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文采,只能来当搬运工鸟~~
% x# }" q! t3 c5 L$ t转liuda+ d2 t! n m6 c# S
看悲歌的心情,以一个过来人体会,确实,跌宕起伏,剧情没有的,我这厢倒是都有了。
+ ?* x& ~( u+ J% `4 S: t' {/ L0 N0 y8 S* N. |! E. r
说起悲歌的走势发展,一路坚持下来的人可能都是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 L% Z! ^7 t2 s( O) z
% H% G9 O6 v3 h, |# [
犹记得最开始的时候,一言一语,大家关心的除了演员,更多的,可能是剧情的发展。这一条线,那一条线,是bb说得吧,这个编剧,埋伏笔已经成精了。只觉得每一个台词都是饵,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界,一脚跨过去,可能都没有看清楚,圈套已经埋伏下了。所以说一开始,许多人与其说是捧悲歌,不妨说是与编剧斗智。
) P# [- F6 M `
# Q" {: P, J# `2 J1 t x然而依次看下来,最大的感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2 R$ l) U/ _- c; o5 g; X故事就是一个简单然而曲折的爱情。以为的伏笔不过是道风景,好像事先打好的活结,远远看过去,以为费尽心思气力,结果解起来,轻而易举。
3 E0 d0 m3 A" Q3 G* W4 s m8 S( s* {; X这一点不得不说,编剧的情节嫁构,是我们想得比她还多,算起来,确实她要比我们高明。以简克繁,她用了在简单不过的线索,紧紧套牢我这个“久经江湖”的老手,这一点,编剧还是编剧,即便上了她的当,依然是败。所以悲歌,追下来,有遗憾,但是心情依旧雀跃,觉得不枉一场追随。% a8 q* _: Z% B1 j
; l5 f! e8 z0 U
戏过了,人散了,这时候问自己一句,悲歌,喜不喜欢。/ t$ b2 D1 h/ \0 |& y9 r
平心静气,依然喜欢。
' ?" |7 Y2 I( e3 t1 C2 D! i/ X3 ?悲歌就是悲歌,坚持看下来,演员也好,内容也好,我已经不会拿它和任何一部片子作对比。或许有人说看剧就是在放松心境,一群人埋怨,一群人沮丧,就大可不必。不得不承认自己以前也是这样一路疯过来,埋怨,丧气,或者雀跃,疯狂。只要是自己喜欢,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入戏太深。
- A V1 K- S. ?& P+ ]# c& b; j: L7 h, D+ h6 @. G' L' w3 K
但是悲歌于我有一点不同,因为这点不同,它注定成为我的特殊。
6 Y9 H$ L: u1 Z3 @
5 q N/ O9 j; ` L我有时会觉得,看剧,会越看越浮躁。看书,才越看越清心。& ]8 b. B. N7 b v
许多时候,看剧,陷得太深,会被动到沉不住气,往往为了一个心仪的结局,忽略掉很多。然后在某一个时刻静静回想,好像心里藏住的,也只是某个人某一瞬间令人清神醒脑的微笑。
6 C+ V* U3 w, m U: S5 u
( n! J# L6 R! ]然而现在觉得悲歌变成一本书。越看心越净。
) u' B: N6 _5 q' t即便如何突出许俊英,即便其他人物被编剧忽略到何种程度,某一个立体鲜明的人性的发展,似乎带给人更多可以想象的空间。, ]! g4 L. K' j7 n! x1 S+ {
我从来没有试过去钻进韩剧的世界,以一个剧中人的身份,哀乐喜怒的感同身受。旁观者清,然而悲歌给我的,更多的是身陷其中的感悟。许俊英的心理落差,许俊英的欢笑与哀愁,许俊英一次次与幸福打擦边球的无奈与落寞。
1 a+ p) M- E! P或许程蝶衣比许俊英来的鲜明闪亮,然而一个是为戏而生、人戏不分的传奇,另一个,只是在现实与梦想间奋力挣扎的小人物的缩影。或许苛求太多的缘由,本就是因为无可抑制的喜爱。可以用蝶衣来比对俊英,这倒让我觉得,许俊英,远比本身遍剧所要求的,更显得光亮与摄人。
1 ~; w; c- {" n# }( y s' F, \$ U) E) p5 Q! W5 M
至于演员,健宇并不是温吞平和,相反,我倒觉得他身上因为某些童年的阴影,有着冲动与主观倔强的因子。而慧仁,曾经我想要的效果,确实没有达到设想的高度。事实上,如果后来没有慧仁在健宇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对俊英爱的坚持,这个角色事先一直强调的坚强,也是含糊其词的。但是健宇与慧仁的某种性格特质,依然令我无可抑制的欣赏与喜爱。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或许这悲歌里“世上绝无仅有的爱情”,是借着许俊英的人生来实现,于是忽略掉他身边游走的那些人,那些经历,那些深刻。- Q3 F+ @- z7 _- ~" h/ C
& n7 n/ H/ ]& k" q( ?* }+ Z
但是,个人认为,即便角色的设计上,有着无可避免的硬伤,无论是金喜善抑或延政勋,也已经用自己的努力来使角色本身,发挥出个人的特色与魅力。; _/ B+ N% n/ H7 ]. X N/ i, W" y) K
健宇曾经的玩世不恭与刚愎自信,后来的体贴大度,甚至一时的固执顽劣,他的挣扎与辛苦,人前的死硬与人后的落莫,即便是因了戏分的原因造成更多时候的突兀,仍然让我看到延的努力与潜力。没有宋gg的悲歌或许是一个不够完美的神话,但是接棒走完全程的延正勋,用自己的特色创造出的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健宇,依然能够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G% S) M6 J# {; W; F$ G6 d: Q; F
) P6 v/ ^" s2 b+ p+ i; `" P
而慧仁,是柔是刚,是坚是韧,不同场合公主的不同处理,令人觉得欣慰。还是那句话,慧仁是个可以挖掘的宝石,在悲歌的世界,或许编剧是在丢卒保车,于是慧仁变成了俊英爱情里的一个出力者,但是朴慧仁的光芒,朴慧仁在俩个男人之间迈出的决定性一步,以及朴慧仁眼中的许俊英,借助她的性情,她言谈举止间的收与放,她眉间眼底的某一个特别的神韵,许多闪光点不是角色赋予的,而是演员内心戏的处理起到了良好的促成。因为金喜善的演绎,使得一个可能成为鸡肋的角色发挥应有的魅力。朴慧仁其实是编剧的不成功,但是却是金喜善的成功。/ t2 u% O5 M; h' q! j
# W; b2 |( w z9 Z/ ?9 L6 V0 Yq筒子的发挥,我想不用多说。从一月5号到今日,水了300多个贴,或许写出了几万字的感想,全是这位筒子带给我的收获与感悟。4 _/ e8 l, E/ f- n6 V4 x& S* p
还是那句话,某些人注定成为深刻的演员。这份深刻,不是来自于一个闪光的角色,而是在一个可能不闪光的角色上,看到一个演员耀眼的光芒。# X! M+ J5 ~! s$ J' v
$ E3 v+ B: Z& {我喜欢q的原因,正是这点。
+ ?2 }1 _. Y% y. O- V这,实在是一种幸福。
. H+ t% C0 H |9 y$ K1 @# W2 e
8 p4 }: C5 a; U' W4 E最后强调的是 W% T& n: K3 }2 ]6 {% I
权相佑与金喜善的配合,个人认为,无论在默契还是情侣的感觉上,后半部分不是有进步,而是令人以假乱真的契合。
$ i% B# f; P$ }1 Z* H+ t最令人欣慰的也正是这点。
. c! x1 ?' N: W总算是编剧没有做出05年最让人憾恨的无知安排。. a x/ H' Q/ e# p9 z' z
某些处理,某些配合,这两个筒子的演绎,已经让我觉得天衣无缝。
% E; J- G9 k# I5 {/ v- r2 [/ R3 N9 f4 R& h7 y0 ]
某些发挥可能是空了前绝了后的。2 n. i* h% i$ H& L
所以这一对情侣档,很满意。相当满意。绝对满意。9 t, K! P& X+ E, K- a
7 h# V4 R9 O1 L4 a& U4 V' U悲歌,还是我深深喜欢,并永远不会淡漠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