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自行车 于 2006-2-19 00:48 发表
个人口味问题啦,不过我想喜欢死爱和尚道的很多都是悲剧至上者吧.我当初看尚道就是因为听说是悲剧,其他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好象心理上又不能承受太悲,悲到绝望的剧情,尤其是不喜欢看一开始就注定的悲剧.也许这就是我喜欢尚道的原因之一吧.尚道虽然很悲,但是充满了希望,整个基调不会让人觉得颓废,连结局也处理的那么"仁慈",让我们可以继续幻想.尚道的寓意是十分积极的,剧中几乎没有不能原谅的大坏人(死爱中我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自以为是天使的哥哥,恨恨恨;如果还有的话就非9同志莫属了).死爱之前,我曾经尝试过MISA,看了两集就放弃了,因为太绝望了,注定要死的人了我还看什么呢.选择看死爱完全是冲着智薰,当然看着看着自然而然的被剧情所吸引.后来终于坚持把MISA看完是冲着死爱,想弄清楚为什么这两部剧老被扯在一起.(也许正如shade亲说的看剧时的心态不是摆的很正,所以我至今还是无法体会到MISA有什么好的地方,说它写实呢又觉得夸张,说它理想化呢又太绝望).但是我觉得能够喜欢尚道和死爱已经很满足了.我也是为了调节心情看MG的.死爱虽然没把我弄哭,但是也许就因为没哭,所以内伤很严重,看完后我一直情绪低落,总觉得很遗憾很憋气,说实话呀,S饭们口口声声说的温暖我是后来放松心情后再看时才体会到的,刚看完时就是一肚子郁闷.其实我现在有些后悔刚看完死爱就选择了通过看喜剧来逃避悲伤,逃避思考的方式.现在再想认真说点关于死爱的东东,都是支离破碎的.
对于死爱,shade亲能够从第1集到第16集都喜欢我好羡慕.我很喜欢前面的12集,却不太喜欢后面3集,总觉得剧情太平淡了,也不够有新意,人物造型也不够满意,可能前面12集让我把期望值提得太高的缘故吧.可是我前几天在死爱吧里看到一个亲的帖子,说她是从13集开始认为死爱是经典的,她觉得前面都是关注着智薰如何如何酷,从13集开始她完全忘了智薰而融入了剧情,感受着赋玖和恩熙的挣扎,关注着他们的命运,觉得和现实生活很吻合.这次跟大家一起追看死爱,是抱着一种猎奇和HC的心态,所以没能体会到最后几集的好处;下次剪辑版出来一定要抱着思考和感悟的心态再看一遍,希望能更加喜欢死爱.
我不知道各位親是如何的~
不過,我倒不是悲劇至上者,
不管是喜劇或悲劇,只要有所表達的意涵,且能夠完整傳遞,
我就會喜歡的~
韓劇的喜劇因為大多數比較沒有什麼深刻想傳達的東西,所以並不會喜歡看韓式的喜劇。
其實,在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就是寫喜劇的劇作家,
他寫得劇本雖然是喜劇,而且情節與對話讓人覺得荒繆,但所背後所傳達的卻是很寫實的議題,
所以我喜歡的戲劇,和悲劇或喜劇沒有關係的,只是劇本的問題。
李編筆下的人物特色是沒有壞人,無論是尚道.Misa或死愛,
無論哪個人物,其做事的出發點,都是有所原因的,而不是無緣無故。
所以,李編作品中,交纏的折磨,
無論是寶莉非親身女兒,武赫非母親拋棄,哥哥的墜樓意外,
而後導致的悲劇,只能說一切都是因"人"(Sara, 恩彩的父親,民久)!因"命運"!
事實上,哥哥到了第14集才死亡是合理的,
因為死愛的主線,本來就是親情與愛情間的矛盾,
不僅僅刻畫福久與恩汐的愛情,
也必需包括哥哥的心理路程,也傳達哥哥對恩汐和福久的愛。
這也是為什麼"一年後"是繞著"哥哥的心理"在描寫的,然後對應寫出福久和恩汐的心情~
哥哥是知道福久的復仇的,所以他一直不看福久,他是在氣福久吧~
而當恩汐要帶他離開時,因為對恩汐的愛和對福久的氣,所以和恩汐在一起,離開福久~
但是哥哥還是愛著福久這位弟弟的,所以才會因為弟弟沒出現而感動失落。
後來,當他也明瞭恩汐也是愛著福久的時候,同時愛著恩汐和福久的民久,決定放手成求兩個人。
可是他所能夠的表達方式,卻傷了恩汐,也讓福久氣憤的質問著哥哥,
福久甚至忍不住的希望恩汐離開他和哥哥,恩汐也痛苦的希望能夠死亡。
但兩個人是不可能真的不顧民久而死亡的,因為兩個人也都是愛著民久,關心民久的。
於是兩個人決定只這樣的相望彼此就好,一起回到民久的身邊。
剛開始還是為了民久傷了恩汐而生氣的福久,再次看到哥哥,只是看著不靠近。
但靠近的時候,福久擦拭哥哥臉上的淚與鼻涕,
這簡單的動作,卻清楚的看到福久對哥哥的愛。
民久也說出他"害怕他自己"........害怕他對兩個人的愛,都變成了傷害......
福久決定真的放手恩汐,然後照顧多貞,所以才提議和多貞一起睡的請求。
但那一晚,哥哥推恩汐的下床,也是因為放手恩汐。
而那一晚,哥哥的病情惡化,是為了放手讓福久和恩汐在一起,或者是生命已到盡頭,
不得而知~但那最後的遺言,其實是對福久和恩汐的愛與祝福。
但是,這樣的愛與祝福,也是雙面刃的直刺福久的心臟,讓福久一步步的自我殘害。
其實,如果說前面的福久為哥哥的復仇是因為對哥哥的愛,那麼後面哥哥的放手恩汐,其實也是因為對弟弟的愛。
這是一段親情的描寫,兄弟間的愛的完整描寫,
所以哥哥是不可能無緣無故像大家說的死亡的,
因為哥哥在死愛中,並不是一個只是通過他讓福久與恩汐相見與相愛的,
而哥哥的存在,也是為了描寫弟弟對哥哥的愛與哥哥對弟弟的愛。
另外,很多人似乎一直催著哥哥民久的死亡,
這樣福久與恩汐就可以在一起~
但當福久誤解是恩汐,而使民久墜樓,福久前往去復仇的那一刻起,
福久和恩汐就注定了無法在一起,不管是生或死。
因為,不管民久是生或死,
如果民久活著,會有清醒的一天嗎?而那一天有多遠呢?
直到清醒的那天,福久和恩汐只能維持著相望。
而民久清醒後,即使民久祝福兩人在一起,福久真能視哥哥愛恩汐的心不顧,而和恩汐在一起嗎?
答案都是"不可能"的!
而民久死了呢,即使福久和恩汐不死亡,也只是能相望著相愛,
福久是不可能忘記哥哥的死亡,而自己愛上哥哥的情人這件事!
所以不管民久是生或死,福久是生或死,恩汐是生或死,
福久和恩汐是不可能在一起的,這就是答案~
從第1集到16集都喜歡的是我轉帖的那位youjin777說的ㄛ~不是我說的~
如果說我第1集到第16集都喜歡的話,大概是每一集都有我喜歡智薰呈現的福久部份~
至於你說的第12集後的問題,一年後發生的事情,
你覺得劇情太平淡,可能是因為前面死愛不停在製造一些意外事件,讓人有所期待後面~
但是前面主要是講復仇的激情與愛的滲入,
可是,從"一年後"的劇情,
主要講的是福久與恩汐愛的掙扎與在兩人對望卻不能在一起相守的愛情,
福久在民久,多貞,恩汐中的衝突,愛情與親情中的痛苦等~
其實,這一年後所謂"平淡"的劇情,
才是情感最濃郁的時候,那內斂情感的流動,才是情感中最痛的極致。
在尚道和Misa中,給觀眾的情緒是一直堆疊上去的,直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的悲痛~
而Misa在後面李編玩的太過火了,雖然是創造高收視率,卻也是讓人感到失望的地方~
但是在死愛中,李編終於也省思ㄌ~
如果說死愛後面,還是激情式的言語,死愛將變成另一部Misa`
如果說死愛後面,放在兩人的糾纏而已,那麼死愛也將成為一部肥皂的韓劇ㄌ~
其實,Misa劇本原先的立意是好的,但是李編後來卻失控了,
後面很多噴發情緒性的台詞,可以煽動觀眾的情緒,
但是內心真正的傷痛,並不是言語可以表達的~
我想李編這次的死愛,改變了之前她的失控,
在主角們的表情,眼神或動作中,用"心"的觀眾可以感受到那真正的傷痛~
不再是煽動的言語了,也不再是激烈的情感~
那淡淡的相望著,不能彼此在一起的情感,
平淡中,情感才顯得雋永~
而淡然中,苦痛才能夠感受~
也許很多觀眾不見得懂得這種傷悲,
但其實那是在心中蔓延悲傷的愛~
[ 本帖最后由 shade 于 2006-2-20 23: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