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04月01日 网易娱乐 不一定驴驴3 }% X. Z% w# n( C) a
6 M5 P5 K: n* m. a& p+ }" F; M. U3 t1 A4 ?) U0 |) p* c: M
1 `8 A6 J: A: ?
在电影中探索生命,最近较有感触的两部片子是《21克》和《春夏秋冬又一春》。墨西哥导演伊纳里多的《21克》在生命的迷失中对基督教信仰发起了质疑,而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通过佛学诠解人生旅途的意义所在。同为谱写生命的乐章,伊纳里多在肉体中抽取灵魂称其“重量”,金基德把人生喻成循环不息的四季,同样表现的是生命火种的轮回和交接,无疑后者更形象生动。
+ E$ [1 P8 L3 w* V W
& q1 B3 X) Q) U& n9 A# c0 U% E 两种文化信仰和思维习惯的差别,在影像语言面前可见端倪。伊纳里多为代表的西方唯物主义写实风格,最终使梦呓般的《21克》晦涩有余灵感不足。它所缺少的写意上的联想和点缀,正是以东方文化为根基的《春》中值得称颂的地方。( f# T0 R: H7 U
! q& n5 R* U) ?& E 多次涉及敏感题材引发争议的金基德,关注韩国社会的边缘群体,以超脱世俗的边缘另类影像多次引起海内外的关注。相对平缓了很多的《春》,直觉上使人误以为是其风格上的转型和收敛。其实不然,《春》所流露出的关于七情六欲的迷罪预言,依然是其一贯的对欲望主题的露骨展现。稍有不同的是,《春》是金基德的世界观对生命轨迹的一次完整的宏观描绘。相对于以往作品中仅关注的中青年群体,《春》较为全面的首次填补童年+老年阶段的命运。
& y/ D2 }# ]5 P+ x, {1 a& _; { {1 u* |9 o# X1 u6 Z; O4 W- c
春夏秋冬象征着人生的四个阶段,金基德把影片切割成四个独立的块状章节。这是一个跨越人的一生的故事,因而时空跨度的距离感增加了情节的跳跃性,但述说的四个故事并非独立互不相干,虽然彼此所处的时空相隔千里却环环相扣。四个人生不同时期的辉煌片段,在金基德巧妙的取舍和衔接下依然保持着线性故事的流畅。
1 [: m4 F3 y, k0 k( D" |7 H- Q. X
( H. _( x1 B. [/ Q3 {; N◆春的诞生
; V* A5 V$ ?6 X; h% g9 o1 s& h9 Q) O& F. F; U# Y
春天的故事孕育了一个生命火种的点燃,金基德从主人公的童年经历娓娓而谈,俨然他把《漂流欲室》中的“水上宾馆”演变成本片的“水上寺庙”:一个远离喧嚣都市环山绕水的小寺庙,一个不谙世道的小和尚,没有背景和亲人,有的只是对佛的膜拜和朴素的生活。但是如此纯真朴实的小僧人,依然滋生了灵魂深处的罪恶。
- H* w* `$ {5 B' T; _0 }, i7 Q" C
无邪的小僧人把石头缠绕在鱼、青蛙、蛇的头颈,把石头塞入动物的口腔,看着它们挣扎喘息而手舞足蹈。讽刺的是,杀生竟然仅出自小僧人的天真童趣。我们就把它当作一个寓言吧,一个人类性本恶的不争事实。金基德以近乎残酷的冷漠姿态注视着小僧人的成长岁月。
( m% F2 I* g7 o, R/ F$ `3 r; x; i; ^+ g p, o1 J& ^# E
背后的老僧人注视着小僧人施虐的一切,但是并没有给以制止和解救,他给予小僧人的救赎,是对其灵魂的洗涤和惩罚。按照佛学的逻辑,破杀戒的小僧人注定将承受自己亲手酿造的恶果。
7 K7 V% q2 E0 t8 l% k
/ E; Q% Y x# S8 n- v% `$ Y◆夏的禁果
* [' c: u& e5 V+ O: i
% T7 O- F/ R; l3 P! e 夏天是欲望放纵的时节,转眼间小僧人已长大成人,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幕幕性的招手。金基德把镜头对准了大自然:山路边蛇的交媾预示了小僧人的性成熟和冲动(此处也是向今村昌平的《酋山节考》致敬)。情窦初开的小僧人幽会少女偷尝禁果,破了佛教中的淫戒。他给少女献殷勤,甚至搬来“佛像石凳”给少女坐,是其心中神佛地位的瓦解。也体现出佛法在人的七情六欲面前败北的过程。
5 W) B, F% }3 b
- v5 q. w+ U1 h 面对小僧人的犯戒,此次老僧人给予的教诲,依然不是阻挠和劝解。看破红尘的他给了小僧人选择人生的权利,并如同先知般的一语道出了未来:“淫念唤醒了占有欲,而占有欲望必将惹来杀机。”他明白此时的小僧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归依佛门,同时也为自己和小僧人的下文埋下了伏笔。
9 _' b0 f, i9 @" y' o+ x, S+ Y3 n) m: q0 i- a6 L. O
◆秋的杀机
; z3 G, `! v0 j: p2 u J
) C6 W% k9 t2 V7 x1 y 十年后秋高气爽的某日,就如同老僧人预言的那番,已经步入中年的小僧人带罪潜逃。十年前还俗的他跌入了世俗的险境,挥之不去的是世间的烦恼和情感的纠纷,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因爱生恨、恨起杀意,妻子的不忠酿成了他的弥天大罪。这个杀妻的故事似乎又回到了金基德三年前的《漂流欲室》。
/ L( \9 X8 {! C* z5 v$ n' A9 P1 m9 N2 t
金基德眼中的爱情,无不以悲剧收场,他对爱情的控诉,总是借助于欲望和暴力的原始发泄。面对爱的背叛,男人的瞳孔中冒着复仇和嫉妒的火焰;面对疯狂的世界,他只能采取更加疯狂的态度。他试图选择死亡来逃避现实,无休止的施虐与自虐,如瘟疫般的从《漂流欲室》中传染到本片。 2 D& o* B1 i' o& {
& `8 [$ Q. h+ }, @. }! D+ a5 Q◆冬的反思 : o; D! L0 q! w" _) {
* B$ ^. O2 `$ D 冰天雪地的一个早上,服刑期满的“小僧人”再度回到已成废墟的寺庙,不过此时“小僧人”已经变成了“老僧人”。昔日的私欲不在,头发斑白的他能做的仅是在孤寂中度过余生,走着当年师傅走过的安详末路。他背拖石轱辘把佛像送于山顶,是对其童年杀生的偿还,也是为它们超度。蒙面女人在寺庙弃婴,预示了下一个小僧人的成长故事。又一个春暖花开,新的小僧人同样重复着老僧人当年的生活轨迹,生命的循环在自然界继续。
8 E' j; e- M7 p$ z6 Z
5 L* p, v, `) D- B 这是关于一个和尚的人生岁月,镜头后的金基德宁静而又形象的述说着生活的流逝。他保持着故事的趣味和曲折,不是灌输给观众空洞的理论,而是依仗物化的镜头和佛学的概念,抽取出人与自然的共性,把人的本性与动物的本能穿插交融的隐性描绘。他对主人公生命过程的展示,有意的掐头去尾而予以他人的生活代替:片围的婴孩,正是主人公幼年寄居佛门的谜底。主人公还俗时老僧对徒弟命运的先知和点化,暗示了老僧曾和他有着相仿的人生经历。秋季老僧的孤苦伶仃和安然超脱的自焚死去,也将是主人公晚年的最终命运。 4 ^% L6 w; M& a/ ?: }
: T! I: [7 z8 H2 | 三个人的生活共同来搭建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不仅有对灵魂交接的喻意,更足以说明人类生活的大同小异。/ M& ^: \3 r( q; S
4 K& D [# G6 w% Y9 l 影片的基调整体上比较灰暗,仅存的温馨希望之处,是金基德对佛的肯定。抵消人类罪恶净化灵魂的唯一途径,便是来自佛的救赎。佛教徒的慈悲善意超凡脱俗,与世人的阴险讹诈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在主人公中年逃逸的一段最足以体现:杀妻后的主人公焦躁易怒心神不安,并带有暴力和自虐倾向。而师傅给予他“雕刻般若心经”的疗法,俨然把他由魔鬼变成了圣徒。晚年后的主人公再度返回寺院一心行善普渡众生,走上了真正意义的信奉之路,在佛的指引下不谙世事刻苦修行,是其灵魂上的觉悟,也是对其所做错事的忏悔。" j! q e: n0 _, w* q
1 Z8 ^+ Q( Y% e 片尾弃婴后的母亲滑入冰窟窿,是神佛对恶人的惩罚。显示出佛的公正和明察秋毫,也体现出儒家善恶有报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