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iginally posted by poralis at 2004-9-18 08:28 PM:
! I) f7 V2 E) M6 y2 `8 T; }+ c但是看完之后還是有很多思考。究竟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曾經与我們朝夕相處的事物,大而言之就是曾經的朋友 ...... 1 i2 P5 ?! H8 P; J- `. t, l
恩,这样的思考比较有意思,主题进一步升华。楼主的解读正应了偶心中的疑问。当初看完全片,有种怅然若失的滋味,又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只是想到了人的自私和善变。。。。想到了童年,想到了长大成人,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会失去很多东西,比如儿时的玩伴、小时候经常光顾学校门的路边摊、爸爸经常给偶讲的童话故事,曾经拥有很多童话书、。。。这些都哪去了呢?周遭的人和事都以一种变化了的形态,在童年的记忆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模糊斑驳。。。 奇怪,怎么会有这么不着边际的胡想,乱糟糟的,可能跟这部电影的主题无关。但确实是这部电影让偶想起的这些。
( u; k* |: L/ {$ Y2 n! k% K所以虽然这是部恐怖片,但偶却觉得它极具童话色彩,整个剧情主线就是在讲人偶娃娃和主人的故事。童话并不都是梦幻般唯美的,童话也可以很残酷很无奈,就像一度流行日本的成人残酷童话。或许这部电影可以另外取一个片名--“人偶娃娃复仇记”。
: f( \! s( M. T但感觉这部电影其实又无关善恶有报的“复仇”主题。复仇只是支撑故事的框架。所以偶不大赞楼主说“不要做錯事,冤枉好人”是故事的主线之一。因为片中导演三番两次的在提醒他的观众。注意片头第一次聚餐时他们的对话和女馆长跟他们说的话,还有高潮部人偶娃娃对女馆长的质问,片尾的自白。。。不过导演这样子显得很笨,主题应该是让观众自己去感悟,如果只能透过角色之口去提醒观众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不仅限制了观众思考的自由,也证明了你的镜头没有说服力。6 g/ ~( |. Z* a- ?5 y5 H- A! Z
仔细想想这部片子缺点不少。比如那个被囚禁的人形师根本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的出现感觉只是为了应付后面打斗的那场戏,但那场戏也是没有必要的,不仅对剧情没什么作用而且让结尾显得很混乱。还有谜底太早揭开了,很仓促,没有思考的空间,也让后面的戏更显得多余。3 n. t2 F x+ T# g
8 x2 C/ T# x. L" H y" T
不管怎样,连续看了《灵》、《Face》这样幼稚无聊的恐怖片,再看《人形师》感觉还是比较欣喜的,它的拍摄手法虽然很普通,但感觉是比较有料的片子。
. H8 a; B, O7 X3 t/ N
2 s' O9 u6 C9 y. j0 o+ Y《人形师》是故事性的恐怖片,导演只是讲了一个恐怖的故事,这种比较接近日本或美国的恐怖片模式。但偶想这个故事如果换作日本人来拍,大概会变成只会在吓人方面玩花样的哗众鬼片;如果让美国人来拍,必定是血腥+恶心的。。。
9 |" S E& q: c# N3 l# R L) M" [3 I
偶觉得真正高明的恐怖片都应该是立足于人性涉及人类心理层面的。在偶心里,韩国恐怖片甚至是世界恐怖片破旧立新的颠峰之作《蔷花,红莲》与《女高怪谈2--交换日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r" ^! E4 m1 ?" Y$ J ]
% [+ Y: ~* o. c& ]0 S
[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4-9-19 at 05:40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