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07|回复: 0

[转帖]光与影与梦的纠缠

[复制链接]

467

主题

1401

回帖

3361

积分

★VIP會員★

蔷花嬖人,桔梗同人,慕昭狂人

积分
3361
发表于 2004-8-9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家电论坛
作者:伊豆的歌女

梦·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如此


白净的天花板上等了千年的卡夫卡还不见出现,
欲望号街车便跨过蓝桥从眼眸深处驶来。
卡萨布兰卡欢迎人人来到里克旅馆,
公民凯恩的玫瑰床燃烧成战舰波将金号水手惊恐的瞳孔。
黑白是永恒的颜色,
卓别林和梅里菲斯谈论着,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如此。

一轮红日从阿拉伯的劳伦斯手中火柴光跳出,
随尼罗河漂流而下的摩西把红海一分为二,
伊丽莎白泰勒带上埃及最昂贵的黄金皇冠,,
“这世界厌倦了我。”患上神经官能症的乱世佳人微笑着发出臆语。
帕尔曼的小提琴悠远而悠长,
彼得奥图尔望着远去的未代皇帝的苍凉的背影。
“是人生,就要落幕。”
“让我们回到过去。”
公主在罗马的喷泉边为格里高利派克许下了愿望。
只是,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只能如此。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如此,
抛上天空的骨头变成了宇宙飞船。
在舒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中,
悄无声息地游戈在太空深处。
星孩俯视着地球.。
朱迪福斯特穿越黑洞来到熟悉的海滩,
宇宙最高级的外星生物也发出疑问:
“是谁创造了我们?”
几千年后沉没的大西洋城,
小男孩找到了蓝仙女。
进化又再一次重复,
猿人拿起了石头做为工具。
公元2020年,
银翼杀手面对纸折的螳螂露出诡异的笑容。。。。。

天花板幻化成无数白点,
刺眼的阳光容易使小四暴躁。
小四杀死了心爱的小明,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再次上演青春残酷物语。
是谁偷走了十七岁的单车?
是谁诉说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是谁永远无法品尝樱桃的滋味?
是谁整个夏天永远不停地游泳?
这是个有阴影的家园,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如此。
滕井树在飘零着雪花的大地中奔跑,
滕井树面对远山呼唤着爱人的名字,
情书中保留着对似水年华的追忆。

放映机移动,
面面墙都可以是天堂电影院,
在永恒和一日中,
尤里西斯进行了生命之旅。
不能只有蓝白红三种颜色,
夜是需要光明的,八月需要下雪,
一块没有仇恨的净土脱离污浊的大地向无垠的大海飘去。
希望是个最好的东西,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并不往往如此。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
并不往往如此。
在无休止的凝望中,
暗夜的街车并没有如约驶来。
安东尼奥尼沉默了,
费里尼在天堂,
卓别林和卖花姑娘的背影也已经远去。
或许,只能这样,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
只能往往如此。
花开不败,
年华不再,
电影仍在,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如此。

------------------这篇关于电影的随感是去年9月份我生病住院的时候写的,那时是半夜2点多钟,一个人在病床上睡不着,笔记本上不了网,于是就望着天花板做着这清醒的黑夜的梦。想了很多自己曾经看过的电影,随着一幕幕电影的回想,一个个曾经的生活片段浮现在眼前,不同的朋友一一想起,那时,自己感到了一种无法言语的悲伤。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时是自己很少能够静下来的时候,真是难得

这篇东西提到了三十多部自己印象深刻的电影,后来我找了时间自己为自己解释了一下。




梦的分析(一) 黑白影像

"白净的天花板上等了千年的卡夫卡还不见出现,
欲望号街车便跨过蓝桥从眼眸深处驶来.
卡萨布兰卡欢迎人人来到里克旅馆,
公民凯恩的玫瑰床燃烧成战舰波将金号水手惊恐的眼睛.
黑白是永恒的颜色,
卓别林和梅里菲斯谈论着,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如此."

卡夫卡是我喜欢的作家,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无意间抬头看看天花板,(呵呵,看天花板是我经常的习惯),自然想起了他的<变形记>,他变成了甲虫了嘛,到处乱爬.现在社会这么的异化,或许我想说的是一种现代人的困惑吧,所以我就想起了RALPH FIENES,<英国病人>里的那个男主角.我总认为他有一张迷茫的脸,而他很早以前就拍过一部电影<我的卡夫卡>.所以,开篇就这样自然而然了.

<欲望号街车>是马龙白兰度早期的电影.那时候的他,有约翰韦恩那么的充满美国西部牛仔阳光般的英俊.我国另类女歌手姜昕在她的一张早期专辑<花开不败>中也有这么一首歌.跨过蓝桥自然是想暗示费雯丽的<魂断蓝桥>了,里面的主题歌<友谊地久天长>现在可谓是人人会唱呀.本来<魂断蓝桥>是黑白片,但我听朋友说以前中央台放过重新制作成彩色的!还有<简爱>也一样.但我没有亲眼看过,我又不了解电影的制作程序,自然不会相信.

<卡萨布兰卡>自然就不用多说了,1943年的黑白片,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出品.电影改编自一部舞台剧<人人都去里克旅馆>.里面的主题歌<AS TIME GONE BY>已经成了<卡萨布兰卡>的音乐形象.50多年来传唱世界.里面有段经典台词.伊尔莎(英格丽褒曼)对里克(汉弗莱鲍嘉)说:" 整个世界正在崩溃,而我们却挑上了这个时候恋爱."

<公民凯恩>更不用多说了.这部1941年的黑白片,几乎在所有的电影评论中都把它放在电影史上的第一名.英国比较有名和权威的视与听杂志每十年都请著名的导演,评论家把电影史上的电影评论一次,并且排名。而从50年代开始,每个十年<公民凯恩>的地位都是NO.1.绝对的不可动摇.当然,凯恩临死前所说的"ROSEBUD",我在看了几次电影之后也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_^.广播界天才奥森威尔斯在他26岁时自编自导的这部电影中,在电影技巧的运用方面作了很大的突破,其中深焦镜头的摄影手法影响后世深远.例如片尾公民凯恩的家产被燃烧时(其中,就有刻有"ROSEBUD"的床),就用了这种手法.于是,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爱森斯坦的默片<战舰波将金号>,而爱森斯坦就是电影深焦摄影的宗师,他的这部经典也运用了很多类似手法.水手们在哗变时,惊慌奔跑,他们那惊恐的眼睛就被爱森斯坦重复地特写.后来,<职业特工队>的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在他的影片<铁面无私>中,在火车站楼梯的枪战场面就是模仿<战舰波将金号>中的经典场景.这部<铁面无私>,里面可有凯文科斯特纳,肖恩康纳利和罗伯特德尼罗三大巨星哦.

卓别林和梅里菲斯好像更不用说了,黑白片时代的大师,当然现在仍是.这些所提到的都是黑白片,我自认为都是很好的电影.其实电影是不分黑白或者彩色的,关键是要直抵内心.





梦的分析(二) 风华绝代



"一轮红日从阿拉伯的劳伦斯手中火柴光跳出,
随尼罗河漂流而下的摩西把红海一分为二,
伊丽莎白泰勒带上埃及最昂贵的黄金皇冠,
"这世界已经厌倦了我."患上神经官能症的乱世佳人微笑者发出臆语.
帕尔曼的小提琴悠远而悠长,
彼得奥图尔望着远去的未代皇帝的苍凉的背影,
"是人生,就要落幕."
"让我们回到过去,"
公主在罗马的喷泉边为格里高利派克许下了愿望.
只是,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只能如此."

<阿拉伯的劳伦斯>是我很喜欢的电影,呵呵.以前说过.其中印象很深刻的镜头就是劳伦斯在去沙漠前,吹灭手中的火柴,而大卫里恩在他的下一个镜头中,一轮巨大而红彤彤的太阳从撒哈拉大沙漠中冉冉升起.这也是我为了表示电影从黑白走向了彩色,从此电影换了新的篇章.^_^.导演大卫里恩在片中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得很出色.其中的视觉连贯原则就以"一轮红日从阿拉伯的劳伦斯手中火柴光跳出"为影迷津津乐道.还有在蒙太奇手法中的运动方向统一原则也是很耐人寻味.运动方向统一原则不仅在影片的单一场景里面遵守,而且在整部电影中劳伦斯和所带领的队伍的前进方向都是统一的----都是从左到右的!厉害吧,各位仔细想想这部电影看我说的差不差?这样,偶尔的从右向左就有了特别的含义.比如劳伦斯返回沙漠寻找他的小阿拉伯朋友时就是从右向左的,这说明了什么呢?还有,大马士革会议后,劳伦斯无奈地要回英国了,劳伦斯的吉普车方向也是从右向左的,就好像要回到当时他和他的阿拉伯队伍刚出发的方向一样,或许,大卫里恩是想告诉我们劳伦斯在精神上的返依阿拉伯世界吧.

摩西的故事出自圣经,他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时,前有红海,后有埃及军队,于是他分开了海水,出现了一条路......,这个情节其实出自很多宗教影片,特别时5,60年代,那正是好莱坞的史诗片年代.我所想到的是却尔登西尔顿主演的1956年的<十戒>.却尔登西尔顿?就是那位在<真实的谎言>中阿诺的独眼龙上司!可爱吧.

既然是埃及,我自然想到了<埃及艳后>,这部曾经为历史上耗资最大的电影,就是伊丽莎白泰勒几乎把派拉蒙公司搞得破产.既然是伊丽莎白泰勒,我自然想到了费雯丽,她们都是真正的风华绝代呀.伊丽莎白泰勒在拍<埃及艳后>时,生了一长大病.但她后来和现在可过得有滋有味.乐坛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就和她关系挺好的,她结过多少次婚我不记得了,反正很多次.而费雯丽的爱情生活就坎坷得多.和劳伦斯奥利弗的婚姻一直不如愿,乃至后来患上神经官能症,形影消瘦,最后在三十多岁就香消玉逝."这世界已经厌倦了我.",我们也只有在<乱世佳人>中缅怀她的风采了.

还有我们的格里高利派克,永远的英俊的男子,不久前离开了我们.他在80年代来过我们中国,可惜那时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电影那么落后,可能让他失望了.尽管公主一起和他共渡过难忘的<罗马假日>,并在罗马的喷泉边为格里高利派克和自己许下了三个愿望.但,多年以后,格里高利派克离我们远去了.现实就这样,无法回到过去.

为什么我提到<未代皇帝>?这个皇朝的背影?呵呵,因为里面有彼得奥图尔!演<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劳伦斯的彼得奥图尔!深蓝眼睛的那位!

当然,这段文章主要是回忆那些5,60年代的史诗电影和回忆那些曾经风华绝代的影星.





梦的分析(三) 未来的未来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如此,
抛上天空的骨头变成了宇宙飞船,
在舒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中,
悄无声息地游戈在太空深处.
星孩俯视着地球.
朱迪福斯特穿越黑洞来到熟悉的海滩,
宇宙最高级的外星生物也发出疑问:
"是谁创造了我们?"
几千年后沉没的大西洋城,
小男孩找到了蓝仙女.
进化又再一次重复,
猿人拿起了石头做为工具.
公元2020年,
银翼杀手面对纸折的螳螂露出诡异的笑容......"

1968年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是必须要提到的,这部科幻片的经典,其主题的深刻,还有画面和配乐,至今仍是电影界热门的讨论话题.在约翰斯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的旋律当中,,进化的猿人被神秘的黑巨石启发,抛起的骨头悠然升起,在漆黑的掩映中徐徐下落,不知不觉间竟演化成了一艘翱翔的太空飞船!神奇的剪接技巧重新诠释了抽象而复杂的进化论题,画面视觉效果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也创造了一个震惊影史的经典场面。乐坛上的传奇人物,披头士核心约翰列侬就说过:“2001, I see it every week.”。呵呵,这部影片我以前也严重推荐过了.

比较好笑的是周星星同学在他的某部电影里很明显的抄袭了<2001,太空漫游>,据说这部电影创下了香港电影票房的记录.片头出现了好几个足球和一两个和尚头,严重地抄袭了库布里克电影里九大行星的神秘排列.还有理查得斯特劳斯的交响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的序曲也原样不动地"生搬硬套。”不过想想周星星在<国产零零漆>也严重地抄袭了人家拍了40几年,有20几部电影的某某系列,我们也无话可说了.卖录像带出身的某某导演,<黑色通缉令>和<杀死比尔>那位,也大言不惭的承认喜欢抄袭香港电影,特别是喜欢抄袭吴宇森的电影,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

至于在《接触未来》中连老外(此次专指外星人)也发出疑问,是谁把他们(它们?)创造?我终于明白整个宇宙都在为"我是谁?我从那里来?我要往何处去?"这个哲理性的问题而焦头烂额.这部电影有著名科学家卡尔萨根的全力帮助.是一部很科学的纯技术性电影.得到了很多科幻影迷的偏爱.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接触未来》的片头和<MEN IN BLACK>的片尾太相似了.简直就是如出一辙.一个是浩瀚无穷的宇宙通过无尽的穿越来到一个地球某户人家的小窗口,一个是一个街道通过无尽的穿越来到浩瀚无的宇宙.不过这两个场景我都是很佩服的.这就是电影镜头的作用,可以让人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如果没有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当然,说起科幻片,绝对不能少了商业和艺术两者"鱼与熊掌兼得"的斯皮尔伯格.他的<A.I>中机器小孩终于找到了蓝仙女.可惜他在老外(此次专指外星人!)的帮助下,也只能有一天的人类生活.不过,我一直怀疑,在片尾A.I找到了母亲,但那时人类应该已经灭绝了.每每想到这,我也只有佩服这部电影的深刻.不过斯皮尔伯格没有说明,库布里克也没有说明,但是我相信这是库布里克生前的意思,因为他一向是对人类抱悲观态度的.

虽然斯皮尔伯格厉害,但是雷得利斯科特也不是省油的电灯.这位拍过<角斗兵>,<黑鹰坠落>,<哥伦布传>的大导演,他的<公元2020>,或者说<银翼杀手>,好像是1982年的作品吧.这部科幻片在很多电影评选中也仅仅是排在<2001,太空漫游>后面而已.为了防止剧情的透露,我就不说了(主要是我难于说的明白,呵呵),里面有很多暧昧的隐晦的东西,如所谓的东方哲学,反正我自己认为不亚于现在热门的<黑客>.我自己有这张电影原声唱片.至爱呀!现代作曲家VANGELIS把电子合成器乐和人声和交响乐运用得出神入化, 营造了神妙莫测的太空气氛.电影里面出现了很多次纸折的动物,如小马,螳螂等等,都是哈里森福特的一个手下留下的,雷得利斯科特每次都专门运用了特写镜头,每次都把我搞得云里雾里.差点忘了,雷得利斯科特正是<异形1>的导演.

"猿人拿起了石头做为工具"也是一部科幻片留给我的视觉印象.布莱恩德帕尔玛的<火星任务>.里面有一段人类的快速进化过程的镜头.所以说,电影的视觉技术或者说视觉艺术,是何其的重要.要不,我的印象会怎么深刻吗?那里会信手拿来,写下<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如此>这篇关于电影的梦?




梦的分析(四)逝去的青春

“天花板幻化成无数白点,
刺眼的阳光容易使小四暴躁,
小四杀死了心爱的小明,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再次上演青春残酷物语.
是谁偷走了十七岁的单车?
是谁诉说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是谁永远无法品尝樱桃的滋味?
是谁整个夏天永远不停地游泳?
这是个有阴影的家园,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往往如此.
滕井树在飘零着雪花的大地中奔跑,
滕井树面对远山呼唤着爱人的名字,
情书中保留着对似水年华的追忆.”

青春是什么,是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还是克鲁亚克的《在路上》?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还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忧伤的年轻?迷茫的岁月?不是。一条人文主义狗。

怀念狼,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

生命不息,作秀不止。生活就这样。

不如去看看三池崇史的《杀手阿一》,深作欣二的《大逃杀》,和大岛诸的《青春残酷物语》吧,病态到了极致的青春,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颠簸的青春,而这种颠簸了的青春是一种激情燃烧的青春,是一种破坏到了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青春。

所以,小四爱恋上了老大的女朋友小明,所以,小四杀死了小明。所以,多年以后,小四在监狱里喃喃自语:“怎么小明还不来看我?”或许,在小四心中,小明不是现实的,小明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只是小四自己认为的小明。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1991年台湾杨德昌的作品。这也是一部表现少年迷茫和少年暴力的作品。整部影片由死亡贯穿始终。死亡是杨德昌对世界的一种解构,杨德昌如此,三池崇史,深作欣二,大岛诸也如此。少年简单的生活经历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电影讲述深奥的生存哲理的绝好载体。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基本没有附加的音乐,在影像上大量使用长镜头,最大限度地给观众以真实感,并给观众心理空间无限拓展。但经常把人物置于画面一角甚至画外,给人以压抑和渺小孤立的感觉。

说起此类青春片电影,在台湾,不能少了侯孝贤,蔡明亮,杨德昌。

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两位男孩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在细雨中呼喊,只为了追逐半空中永远漂浮的红丝巾。我们大陆的青春也是一样的苦涩。一样的沉重。不过周迅使影片的深刻大为减弱。

《莉莉周的一切》,《情书》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樱桃的滋味》,伊朗Abbas Kiarostami的作品。而在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夏雨那帮北京孩子在整个夏天暧昧的阳光中永远不停地游泳,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发泄自己无所可发泄的青春岁月。

而这三部作品,让我深深明白,总有一些人,是自己所不能理解的,总有一些事,是我所无能为力的。谁都如此。

“你-好-吗?我-很-好!”遥远的远山,白皑皑的雪地,滕井树一遍一遍的呼喊着曾经的爱人的名字。仿佛永不停止。这便是寄去天国的情书。爱情可以失去,爱人可以失去,但记忆不会失去,似水的年华到了年老也可以追忆。

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当我们还青春时,我们要有勇气,要有勇气在喜欢的人面前绽放完自己的青春。青春的花开了,青春的花谢了,但,青春的果实也成熟了。无论如何,这青春的果实,是自己的青春所酝酿,或苦或甜,只有自己知道。

青春在哪里?

在路上。

希望你我还没有走完。




梦的分析(五) 在厚重的希望中憧憬



“放映机移动,
面面墙都可以是天堂电影院.
在永恒和一日中,
尤里西斯进行了生命之旅.
不能只有蓝白红三种颜色,
夜是需要光明的,八月需要下雪,
一块没有仇恨的净土脱离污浊的大地向无垠的大海飘去,
希望是个最好的东西.
没事可做的几分钟并不往往如此.”

这部分主要是想说一下一些所谓的另类电影,也就是常说的那些艺术电影,说白了,就是“闷片”。本来,这些电影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王晶的同时,说不定人家是开奔驰的成功人士,而如我类偶尔看看王家卫的同时,却总是要为公司酬劳是否能按时发放而忐忑不安。谁比谁好?谁比谁差?牛顿看见苹果落下,发明了万有引力。但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个苹果的好吃与否发表评价。谁都可以高雅,只要他愿意。

《天堂电影院》,这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影片,导演是Giuseppe Tornatore,这部电影一举拿下了“戛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本片所讲述的是一个成长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中小孩子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费多则是“天堂乐园戏院”的放映师,因为电影的穿针引线,使得他们建立起来亦师亦友的感情。放映师所扮演的是个引领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带领着多多成长。在他死后,他留给多多一盒胶卷,重新串连起多多遗失了三十年的回忆与情感。

多多一直在寻找,寻找逝去的童年,寻找曾经的爱人,寻找过去的点点滴滴。其实,多多寻找的是自己已经失落在心灵深处的曾经引起自己一辈子追寻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这种东西在哪里?我认为,这是一种憧憬,一种我们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憧憬。这是一种天真烂漫的憧憬,一种和我们一直融为一体的憧憬。但这也是一种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它是理想,它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永远无法明白的我们自己身上的一部分。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是希腊导演Phoebe Economopouulos的作品。怀旧和伤感是Economopouulos影片的两大基调,旅途和人生是Economopouulos的两大主题。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部很难理解的电影。包含了世界性的宏大主题。就象一部用胶片写成的哲学教材。获得了1995年CAANES评委会大奖。天书般的电影总是受某些所谓哲学家的好感。

《永恒和一日》也是Economopouulos的作品。获得1998年金棕榈大奖。老作家身患绝症,有一天意外地救下一个小孩,于是他决定用剩下的日子送这个小孩回家。在旅途中,老人开始不断地回忆过去。在影片结尾,在旅途的尽头,两人下车,却发现那儿正是他们的上车的地方。一天就是永恒,永恒就是一天。

Economopouulos的作品总是包含着沉重的过去,以及对过去沉重的反思。历史的演变和古希腊博大的神话使导演的电影总是带有很深的哲理和一种神秘。Economopouulos的电影画面中有大量的没有台词的移动长镜头,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无论在画面还是音乐,总给人以无所不在的沉寂和虚无之感。也就是一种幻灭的悲哀。

《蓝》《白》《红》,波兰导演Krzysztof Kieslowski的作品。当然,Kieslowski是个哲学大师,他的电影无疑也是哲学味道很浓的电影。《蓝》《白》《红》三部曲的经典还是留待大家去品尝吧。

《乡愁》是俄罗斯电影大师Andrei Tarkovsky的作品。“夜是需要光明的,八月需要下雪,伟大的东西消亡,渺小的要活,我们应该回到生命的起点……如果要一个疯子告诉你,你们一定会为自己羞耻!” 这段话便是出自片中“疯子”多米尼克在广场雕塑上,像尼采般的疾呼。随着贝多芬的《欢乐颂》在广场上回旋,他将整桶汽油浇在自己身上,当众自焚。 可以说,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有精神息息相通之处。

大量的长镜头以及缓慢的推拉和轨道车运动,是Tarkovsky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手法。在晚期作品中,他越来越少使用背景音乐,直到最后完全放弃。而且,他认为使用"彩色"只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对于电影本身是一个错误,因为黑白"更具有表现力,也更为真实"。他更重视黑白镜头的运用。其实,把一切华丽的电影手法抛弃后,观众的精神和思想更加容易集中,更加容易在冥想和沉思中达到诗意和哲理性的思考。

《地下》是南斯拉夫导演Emir Kusturica1995年的作品。十足的一部《百年孤独》。电影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导演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历史和神话幻想结合在一起,淋漓尽致地将战争的丑恶和南斯拉夫的历史悲剧表现出来。摄影画面非常的精美。片尾自然就是一块没有仇恨的净土脱离污浊的大地向无垠的大海飘去。很明显,这块土地就是导演心中的“诺亚方舟”。

这些大师们的导演,总是有很深的悲观主义色彩。看多了,容易让人象尼采。其实人生并不象这些大师们描绘的这么复杂和黑暗。还是来点美国电影的吧,美国导演可没有这么多的另类分子。“希望是个最好的东西.”在《肖申克的救赎》中, 摩根弗里曼如是说。

[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4-8-9 at 10:34 PM ]
此时无声胜有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1-22 19:54 , Processed in 0.06552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