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K" k. i8 D7 X5 d
原名:美丽青年全泰壹, Q, E0 U. _) c
英文名:A single spark
# y+ _+ ~ b2 y8 K% o0 ^( ^% q; j飞马D5封面碟名:青年楷模金泰壹( q* z3 s% K9 Z7 `$ H
导演:朴光洙1 C4 R1 f: c: x( v7 b
编剧:李沧东
" p" J; r4 Y* p2 Q- a- |- E主演:洪京仁(饰全泰壹)" N# Z; f" [0 D, I" h
裴宗玉(饰赵永来)
$ }9 Y' X* P3 G r; S4 Y% G2 D% e开封日:1995年
?. z, I8 J/ u
$ o7 K! Y6 F5 B4 _* sps:先声明一下,此文并非影评,而是与《美丽青年全泰壹》有关或延伸的政治历史备忘录,将这些大杂烩整理于此,既是为想让自己记住曾经有这样的人,也想透过电影的窗户,窥探邻国的那些曾经的往事,找寻一些相似的影子。偶们也有自己的往事,不能重提,但不要忘记!
8 c; D" V4 {, r. D$ M
7 `( U8 V& b$ O: B. i9 _5 {# I『我们可以理解,可以包容,可以原谅,但绝对不可以忘记/如果忘记过去,一定会重蹈覆辙/大韩自由的儿女们,我们可以手牵着手一起流泪,然后再坚强的继续前行』
, y; t. @5 L6 S* P" g" c9 P$ i, }4 U
电影发展至今,已经从诞生之初单纯的娱乐功用被赋予了更多的机能,它可以是主创者泄露灵魂的窗口,也可以是映像历史的一面镜子,又或者,如韩国全州人权电影节上的激情宣言,“当人权遭遇危机时,电影应发挥先锋的作用”,用鲜活的映像魅力藉由所关心的人权议题,唤起国人和政府对人权内涵的重视和反思,因为现代电影在某些方面来说是文字媒体更为普罗大众的传播媒体,更易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制作于1995年的《美丽青年全泰壹》就是这样一部人权电影,影片本身并不是在说教或鼓惑,但又的确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而对亲历那几十年军统漫漫长夜的韩国人来说,他们并不惧怕从光明的所在向着黑暗的时间隧道一路穿梭回望,因为这既是向先驱致敬,也是忆苦思甜,搬来库克的话来说,“自由不是一种礼物,而是一种争取而来的自由,是无数的斗争,悲壮的失败、眼泪、牺牲和悲痛后的成果”!
/ ]5 r0 `. p$ @+ U$ J
3 w8 M4 L# v% m* u. @- b' ^2 n$ ?韩国近年不乏这样敏感的人权电影,像2003年洪基善的《选择》和六大导演合拍的短片集《六人视线》皆是颇具影响力的佳作。我们的社会生病了,就要毫不手软的揭去伤疤,让那层浓疮曝露在阳光底下,尽管当权者是多幺的难堪,却又无可耐何,因为政府与公民个体之间存在一个宽阔的公共空间。什么时候偶们国家也能有这样的空间,到时候,或许,就会有这样的电影。
& o% x ~1 ~1 C0 z3 w! L1 h
- ^/ E8 j5 i1 v. h0 D: {4 A执导《美丽青年全泰壹》的朴光洙,是80年代活跃的文艺片导演,另有名作《七洙和万洙》。国内观众不大了,但说起此片的编剧可就如雷贯耳了吧,嘿嘿,李沧东是也。李沧东还为朴光洙的另一部电影《到那岛屿去》撰写剧本并担任助理导演,从朴光洙那里学来导片经验青出于蓝,促成了他后来从作家到导演的蜕变,而朴光洙呢,现在是个过气的导演了,据说是拍了一部耗资巨额票房无收的烂片《傲气盖天》(李政宰饰)让他很难在新锐导演辈出的忠武路立足了,现在可能是在幕后继续电影事业,不过03年有出来和朴赞郁他们合拍《六人视线》的其中一部。《美丽青年全泰一》这个剧本是改编自著名人权律师赵永来的著作《全泰壹评传》,而赵永来律师也成为剧中另一个主角的原型,作为民主运动人士,他在警察的通缉下流离失所下,在与女友分离的痛苦煎熬下,却坚持为全泰一写传记。但电影本身并非是人物传记电影,只是截取少年全泰壹在工厂的那段成长历程,这些生活片段,是通过全泰一离世五年后,赵永来律师四处走访搜集资料或第三方转述来呈现,时间在现实(1970年前)与过去(1975年后)中跳跃,导演采用黑白影像与彩色画面双线交叉并行的方式,同时展开两个时段的故事情节。
. A/ B3 [' W0 ~
" ?* r; f' S) q% {& A( [' w
, j6 O7 a6 v, X1 p; l) y『我一定要回去,回到我可怜的弟兄身边;回到我内心的故乡;回到我理想的全部–和平市场内的幼小童心边,我丢下我;我杀死我,我为了不离开你们,把弱小的我献给你们』
2 H) K9 \! Q, p% [- ]: Z* t
7 N2 C$ [& d) }全泰壹,穷人的孩子,16岁就得进工厂打工,一边打工一边苦读夜校。从60年代开始,韩国工人的教育水平按国际标准来说就已经是比较高的了,他们不像早期的欧洲工人那样难于适应工厂纪律。兵役制则培养了韩国男子服从权威、命令、纪律,对个人自由的严格限制,而对“军事化”组织的借鉴和引入不仅是韩国学校教育也是工厂管理方式的重大特征。从外部环境来看,1961年6月,奉行高效率专制体制的朴正熙也给军政府之前的劳工运动划上一个句号:解散旧的韩国劳动总工会,建立新的几乎有名无实的韩国劳总;逮捕劳工活跃分子;禁止罢工;修改劳动法,限制劳工的法律权利,使工会发展组织和集体行动难以进行,同时扩大国家干预劳动关系的范围;阻止有组织的劳工与政治团体建立联系。以上原因,决定了这个时代的这一代韩国工人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自觉性,对劳动法没什幺了解,逆来顺受,多多少少把工作的艰辛视为正常。- Z6 K3 S0 k7 d. P
: {1 d5 A7 d c+ Q8 @5 J3 u3 |! y
一次偶然的机会,全泰壹开始接触到劳动法(当时韩国社会使用汉字的频率还很高,很多书籍都以汉字印刷,从电影中来看,全泰壹是粗通汉字的),知识的力量使他渐渐开始有了维权和反抗意识。他一直在关注该加工区两万多任务人的工作条件:“鸡笼”似的低矮房间,没有阳光也无通风设备,每天工作14小时,劳动队伍90%是妇女,三分一是平均年龄15岁的、工资甚至不够养活自己的徒工。他痛惜这些工厂女童“成为肮脏贪婪的富人的肥料”。他勤奋地研究劳动法,甚至在小劳工团体“三栋会”会员的帮助下他进行过相关调查,将证据提供给当局,给劳动局、甚至给总统写过请愿书,但国家公务员完全站在独裁政权与资本的一方,一副侮辱、威胁、利诱工人的嘴脸。无奈下他找到了新闻记者,这次终于成功了,但没想到虽然登报,还是得不到政府的回应。当时的朴政熙政权对出口行业的繁荣、国民生产总值和生活水准的提高洋洋自得,认为国家经济的馅饼做大之后,工人们现在“暂时”的投诉抗议自然就会消失,于是,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军统时代,人权被践踏得一文不值,主流社会根本听不到底层工人的呐喊和呻吟。" z- i! E% x4 c1 [9 d# C- |+ h
' Y; K/ m7 P) i0 z/ t& n0 M
1970年11月13日,汉城西南部和平市场服装工业区,22岁的热血青年全泰日,手握《劳动法》一书,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发出最后的怒吼 “我们不是机器!”。黑暗中,燃烧的生命,一抹孤独的火焰,激起蒙昧的觉醒,在逆来顺受的被压迫群体心中播下抗争的火种,并从此星星燎原,生生不息,直至今日,韩国的工人阶级依然是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一群,在当今这个自由的民主社会里,他们有足够的组织力量与政府抗衡,随时维护自身的权益,争取的是长期的工作稳定,超越企业层面,由经济进入了政治,直接介入法律和制度问题,斗争的对象是国家而不是单个工商业主。相形之下,现在有些国家的“工会”充其量只是个俱乐部,空有其表,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和意义,在没有真正的言论、集会、结社与组党自由的社会里,“组织”是最为统治者所避忌的,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当然不存在与政府唱反调的非政府组织。% V1 |, {4 `0 y( X+ ^
( D) I) r( ~2 e
话又说回来,生命的代价是否太惨重了?如果活下来,或许可以找到更有价值的抗争方式!!至少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全泰一死去五年后(1975),独裁者依然独裁,工会和学生的抗争依然受到打压。但学生和有识之士的民主斗争始终没有间断过,且越来越顽强,越来越有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泰日之死更似一种宗教仪式,是一种精神火炬的传递,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5 n1 w, @0 n) A; a
! v1 S- s- m" O3 o! ]9 B5 y! _
- i" `1 P9 j. f/ T' }- Q『撤消维新,打倒独裁/跌倒了,爬起来/再往狂风中洒身/缤纷的民族梦/四月的鲜红血迹…/同学们,我们应该把爱国青年全泰一的死/当成大韩民族的遗产…』1 x7 J9 n7 t, ?4 i6 y
5 I, I2 W" L E全泰壹生前在日记里说过:如果我能有一个大学生朋友就好了!这话在全泰一自焚事件后,令脱离基层劳苦大众进行民主运动的学生群体和又识之士内疚不已,当时刚从大学毕业的赵永来便是其一,他本身是个民运分子,受到当局通缉,有被判死型的危险,女友在工会主持罢工,常受到政府和工商业主的挑衅。在极艰难的环境下,赵永来还是坚持整理全泰一日记,寻访全泰壹的母亲及其生前的工友,全身投入到《全泰壹评传》的写作中,这是全泰壹死后五年的事了。以前大家关注的只有反独裁政权、要求社会民主化运动,原本以为这样可以解决社会大众所有的苦难,直到全泰壹死后才大大的震撼了社会各界人士,成为社会愤怒的爆发点。1970年11月16日,汉城大学的四百多名学生无视于当时的恐怖统治,展开无限期绝食抗议;11月20日,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梨花女大等千余名的学生举行[全泰壹追悼会],并发表《国民权利宣言》,成立“人权保护大学生联盟”,指责肆意践踏人权的独裁体制。此后,原本限于知识界的社会改革运动开始与基层人民联合起来,各种自主工会也以有组织的形式迅速崛起。
8 F7 w% n! F4 Y' T e& B
( v! c+ t1 D+ g, g. ?$ e当时从1961年到1969年,一直掌握政权的总统朴正熙已经连任一次,若要继续当总统,势必违背宪法只能连任一次的规定。朴正熙开始自己修改宪法,取消连任限制。这种举动立即引起社会的反弹,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但朴正熙反而镇压得更厉害,并在选举中暴力舞弊。1972年,颁布了《维新宪法》,确立了自己终身总统的地位。此后的几年间,朴正熙极力以经济成绩购买政治合法性,国内的高压统治已到达极致,另一方面学生与运动团体的反抗也很激烈,暴动时常发生,工会活动也在不断强化的斗争中日益政治化。1979年10月12日,朴正熙被他的亲信暗杀,几个月的政治自由时期,被韩国人称为“汉城之春”。但好景不长,局面很快被新一界的军政府所控制。1980年5月17日军官全斗焕接管政权,在残酷镇压了光州起义之后再次恢复对市民和劳工的控制,废除工会。但几经磨练后此时的劳工阶层却变得更加强大和成熟,劳工活动家们开始思考韩国社会形态、民主运动的历史使命,很多学生、知识分子萌发了以集体行动实行激进社会改造的思想。职业劳工活动家组织大规模示威,要求修改劳动法,废除被军政府通缉的黑名单。这一时期,学生起到了重大作用,他们颂扬团体合作精神,民主参与,和对社会不公正的批判意识。在全斗焕统治的头几年,所有的反对派都被封杀,学生们发展起“劳动现场论”,从1970年代的人道主义关注进步到1980年代的视劳工为最重要的政治同盟,认识到“劳工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到1980年代中期,约有3000名以上的学生(其中一半是女生)离开学校,隐瞒学历进入工厂工作。大部分学生在经过一段艰苦的适应过程后,得到工人的信赖,开始吸收工人组成小组。小组由7~12名工人组成,定期聚会,讨论劳动管理问题,研究劳工史、劳动法和组织工会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讨论和娱乐活动培养工人的阶级意识。学生出身的工人和那些被解雇的在野劳工活动家,在不同企业的小组间形成密切的社会网络。 1987年6月初,当一名示威学生被警察拷打致死,“四月革命”的幽灵又复活了。越来越多的店员、白领工人和其它工人加入了学生组织的街头抗议,迫于压力,全斗焕军事独裁政权不得不做出让步以避免危机。就这样,1987年的这次浩浩荡荡的全国性的示威活动,启动了自1961年以来军政府的结束程序,几十年来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主运动,终于开花结果,到金大中时代,韩国真正完成了到自由民主社会的过渡。! \; U5 h8 b7 Q* K: D3 ]
/ M/ X& H4 H6 ?. C- ]; e. ], ]
" [0 v! G( u6 g. c9 E+ K
『电影审查制度于1996年底被正式取消,韩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从宪法的精神出发,对完成片的审查和删坎是非法的…』( P7 h3 G X1 s0 \
- j- `" I: D: y+ l
现在的韩国电影人,若不考虑商业因素,“没有拍不了的,只有想不到的” ,无论是社会和政府都给电影创造了一个“肆无忌惮”的自由空间,所以偶们才有幸得以接触《JSA》、《杀人的追忆》、《海岸线》、《收件人不详》、《薄荷糖》这样优秀的伤痕电影,看到这个国家那些曾经丑陋、扭曲、痛苦的一面。如果仔细回味,其实偶们在很多韩国电影中都看到这样的镜头:比如学生的示威游行、防暴军人的镇压、警察在施暴,也可以在电影中听到他们痛快淋漓的辱骂自己的总统…..他们的电影人不用担心有损政府形象的作品会遭禁甚至让自己惹上牢狱之灾,因为现在任何一个韩国人都有权利表达他们对历史、对政府、对国家、对总统的看法,即使是最尖锐的批评。但,就在十几年前,要想拍像《美丽青年全泰壹》这样的电影,完全是不可能的…….。* E6 y) w: u9 y2 K! D H6 o, x! N
: N; S f' e" l
90年代初期之前的韩国电影,几乎是没有表达能力的。朴政熙和全斗焕的军人政府以严密的措施控制着电影的方方面面,以确保不会出现一部备当局认为对政府有所“冒犯”活“损害”的影片,即便这些影片并无什幺意识问题,但只要真实而准确的反映社会现实和事件,审查当局就会依据当时的“紧急状态适用办法”,在剧本阶段就对它加以种种限制。审查,成了阻碍电影发展的最大障碍!过去的韩国电影人更乐于制作适合乡村影院的低级娱乐片,否则便没有出路。
5 W! N% y/ i3 t+ [1 b4 X
3 G* ^, A& X! z+ {( R1 Z- ]$ P1987年6月,全国性的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尽管还是没能促成民主政府的诞生(1988年,军官卢泰愚接管政权),但还是使人权和言论自由方面的许多限制得以放宽,从1988年开始,政府逐渐失去了对传媒的控制权,民众因此而得到批评政府甚至探讨禁忌政治问题的权利。而更加自由的社会和政治氛围,也使得韩国电影人得意重获得自1961年军政府统治以来业已消失的现实主义创作空间。这样的大势所趋,一直到电影审查制度被正式取消,时间指向1996年,再往后推移,偶们看到的是韩国电影以整体的形式和惊人的爆发力迅速的成长。' v- l' `3 j. M" ~9 O. x
/ G6 K/ L2 d6 D最后的话。再回到《美丽青年全泰壹》这部电影,饰演全泰壹的是童星出身的洪京仁,这演员的眼神很有力量,他在94年的《我们的畸形英雄》(小校风云)中的表现也很精彩,这片偶也很喜欢!另值得一提的是,跟韩国很多敏感的人权电影一样,《美丽青年全泰壹》影片完全是商业运作之外的产物,它的全部拍摄资金来源于民间上8000名支持者的幕款。韩国现在的电影投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了,像林常树的《偷情家族》就网民匿名参与投资的,影片的高票房也为这样些网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羡慕啊。
}6 l+ [5 C0 L& x2 H5 ?% y2 Y }4 R! @1 B
[ 本帖最后由 阿韩 于 2006-4-14 00:3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