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着信了>>(超级郁闷)0 j7 J9 N( n" M8 n- l% d
/ s* E& ~/ e& S, v, U9 P日本的恐怖片在我心里向来属于意识流.有一个朋友什么恐怖片都不怕,唯独害怕看日本的鬼片.
" r- W3 w- w. P$ D0 q% p& |也是,阴暗的气氛,神秘的人物,血腥的事件......再加上天马行空的设想.这不,短信都成了杀人预告武器.7 P6 ]7 x5 M- c* b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恐怖片,它也算是达到了目的.很多人都被吓到了,我也一样.不过呢?...吓完了以后很是有一点郁闷呢!+ ]! `% Z: \% i/ i& e j$ T
" n0 Y1 ~/ `' Y+ v" E5 |, V关于逻辑
5 q5 i$ h, V) V1 D2 n唉!灵异片的确不应该完全以逻辑来欣赏.不过......, U. s4 d8 g. [3 y9 u' a4 h
1.事件交代不清楚.从头到尾都是.由美的奶奶怎么死的?由美的妈妈怎么样?由美和妈妈的关系到底怎么样?牵涉到医院了也是模糊一片.是没有人救病人吗?怎么她就会那样悲惨的死在浴池中?由美遇见鬼的时候人家怎么又给她那样的婴儿标本有什么目的吗?最后怎么就是由美被附身了?那片尾最后的由美到底又是谁?因为她似乎还是想要行凶啊?并且她也开始使用麦芽糖......: e) u/ O) M/ w7 `! z8 @: g l, A
2.提真一去育幼院的时候遇见了小女孩.小女孩还是和照片上一样大.但是她旁边的奶奶说她和妈妈已经八年没有联系了?
* u& N, ]1 s" B1 w9 P. d5 A3.提真一被刺.他的去向警察局都知道并且他在半路上就已经打电话要求支援.可是他醒来的时候是在一个空房间里虽然被包扎了,怎么身边也不会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嫌疑人由美吧?
4 n* H3 o$ N; G9 m7 H z
. j) Q- H* S3 @ f! V7 A关于人物和奇怪的社会1 F5 ]: _9 }/ [) r
是恐怖片,所以人物不需要多丰满.
- w2 Y% `- W' V5 m" \/ V$ C柴崎幸和提真一的表演都算是过关了.但是总是感觉不过瘾.这也很情节的安排有关系.
9 _" u0 @9 a! c. Y这个手机故事已经是存在很久的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始终就是不会引起警察的注意,始终没有人去探求为什么.也许戏就是想要安排这种暗无天日的阴暗.这样才能达到既批判当今社会的冷漠又把主人公逼上绝路的意境.0 C c6 Q$ L2 N5 R0 A4 g8 [
) x2 k: s7 z: G( b" f5 K关于鬼的报复
( G) ]( k7 Z- i, {整个一个莫名其妙!
/ U0 n3 a) _5 W! S' F以前的鬼片似乎不管怎么发生人物都会有关连.可是这部戏简直......尤其不明白的是由美的那三个朋友,他们怎么了?就被选中了?再说了,这个提真一的妹妹出现的意义是什么?是想要救哥哥?还是只是为了渲染气氛?反正我觉得那一句话的规劝实在没有意义,能献身的话至于这么久才出现并且只说这一句话吗?% k) I* X1 u1 _% Z& X
看来鬼终究是姐妹中的姐姐.那个妈妈是由美的妈妈.可是姐妹两个的妈妈呢?' a5 p/ f: U% I4 a- P# z" e
对由美的报复是不是双重的呢?似乎一开始想要终结由美生命的是她的妈妈.由美脱险后回到家但是时间又开始倒转.小女孩进行了第二次的报复?......乱七八糟.7 w! z% _: l F. e5 d
% z$ m0 m% n$ h+ k( f6 X7 X) X
[size=-1]强求的优点
" w6 w8 E3 \/ b' c& g( X一定要勉强说出来一些该戏的优点的话......
/ j. W! o! |5 [( Q7 t& u首先戏很直接的暴露了当今社会的无情现实以及个别病态心理的空虚残忍.这点看看警察局,看看电视台,看看那些心理有毛病的人就可以知道.
) m9 z# T7 J8 K( g3 x4 W9 z再来化妆品和气氛渲染还是不错的.鬼是反复以直观的形式出现.想想以前的<<贞子>>系列,似乎最恐怖的镜头也就只出现一两下而已,有点不过瘾.再看本片,呵呵,这大特写是一个一个的......0 L7 `+ O! Z% s
最后的结尾是微笑和蓝天.唉!也算是安抚一下我们受惊的胆和质疑的脑吧.
9 r$ N1 a2 A, `# d) p4 B# d5 D1 Z) p/ I
PS:大家说说看,对于这个电话以及死亡的破解方法是不是就是吃了麦芽糖?不对不对,你看前面的人都是必死无疑的,谁有选择的机会啊?还是面对提真一,所以就有了例外?......咳!就晕晕的结束我的思索算了./ h: `* |) f3 C
% }4 i! ~, T. ]& v; X+ U9 V
[ Last edited by anikismile on 2004-8-24 at 12:29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