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60|回复: 8

《古老的庭院》——足够了

[复制链接]

53

主题

557

回帖

1841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841
发表于 2007-5-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一个人去韩国,我要去哪里?
5 _5 u1 |) W( c9 A! O4 j   + \5 Y! X' b4 f& S0 P, V& e
   答案是:光州.前提一定是:一个人. ( O) ^* _/ o5 W* {9 K* T
  
; |0 Q6 t6 k" m' ?   关于光州,关于历史......我无话可说.能说什么呢?浓墨重彩或者轻描淡写?不,那都不是历史. 2 V+ p1 a0 g6 V) O1 C
  
8 [3 @! d9 X- A) W- Y! p) g8 X   对于历史的亲历者,总有着隐形的顽固,于无形之中推开后来者,好象在提醒各位:走开,你现在所看到的不是历史.而那些亲历者本身,也会对于过去有着冰凉的恐惧和虚妄,那些明明是亲身感受过的,口耳相传许多年的,终于放在阳光下,也会让他们眯起眼:不对不对,不是这样......
' F; @% U0 U( Q  Z) s0 d- ^  
' }2 P  `( e2 Q7 ^% M9 n   回过头,去看别人的身后路,尤其敬畏。因为他们的某些选择和坚持,敬重;因为他们的某些勇敢和愤怒,畏惧。 . l7 p2 v' X1 q
   / Y& A: g, w5 H5 X( n
   在一个小朋友推荐我看《古老的庭院》时,还未意识到,原来是改编自那本书——多年前在图书馆里的一本书摘上看到过的。印象深刻的是男主角在出狱后,已然不适应现实生活,他看着电视上教家庭妇女烹饪的节目,潸然泪下。只因为他想到了在狱中绝食的感觉。短短几段字,把绝食的骇人痛苦写到......让我在图书馆独自颤栗。那是人们所不知道的,换句话说,那是人们所不能忍受的。
" ^  S& @9 t, u( ~  ?   7 t( L  U5 J+ g+ T
   所以,在大家不约而同地表达观片的感觉是“闷”的时候,在看到某牛人稍带不耐烦地指点什么什么是“败笔”的时候,都没有削弱我对它的小心翼翼——我根本没有把它当作电影来琢磨,而是一段历史的某个镜像,需要安静、完整地独自品味。 ! ]4 k( M" m$ h7 |7 F2 C
   1 |, {% Y4 m5 m5 R6 d$ u1 g
   我想它被改到不是本来面目。这里所谓的本来面目,是说那本同名小说。但是,需要表达的和倾诉的,并没有因为改编而淡化。插叙和倒叙,并非完全是花哨技巧。男主角经历了数十年的牢狱之苦,回到一个陌生到有些荒谬的世界,过去和现实的恍惚交杂,是必然的吧。男主角出狱后已是满头华发,而他的母亲却依然一头青丝。“白发人”和“黑发人”的混淆、对调,让人无法不感慨,究竟今昔是何年?尤其,现实是那么让人失望,故去的“战友”隐在墓碑之下让人怀念、变得世故的“同志”一脸疲态让人觉得面目可憎、逝去的爱人只能在回忆中浮现、未曾谋面的亲生女儿让他微笑却没有立即相认。 ' ^/ ~' d: x; V2 }5 \: P
   * v- I3 Z' D3 K8 D+ P
   他后悔了没有?年轻时的生猛、无畏,在多年的压制下,是不是消失了?他失败了没有?当年这些年轻人献出生命和灵魂所争取的,有没有被他们自己所遗忘、放弃?
+ S) J! j( z3 `   3 p2 V4 a( G! q' q' ]
   岁月,只用是非来衡量,孰是孰非,哪里能说得清。只是最后的那副铅笔画,把两个人的人生,不,是一代人的人生,全都凝到画布上:作画的人,是画中的人;观画的人,也是画中的人;逝去的人,是画中的人;留下的人,还是画中的人。
9 L( h. m1 n3 ^# Q; ~6 S1 B, |' H  
! G; \& b1 V5 Z' }% l( e# [   看着那幅画,看着那些人,突然觉得,足够了......
) _1 g3 \2 P1 k: H

3 m2 W( ?$ n) f1 N4 i[ 本帖最后由 Mello 于 2007-5-6 21:47 编辑 ]

34

主题

577

回帖

867

积分

黄金长老

积分
867
发表于 2007-5-7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书摘这样的先入为主,不知道是Mello之幸,还是不幸。" @# y& h% N7 q4 v4 E8 `
* q. Z# N1 u$ l  K$ m8 H% v3 x  h& E
如果,跟同类题材的《那年夏天》相比,《古》无疑是更出色的,但是,要跟原著相比,偶想很少能有改编的影视作品能超过它原本的文字作品的,毕竟,相对于电影这样传递信息比较清晰明确且不需要观众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理解的“热媒介”而言,人们在文字理解上功夫要多得多,正因如此,那么寥寥几句关于绝食的文字才能让你如此感动,记忆忧新。而相较之下,影片中一家人聚餐时,池GG忽然的哽噎和卫生间里的潸然泪下,给人的记忆却浅了很多。所以,Mello才写下“我根本没有把它当作电影来琢磨,而是一段历史的某个镜像,需要安静、完整地独自品味”这段话吧,也算是一种过去与现在的印证^^
+ v/ m6 d7 q9 D8 v% x) n5 A; r7 f8 r6 N/ @# D( W
可能是偶个人的感觉,与原著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并非那出狱的男子,而是藏匿于他和他人记忆中的那个女子,导演只是借着他的记忆和足迹,描绘出她曾经的生活轨迹及她的思想。而这部电影中感动偶的,也是以这女子为代表的一群女性,或许,在那时代,她们并不是历史的主角,也不是生活的主角,她们只是参与者或是旁观者,无足轻重,回忆那段历史时也没有她们的位置。所幸的是,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给她们留了很大的空间,为她们细细地画出一幅群像,现在看来,也够聊以自慰了。
在你我之间 如水一般流逝掉的 究竟是些什么呢 明眸善睐 只是当我转身时 已经大音无希 大象无形了

9

主题

993

回帖

1198

积分

账号被盗用户

积分
1198
发表于 2007-5-14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次看到此片时候,也是有一个很强烈的想法,就是要去了解这段对我来说很好奇很神秘的韩国历史和那个响亮名字~~“光州”。我甚至想起了我们国家20年前的事件有没有资格和它相提并论~~看电影有很多角度,也许有人只看到爱情,也许有人看到生活的悲惨~~我想我从中得到的就是,想去重温一遍我不喜欢的历史书~~
% E# ^) n7 i: }2 P8 c4 _那些世去的MM,太悲情,不是主角,却要付出最大的代价,精神和肉体的~~包括生命!
似乎不开心是很容易的事情-放松下自己 体谅下下人 成全下别人;
偶尔呢,牺牲自己 娱乐下家人~于是,又能开心了

0

主题

42

回帖

46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6
QQ
发表于 2008-10-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才看得这片..之前是有人说这片是《秋天路》+《夏》才看到...感觉比《夏》更不错..看第一遍的时候真的是不怎么了解那段韩国的历史 于是就找帖子看看  才了解了些  看LZ说的 看来什么时候要去看看小说版的 似乎更能反映那时的一些事...

33

主题

1628

回帖

1803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803
发表于 2009-4-5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光州事件作为背景的韩片挺多的,感觉这部和《爱的色放》题材挺相似的,不过《庭院》中的演员更为出色。
- u8 t6 E8 }' o    很佩服韩国电影在涉及这类政治话题方面的勇敢,也向争取民主自由而牺牲的一切人致敬!
股票快点疯涨吧!!!解套路上很漫长......

278

主题

5679

回帖

6826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6826
发表于 2009-4-5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是短暂的,革命之后的漫长生活是迷茫而无助的。; A' g; {2 q2 Y3 ]1 V3 U  n
激情能暂时让人信仰,但是激情沉淀之后,信仰崩溃的状态更让人绝望。: ^5 ]: F8 w; B9 k2 s& K8 a2 `+ t
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中的那些曾经的革命志士,在十几年后都绝口不提曾经的信仰,一身的铜臭味。
( X  L" N/ B6 P0 j* |8 p他们不是堕落了,只是比起短暂的信仰,适应真实而平静的生活更困难~

33

主题

1628

回帖

1803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803
发表于 2009-4-6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小说的内涵,有两点比较强烈的感受。 0 b7 D/ i1 w" m+ A
    一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 尽管作者的笔调平实得近乎平淡,没有丝毫的煽情,但这种在时代动荡大背景下心心相印又最终生离死别的爱情之感人与悲情胜过了很多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表现。二是革命人士的迷惘与失落。这批社会主义者曾经为反对军事独裁进行过殊死抗争。然而,在柏林墙倒塌,苏俄解体,革命的价值观被推翻之时,这些人在饱受军事独裁者的牢狱之苦之后,又遭受了理想破灭的精神重创,以至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孤儿。“在时间的洪流中没有所谓的壮士”,这第二种悲情甚至比那生离死别的爱情更震撼人心。
4 ~9 g0 l! \6 g- w0 u/ y6 y
8 B2 s0 V5 V) L  L: g0 e8 H这是在百度上看过影片的原著的人的评论。
股票快点疯涨吧!!!解套路上很漫长......

33

主题

1628

回帖

1803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803
发表于 2009-4-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楼的亲应该也赞同第二种感受,而我却强烈有着第一种感受。' g  \; d$ T& Q; M
    作为革命者,忠于自己的信仰并为之奋斗,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甘心接受。但作为革命者的爱人,信仰于她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她心爱的人。只是在动荡的大时代中,个人的感情其实十分渺小,最终也是随风而逝。
股票快点疯涨吧!!!解套路上很漫长......

278

主题

5679

回帖

6826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6826
发表于 2009-4-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确实对于第二种感受感觉的更强烈,毕竟,如果是爱情片可以选在任何一个背景中出现,可这部片子偏偏选择了光州~
; {; ~6 z5 ]" w& {- W( J* P( m* I- u: N& x* d. J
就像《东邪西毒》里面讲的,每个人都会执着一些别人觉得不以为然的事情。而对于爱情和生活,这种执着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失去,这也就是为什么《东邪西毒》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得不到爱情,而我觉得《古老的庭院》里的人物也是如此。至今仍忘不了,张曼玉坐在窗前,慨叹最好的年华最爱的人却不在身边。所以,之于我而言,爱情不仅仅是悸动的瞬间,还必须附加一段两个人共处的时光。否则,最后沉淀的美好只能是对自己过去悸动的无限YY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4 17:58 , Processed in 0.04039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