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J$ c( o% p5 T e! Z$ c8 i5 b. B
( w& C: _: k) R9 ^4 R 影片从女主角教授数学课程的台词开始,似乎导演有意示意观众,这是一部逻辑性很强的影片。
: z& |* Z- b0 ^; @& \5 R2 y
0 x- r$ ?- }0 ~0 y 从第一组镜头开始,男女主角便都映入了观众的视线,并没有拖拉剧情制造气氛。这里出现了第一次的对比,男主角身穿黑色的学生装,而女主角身着白色的职业装。无论是从色彩还是身份,导演都在一开始就设立出了对立面,从潜意识给与观众一种“错位”的感觉。不论是一部好的小说还是一部好的电影,总要在一开始就立足于某一点,才能引人入胜。# w4 G ^3 K% P
4 P2 K) k2 g: T( M9 ]
下课后老师问及学生的志愿,男主角的回答是:还没想好。这似乎是一个隐喻,预示着学生的选择在于老师的诱导。$ T+ N) B* Q& m
* R5 o4 J& Z j/ V7 E1 |5 P
在镜子前,老师举起两把不同颜色的雨伞自言自语地询问应该用哪一把好?最后她选择了红色,预告着即将展开的情节也如同这颜色一般的奔放、热烈。当她撑开伞时,伞的一角却脱节了,细节中预示着这场情感本身就是脱离正轨的。这里短短几秒的情节也运用了对比与隐喻的双重手法。
7 ^( |+ t5 U; d2 e4 `1 S5 Q 6 s. q* N( y# h6 ]
在老师送学生回家的一幕中,导演有意安排了在画面的右方出现一对归家的夫妇,借代了老师与学生将要展开的关系。1 |" {- s& x. C% F7 H3 R% A
5 x @* D1 {" b. `+ Q# u8 \
下一组镜头中,老师翻看学生登记卡找到了李勋的住所。当门打开后,她却无法给自己勇气正视自己的感觉,说了声:“是你呀”便匆忙沿楼梯跑了下去,没想到在楼下碰到了乘电梯追出的李勋。这一组镜头的对比是蜿蜒的楼梯和直上直下的电梯、以及老师的急促喘息和学生的平静。 影射了两人不同的社会位置上不同的思考、行为方式。7 y# y9 P# K5 N3 z! J
- C$ A* C9 d( j4 A- \ 在车内的对话实则是对后面剧情的一个呼应。李勋说理想是当医生,在后面孪生弟弟李苏就意外身亡。当他拨通老师的手机时,乔英杨的名字又和之后的双线剧情中的学生英杨相对应。而当老师问起这是否是一个平凡的名字时,李勋的摇首则指出了其中的不凡。
' H* ~) J% B# L/ z
/ {3 l6 w }9 s7 E% E1 ?, u6 L 至此,影片虽然只放映了不到8分钟,却将导演老辣的功力彰显无余。: S4 Q0 E1 y: z+ G+ C# T# [1 p/ I
( {2 H x$ [ G) @
回到家后,乔英杨对同居的同学提起了这个和自己初恋男友在名字和长相上都十分相象的学生,不仅揭示了前8分钟剧情的缘起,也将学生李勋点明在了主题“智齿”这一“突然出现的”题义上。- m: \: c/ n6 V: q3 J
; G9 q& p# ~% H, [# C
B剧情展开,学生英杨带着小狗出走遇到了李苏,李苏答应帮她抚养小狗。
# p: y1 {4 j* S: _' A . o9 \( c/ O6 W. n9 V0 B0 [
在学校时李勋正在被训斥连简单的数学曲线都不会做。这里的隐喻将道德规范借代成了曲线,将不会隐喻成了对于规范的无知。- Z) ]- W& y7 p
/ ~3 t% C ~' \ B剧情中李苏被车撞倒。A剧情中老师正在望着喝酒的李勋。请注意此时两边的时间是倒错的,B线是白天,而A线是夜里。这里突出了“智齿”的另一题义——错位。而后镜头中出现了一幕公交车开入洗车厂的情节,被清洗的正是车身上的“时间”。似乎是导演有意安排了这样一个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在时间上令人产生错觉。- U* `1 g5 k% U# Q
: O- d5 T! C- E7 y+ B' ^0 E 回到A线剧情。老师没有伸手拉起学生的镜头似乎是在表现一种“自主精神”,希望他能自己选择坐下或站起。而后伴随着轻快的音乐的是一组追逐的镜头,这里强烈的对比是老师轻快地骑车在前方奔驰,而学生则吃力地在后面急追。轻快和吃力、前和后。隐喻出了当前两个人的心情和所处的位置。在最后的那句:“刹车出了问题。”似乎是颇有深意地道出了两人发展的趋势。
. q2 Y# _! e! ?7 O; y2 A3 ~ K( e9 A. S4 v" K& z
* s$ ^' w6 E) D7 o$ u) U& J
3 P, W0 t8 v; v4 D8 t: w
. [# A% ^) S {2 a/ A* v 随着镜头来到了两人约会的场景。先一步到达的李勋在维修的电梯前一探究竟,用一个镜头表现了年轻人的旺盛好奇心。当学生坚持要看老师手术留下的伤口时,出现了全剧中非常精彩的一个镜头:当学生蹲下来抚摸那道伤口时,两人身后的电梯缓缓地升起,隐喻了两个人的感情的升华。这组镜头中的对比是维修的电梯和老师曾经经历的手术、已好的伤口和缓缓上升的电梯。1 k! ]7 w5 n5 C) C4 S% v
+ r3 ]2 F; g% U) y h/ G. B B线剧情中学生英杨被告知李苏已死。导演用摇摆的拍摄手法表现了此刻人物内心世界的惊颤。: P/ t- _( F0 |4 d) H
$ l) {0 @8 u" [- @
A线剧情中,老师以头疼为由结束课程,却意外的等到了李勋。两人走上电梯,这一次电梯越过地平线向下驶去,两个人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相拥在一起。随着门的再一次开启,两人携手走入了另一个世界。而两次电梯的一上一下也交相呼应了。3 s& \9 \: |* K. d
6 r( W6 N: J9 ] K4 B* N$ }$ F+ p
两人在共进午餐时遇到了老师同居的同学。以为两人带有性关系的李勋讲了许多嫉妒的话,而明白就里的老师却是一副很自然的表情。导演在这里利用李勋心中的不愤为下一出剧情中的越轨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 h5 K9 ^/ Z( _/ l
3 W- `+ b2 A$ l1 } B剧情中学生英杨来看望李苏的哥哥李勋,在李苏的书架上放着一本《道德规范》。学生英杨对于李苏的思念以及李勋正值感情的彷徨最终没能让他们坚守住心中的道德。
. m% E8 z! n6 O6 {3 S9 M 2 C1 Z/ o4 Q* w) H4 u+ S E" C
当她再一次来找李勋的时候,他却搬家了,学校也不见他的人。李勋用行动告诉学生英杨,他始终不是她心中的李苏,这不过是一场巧合的错位感情而已。
$ J1 _, R; e# z0 Z( [' `
% O1 B2 N0 ~$ n& f 学生英杨来到课外班找李勋,两位名字相同的女主角相遇了,导演的倒叙手法也告一段落,从现在起,是女主角以现在的姿态对抗自己的童年时代。A、B剧情汇合成为主线剧情。
& Y8 T! i A1 { 3 h2 d' z- S1 k A' T4 ]' Q
老师边跑步边给李勋打电话询问事情缘由的镜头正好呼应了之前的那场自行车追逐。只不过在这里,领跑者和追逐者相互易位了。( Q0 o: `& ?+ h/ L+ h
( g5 X1 o6 C5 n
三人共进晚餐的一幕也安排得很有意思,对面一桌的座位正好影射了当前老师的心情(父母在一边,相互夹菜显得很亲热,而孩子只是自顾自地低头吃饭)又是“以景喻人”的手法。
# U/ V D* m7 e! m1 A
3 R+ j9 O- Q4 H 老师接到了中沃的电话,告诉她李勋就要回来了。在这一混乱时期,不知道这是打破错位的好方法还是只能凭添一层烦恼。/ J! _6 ^4 u4 @" w u/ x
# M. b" ]! o; O9 E9 M; V
当李勋冲出饭馆大喊着:“乔英杨,你来这里干什么?你为什么要来?”表面是对学生英杨的介入不满,但实则也隐喻着另一个英杨以非传统的方式介入了他的生活。当小女孩抱着李勋说:“不,没有错,我爱的人就是你”时,谁能分清这话是在指代老师的心声还是学生英杨的呐喊?又或者是一语双关?最后学生英杨坚定地说出:“不是李苏,我爱的人是你。”同前面的对话一样,精彩之极的借代手法,又借她人之口道出了老师的心声。
( a6 {5 O& r% e, V2 C5 Q
: M L1 a1 _$ S! v8 F9 _ 在霓虹灯下高亢响起的鸣笛声,英杨不能自已地发泄着心中莫名的悲伤。背景响起的幽怨音乐将这种心情传染给了每一个聆听这个故事的读者。两个人在街市中相拥,不再理会他人的目光,谁都知道应该去面对心中最真实的自我。
" y" h6 W6 A# \. _& r6 i2 n
- {" g6 ]# j) C @ 两个人青涩的爱情唯美而不沾染世俗之气。李勋看着熟睡的爱人,看着她将毫无防备的自己展现在他的面前。人只有在这时才最简单、最单纯。
" ]: `1 r+ H$ [+ J8 J. a& L: y
# h# B( N: I0 d! O+ P+ p 又一个洗衣机转动的镜头,呼应着之前学生英杨洗内衣的那出情节。
9 ~# I2 i5 B1 ^
* Q- S. c Z8 C 学生英杨在医院住院的情节中有一个镜头是护士在换鞋,这里隐喻了一个人生活中的转变。还是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黑鞋、白鞋。
" o% G+ F1 P! [; k* K/ Z
! o+ g' Y" u6 q3 @$ y" o 英杨去学校接李勋下学其实是希望能对比一下心中的两个李勋。最终她也认同了中沃的意见,他们是完全不同的。: f( m4 |* ~. t" A! e
5 y! h" m8 H" K
英杨一边喝酒一边考虑和李勋的感情,她始终无法放下心中关于年龄和道德的界限。当她来到学校看到了一直在等待她的李勋时,这层顾虑荡然无存。导演运用了一个精彩的超现实镜头表现了这场超越现实的爱和女主角现在的心情,可谓唯美至极。
8 C9 D; M8 v5 p9 |' `
0 a9 N4 p" R& }$ d3 L 下一组剧情,导演用两个女人间的两组对话展现了韩国社会的道德现状。- N( T; J& w8 @# {1 [, ] Y
# U: w4 A2 s9 [7 R$ p: _6 B 因为误解了英杨的意思,中沃将初恋的李勋也带来了。导演还是用“错觉”和“错位”来增加剧情本身的戏剧效果,把影片推入高潮。剧情中的一本《世界地理》呼应了之前的《道德规范》,还是“以物喻人”的手法。英杨的智齿开始生长,隐喻着这出错位的爱情也将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这里的三个男人也就是指代了英杨的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将来。6 `5 V) t' _; S9 J0 `+ i* E
' {- ^: ?' G4 A. r( X6 I; @ 学生英杨完成了手术,剧情中的最后一个呼应也完成了。$ K- X5 U& s ~4 V: e a" l) A0 I
6 K: h8 _, J$ |; m; d0 n/ ~2 i% d
其实在双线剧情中,学生英杨就是代表了英杨的过去,只不过导演运用了超现实的拍摄手法,将女主角的回忆具体化的呈现在了现实之中。
- g) M1 Z% _# Y0 o* c7 E. {2 @' S6 d; U1 r6 w0 l, l# W
三个同名的角色:" X0 S; e9 b) f# O0 P& X
李勋——李勋
" f4 }- |2 _* Z+ `( Q' ]
# ?; e6 Q: Q4 r# Y" f英杨——英杨
' F' n) C) t: d0 E
7 N# }2 V2 ?+ [% F* C7 z: Q中沃——中沃
$ A; a1 S, p0 C4 c' v. C; G9 {8 _) r- \/ u! L# L9 V
5 H a5 c4 ^7 S# V J7 \. L# J: e
基本上这还是一部对韩国的传统道德模式予以评击的道德伦理片,不过拍摄手法很新颖。制造了普通的伦理片所没有的戏剧效果。对此片中的男女主角的表演也非常满意,基本上达到了导演的需求。2 o1 n: C$ c- N) f) p' k, C
+ X2 P3 I) u. p r$ @ R9 R: }, B: R) Q6 Q% E- n( F# H- u
4 J- L" E6 ?: v: P! ~0 a {2 K
7 o* P$ z6 K+ O[ 本帖最后由 冉若云 于 2006-2-14 22: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