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6-19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厘与现实的距离* U+ A+ b- k* d) p0 i5 n
' u1 S) o4 l h" }7 i% u介于天使和魔鬼之间的是人。
- j8 F. o5 R( U于是人类渐渐地知道了悟出了~~~人性的丑陋!!3 r: @( M, O: G _3 u% H
不过有的人能够勇于承认,有的人却不愿意承认罢了。
' n) V7 \( `9 ^0 h# a* a对于那些不愿意看到这个真实现实的心灵的混色地带的人,也分其三种,一种是真的没有意识到的;一种是意识到却强迫自己不去相信的;最后一种是其实知道但是就是不去面对自欺欺人地为了美化蒙骗而愿意活在自己的幻想空间里的人。' {$ q9 W# K# N
- f$ U3 G) e. y# X3 k
所以不得不再一次地感谢巴厘!!!
9 Z2 A# U$ W+ Y4 l/ O8 z它何止让我的思维更活跃;它何止让我的心智更丰盈。。。2 m+ g) P" [" W% x& O& g( w5 N
它还让我不断成长,不断完善,不断浸染;; M/ y8 P( K+ s8 ? e4 Q9 U3 j4 z3 c
让我体会感知了新的人性的升华;1 I/ O$ x9 @+ R% j1 @, q3 I
还帮助我把一直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生活的演绎中彰显,并可以借助巴厘一剧得到发挥和释放。。。所以感谢你,巴厘。
3 E% B9 H: o0 {& m" ]$ B. Y" I& t1 y U/ v# I* }
在巴厘吧里,很多人都在规劝不要拿在民与仁旭作比,但是又有无数的人在将他们相提并论,因为这实在是最自然最合适的对比状态啦,因为在巴厘剧中巴厘导演一直在将他们对比。。。其实只有相互的作比才能更深地理解人物角色的灵魂,借此更深邃地感悟人性的弱点及魅力!!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在今后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贯穿知会或告诫鞭挞的一些正面的反面的经验、教训或者反思。让大家学会在更好的爱护人类自己的同时也要养成高尚的品质,以正面的形象活出自己!坚守在人生的道德底线之上!- i# W" H' X: d
- j1 H4 Y# t6 I好吧,这样就避免不了要引出“人生底线”、“道德底线”与“生存底线”几个概念。2 b" Y5 r( O" y. s, X8 s/ p, `
当然,多数人皆是以道德底线为人生底线的,所以在危难时依然能够坚守住自己的这个人生底线的人还是大多数。往往就有了或者说体现出了风骨、气节或国魂军魂民族魂等等等等。。。古往今来,中国人对名节很看重,才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才有“不重币而富,不轻冕而贵”。。。
1 m' [! J, P' A但是,倘若当一个个危难或灾祸的降临,一个个金钱或利益的诱惑向我们袭来时,我们还是否能守住自己的人生底线呢?不要求高尚圣洁到如个天使一般,但是人生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你能挺住吗?只要求不要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落井下石。。。仅仅要求自己不要没着良心,你“沉默”“各人自扫门前雪”能做到吗?这个时候坚守住的人,他(她)的人生底线终于临界了生存底线,但是还是没有与生存底线划上等号的。
$ \8 [7 `' x) V6 v, p$ s不过啊,又有一部分的人是做不到的,他们是以生存底线为人生底线的。所以一边困惑着,一边就自我找台阶说:“没有办法,我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吗?这时的人生底线已经吻合了或低于了生存底线,人的原则也就丧失了。倘若把生存原则放到最高位置,那么在这个时候人格品行霄壤之别便一目了然。难道可以为了生存放弃人生的原则底线?无论做出多少违心违规违法的选择都不可加以指责吗?谁指出来就是“苛求”,就是“坐着说话不腰疼”,就是“不设身处地”。。。于是某些“不得已”就很好地成了某些人心安理得逃避自身责任的托辞借口,也就成为超越人生底线的辩护语言。。。' `+ |- @) x# ^" g3 K
( _& q) }1 p% S6 }" J$ q
好了。。。看了这么多前言絮语,我开始转入正题。依然讲巴厘。: B- O, V% A7 b* e
首先是在民仁旭两人都是有很多缺点毛病的人,只是在民迷们都同意,而仁旭的迷们清楚却不愿意这么承认。其实他们都不是完美的人!所以才在巴厘吧有了诸多的争论吧。有人说:仁旭不勉强水晶,仁旭不伤害水晶。。。其实在“不伤害”“不勉强”上,仁旭比在民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l, f5 S; @& i1 s. @4 y# v4 U3 O
在民迷从来不说在民没有伤害和不勉强过水晶,因为知道在民他有。这是剧里就演绎的。但是仁旭迷却看不到仁旭对水晶的伤害和勉强。。。那么我来把剧里的诠释讲述一下:5 R; z$ ?* n O
对于“不伤害”
6 c" @) F4 i/ I——仁旭在水晶被开除时,水晶给了他一个渴望帮助的眼神,祈求他的安慰他却装着什么都没有看见; ! ]$ L& L: N k5 J% P
仁旭在感知了水晶也爱着在民时,并第一时间知道在民放弃了家庭要与英珠离婚来追随水晶,他不但没有告诉水晶而是催促水晶离开。。。 8 }6 ]9 O9 g7 t# @
虽然知道仁旭有很多无奈,但是他却深深地伤了水晶。他说的那些伤害的话还要重复吗?
, s' @0 V! _4 t0 \( {* _' o他的不信任,他的赌气,他的强势。。。* K9 C/ W( r# b3 B+ Z
什么“用臭钱玩弄这个可怜的女人”;
$ _$ w! o, C* ~" a* I9 @什么“好好地去做下去吧,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7 q, y& A" f1 ~6 y什么“我昨晚是酒喝多了”。。。- C' F6 n, }: |% i/ R7 \
- K( ?. |# |+ g V对于“不勉强”5 ?7 ?+ g: ~! k2 e8 s9 v5 Z
——不是不勉强,而是勉强不了。仁旭是阻止不了水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水晶的心已经偏向在民,水晶是个成年人,她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左右,而授命于她自己的心。 5 ?, X4 c: [( t& `
其实影片中仁旭的阻止也随着他爱的深入而逐渐在递进的,一开始,仁旭用阶级论来规劝水晶,要水晶与在民保持距离; 3 U9 l& H- u8 v7 u+ C5 z* I
再次在仁旭的小屋仁旭对水晶说:“还是留在这里吧”(潜台词:不要走);
" B5 U" ~4 u% S! L* r7 `$ o5 M0 Y第三次水晶去在民金屋的时候仁旭不是拉住了水晶的手不让水晶去,但是水晶甩开了他的手;
9 I1 a" u" P9 O" K最后一次就是水晶与在民的那一夜,仁旭不是叫水晶回来,水晶会听他的吗?他也不是很肯定,因为他了解水晶已经爱上在民,所以她也许会为在民而留下,所以他才意识到可能发生的事情,于是打车想去阻止。。。车行了一半,他忽然觉得这不是他能左右的,水晶的心不是他能控制的。。。才无奈调头,才潸然泪下。 5 X$ a9 Q9 Q$ t2 {+ g. P
其实仁旭一直都在阻止,只是他阻止不了而已。
^* y2 R" e1 k' C6 ?( p T% F1 ]& ]2 _ G
所以,仁旭在民他们对水晶都有伤害和不伤害、强迫和不强迫的时候,既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阻止伤害过,因为有爱所以又都不是有心要使水晶受伤。至于强迫一说在某些时候是他们也都不得不妥协而已!. A+ F/ d4 @! N( e- V2 N, X3 P
仁旭的不伤害和不强迫,大家都感知了,而在民强迫就鲜明起来,所以成为能与仁旭对比的一则。其实细细体会一下在民的“不强迫”状态好了,在民也给了水晶选择的自由,
9 ~) B l, r7 P# i% s8 l也是能举出不少例子证明在民的不强迫,且看:在车边上虽然十分想安慰被他妈妈打了巴掌的水晶,但是依然在水晶挣脱后不再勉强,而焦虑痛心地守望;在说完“一天不见着她就会疯掉”后驾车送水晶回也是一次痛心疾首的放手;在酒店开房出电梯后又是一次给水晶的选择;在让水晶来到自己的小屋恳求她搬过来时把钥匙放在她手,不是也是没有强迫她嘛。(只是在民急躁而仁旭冷静而已)
4 D8 j0 W4 M& v4 @& I9 @$ g) ?
- u( d7 u5 e& f* N: ]& ^他们的爱情对比:一个灼热激情,一个默默柔情。
6 i: ?# _1 R. a3 j其实是即便表现形式不同,但是两人的爱都是等同的,不过还是有不同:在民的爱得到回馈。何谓爱情?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给予了心的温暖,可以为其生死,可以为其放弃自己,而情就是对这样的爱的情感的回馈。
, d2 \$ v* f4 E: e( S爱!没有人能够亵渎的!!!因为爱的本身是神圣的。
2 f. d& U# I& _但是倘若人们使用的不当、运用的不当(就是说一切都缘于用的人的心状态),那么爱也会变型扭曲。爱的外延和内涵都是很深邃的,无边无际的,所以错的不在这样一个辞藻,而在人心!9 A3 f E9 m& u2 \
还因为在民与水晶的爱情定格了生死,所以我才把水晶与在民这样的心与心的交融就叫永恒之爱情!" q* O3 o1 v7 M
为什么水晶最后回馈了在民,而放手了仁旭?不是外表的形象金钱地位起的作用,而是他们的本质造成的原因。因为在民比仁旭更早地付出了他的真心。仁旭呢,也在后面付出了他的爱,不过因为他的自卑作祟,使得他为了保护自己而过迟的表白已经无法打动水晶的心了。心只有一个啊!被取走了。。。何来回报?, s# c7 n }/ s) B$ S2 X
的确在民的爱显得热烈深情,而仁旭的爱如潺潺流水,不过他也许觉得在民的爱太过灼热会伤到水晶,而自己的爱更宽容些吧,会让水晶喘气,会给水晶回首,会使水晶从绝望中找到些许幸福吧。。。这是他最后一定想把水晶叫走的原因。所以他以为自己可以给水晶快乐的。但是他错了,住在一起后他却从水晶的眼睛里看到了悲伤,是他解决不了的痛!所以他知道留不住心的躯壳,还不如还她自由。只是大家都想想,这样还回去,你仁旭可以独活,让水晶如何自处啊?!所以说仁旭没有为水晶着想,他的爱依然有保留! ) A/ ?$ M0 g6 L Y
9 C( Y4 z8 U0 p4 Q+ f
一说到比较。少不了要比仁旭的“卷款潜逃”和在民的“杀人事件”。个别迷总喜欢挑一些语言,截头去尾或断章取义或浑水摸鱼或避重就轻,譬如说“。。。最后既然水晶和仁旭走了就因该放手,居然拿枪去杀人,那叫爱吗?”这里不免让人生疑,这样的论述怎么能不补充说明。因为她等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因果关系,这是不能省略的,因为那都是重要的动机,既然说到杀人,就少不了要分析它的动机。水晶与仁旭走,倘若没有卷款潜逃,我想在民没有必要去追,心死就会放手,这就是“该放手时就放手”的状态之一。因为他一直也觉得水晶回馈他的爱少之又少,他一定作罢!!!因为他与英珠结婚已经是第一次的放手!都有过第一次何惧第二次。: q5 g6 P5 Q# u4 K
所以说导演编剧这样的安排,就是说明他们讲述的在民不是一个只会头脑发热,只会玩弄感情的花花公子。他是个打着“花花公子”的旗号干着最彻底的“爱情完美主义者”的事的人(好像是巴厘的亲的话)。之所以要加入仁旭的卷款,才能够升级在民被最爱的人的“背叛”“抛弃”的愤怒心情,这个是最致命的。& n) c0 w9 N$ S9 t. w- j/ R+ |* |- o% ~
在民他一直觉得水晶是最能让他心温暖的人,但是她却拿着刀子在他心上戳了个大洞,
) g7 `/ ^0 F7 h她竟然利用他的爱他的善良掠走了他的纯真、他的深情、他的公司、他的心灵和他的生命。
+ _" E% A( S. w; R9 ?9 Q8 ~# a: E% q还是与仁旭一起把他骗的团团转,当白痴一样地玩弄于股掌之上。。。从一回到首尔他们就开始了他们的欺诈行为。。。于是影片里在民的脑子里才有那些镜头回放,才有秘书在耳边窃窃私语。这才构成了在民杀人的动机。" V' Z1 y* P3 e, O# O5 ?* v
本来在民如果在追去巴厘岛时倘若没有看到水晶仁旭亲热,在水池边嬉戏和他们在床上的镜头的话,就是说作品如果不再能给在民一个即刻冲动地动手的机会,而是制造了一个缓冲地带的话,杀人又会站不住脚啦,所以必须是越演越烈的火上浇油(从在民回答赵尚培海龟入关的事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在民很懂法),而且是要浇得在民不能呼吸,感到天崩地裂生离死别、晴天霹雳一般,这时充分的条件才够火药浓烈。。。* U8 M9 Y% `6 g& \
于是,在民看到了仁旭和水晶最不堪的一幕。。。哈哈,这就是杀人的全部理由。 8 X! [8 W. Z S, Y/ ~% F4 s9 i) t
8 e2 d! {- G5 J0 [! p仁旭的“卷款潜逃”以前说过,这里不想再展开多说。不过有一条想告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请无论在什么情况不,何时何地,都要守住自己的人生底线!切莫把生存底线换成人生的底线。切莫为心魔的侵入找借口。因为就巴厘剧而言,不管怎么解释从做假账搞假公司搞这种违法的欺诈利用骗来的钱都是丧失良心的不堪状态!
& \% d& G$ _! G! }! j5 x1 K有亲说导演帮水晶加上最后那句“我爱你”就是为了让水晶显得很高尚。。。真的要晕菜! Q) m2 l7 r3 N8 Y$ b5 {! z* R, G
水晶一开始是为了钓凯子而接近在民,但是后来从把自己给了在民后就上升为爱了,如果这些都体会不了就无从理解这部巴厘剧的深刻了。巴厘剧中的人,都不能用高尚来冠名。所以在民水晶也不能用高尚二字来形容,他们是凡尘中最现实的先顾及自己的小人物。是那种“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人,但是这却是符合了最低标准道德底线的人。这里禁不住说个小事情,全世界公认美国人的自由度是世界之最。美国人虽然很崇尚雷锋,鼓励大家要学习雷锋,西点军校里挂着雷锋的像和讲着雷锋的事迹。但是却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先从我做起,从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做起,如果没有“个人”的自扫门前雪,倘若没有这样的自律,一味的唱高调,人心不能所向,怎么升华到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