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清韵书院, J7 ]0 R8 z3 v& o" S
作者:秀之树(写于2003年初)
7 k: \2 C! o7 ]9 r# ?9 s) [1 j! h0 x# n2 u0 S
! l$ l% G# o+ h+ p# `7 q
关键词:林权泽 \李沧东\<花之岛>\艺术电影 ...
! s5 i# b3 `0 V6 [8 d8 d" n2 z; U
- F% [% i0 r6 J2 W/ B% { 如果说林权泽是韩国电影的老大,相信就算有人心怀不满,也只有暗自郁闷的份儿。
$ q; `% Z0 K3 J6 P/ ~ Q, g8 U' X7 c1 o% X, W& @
暗流涌动的民族电影复兴的浪潮里,林权泽之于韩国电影的作用,正如阿巴斯在伊朗电影今时今日的地位一样,以精神领袖的号召力和创作力对本国电影的发展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 p# w/ D' f9 P: E# Y0 X) d
$ K' u, P3 @9 X3 q+ }: M+ d 早在70年代就已开始创作的林权泽,当局解禁后拍摄了大量优秀的电影,如《证言》《往十里》《桑之叶》《族谱》《不举旗的旗手》,进入90年代的《故乡》《接种》《白痴阿达》《曼陀罗》《将军的儿子2》《悲歌一曲》等,虽然票房高低起伏甚巨,但却以其对古朝鲜艺术和传统的关注热爱,充满东方神韵的纯美注视,将韩国电影引导向而今的诗情风格。《悲歌一曲》的诞生,更带动本国民族新电影浪潮的开始,涌现了诸如《白色战争》《猪坠井的那天》《八月照相馆》等多部题材迥异的佳作。林权泽力求在历史的悠长厚重里探询人性和文化的彼此消长交集,通过几近透明的画面,平静但鲜明地将民族情感缓缓倾注。《祝祭》讲述了小渔村一次悲伤掺杂幽默的葬礼,不动声色地传达了东方境域中豁达超然的生死态度,祭祀的沉重之下是生命仍将继续的祝福。而《接种》一片里,为贵族挑选生育后代人选的繁褥礼节,纹丝不乱的动作流程,将鲜活的生命工具化的同时,流露出怜悯悲哀的目光。母亲不断叮嘱尚不谙世事的女儿,要象一块石头那样不动感情。但是,人性是理智所无法泯灭的烈焰。正如不能生育的妻子依照习俗亲手将丈夫送到接种女的房间,在提醒吉时交配那有条不紊的语气下,是痛苦压抑的无声啜泣。 ' E; q; `/ |7 n( t) Q! Y5 Y
- L7 K5 I0 p5 G' U; m. r
被国人所熟知的第一届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得主《悲歌一曲》,则是讲述民间艺术“潘索拉”的辛酸。为了不让这门技艺被时代吞噬,父亲将美丽的女儿双眼弄瞎,将她永远地留在了“潘索拉”的世界,也留在了悲惨的未来中。影片犹如一曲沉重凄美的民族艺术挽歌,螳臂当车的无奈被碾碎在现代进程的车轮下。
$ s. V; L8 I% x8 x, s" x4 L
0 H- B5 X9 Y$ s- D, K, `
2 i: h: |+ k- M4 y+ J% T# { @ 而被称作韩国“红楼梦”的《春香传》则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入选戛纳影展竞赛单元的影片。与中国戏曲《红鬃烈马》颇为雷同的情节,有着苏三遭遇的春香同样来自民间传说,单纯辉映华美,理想交错凡俗,林权泽对光影流转处的深刻把握,终于把晕染古典意境的品格推向了东方神采飘扬的高峰。紧随其后的《醉画仙》中,将画内外的艺术熔入一炉的功力,揣摩了朝鲜王朝天才画家张承业的一生,也成就了林权泽——空灵逸动,潇洒宁静的大师气度为他赢来了2002年戛纳最佳导演的殊荣。
( G. y8 a/ ~+ f- s
2 M/ o$ B4 e; F d" {
- J' _3 a. X! {* o 话虽如此,在倾心于韩国电影诗情画意的澄净时,我们应当承认,韩国几乎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艺术电影,诸如法国先锋电影充满探索兴致的实验片,日本独立影人的特立独行风格诡异,甚至台湾新电影和国内第六代的成长体验。即使是第一部获得DOGME证书的亚洲电影《爱情访谈录》,在强调手提摄影和真实感的必备要素下,公众所能看到的仍然不是真正的版本,而是被充分丰富后的电影版。片中探询电影是否存在真理的导演,隐藏在虚构爱情故事中平复伤痛的女子,二者的相遇使真实与谎言划过一个时空的弧线,在这一刻重合:得到的也许是虚无,失去的可能才是永恒。9 d: R' U. _0 q- A' V
% G( I* j, B! t/ @
8 a, x# h: q4 H, o. b: g( ?6 R
这部被传为沈银河息影之作的电影,于艺术之外向人们问道,真理的终极在哪里?爱情的尽头又是什么?8 A8 A* H" y. _7 { ?
V$ z) w6 D% U V$ }( I" s7 R$ t2 v
6 Z2 F( R' q4 s$ [( H/ F 没有答案,又仿佛尽在不言中。$ ^' v& k! _# x3 H3 s& b9 T
# @0 Y" S7 ~/ Q 8 F% {5 w5 S9 H0 P0 h, {; ?+ ^
然而电影必须继续。我们能够辨认的,是韩国电影被商业气氛包裹中努力呼吸的艺术力量。" G0 l. ?# }6 v: z2 x P8 i6 \
6 q* p# {" J% T# G7 I. R- J
+ r& k5 H# L( a$ D
新锐导演李沧东以《绿鱼》出道,凭借另类电影《薄荷糖》奇迹般在本土商业氛围内大获成功,将同期16毫米作者电影《夏.雨.灯》导演金时言抛到身后,就连因惊世骇俗之作《漂流欲室》一举闻名的金基德片刻间也退居其后。电影有关时间,从1999年的绝望回溯到1979年的纯洁,经过7个倒述的段落,在灰暗的历史中剥开灵魂堕落的脚程,一如层层剥开的洋葱,让每个人都找到流泪的理由。 2 J- V& @; M3 v( N8 H( u! c j
, d8 A4 ?( s9 X, m: x2 O! c1 ?
& T1 A! G# V8 V8 v
极具个性化的结构和并不从众的角度,却出人意料地在韩国赢得大批观众。可是即便如此,李沧东依然说,韩国电影都是商业电影,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这样的清醒和断然否决不知是该庆幸还是哀悼。, A7 b. i1 s5 ^' n4 Q; t5 Q- [) p7 z
, ?( b( u( h- A4 `
) e0 p- X: J7 |: ?9 V 幸好《花之岛》出现了。, W* x& W+ R. b* ~; o5 z7 X
/ r" M9 t/ C& P. D) `8 ~, z/ m$ `
# b. g A6 k9 x# {( k+ P8 { 一个女人向神乞来美妙歌喉,许愿要为别人歌唱,却因沉醉个人声名而违背诺言遭受惩罚,患上喉癌;一个女人在肮脏的空间堕下胎儿,然后携带道具天使的翅膀前去寻找素未谋面的母亲;一个女人为给女儿买钢琴不惜卖淫,因客人突然死亡而仓皇逃离,她要到一个名叫“花之岛”的地方寻找她的朋友治疗伤痛的经历。& [) ?) z* _# _+ w% V; t
0 p, R, y3 R5 Z# Q% p
: z+ u# ?) |0 f/ H$ h$ C 相较于艺术气息在许秦豪《八月照相馆》和《春逝》里的清淡细腻,李在容《纯爱谱》和《情事》里的委婉迂回,《花之岛》无疑是一部固执地将商业压缩到最低限度的作者风格电影。混乱,奇幻,漂浮跌宕,我们被魇住在梦境般的魔障中。一辆本应开往南海却不断北去的客车,司机毫无歉意:我们走的路并不总是当初希望的那条。沿途中她们与死人同车,搭乘同性恋乐队的巴士,在奔向“花之岛”的跋涉里目睹一路的千疮百孔。
+ T/ `2 f6 w3 ]' y
3 @6 q8 r3 j$ t3 n3 b3 c# C" o/ v5 s) a5 w! K; U3 `
即便是如此不安动荡的飘摇,影片依然保持着韩国影像特有的纯净和诗意,在三个女人平凡的容貌和破碎的踉跄之行中,注视纯美的目光无所不在,最后终于象三个女人一样,顺应自身的召唤,消失或者重新开始,回复宁静的呼吸与节奏。
0 H6 q/ `- k# x7 M: @" j& Q ~
/ u0 ^" ^2 ?' G( k7 G3 J, E8 K& m4 U, V
尽管影片里的花种在萌芽,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想见所谓艺术电影在未来的前景。还是心平气和了,如果不去苛刻,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韩国电影刻意精心的不肯滥俗,即使被市场这块炼金石时刻逼促着,它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工艺佳品。1 [( Q* l0 R* T7 M
" @# o# ~* _# ~& G% v# x% g. W
[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4-9-21 at 09:57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