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h+ M y+ t5 @- T% d& \来源:<看电影>第267期
; c& k k$ N+ e作者:榧子8 I: O) b0 i8 M2 s4 @$ M
7 V8 d ?! Z, X7 e* b" U, o& B本片取材于韩国历史上著名的“10.26”事件,即朴政熙被刺事件。; s; z/ w3 @2 {5 m- I
# ]4 _& R" I1 {. x" b看过众多韩国电影的观众,对此应该不会陌生,因为已经有无数的电影作过旁敲侧击的表现,如孝子洞理发师、下流人生等。但集中而且正面的描写,本片应该是首例。我们也不妨将《那时代,那人》做为了解史实的入口,因为本片有冷静的历史观。( W" m$ S% z0 Z1 ^/ [
' O/ t' n7 S! I' ^( S2 S+ t6 u某种程度上,林常树是个很另人放心的导演,以内啊之前的三部作品,全都既有旁观者的敏锐和冷酷,又有深思熟虑后的宽容与理解,即使是《偷情家族》这样讽刺中产阶级的世态影片,到了片尾竟然也被他拍出几份柔情和感动。
# f, W8 L, P4 r4 s) j1 c' t4 r/ F4 Q5 c
同时,他对青春和情感题材的关注,当然也会另很多人对他驾御政治题材的能力产生怀疑。不过,看了《那时代,那人》后,观众终于可以放下这些疑虑,并且确信,林常树这个名字已经能够成为一类影片的品质保证。% \0 H4 S! `8 R, n
0 }5 s' y* \$ \6 j$ e& t
同样是总统被刺事件,本片并不像好莱坞电影那样注重刺杀的过程与结果,而是将关注点防在刺杀案件这一天内,所有与之相关的知名或不知名、知情或不知情的人物身上。
6 W: S- u7 K" G( Z
6 I; M3 C/ T* r, x2 _电影以全景式的角度,最大容量的盛入了当日的细节。事件发生前各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一些人物是如何加入这个事件中,以及时间发生后各方的反映和应对等关节,被影片用寥寥数笔就精准的传达给了观众。" N* q! {* B& ^/ n& w: {
2 N. I5 z- U" Q) S0 x3 o在表现军政府的腐败上,林常树是毫不留情的。总统及他的宠臣们被塑造得荒淫不堪,警卫室长为了讨好总统,甚至连枪都不带。整个刺杀并没有周详的计划,发生的过程极其荒诞,总统中枪后立刻躺在歌女的怀中,而刺杀他的金部长在射完第一枪后,居然没子弹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再补上一枪。警卫室长趁停电立刻逃离现场,躲在门后小心翼翼的收好自己断掉的手指的一幕,令人哭笑不得。。刺杀后的各方反映也混乱不堪,表现了军政府的混乱和法制的不健全。
- c% A% B# A" |2 ` \( ?& I) W
; y% _0 E0 o' K/ Q9 o0 J) P; K但对操纵和执行此项刺杀事件的金部长、闵上校和朱队长,影片同样没有给予多少褒扬色彩。全片的视角都相当冷静,不偏不倚,总体上透出一种荒诞感。这种荒诞非但不像我原先预料的那样惹人发笑,反而给人一种个体被大环境左右的无力和悲哀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