R) n4 u! P* I4 `% |: {5 M6 q G! ]" O+ n, \- r
欢喜禅是佛教中的一支,强调性作为一种修行手段的重要性。还有所谓欢喜佛,佛像作各种性交姿势。平时秘而不宣,清皇朝的皇室成员到了一定年龄,则可进入寺中,观摩这些佛像,接受性教育。& s3 U3 u+ v( y
金基德的电影“samaritan girls”,在香港译作“欲海慈航”,很有意思,据佛经上说,观世音曾化身千万,与千万恶男子(不信教者)性交,以此导他们入善道。片名所据的典故,与此差不多,也是把性当作一件神圣的事,只不过来自的不是佛教,而是基督教系统。
]/ O8 Y- K' }( q' A8 D& B 是的,片中女孩的父亲,那个警察,天天在送她上学途中讲述故事,都是基督教故事,但我有些怀疑,金基德更多还是受佛教的影响。
6 |% S* B8 \4 C) c) w* Q 这是一部非常奇怪的电影,如果你认为他,金基德,只是反映某种社会问题,比如少女卖淫,我想你看电影时,会感到不适。这里面的人物都很奇怪,他们从不按牌理出牌。这部电影,使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宗教氛围,远远超过打正旗号以佛教为题材的“春夏秋冬又一春”。6 _/ y: w- D% \1 _5 I |
片中有两个小姑娘,先是一个小姑娘卖淫,另一个基本上承担她的“经理人”的角色,也就是拉皮条的。这个拉皮条的,也就是警察的女儿,这个警察天天给她讲圣经故事,简直以为她像天使一样纯洁。- | h( O. S: \' O/ B5 Z0 P; d2 Q
片中大概交代了一下她们这么做的原因,但我不记得了,因为,确实,原因在电影里,根本不重要。你可以说,她们就是要这么做。甚至,负责上床的那个女孩,每次都很开心,每次都交到一个新朋友,在每个人身上——在每个嫖客身上——都能发现优点,觉得他们很可爱,简直当他们是男朋友。她是如此愉快,以致拉皮条的那个女孩,为此气得发狂,因为她认为这是一件苦差事,你怎么能这么高兴,你是缺心眼还是怎地。/ H: q U" [7 D- x4 s
虽然,她无比气愤,但她仍然不断给她的朋友安排这种差使,而她的朋友则继续兴高采烈地做着,觉得自己能给这么多人带来快乐,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直到一次警察临检,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卖淫的女孩从宾馆的窗户跳下来,跳下来时,还是一贯地带着她甜甜的微笑,她就是这么一个甜姐儿,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心满意足,然后躺在血泊中。% @# O* Q. \, u5 h+ z
甜姐儿马上要死了,她向姐妹提出要求,要见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是她众多嫖客中的一个,大概她认为这个男人真的喜欢她。拉皮条的女孩为了满足她最后的愿望,跑去找那个男人,那个男人先是一脸漠然,然后提出以和她上床为代价。) W' ]. P3 e$ v- P& U- e
这个女孩一直只负责拉皮条,而且她好像对男人有点仇视,但为了姐妹只好答应。完事后,匆匆赶去,甜姐儿已经香消玉殒。
8 T; s M5 m7 L% a1 M& J: | 这个甜姐儿不按牌理出牌,她卖淫卖的相当开心,和嫖客谈感情。警察的女儿也不按牌理出牌,她不知怎么,觉得甜姐儿的死,完全是她的过错,她要赎罪,而赎罪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和甜姐儿上过床的男人找出来,再和他们上一次,并且把原来得到的钱还给他们。
$ u M% p& z1 }2 q. r; R- u$ [3 c 警察发现了女儿的“宗教事业”(真的,这种行为,除了宗教上的苦行、自虐,我真找不到其他解释了),他简直伤心、痛苦得发狂,而他后来的行为也确实非常疯狂。; g( R6 G. \$ N7 }) A: `# i" C
他从不阻止女儿,只是跟踪,每次女儿完事,才轮到他出场,他曾残暴地活生生打死其中的一个,另一个,他则一直跟踪到他的家里,在他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时,在他的母亲,他的妻子,他的儿女面前,扇他的耳光,说他猪狗不如,在他的家人面前羞辱他。这个人于是从自己家跳了下去。& u% O: b+ t+ c3 R9 z
天,这部电影里的人,都是一些怪人,一些不按牌理出牌的家伙,都很有宗教气息。我们这些常人认为简单直接的行为,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值一哂的,他们爱好自我折磨,爱好迂回曲折。
P& @/ x# ], A9 K, M% e0 s# z 在电影的结尾,当女儿和最后一个男人也做过以后(这个男人被她的父亲杀死在厕所中),警察带着女儿去到山里,给死去的妻子上坟。4 a! K! s" F) V( G% o6 D" ]
在这里,电影出现一个结尾:警察在河边,环境非常优美的大自然中,将女儿扼死了。
$ L( }) H2 }) v0 x- c2 Z' M$ _ 虽然马上,女孩惊醒,原来是个恶梦,真正的结局是女儿发现自己一个人留在河边,父亲已经不见了。(已经被警车带走)
; m, C# v: l3 n 但我总觉得那个梦是如此真实,是更真的结局。6 m8 M: |. U9 }8 F0 ` }
我总觉得那个父亲,不像因为女儿,而是为了某种价值受到伤害,而伤心欲狂。
, {! ]: V) N% F : Q8 a6 x8 M2 e3 D9 j" b4 [3 V
; t" s ]4 C, ~* q+ ? N2 u* |, w7 J$ P5 y _ x9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