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6-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热映海上保安题材影片 军国主义未失根基 ! V" B1 w& |/ e) y
0 T! n1 J, n! f. a) b. Q7 d4 b2 L7 t) q: k8 B
1 g) A! A& A6 f O% a" U3 s; B, L U( C% S% G' i7 \# x8 U
《海猿》:日本自恋情结的发作 5 R$ E' H! v8 u9 V
. G) ^- o a1 l; F, e( ]4 m一部以海上保安为题材的影片《海猿》最近在东瀛闪亮登场。该片人气冲天,首映两天,观众人数便高达70万。
, `+ U2 T. Z1 T: K8 c+ U) h3 C$ E, z- v/ f0 z8 n4 l0 Y
东瀛与海洋的因缘
: Q6 E/ X: Z" m) E& P% s, E0 x' W3 ?1 q- v5 u3 u, f2 E
居于岛国的日本人与海洋有着一份特殊的因缘,汹涌的波涛,塑造了日本人的性格,也冲击出跳跃发展的文明史。
& Y* K8 h i" W
3 ?( \, Q9 Y/ B( R6 l! z, h上古时日本从落后的奴隶社会一跃而成封建社会,是遣唐使们冒着葬身鱼腹的危险,横渡太平洋到中国大陆取经的结果;近代日本的发迹,是建立在两次海战获胜的基础之上;而日本在二战中的惨败,品尝被占领的滋味,也是以偷袭珍珠港为开端;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v; p5 n' \( _0 l3 t! Z- l- M! z) K+ H! I
日本的文学绘画中,以海洋为背景的作品汗牛充栋,层出不穷,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日本人的精神诉求。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描绘了这样壮观的场面:一排冲天巨浪,扬起雄狮般的头颅,汹涌咆哮;远处,白雪闪耀的富士山像一朵凝固的浪花时隐时现;浪尖波涛里,三条小舟犹如芦苇叶随势飘荡,船夫们屏神凝息,紧贴着船帮,同命运作着殊死较量……作者将古代日本人勇于拼搏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影《啊!海军》、《山本五十六》,趁着日本经济复苏的机运,亮出久违的军国主义招魂旗幡。而风靡东瀛、发行量达天文数字的长篇小说《日本沉没》,以虚拟的方式,煞有介事地描写一个日本列岛即将沉没,日本各界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故事,将日本人的忧患意识与对外扩张的意志表现得无以复加。 5 V! }: ^# v$ K- r* b F1 m r9 {
1 N0 |' `! R+ d, k0 Q- a% v: B- w+ i《海猿》何以备受青睐 5 L& I* c: q: ^7 H2 ~0 e$ Q, c" Y' z
2 w T7 ^3 h) J4 y' S9 r相比之下,此次《海猿》的登场另有一番风光。四年前,日本漫画家佐藤秀峰发表了漫画系列《海猿》,一炮走红,立即被日本最有实力的NHK电视台看中,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又被拍成电影。然而,观众的狂热犹不减退,于是《海猿》系列剧再次被搬上电影银幕,而且此次更是得到了日本海上保安厅的鼎力赞助。 * E4 S, ^3 D: s9 M& s
/ l* ]; q5 h* y2 [一部《海猿》何以备受青睐?原来,它以日本人喜欢的方式,成功演绎了一个海上拯救的神话:以仙崎大辅为首的日本海上保安队潜水员,担负着海上救难的神圣使命,中国大陆的偷渡客、被歹徒劫持的俄罗斯船只、失火的外国油轮,都得到了他们的拯救。日本式的励志、自我奉献、挑战极限、团队协作,再加上时尚元素、电影特技的有效运用,使这部影片释放出巨大的魅力。
) [. z* F2 N( V3 c6 j. j) R
# n6 Z" A: I$ ~" e" a: d平心而论,《海猿》演绎的主题并无新意,这种驼鸟式的自恋自大,在日本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这次仙崎大辅们当仁不让地扮演起海上天之骄子的角色,不过是这种自恋情结又一次发作罢了。对于曾经受过日本军国主义蹂躏与奴役的亚洲各国人民,看到《海猿》这样的电影,定会产生警惕之心。然而,对历史真相懵懂无知的日本年轻人,看了这部电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F; f- J* W' S, k- x2 \, w
5 f, I. p- u' j7 Y/ F+ x! L果然,据日本海上保安队提供的数据,每年募集100个学生的海上保安厅学校,今年在《海猿》的感召下吸引了更多报名的人,报考人数比往年高出22%;“保卫海疆”成为许多青年学生的志愿。而日本当局也抓住时机,在电影上映的同时,推出《海上保安2006白皮书》,该书除了详尽介绍保安厅目前拥有的战舰装备之外,重点涉及日本与中国韩国之间目前存在的严峻的领海纠纷。 ; r; n( r$ y- U& K
& ]0 j8 A8 ^) k0 ?5 ^4 f" D5 @军国思潮并未失去根基 v$ k- z; A2 V7 p4 _0 o7 e
5 K C) b+ _7 q! K7 l I9 P有一种说法,认为随着经济的高度发达,物质条件的优越,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只顾享受生活,不关心国家大事,进取心和奋斗精神远不如他们的前辈;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将因此而失去根基。这种说法或许有一定道理,却不准确,证明对大和民族的内聚力缺乏了解。 0 e$ C7 d b; J8 \ x
6 P) ~ T4 T) g' R* K! Q
据笔者观察,日本年轻人即使再吊儿郎当,一旦进入公司,成为“社会人”,就会变得认真起来。一种民族精神本来就会遗传,更何况是日本这样一个主要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孤立的岛国。在这个国度里,一切资源都会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整合于国家的整体利益。这就是“蕞尔小邦”的日本能够体面而强大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大秘密。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最近隆重推出“漫画外交”战略,就是一个好例子,区区的漫画尚且如此,更何况决定日本未来命运的年轻人?《海猿》的登场及其带来的巨大爱国效应,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 Y; _$ [) K/ H/ a
" \2 T' t! b" h3 t, G9 l
(作者李兆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日本文化研究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