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gin
# i. m% n+ e, X$ j2 a% v" t+ W3 E! l! a4 }. k& m( S
始終我不認為,最末,惠珠將與承昭成為夫妻。
* z0 U$ \8 B5 ], E3 L6 x) P' c3 H, u
4 Z+ H3 h4 [8 C( D! c# q1 Q共同生活或我不可知,但成為夫妻,還是作罷吧。$ N, k2 p+ n2 U
1 i# x' _3 v, X- Q+ c$ L( [
妳知道,當一個人不喜愛一個人時,是非常難教改觀的,尤其老輩,更尤其帶著原先即有的有色眼光看一個人的身家資歷。門當戶對這種東西,在中國生,在東方國家都深,承昭母言:【若是一般條件,我也不會這個樣子。】
. M2 D( l- h+ n) @, N3 K2 {% p5 J2 J' ?% |: T6 I8 d1 S$ X
然我不信她。2 y3 I; A! K5 ~2 M7 \0 Y" t% Y- [- j. C. ~
" U4 |' \& M) J. u2 a如若惠珠一般條件來,我相信,承昭母親依然不依承昭愛願。因為兒子在她心中地位如黃金單身,豈可與一般世俗女子併!6 e ^* D! y# E! T& }
. o) d& B0 B R; b
甚連慧彬,家世豐碩、而外相甚討喜,承昭母在給評勸承昭接納時,還只是道:【…這個女孩不錯!家世好 …】之言。若惠珠以一般女子身近承昭,看來仍是不可的。- Z1 l# J6 j1 [- U0 Z# q& U# p& M
7 u7 ]0 u; e1 k" L9 x6 A『條件論』向來在男女交往間奉行不悖。更不止千秋萬代這樣看這個問題。那已是錯見,不管在世俗心中是多麼明知這是荒謬之見,可阻真愛一世、或數世。 .可世俗仍然行之不悖,戲劇是這樣反覆唱訟著這個道理,而戲劇依道德而生。道德依俗見而養。「條件論」之難以推翻,已經不是以代計。
. T Y% M+ j L4 \
& {& s* q. G4 \- S& r承昭求以一人之力,一人之情動以世俗已明暗皆行不悖的原則,其苦可測。而其時是知不可為的。我提起為夫妻恐不能,但不敢斷論是否可以共同生活,是因我想,如果他的愛情能突破社會道德觀,攜惠珠行。那末,共同生活是可的,或國外行,則夫妻之實可。* v$ G- W `% Z( `" r O7 E
- |4 X- ?1 L& V! p7 M) X! c
在末集,承昭母親實在是真發生了因為俊孝父親的暗言旁意,重新思索這個問題。但我認為,這個問題行之千年,而不被推翻。其實世人誰不知其謬,可它的勢力依舊龐大,成見依然不能動搖。
/ Y7 _3 |" O0 G9 `; j+ Q# Z5 s: p9 u1 q3 S$ r- g
更何況,承昭父,對綢劇看戲迷來說,應當是夠開明的一個父親。7 p7 C. J, L4 D8 ^6 V/ S
7 N- m" F+ K* E- `4 K t9 k最初,父親在14集猜中兒子心中愛情時,餐桌見酒一幕,承昭父親是平和的。我當時認為這個父親好,兒子親口承認了心中的對象,一字不差,神色不變,語氣直接而乾脆,父親也表現得好,整個表情就是,『知曉了』如此而已。 6 {4 z: j9 `" e. X- S6 _
) |9 x: R, ?2 Q$ c% w* } \可承昭母親爭議起,問道:【難道你要兒子娶一個這樣的女人嗎?】! f) ]3 R9 B( u+ @
; A/ H n2 \ z. _" }( Z& C
父親道:【我也不希望這樣。】表情起了變化的卻是承昭父,這個表情可串有一場父親首回因為母親的惡言爭論,進承昭房,對承昭說:【你就順著你母親這一次。】承昭對視一眼,心中苦,早已料定般的執著立言:【我沒有辦法!】
+ K" h: p' t6 }3 B6 G1 ~/ L9 a2 N
同一個表情,都是對這個問題隱隱藏著嫌惡的。
5 J# i2 O; L: y% ?9 q" S4 q
5 {, C! D0 Y/ w我因此覺得這個道德對一對真正相愛的人的悲哀,承昭欲憑己力抗千年德性以攻母親之嫌惡,我始認為是不可能的。.
) a# C2 c+ O2 g, [& K
( k3 k4 ~2 f4 Z" I' g0 [3 U& Y w你知自來婆對媳之間再親都有個結字,更何況,東方社會母親對兒子的意象是屬於依賴多,縱然另一伴在身,母親依舊對兒子這個身份擁有強烈的執有權。因而有不少婚姻中,暗中對立並非因為婆媳真正不合,而是這份依賴的愛權位被易主,而心生不甘不能容忍。) m, t: |# @ i |5 X) P, F3 _
8 Q& W9 e1 _2 {' v* L& m
承昭的母親對惠珠已有不能吞忍的先天殘見,加上僅此一子,而其子在社會屬上流之選,心中引以為傲。若接受惠珠,實等如傲氣中箭落馬,除外,承昭在惠珠身上所置上的強烈情愛,將對母親的依賴之愛產生威脅。+ b( K. T" e# ~/ ^/ I
$ O0 c4 ` b# a) V8 Q
語起::
/ B9 \+ \3 f1 ~1 x3 e8 {# g; F, q0 v. U
母親:【你對她的那份心,難道就不能施捨一半給我?我養了你30年,就不能對我好一點嗎?】6 K$ N0 `! @9 `8 p" T6 r" b
4 a5 y" T: C0 M. y% I, ]: Z承昭:【難道你要我把心思完全放在你身上?】+ [2 y- y$ ^$ }/ p6 f: S* M
+ z0 u1 Y1 S/ k這是很好的東方母性對子對話語態句,情字標榜高檔,以情位要脅地位
6 D4 z# B! _* v, l6 o( t! C$ D% J5 e8 L9 m
這場戲,我非常服氣承昭。
6 S ]' a( r( i' Y
8 v9 S0 w& }3 h) [4 S" L; Y他的不亢不卑、不慍不火,直接坦言對母親他的愛情地位,並且,直述愛情對他是經過思考,而非激情興起,這份熟慮及坦率是我服氣的理由。
" G9 g, x- V& o, H% ~
' E/ w* n8 U& `不過,亦如承昭與父的對話,
% W# O3 I8 H) M4 q& Z8 T I0 O' |9 ^; c; C- h
父:【…是因為你媽媽的關係,你才那麼嚴肅嗎?】6 ^ _! m9 [) ]# X6 Z9 @. B- _ w
' H% ~8 V0 | O% h& [; D; X8 a$ i承昭;【因為我已經有心理準備。】7 q5 W0 R/ S9 D) ?( R+ e& ^3 A
4 ?5 y! p& L0 r; I6 I# D; q' z
在愛情上,即使從沒經歷過惠珠給他的愛情類型,承昭仍然是智慧的,因此沒有失去理性而誤判將之視為成果樂觀。他的一路不順暢心理準備,其實等同十年革命的那種認知。很清楚不是短短的時間可以成就,也不是只要經過幾個說服就能夠讓母親接納的。6 Q0 [& j9 R* t8 f1 f
3 p! `' f% R" G! M5 a6 c因此這個苦,他的計量應得當,他對俊孝末道:【也許,她永遠都不可能到我的身邊來 ….】神色灰敗,而我心中好戚然。
, r+ H6 p" F8 Z2 d
2 \2 D* U7 p- I: T& i, B[ Last edited by 断鳍雨鸢 on 2003-7-2 at 07:58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