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朴重勋和安圣基,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刑警》。
+ f, L$ p5 ]8 C; U2 x
8 {, n+ S. [/ w 1993年韩国十大卖座电影,排名第一的《两个刑警》,就是朴重勋和安圣基挑大梁的不二佳座。说来也巧,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内地虽然逐渐开始关注韩国电影,也介绍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一些韩国电影,但真正引进的毕竟不多。《两个刑警》几乎是当时最初被内地引进的韩国电影,我无意中看到的那个版本,中文配音出乎意料的好(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太多盗版的,尤其是韩国电影)。
. B c7 ~6 Y: w) k ( Z6 f! C: V5 x4 C$ R* {: s2 Y0 W
《两个刑警》实在是......需要仰起头想几个形容词给它:绝对的讽刺现实和超级的黑色幽默。安圣基玩的是明里清贫廉洁、暗地受贿腐败的两面三刀老江湖刑警,朴重勋耍的由清白端正新鲜人迅速堕落到无人能及的小恶棍刑警。安的八面玲珑、有张有弛,让人笑破肚皮,朴的青出于蓝而吓死蓝的夸张,更让人叫绝。可惜,现在的韩迷,很少有人看过这一部电影。而后来的续篇《两个刑警2》,自己一直没有机会看到,有点小可惜。 & d) X! S' _2 w9 s
2 @+ k# [6 H$ @4 ~0 g) {# p6 V 于是,就冲着这老哥俩,来看〈广播明星〉——关于“过气”的摇滚明星,或者说关于“过气”的人生的故事。
$ b2 \. M2 W2 M
5 r% C; v. k& O# F- F 说什么造化弄人,都没有时光弄人来得狠。在现今娱乐圈里,一夜成名的明星不少,而刹那间就过气的人,更多。长江后浪推前浪,谁才沾沾自喜,后面的新人就已经蜂拥而上,把你踩扁在沙滩上了。大家叫的嚷的都是“人气”,仿佛过气就是输了人又没了气。
2 a" w- o1 _1 M; _; I
, a6 N- p( C6 a4 { 本来不至于那么严重,问题是,混这个圈子的人,就是好斗那一口“气”。比如,片中的崔坤,就死死抱住他1988年歌王的头衔,硬是和飞速前进的世界格格不入,活活让人别扭死。
0 k. ]3 v" O9 f9 d - b+ X( a) s7 T% B1 o% ?0 z& L
当然,他自己是不觉得别扭的。那个被他别扭,为他奔忙,遭他驱使的人,是他的经纪人朴民秀。 * @& g' P& d' G% {2 a, k7 w- n, F
) M& C/ g) w, i4 }* _
崔坤是把自己当作恒星的,理所当然地要被围绕。可惜,他不顾及这时代的节奏,别人又怎么会顾及到他。老歌,也许尚且有人追忆,老人儿,就不是人人都买帐了。崔坤端着明星的架子,吓不着人,只能压住他的经纪人;崔坤玩出各种花样,吸毒、打人、坐班房,给娱乐记者提供各式并不新鲜的八卦材料,让他的经纪人把脸不当脸的求人、借钱、寻门路。
8 }/ \2 ^+ m, S( f9 Z4 ]8 o& M' e
" w" A/ V, n2 l! C/ F7 z2 T0 l 危机解除,崔坤安然无恙,或者是,看起来安然无恙。好比那些让自己的青春期无限延长的大孩子,抵死也不要长大,把自己封在凝固的世界里,沉溺或者迷失。崔坤无视自己的一蹶不振,也无视他人对自己的善意和付出,他所看到的世界,是他自己想当然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依然是唯一重心。可惜,不是,于是他始终失重,也拖累着他的经纪人东跌西撞,头破血流。
( t1 ]7 K2 a/ }- i0 q ) y k8 g: T2 F
这一次,走投无路的经纪人寻到的唯一出路是让崔坤到地方小电台去当DJ。就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还让崔坤郁闷个半死,觉得自己屈才,觉得经纪人混蛋,觉得DJ可干可不干。
* D4 g: i v( u1 w
) [ v& ~0 r" b% {( k1 [, x3 K! Y8 a: v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经纪人开始软硬兼施,软招不行来硬招,翻脸、怄气,土法上马,也要让崔到那十二年都没有运转的小广播中转站去做DJ。崔虽然最终就范,还是委屈得像个被虐待的小媳妇。只有经纪人民秀知道,这份工作是崔人生中最后的机会。“最后”的分量何其大,挺过去也许拨开云雾见青天,挺不过去崔就不再是“过气”的明星,而是完全成为历史。
! T, k( q9 ^7 O4 j% m+ Z
" z$ j$ t4 M% p6 c! w1 W * D7 v( \1 |) p/ c, ~" u! y) n4 V
广播节目开张,各种小人物、失败者悉数登场。DJ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让崔坤看清生活的机会,从心理的高高在上,到落地成人接了地气,他逐渐开始了解生活,正视自己,体贴他人,关怀后辈。因为用了情,动了心,地方小电台的节目打出名号,大牌唱片公司的老板也觅声而来,希望能分一杯羹。 * y! G! t# @5 ? N6 e! L5 i* j
+ ~) q% Z2 l4 G3 ~% E8 `* g1 l 民秀依然甘做马前卒,想单枪匹马为崔坤杀出一条新路。可是,大牌的老板问他“你为崔坤做了什么?”本来是一个愚蠢的混蛋问题,可是民秀却哑口无言。他引以为豪的是自己和崔坤20年来的相依为命,然而商业社会却是不讲情义,只问利益的。民秀的艰辛和牺牲,用金钱和利益来衡量,几乎成为负数。他以为自己是一块安安稳稳的垫脚石,只要让崔坤站得更高,自己负荷多少都没有关系。可是,年轻的大牌老板却让他心凉,原来他日垫脚石,却成为今日飞黄腾达的障碍...... + F$ x% ]" s/ j& ]$ ~; `% C1 r" X
' P, D* H- S9 b
关于结局,我就不说了。就像崔坤的那首〈雨和你〉,几次响在耳边,有甜蜜、有苦涩,什么味道,自己去品,自有滋味。 . ~$ s7 x4 C3 A8 t' @, q3 z
! p$ S6 _3 I6 M- u& @8 N
不得不提的是导演李俊益,从〈王的男人〉到〈广播明星〉,从不喜欢刻意剑走偏峰,而是从所有人都不注意的小处寻找题材,选材眼光精准,且是难得快手。:) + y/ V1 Y* l) f" S" Z. [4 J1 x4 G
8 C; u/ c. J1 h+ W' l/ z
PS:那个咖啡店送外卖的小女生是〈我叫金三顺〉里三顺的糕点徒弟。小妮子表现不错。
9 F9 V$ {! v& L& G2 w/ `( S
/ ^2 A) J! W' b7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