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阵在国内影院比较火的《大灌篮》估计不少人看了,我也在电影院看了,我是比较喜欢体育题材的影视作品,而且挂着slam dunk改编作品的噱头,也有一定吸引力。巧合的是,最近又看了一部同样讲述篮球题材的日本sp单元剧《five》,看过之后自然和大灌篮有所比对,比较之后,会发现目前国内的影视作品和日本影视作品存在一些差距。
以下内容只是就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
《大灌篮》说是篮球题材,其实倒不如说是科幻剧,先不说球场上黑社会的,练武的之类的粉墨登场,单说最后的时光倒流夺冠,就令人无语,再加富商的遗子之类的狗血剧情,令《大灌篮》这部电影内容并不充实,从体育角度来说,我特意统计了一下,整部电影中所有投篮除了一次是普通三步上篮得分以外,其他都是灌篮或者空中接力扣篮,为了纯粹的视觉效果,一切的真实性都不要了,感觉很浮躁,后来决赛球场上的打斗更是感觉剧情在刻意找乐子,刺激观众视觉效果,我觉得唯一的亮点就是曾志伟的演出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周的演技无话可说,很多情节因为他那张无表情的脸搞得很没有感觉,黄健翔狂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王刚客串阴险角色等等这些无聊的噱头并没有增加剧情的饱和度,整部电影看完之后感觉索然无味,此外电影中各类赞助商的广告也过于繁多,不自然,比如飞信的表现手法,还有那个白酒品牌的横幅(名字我忘了)等等,总之尽管在电影院看的,但看过之后并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five》同样是讲篮球题材确切地说是讲一群大叔的篮球生涯末期的故事,没有什么华丽的画面,球场上的镜头基本都是普通上篮得分,没有美型的演员,没有绚丽的电脑特技,但看完之后反而令人记忆深刻。这部片子反映了一些很深刻的问题,这些靠打球吃饭的群体今后将如何生存,如何兼顾篮球和家庭的矛盾,伤病的困扰等等,都是些很实际的问题,剧情尽管也有些夸张,说实话我不认为这一帮高龄球员能赢最后那个年轻的队伍,但总体来说是比较平实的,让人感觉很踏实,我在17寸的电脑屏幕看的这部片子感觉比在电影院看的《大灌篮》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岸古五郎,觅利夫等实力派演员的演技也令观众代入感比较强,最后的结局尽管是个圆满结局,其实也预示着男主角的篮球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其实也是比较残酷的,而且通过觅利夫的角色因伤病提前退役并被公司解雇的剧情也反衬了这个特殊群体在社会上生存的困难性,剧情是贴近现实社会的。
这几年国内不少作品披着很华丽的外衣,但情节却苍白无力,如《无极》,如《黄金甲》等等。国内的导演似乎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一些视觉效果演出的噱头上,而忽视了影视作品的根本,那就是贴近现实的感染力,令观众深刻触动的代入感,近年来这类出色的国内作品越来越少了,很多国内大片,青春偶像剧等等诸如此类的所谓华丽之作,看完之后只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甚至都没有耐性看完。其实日本影视作品的特效水平并不好,应该说他们这方面的电脑人才比较匮乏,至少不如国内的人才丰富,所以日影或者日剧的画面其实是比较朴素的,但却能给观众很深的印象和触动,不得不说在剧情设置,拍摄技巧等方面日本作品有独特的地方,也是值得目前国内影视剧学习的。其实既有大场面特效,又有深刻剧情,或者说两者结合的比较好的作品还是在好莱坞,美影的优势还是很大,近几年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影视剧进步也很快,韩国电影水平在亚洲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电视作品水准很高,国内作品则没有什么有优势的种类。
如何在华丽画面的外衣下同样能够包容着高水准的剧情,这是目前国内影视作品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今后浮躁奢华的作品少一些,朴素踏实的作品能多一些。
[ 本帖最后由 rai 于 2008-3-25 21:5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