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倒觉得郑有政这个角色很有张力。
这里转一篇观感:
终于把《情书》看完了(实在忍受不住凤凰台的慢速播放以及怪怪的台湾配音)。总的感觉这是一部悲剧色彩很浓的剧集,甚至于让我留下了一点点的眼泪,这是在《大长今》中也没有的感伤。
由于是因为池大哥才看的这部戏,所以关于安德烈和吟荷的爱情故事基本上是一拉而过的,不过应该并不影响我对整个剧集的感受。
先来评论一下吟荷。在整部戏中,这是一个贯穿几乎所有情节的重要任务线索。虽然并不喜欢吟荷(长得不怎么样还要挑三拣四的),但是并没有像《春日》中的女主角那样的讨厌,因为她从真正意义上说并没有抛弃有政,因为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喜欢过有政。在整部戏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对不起和谢谢你,即便是我爱你以及接吻也都是言不由衷或者是“被逼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她对自己、对有政还算是真实的。不过她还是很会伤人的哦,不断地在有政的面前诉说自己如何的想安德烈,从这一点上说,她其实也满邪恶的。
然后是林医生,这个女人说实话,是我在里面最厌恶的。虽然安德烈小时候是被姑母强行抱走的,但是那么多年没有到那里看过儿子,令我非常地厌恶。在安德烈出现之前,逢人就说“我家有政……”,但是在安德烈出现之后又不知从哪里焕发出她的母爱,不顾一切的去爱那个有政而又一次抛弃家庭。最后还要扮出一副圣母的嘴脸,好像能够公平的爱两个有政。正如郑有政说得:“她总是在背后捅我一刀”这个女人确实是“诡计多端”。其实说实话,偏爱安德烈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继母和子女之间的隔阂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虚伪让她把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伤害了。所以她和郑教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有区别的是郑教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忏悔和承担责任,而她却一次又一次的以泪水博取身边人的同情。
然后是安德烈,一个徘徊在上帝和爱情之间的人。从小受到虐待,导致心灵受到创伤;本来以为他是一个比较纯洁的人,只不过在理想和爱情之间摇摆不定。但是看到最后突然发现,其实大家都错了。还记不记得,在最后几集里面他说,他之所以立志成为神父是因为懦弱和逃避,但是他最初说要成为神父的时候并没有人和他抢吟荷,根本没有必要进行逃避,更没有懦弱的理由。之后我们看到的依旧是他在神和吟荷之间的痛苦选择,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此时,它可以选择。而之后,当他看到神父如果有了凡人的感情会遭到万人唾骂的时候(背回吟荷的那一段),他开始真的选择了,真的痛苦了。所以纵观整个剧集,安德烈想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美的人,但是他却控制不住自己的七情六欲,而且当他发现这个事实之后,还试图“两全其美”--成为神父的同时让吟荷也留在身边。结果就是弄成三个人的痛苦而已。
友莉,一个温柔可爱的女孩,但是也是最让我费解的女孩。从她的情感来看,她喜欢那个活泼的男生,但是在两个哥哥之间却选择了安德烈,这是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是,他选择安德烈的原因竟然仅仅是手语(除了这个实在想不出安德烈为她做过什么),而忽视从小到大无微不至照顾她的那个哥哥。想了半天,终于觉得这个原因最适合:太容易得到的反而不容易珍惜;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三个主角(吟荷对有政,安德烈对吟荷,有政对如絮)。不过兄妹之间的感情也能套用这个公式,我还真是pf编剧呢。
最后是有政,这个角色大家在网上已经讨论了很多了。不过看了整部剧集没有发现他太邪恶的一面;藏情书,劝安德烈放弃吟荷,也许是两个最邪恶的例子了,但是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事后的后果来看,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因为从故事的开始就注定他不会是赢家。就如阿蕾蕾的绵羊的帖子里面说得,他的错误就是过深的爱了一个不可能给他幸福的女人。
总的来说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有政失去了吟荷(或者说从来没有获得过),身心俱疲;安德烈虽然最后能和吟荷在一起但是注定不能结合,先不论吟荷身体能不能康复(本人认为不可能,心脏移植能以病态多活5年就不错了),即便是康复了,如果结合等待他们的是无数教徒的唾骂和安德烈的身败名裂;而吟荷呢,半个植物人。
前面9集的内容对我来说是相当震撼人心的,编剧的想象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残酷的世界,三个命运坎坷而又相互联系的年轻人正遭受着情感和亲情的双重压力。面对命运的不公,感情的纠葛,他们的态度和变化是促使我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可以说前面这几集是非常成功的,这个时候观众更关注的是他们今后的命运和生活,而剧集也已经完全摆脱了韩剧以恋爱戏为主的俗套。前面我所说的眼泪也是在这部分落下的。
不过接下来的部分又让我们感受到,这的确还是一部韩剧。有时两男一女的感情故事,女生总是会同情弱者,而那个看上去比较强的人总是遭到拒绝,遭受打击。
至于两男一女的感情问题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本来这种问题解决的方式非常的简单,特别在这部戏中,其实安德烈和吟荷是两情相悦的,而有政完全是一个第三者(虽然很喜欢池大哥,但是没有办法,编剧这么编的阿),所以只要两个人坚决一些,三个人都会过得更好:安德烈和吟荷可以早点成家,而有政也不必爱得那么深。而且从头至尾,虽然家庭和亲情的矛盾从未停息,但是真正威胁到他们感情的外部因素几乎没有。所以在我看来,9成的责任是安德烈的。
所以如果让我来编剧的话,可以把剧集的重点放在三个人如何对命运进行抗争,化解所有的矛盾,而不是继续三角关系上。这样的话虽然剧名不能再叫《情书》了,但是个人认为更有看头,因为像《大长今》这种不靠三角关系甚至于四角关系取胜的韩剧真的是不多阿。
从剧情开始的设置来看,有政确实是一个第三者,有一点横插一脚的感觉,尽管其实他首见吟荷比安德烈还早,那时纯属单相思。后来有政正式开始追求是因为安德烈的退缩也是征求了安德烈的同意。可以说从那时起两人应该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但是由于家庭的变故,父辈的恩怨,对有政而言,竞争又带有诸多其他感情色彩,也就背离了公平竞争这一初衷。
另一方面,如果说吟荷自始至终没有给予有政任何机会,那么有政这种一厢情愿的追求似乎不可理喻,但恰恰是吟荷一失落就向有政寻求安慰,然后再疏远他,平心而论,对一个执着的追求者使用这种手段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