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2-19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者的德行
【影音剧评组】【宫】【宫里的日子】
+ i2 Z9 J) M! E. ]" K! U0 r1 b
4 L8 v0 ^ u) s$ t影音剧评组:vichic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谢谢合作 & L0 \! { r. o# G6 x
+ L: C( {" V) @" k/ B. V5 [
王者的德行8 y" e+ I. B" F5 Y T( C
2 s- _. ^! g0 T2 f1 b' ?) ]1 x4 k; N
“政治就是一场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无所谓善恶对错,有的只是阴谋与野心,有的只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 {: U1 }; G( ?# c8 t d0 F
: ]% |' [( Q$ y8 Y+ V ——马基雅维力 《君主论》 ) T- M( p5 C* R: b e! ` L
. Y0 R( T. G% i3 f3 o
序:
& s7 `- a8 a; `. h- ~
$ q0 I2 V) B, e! D, M( U& @6 G我已经放弃寻找我原先的那本《君主论》了。它离家出走,浪迹天涯,即使被人拐走虏去也不再与我无关,我已经寻觅到了新的一本,那是它,却又不是它,只是另外一个存在——5 Z0 T) {/ Z, `+ d" _4 w
' r' e. n) f6 V6 b就像波尔金,普鲁申科,信君和律,他们看似不同,却又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拥有太多的相似和雷同。
: M0 E6 {' N: q" f
! a2 K$ f1 _! T+ _& z& {宫廷的政治斗争是残忍而血腥的,不管我们为它蒙上多么瑰丽绚烂的面纱,它依旧伫立在历史的视线之外,魅惑的微笑,诱惑着所有人为之疯狂。权力,不仅仅是纸醉金迷的依据,金枪铁马的荣耀,还是实现自己伟大梦想的一个途径。除非是庸碌的好战分子,其抢夺政权的目的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战争的狂热兴趣,而大凡有智慧的志向远大者,在意的更多的是夺取政权后如何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实现政治上的宏图。伟大的瓦伦迪诺公爵如此,信君和律也同样如此。波尔金的利欲熏心多半是出于自己的私人目的,但因为这一理想和整个意大利的兴衰联系在了一起,便也具有了进步性。因为他的权术游戏和讨伐战争,意大利出现了短暂的辉煌,在那个被法国和西班牙虎视眈眈的年代里,这样的兴盛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波尔金的努力并非出于他繁荣罗马教廷的慈悲,而只是想壮大自己的势力,但他行为的结果却使教廷的繁荣昌盛变成了不可扭转的趋势,最终,他和教皇死了,而教廷却坐拥他们留下的荣光。信君和律的争斗同样如此,其结果要么是削弱了皇权,要么是进一步巩固皇权,照现在的发展来看,似乎强化皇权的意味要浓一些。因为他们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讨论起究竟要废除哪一条吃人的皇室法律来了,而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皇帝只有选择在文件上签什么字体的权力,却没有签不签名的自由,可以看出,这两个孩子都是野心勃勃的勇士。
/ }, e/ e2 W8 ?8 L& N0 U, @
, |( z; C, b! z3 n3 {$ R如马基雅维力所说,政治只是一场游戏,没有丝毫的正义感可言。赢了战争的一方就是正义,理所应当拥有万民的欢呼朝贺、夹道欢迎,惠正宫输给了命运,她心不甘情不愿的在游戏的第一轮中败北,被迫接受统治。然而,人类的愚不可及之处在于,无论是谁,都永远有填不完的欲望和野心,何况是窝窝囊囊的莫名其妙的失利,更加让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恶作剧。“目的总是在为手段辩护。”弱者依旧是让我们同情的一方,惠正宫受祖制的约束,只能远走英伦,这一悲惨境遇当然会让人唏嘘,但悲剧的造成,是命运的安排,是非人道的礼法束缚,如果将这一变故的原因强加在他人头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况且,惠正宫也并非弱者,她是虚弱的强者,比皇后拥有更多的支持和自由以实现自己的野心。但惠正宫却说,她和皇后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不可能公平竞争,言下之意便是,因为她落后太多,所以谁也无法阻止她运用一切的“必需”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事实恰好相反,守方永远比攻方要受更多的压力和遏制——4 w2 g3 p) m, M: E. c
% H& f; {" _1 k8 D) a X6 F
惠正宫的不幸能轻而易举的赢得民众的广泛同情,仿佛她的悲剧不是皇室的礼法造成的,而是某个当权者的意志体现,所以,在这一事件中获得利益的皇上一家就成了众矢之的,但由于皇帝的特殊身份,无知者的怨愤必须要重新寻找一个发泄对象,于是,皇后娘娘就自然而然的背起了这个黑锅,成了被人误解的凶恶妇人,无耻的抢掠者……然而,若干年前,当惠正宫还在太子妃的位置上时,她又是如何对待那时的大君夫人——皇后的呢。这一切无人知晓,但从历史遗留的照片上来看,那时的惠正宫目光高傲,不可一世,连下巴都在微微上翘,很有点孝琳在初出场时的味道……这一想法看似让人不可理喻,却又是最诚挚的肺腑之言,惠明公主在劝慰皇后的时候也说过,如果那是正义的,最后就必然会得到胜利,一切静观其变,顺其自然就好。所以说,无论是哪一方,不论最后在皇位上的是谁,谁勇敢的坚持到了最后,谁就是真正的正义,谁就是合法的君王。如果说信君最终能执掌天下,那么他可以理所应当的将律视为谋逆,相反,如果律最后成功入主,他也可以将信君看作昏君,皇室的耻辱。一切,不过看结果罢了,而在此之前的明争暗斗,全是后继的统治者为了书写自己的荣耀而准备的噱头。6 W2 i1 G/ V9 |! ^5 T9 @$ m
) C0 h7 R( Y+ y
信君身上的王者霸气要比律浓厚且明显,而律作为一个王者应有的野心和机智也在一点点显露。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同样拥有一个君主的勇敢和无畏。
0 V: v6 i' z v3 v5 L) P; S& V2 @: P
不曾拥有过梦想的信君,在彩京的点拨下,变得敢于寻找梦想,敢于朝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他下定了决心,想要挣脱牢笼,就会坚决的贯彻施行,毫不犹豫。然而信君作为王者的睿智同样在提醒他,要为日后的安定寻找可靠的基础,不能让一个貌合神离的宫廷阻碍他离去的脚步,不能让自己的离开成为千古骂名,被人唾弃。王者的信誉是无价的,不论是曾经的还是现在的君主,王者的德行都被广为传颂,不仅是因为他的宽容,更多的来自他的狡猾和机敏。信君对律的那些提问和暗示,让律几乎猝不及防,他完全没料到信君会如此开诚布公的将这么敏感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所以我们看到了律闪烁的目光,迷茫的眼神,被逼到墙角时才会迸发的反击,而信君脸上的云淡风清却更让人觉得深不可测,难以捉摸。那是一个王者的心思,无人知晓的深思熟虑,却也从咄咄逼人的野心中彰显着信君对皇室责任的担负和他对律的苦心孤诣。信君和惠正宫的正面交手,既是两个阵营的对垒,又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更是西方和东方的博弈。信君接受的,不仅是皇室教育,还有在普通高中里接触的西方自由与民主的理论,他是一个有着人文气息的旧体制下的王子,本身就拥有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宫廷的不满。或许连信君自己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千方百计想要逃离的监狱,却是别人想方设法想要进入的殿堂,然而,无论是那一种状况,宫廷,依旧是他目前必须守护的对象。这种巨大的反差自然会让他感到滑稽。惠正宫是他的婶母,也是新进册封的太后娘娘,而他的嘴角语调却满是轻蔑的挑衅,甚至是暗喻的警告和宣战的檄文。信君无意在敌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强大,却也在漫不经心的显露自己的实力,他的话语,让本来想压制他凌厉气势的惠正宫几乎哑口无言,他的行为,让一直在旁默默关注的律更是说不出一句话来。什么是顺理成章?信君的言行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激发律想要得到合法身份的决心。他们同是野心勃勃的男子,不同的是,一个是为了无拘无束的爱情,另一个是为了正大光明的靠近。" A0 S, F) l9 B9 E) Q) T9 f
3 n) X5 I( o- _1 K y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这样描述波尔金:“他在拘押期间仍旧没有丧失的,不是一种德行,而是一种为恶人和伟人所共有的品质——勇敢……他被人杀死时手握武器,他的死是光荣的……”如果信君的勇者无畏表现为面对挑衅的坚强应对,那么律的勇气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情。其实,一个为了王位默默努力了十四年的男子,如果最终仍不能统帅皇室,那就只能成为一个最可笑的悲剧。人生的讽刺意义莫过与此,他接收了再多的太子教育,却也是被抛弃了的正统,所以才迫切的需要拥有“合法”的身份证明自己的价值意义。这一要求,其实一直存在,而彩京的出现,只是加剧了斗争的白热化,让一切变得有些不可控制了而已。律似乎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让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机。他的隐忍,并非出于懦弱,而是猎手在寻觅猎物时的最后等待,如果连这样的一点时间和屈辱都无法忍受,那又如何成就日后的雄心霸业?他已经等待了十四年,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却也是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候。因为彩京,律不得不加快自己靠近的脚步,因为信君,他又不得不在奋力反抗的同时有所忌惮,投鼠忌器。人,没有生来就是爱好权力的,也没有人生来就愿意与人你死我活的争斗,一切,都是环境和命运的左右,是周围的不可抗力逼迫着人们走上一条并非如自己所愿的道路。信君如此,律也如此,要怪,只能怪皇室和他们自己的命运,要怪,只能怪没有人性的宗规法度,“人是无情命运的玩物。”,但若是把自身的不幸一股脑的归咎在旁人身上,便是自己的不自知和荒唐了。0 b3 \$ X, x- Q+ ]2 _, T% z
2 n. Z$ S1 b% M冬奥会的男单自由滑中,普鲁申科在练习时可以用步履蹒跚来形容。他微蜷着双腿,慢慢的滑行,看上去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让人不得不担心他的表现。一个24岁的年轻运动员,因为经年累月的不懈努力而导致的伤病折磨,竟然会成为他最大的敌人,让他差点变成残废,几乎葬送了自己的职业与梦想……如果这一切成真,当然让人唏嘘,但王者的伟大在于,不论他在人后有多么难以忍受的责难和凄楚,在人前,他必定保持着王者应有的骄傲与尊严。普鲁申科明白,祖国不相信眼泪,人民不相信借口,他,更不需要同情。所以,当比赛正式开始时,自他重新站到冰面上的那一刻起,普鲁申科的目光便是从容而锐利,他的动作流畅干净,丝毫不见任何苦痛,一切都无不在向世人宣告,他就是统治这个世界的皇帝。王者的德行再一次印证了那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真正的王者,是不会让子民失望的英雄,他以一己之力便可以逆转颓势,激昂勃发。信君在面对经常哭泣的彩京时,所表现的严厉苛刻,不过是出于一个最简单的目的,他想要做的,只是让她拥有作为一个王的女人所必备的成熟与坚韧,因为如果没有强势的神经,如何能在宫中拥有立足之地?信君对彩京的教育就像是某种斯巴达的训练,只有最勇敢最机智的战士才能在险恶的宫廷中存活下来,而他对律的培养,也同样出于对整个王室兴衰荣辱的考虑,他要用种种手段,刺激律尽快摆脱惠正宫的控制,由一个母亲的傀儡,变成自己的接班人。信君看似无动于衷的背后,其实早已将律的心思了然于心。如果说是彩京让信君拥有了自由的梦想,那么,信君也让律拥有了追求梦想的野心。虽然让律成为王者的影子有些残忍,但这样,总比日后让疯狂的失去理智的惠正宫把持宫廷要好得多,也更有利于皇室的安康。4 m7 a B9 Y4 ~) t0 G$ Q! J* ?2 k0 \
% w4 U# i9 Z+ p8 q5 Y0 o
罗马皇帝尤里安在临死前曾这样说过,后世也有人将其献给无与伦比的波尔金:
6 H5 C8 X* J; L ]1 @; v! O2 h
7 m$ W% K8 B+ `& p1 N“如果说我没能实现我想做的一切,那么,请人们不要忘记,人世间的事情是由命运的力量掌管的。现在,我在感谢永恒之神,因为他没有让我死于长期患病,没有让我死在刽子手或恶人歹徒的屠刀下,而是死在了战场上,死于风华正茂的年华,死在许多功勋尚没有建立之时……”
+ w4 [; I9 W' l$ F7 g' w+ D( L B* Q1 x9 }' a5 T$ t
普鲁申科比他们幸运,他已经功成名就,了无遗憾,可以放心的离开,继续寻找不同的世界前去统治。信君和律也要比他们幸运,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伟业还未创立,生命的热情乃是火苗最旺盛的时刻,有能力,也有希望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王者的野心是其最好的德行,那是对民众无上的安慰,也能助其警惕来自内外的觊觎。皇位上的人,穷兵黩武要比懦弱无能来的更有魅力。而强势的王子们,也将继续在宫廷的王道中为我们呈现华丽的战争画卷,广阔的历史篇章。 7 A( K) [( d7 K$ U; @8 n5 [& ~
" F9 c8 C5 W3 K2 H. E4 U后记:
8 m& a6 ~' l" t: U2 t: r8 Y# R9 I) }: v* R! O) j" H
究竟什么才是王道?9 u( l# u8 N7 }% ]
: u! |, x9 n2 o; P
经过权力的殊死搏斗,最后安稳的坐在位子上的人就是王道。但在爱情的战争中,抛弃位子,追求自我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王道。" j; g5 Q1 L) L
% N) {2 \ x+ e d! n; i( M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马基雅维力的拥护者,也爱着他信奉的瓦伦迪诺公爵,臭名昭著的切萨雷.波尔金。那个在漫画中血腥残忍、玩弄权术的男子,那个在现实中将“优雅的冷酷”发挥到极致的男子,无论生前死后,得到的诟病要比抢来荣誉多的多。但是,作为“意大利玫瑰的光芒”,他的划时代意义也是同样让人不得不正视的璀璨,他的种种伎俩手段,在现今来看,仍是政治家们乐此不疲的良方。强权即公理,永远不要相信所谓的民主,只有法律,依据当权者的利益制定的法律,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宫廷的斗争同样如此,无论最后得胜的是谁,皇位上的人,其心态必定不复当初的模样……8 R: R7 A$ t2 L, b2 @
* B2 j, { s6 x" C! I/ x( k/ j对于宫,似乎不应该扯得这么远,但是,我确实欢喜于看到强势的霸气逐渐出现在信君的身上,甚至连律的眼眸中也会有瞬间的弥漫着优雅的嚣张……- a: u* h# \% o2 d
! x0 \8 d/ A6 [
这一点,很好。宫廷本就是残酷野心的温床,撕破温情脉脉的面具,这样才真实而气派,称得上是王者的华丽和德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