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黄进远
. G$ S; I5 b4 G4 W+ T" R《联合早报》副刊 2004-07-25
& k1 g. ], Q: i$ L6 t2 I
' v$ G, X5 o8 L m) @- C, b$ l6 \8 [ k( {) x# a! i5 H
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是生命的信念。战火塑造了一群心灵受到严重扭曲的悲剧英雄。电影《兄弟》真实地反映了战争改变了人的命运,改变这世界,让我们感受一场最压抑的悲凉。战火下幸存者只能用残存的温暖来给自己一丝希望。用残酷的战争为载体,不是为了来刺痛善良的人,而是用历史来反思和警示后人。* z7 j4 x4 Q* l, o+ Z5 ?
, q1 G, x9 J/ W' J: w+ p
《兄弟》表现了战争怎样摧毁个人的生活,也许只有在梦中才能恢复战争的受害者对光明的信心。
# x- _- @# Z: B v+ Z" F0 \7 s/ ^5 u! L& u* P% X3 C* {
* h7 \% U5 X+ \) ]; c- F
导演的胸襟宽阔2 V. s7 N. I# u0 L! A5 f9 E u
9 i) ? m* g5 v- s, i欣赏韩国导演姜帝圭拍摄的《兄》片,导演在塑造北朝鲜形象时,既没有太多的“仇视心理”,也不刻意丑化北朝鲜,更多的是理解、宽容甚至钦佩战场上的军士所表现的惊人的毅力。为了理想,他们尝尽了非人的艰辛和困苦,将青春和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国家,影片把这些士兵刻划得有血有肉。
- u2 j! d( L& w: C4 [1 I0 z* M, q, v# F. N
此片是纪念南北韩休战50周年,借此让人们对当年战争的历史意义与和解反省。) ?' A( N+ N0 u, o3 |0 r+ n
% q4 I. g+ u( D9 J6 ]在很大的程度上,我相信虚构的《兄弟》中记录的,未尝不是真实故事的搬演。
" y+ D! l; S' L( D1 n, K3 Z+ w; Z; u
影片从老人的回忆勾勒兄弟俩偶然地被拉上战场的事由,卷入战争中,哥哥为了让弟弟能早日活着离开战场,不顾及自己的性命奋勇作战。" y! y9 O$ O/ x( F. Z9 p
5 h' x( M5 \! {1 T0 }+ M+ U5 [
' K, [& D* n; m. s& e- R不着一词的控诉
4 z8 _+ g `5 }) ~) G: m5 g! a% d5 E
本片具备的雄厚实力对韩国电影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战争场面宏大,体现大片的格局。
) a) f# R( P; M7 _, w0 L, l5 F+ X# g& Q9 f* O" M% O. K& J
电影从两军的角度交代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的重要布局和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兄》片欠缺了《拯救雷恩大兵》影片那前20分钟的壮观场面,在叙事上,《兄》片对战争的反思、人性的思考却不像前者那般的煽情。
. L$ E: G8 F3 U% s$ y& E9 m! j- B5 k1 Q& ~/ ~
本片仍刻意遵循西方商业电影的经典叙事原理,可说是粗中有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扭曲,兽性的发作全部都在本片里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决策的将军或士兵刻划得栩栩如生,动人心弦的悲痛,前后强烈对比,产生不着一词的控诉力量。
8 X6 L/ D; W9 P. L
% |) R$ T7 A5 y* g
/ _' s1 z! B6 ?3 E3 Y% m风中的悲哀
( {" Y _4 }# }% W/ b" b( m8 T) H- d r( n
虽然导演是影片的灵魂,但剧本依旧出现典型的韩国电影拉扯现象,说明他未必是编剧能手。《兄》就像上世纪80年代以兄弟情深为题材的港片《英雄本色》不断向观众阐述道理,甚至比张国荣、狄龙还长气。
0 E( {* q0 g9 ?1 v6 p0 g
( P# R1 b/ M: E4 @" y影片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哥哥战死在疆场,与其说欢呼战争的胜利,不如说是更盼望和亲人的团聚。
# Y( s0 ]8 | J3 J' A. e/ t4 c; P8 T7 g2 l
片末,导演把镜头转向年老的敬修,面对哥哥遗留下的钢笔遗物,一地的尸骸,沙尘在风中飞舞,就像翻过的一页南北韩战役的历史,传递深沉的历史悲凉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