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iginally posted by 米尼 at 2005-5-4 02:03 AM:
看《巴厘岛》就像是看每一部事先对它毫无了解的剧一样,
起因很简单,
就是无聊的时候发现了它,
然后看戏-入迷-复习-中毒。
看之前,它和所有的韩剧一样,
看之后,它成了心里的唯一。
其实我一直在默 ...
这同样也是感性和理性的挣扎吧。
感情上在民不愿意结这个婚,但他不能反抗的原因除了本身的个性懦弱之外(现在觉得这个不是关键原因,根本是他在天平两个选了另一头),更内在的原因是他在理性上也是对父亲的产业有所谋求的。
其实看在民之前努力加班也希望父亲对自己有所肯定,他明明是有份继承家业的,为什么不想谋求?只不过他老爸恨铁不成钢的教育方式和有个精明的大哥在先,在民一直也就不能出头,但他心中怎么可能没有事业成功,受人仰视(不仅仅因为自己是二公子)的愿望。他有身份和社会地位上的肯定,缺的就是别人对他真实才干能力的肯定,这也是他后来看到仁旭会那么嫉妒的原因。
吃惊是很自然的,在民向来也是个不太懂掩饰的人。这一幕,不仅在民哥和在民都吃惊,就连一向最疼在民的老妈都大吃了一惊。把集团事业的核心部分不交给多年负责业务,已升为理事的大儿子,居然交给一向不受重视,爱好玩乐的小儿子,这表面上不合情理,现在想起来,编剧写流通事业要交给在民是有深意的。
一方面,精明的老爸要让老哥有所忌惮,把权力分流;
二方面,老爸可能觉察出在民婚前的举动有些不寻常,把这个作为对在民的奖赏,希望他安下心来(后来19集在民抱着老爸裤脚哭说要离婚那集,老爸也是那么说的);
三方面,这个因素对在民后来不说一声去结婚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尽管剧中同样是暗线铺陈。就像仁旭说的,仅仅被老爸打了几下就放弃了,实际这完全是在民理性的选择而已(只是后来又受不住感情的煎熬,忽然发觉这部戏完全可以当作是残酷版的“感性与理性““)。
我们以前在韩潮风讨论过在民不说一声就结婚,也不向水晶做个交待的原因,中间我写到了几点,可以作为你的参考:
在在民开口说“除了结婚什么都可以“的时候,他们彼此对对方的感情的确认程度和后来发生关系以后有本质的区别。
在民也想不太通自己为什么一直被这个女人牵引着,但出于心的强烈需求,一定要把水晶留在自己身边,但当然不能超出他的界限,这种感情是以不对本身产生危害为前提的。
对于水晶,虽然很震惊,她对在民的感觉也只是压抑的萌芽状态,但这是一个摆脱她悲惨贫困生活的最好机会,基本也算是天上掉下来的,如果不接住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后悔,况且在民的表白听上去也有真诚的部分。于是她就尝试着去获得自己一直梦想的,和有钱人在一起,只是后来感受到的痛苦不是她可以承受的。
但是到它们发生关系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那个哀伤的两个人都泪流满面的接吻之后,两个人的心灵的距离是有了质的飞跃的,这也是20集中两个人都打开心扉,抛却所有阻隔,真实坦白地说出自己心声的宝贵一刻。(现实中人这么对别人和自己都坦白的时候也是极难得的呢,忽然想到。)
郑在民的刹车心态:
和水晶的感情发展,这个小王子也是一直想把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当成被周围环境许可的无伤大雅的绯闻),但是心灵却不受他的控制,让他逐渐深入。这个急煞车,虽然是父亲的命令,可是他自己心里理性的控制其实也是有这个需求的。如果和水晶分别,他也不知道水晶是否能接受,是否会纠缠,于是不如不见。
就比如后来给水晶一亿,补偿也有,希望真正把和水晶的关系作个了断的原因也有,因为最后如果用钱结束了一切,他的心灵就能少受许多煎熬。
[ Last edited by zweijahr46 on 2005-5-4 at 10:41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