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iginally posted by knoxville at 2004-12-18 03:55 PM:( u4 v! Q% z9 s5 G& Y' s% w
阿韩前辈,您不觉得《汉城大劫案》很像昆汀·塔伦蒂诺的《落水狗》吗???- D1 Z/ S& w5 Y h
! U( S4 A" L; i( e3 m
呵呵~~~~~~~~~~~~~~~~ + l; D2 \0 N+ _0 k1 M
拜托别这样叫偶,吓死伦。无论新人旧客,大家只是讨论发表各自观点而已,怎么会是“指正”啦!. D4 o& Y8 x+ e2 q3 E
, F8 F4 s- R' [( x$ J$ D<落水狗>早年前看过,很另类,有点印象,那时还不认识QT大叔。2 s3 D) z! q }+ x1 o( m! W' F F, y- S+ x
呵,碟片背面的简介说是韩国版<落水狗>,倒是没感觉像.除了都是跟银行有关团体犯罪有关外,故事完全不同.当然<落>作为比<犯>早出世的同题材的优秀示范作,在<犯>中可以看到借鉴经典的影子, 这样的借鉴只是思想的传承,没有模仿的痕迹, 向经典致敬,这是新人导演崔东勋的聪明之处,在经典的基础上能发展出自己的特点 .& Z4 h: u8 }# g" ^
6 N) k! d8 V$ o) c( `# P
==类型片。黑色犯罪类型电影是一个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的题材,如果只是巡规导矩必定会让人觉得很平庸,想要破旧立新,可以在叙事结构情节布局镜头运用的方向发展,这一点<落>与<犯>各有千秋!!
, H$ q: ]3 E3 A4 Q
! Q6 E) q6 c$ b( C& ?: l$ e) m. ~, c$ c==风格。相同的题材,但两个导演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路线。<落水狗>具备强烈的Cult片风格,黑色,怪唳、恶搞,属于小众B级片。那样的结局,会让人在脸部僵硬的同时嘴角微抬,冰冷的干笑着。而《犯罪重构》要让观者快意得多,且整个观影过程是一场比《落》更有趣的智力游戏!且<犯罪重构>对当今最时尚电影语言熟练的运用(比如漂亮的剪辑技巧和华美的摄影手法、对色彩的运用等),使它的观赏性比《落水狗》强得多,可以吸纳各层次的观众群体.3 A' ~$ }/ V, @1 m7 S. D
& \: U6 f5 A$ V% l
==剧本。《犯罪重构》的剧本比《落水狗》编的更为复杂精密,结构也更加精细。片中有许多重要的细节都对观众还原整个案情至观重要,这种从几个嫌疑人的角度去拼贴重组案情对观众来说是个有趣的挑战,新人导演粗崔东勋也完美展现自己处理复杂叙事的非凡控制能力。- z6 |. d% |( z3 |6 C
0 R% s, H* B k& V==骗局。从两部剧本都有的骗局来看,《落》的骗局是比较单调的,仅有一个圈套,如果偶没记错的话,那个编织骗剧的人是卧底,警察卧底与罪犯的故事在港片中早已司空见惯,影片只是胜在结构的另类。同样有着另类的结构,反而《犯罪重构》的故事本身倒更有新鲜感,因为导演取材于现实,以这样精密的设计蒙骗银行本身就是个鲜有听闻的真实案件。不同于《落》的单线骗局,《犯罪重构》的骗局是个立体的多维空间----A骗B,B骗C,C骗D,ABCD骗E,F骗ABCD。。。骗中骗、大骗之内有小骗;局中局,小局之外有大局,环环相扣,这不仅限余银幕人物间的尔虞我诈,也是导演与观众的智力拔河。
+ Q f4 l+ t% v& B1 r: V; z2 G4 t& k" x3 W- c: H
==推理。在《落水狗》中,导演在影片开始后不久就已解局,观众早就知道谁是在捣鬼的卧底,在余下没有悬念的时间里观众只是等待导演慢慢拆解,少了推理的快感。而在《犯罪重构》中,导演在解开一个疑团后马上又制造另一个盲点,悬念不断,让观众在思考中带着“为什么?”“会不会?”两个问号看完全片。
" t/ s# ~# M+ n) L5 B2 G& D- J) y. V
==闪回。两片都采用闪回插播的方式构筑影片的另类结构,但《犯罪重构》在此方面的运用更让人眼花缭乱,技巧也更娴熟,每一次闪回与现实的跳跃都让人惊喜于导演非凡的剪辑功力。' F, Q; U" y7 F- v5 Z5 ]
' u# d0 N! k$ k0 Q
==人物塑造。感觉起来《犯罪重构》的导演在人物润色方面花的心思比较多!《犯罪重构》中每个人物都各有精彩栩栩如生,就算是片中唯一的女主角也绝不是花瓶。
9 U/ @+ T$ P# m% a
' r9 z2 j- Q& a+ a3 t$ `[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4-12-22 at 01:41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