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阳阳

★ 聚光灯★ 无冕之王的戏剧人生:谁是无冕之王?(更新最终回 第1楼索引)

[复制链接]

59

主题

3637

回帖

5701

积分

★VIP會員★

归去来兮 醉红尘

积分
570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荷塘天空 于 2008-6-24 20:35 发表 1 y5 u/ _' M) ^& }5 W
终于放心了,看来阳阳还没被美剧带跑 ) [6 r2 ~7 }5 e6 i" O
同阳阳一样,我也很欣赏这集里三个紧贴时事的考题,怎样在平实中体现焦点,怎样在可观众找准站点,怎样在分析中给人以信赖感,新闻记者真的是需要历练的

- @0 G) [) @* S9 j& K! z( H, k: b! Y/ x* |5 f1 ~1 f+ {0 j
呵呵, 有艺珍和池同学的强大磁力, 偶是不会落跑滴^^7 ?* s) o  I+ s" Z2 B/ d3 U
希望本周的戏段是更精彩的, 在事业更进一层的同时,会不会令彼此的情感呼应不再仅仅限于柏拉图式的层面呢?, U; f$ Y3 ^4 f
美剧也在进行中...会觉得美剧的团队刻画是很到位的,人物也刻画的丰富立体.

59

主题

3637

回帖

5701

积分

★VIP會員★

归去来兮 醉红尘

积分
5701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X4 d& {2 |- ~4 w4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f6 p, i0 d4 e" F5 D5 i

7 A* u: z- W/ L2 d! ^  t! A聚光灯(11):乌云压城
$ T6 ^6 x2 d' |3 H  N  w
: ^/ u! k7 r- b, ~9 k当吴泰锡象狮子般怒吼的镜头定格在第14集的尾声处,最终回的故事会如何将观众的胃口一直吊到结束,着实让人期待不已。比起身为记者的使命,如何查出西海岛经济特区的黑幕,偶更关心的是吴泰锡与父亲将会是以什么样的关系面对彼此,是继续心痛陌路人,还是来一个冰释前嫌的拥抱;当然还有吴泰锡与徐友珍的感情是否会有始知相忆深的一刻。即便是在以职业人生为看点的聚光灯下,女性给予更多关注仍是情感视角,而非单纯的事件本身,这点或许是编剧先生们想妥协却坚持没有让步的,嗯…不知聚光灯幕后的OA戏码又是如何的如火如荼呢。
; n" D; }6 g- A; w" |3 g9 j0 e
# J$ B& M: {+ W  I戏剧,是借着职场人生的地盘来演绎爱或不爱的情感盛宴,还是将情感作为职场人生的一小块巧克力,用那时浓时淡的微苦甜蜜,叫人念想得紧。看到14集终了,算是明白了聚光灯编剧先生的良苦用心,追戏半天,得到的是那一块小小的巧克力,唇齿间那时浓时淡的微苦甜蜜,叫人意犹未尽的。
) ^; B5 q' l- `! m7 R' ~6 z
8 j& j4 S, B. f# \  T$ w2 k  t明明心里挂念着她,大半夜拎着蚊香,花露水去她的工作室,当她隔天道谢时,他却是一副轻描淡写不足挂齿的样子,看着他转身而去的背影,她的甜蜜笑容还算是让偶失落的心有了点安慰;明明是那样紧张她的安危,联系不到她时,急躁地把领带也给拽歪了,录制新闻时更是一反常态,神情肃然,心神不宁。当她带着律师出现在GBS,他的视线时不时地投向她。看着她顺利主持完采访直播,他走到她的面前,淡淡然道:“你可真是,快要忘记的时候又让我紧张一把…以后要是再消失,那时我可真的要报警了。”;明明很关心她,她的神情心思似乎总也逃不过他的眼睛。“要记得按时吃饭”——这是看到她疲惫时,他的叮嘱,却在她投来的目光中,闪躲着自己的眼神;明明知道赵尚民律师案中,她才是名正方言顺的采访者,但为了她的安全,他力争自己对国情局的采访,局长若有所思的目光让他有些不自在起来。
! d3 W+ v- o8 p6 ~' K9 i
: O0 D+ W% |2 I; L( `7 n瞧,就是这样滴,编剧给了点颜色,偶却想开个染房,多难为自己的事。
+ e' _7 F0 v+ Y) B
4 @4 U' S2 U$ Y+ H$ @还是转过话题说说从竞选主播而起的赵尚民律师案。打一开始,出题的局长或许就没想着把躲起来的赵律师给请出来。象蔡明恩那样搜罗些资料,剪剪贴贴,也能交差应对。但这个考题遇见了徐友珍,就算是铁板遇见了钢钉,怎么着也要给钻上个小孔才行。然而事件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考题原来的设想。随着事件的抽丝剥蚕,之前蛰伏不动的吴成焕贿赂案与偃旗息鼓的永焕建设事件再一次成为民众的焦点话题,与赵尚民律师案一起成为了西海岛经济特区的种种黑幕内情。从13集剧情的逐步深入来看,编剧的野心可是不小,不仅将政客,财团网罗为题材,更是直指象征国家权力的青瓦台。俗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总统拉下马。若对韩国政治经济略有耳闻便知,韩国经济的起飞是靠政府扶植大企业财团,从而创造“汉江奇迹”的,这也为滋生金钱政治铺就了温床,各大财团的非法政治献金案也是屡见不鲜。反观历任韩国总统的经历,有人说“清算前任总统”是南韩的政治文化。处在这样一种人文政治环境下的韩国民众,渺如蝼蚁般的吴泰锡记者,全然凭着一腔正义与使命感,要去撼动擎天的大树,这对他而言,是比当年直面父亲的赂贿案要更艰难百倍的。正如GBS报道局长所说的那样,这不仅仅是关系到一个人的事,而是GBS电视台是否会因此消失,民众是否会支持的后果,这该如何去权衡利弊,如何去寻找那撬动的支点?加上局长的反对,此时的吴泰锡觉得自己的力量是如此的微缈。夜深人静,吴泰锡看着组员们所写下的身为记者的志愿,那些热血沸腾的话语会给予他更多的信心与力量吧。[查明事实真相…努力不忘做记者的初衷,成为能够坚持到最后的记者]。是的,徐友珍身为记者的目标,同样是吴泰锡能够坚持下去,勇敢面对正邪间最险恶较量的信念,谁才是最后的胜者?那么就先从局长办公室开始发出正义的“第一枪”,吴泰锡拿出了他的王者之气,他坚毅目光中透出的凛然之气,他那置死地而后生的决心,让揭开黑幕一角的“西海岛风暴”率先从GBS开始席卷了全国。
9 c8 ]* F. ]7 z& \% n0 a+ }+ \3 o4 h/ v1 {( o0 o5 ?
不论他是如何的秉执正义之剑,站在对立面的父亲是他心底无法抚平的伤痛。吴成焕议员,这屡屡被提及的名字,可以让他一瞬间神情骤变,或神色游离,或莫名失态....夜色下,车门旁那松开又紧握的手,犹豫与决然交织的复杂眼神,想象着他的心中该是如何的暗流汹涌。用力打开的不仅仅是车门,而是他可以再一次面对父亲的一扇心门。可是....他和父亲那触手可及的距离,却象是被一堵看不见的墙给隔开了,他的神情和语气是那样的冰冷刻板,无法听完父亲想对他说的话,看来父亲在他的心中,还是无法让他宽宥的国民罪人。“过不久我会有事约你见面的,当然是作为记者。”话语背后的潜台词,让他的脚步异常地沉重起来。回到车里,想拼命压抑下痛苦心绪的他,最终还是抑止不住呜咽着伏在了方向盘上.... 哭戏,尤其是男主的哭戏,一般来说都会拍得自然而流畅,镜头感会好看些,但这次池珍熙诠释的吴泰锡的哭,却完全没有了所谓镜头的美感,那种想爆发却拼了劲去压抑的哽咽,紧锁的眉头,忽上忽下的喉结,一次比一次强烈的痛苦袭来,因此而有些扭曲的面容,到最终被这种孤立悲愤的情绪而击溃的低头而泣,猛然间,又是咬紧牙关收拾情绪的克制,似乎在跟自己说不可以这样儿女情长。短短的几秒,却教人再次领会到池珍熙所赋予吴泰锡这个角色的细微之精彩。在这一刻,吴泰锡性格中的强势与内心情感的激烈交锋,让人感叹他惊人的自制力,和内心深处那不可遏止的情感狂澜。其实,人都会有多面的折射度,细腻还是粗犷,灵活还是固执,柔弱还是刚强....只是我们会将哪一面下意识地掩饰起来,往往是藏得愈深也伤得愈深,故事中这样的角色往往也会让人为之纠结不已。将另一个温情的吴泰锡掩饰起来的他,在故事的最终回,她能不能触及他心底那最柔软的部分? 9 ]5 Y& V! }8 d% n: ^

/ V9 F+ B& ~+ G% K, J: j7 o2 n  {1 `“一个成熟的记者就得时刻警惕,时刻紧张,时刻注意,就算认识的人也不能完全相信他,就算是父母的话。”还记得这句吴泰锡曾对徐友珍说过的话吗。这一次,吴泰锡也轻易地交出了自己对长辈的信任,换来的是便衣警察的一纸拘捕令。. F! t6 Z. J1 e  N& O" X5 m

: S, a+ R" }* k8 M. @0 c3 r; ]谁之过?是编剧的曲笔而为,还是吴泰锡求胜心切的一时大意?( `+ C: ^9 ?0 B, W/ }
) m8 |: j7 j1 Q" \
抬望眼,乌云压城,山雨欲来风满楼。

8 S* d3 W- u' ]/ x  I! v: x! P$ F; j9 E6 g0 N' f+ Q. ?" c/ A, S
' v) T  U2 B# E7 c& t# ?7 \
文/ 阳阳( k! N5 M* m- _, P  m, `
2008.7.3

59

主题

3637

回帖

5701

积分

★VIP會員★

归去来兮 醉红尘

积分
570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 f& [$ Y* A" t( `! f& A)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n* m/ @. Q$ v6 f4 `4 j& u
% e) x$ F# E# Y. j$ |
聚光灯(12):谁是无冕之王?6 l0 v/ U9 q) N4 _9 {5 g
7 x+ c) Q% l% e/ x* L
看到聚光灯尾声处,徐友珍面对镜头的一段告白:面对任何的失败和挫折,也不会感到畏惧,在这个世上还有很多隐藏的真相… 在导播间的吴泰锡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徐友珍对于记者事业的抱负再一次成为了他们的共鸣。在最终的镜头中,徐友珍又俨然以GBS聚光灯新闻主播来做为定格,编导是不是在暗示,明天的明天,徐友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主播?
6 |$ ?( B* W6 d( r0 y5 |# J6 v5 a1 t- S2 `/ U; n4 T
只能说,这样的结局,太过仓促刻意。在关于西海岛经济特区的采访直播结束后,旁人都象是被编导通告后知趣地统统退场,只留下两位主人公,上演一段关于人生与事业的豪壮宣言,这让偶想起常在八股文结尾处出现的空洞泛泛的结束语,不禁让人怅然若失般无语。最后的戏码可以想见聚光灯在拍摄上是多么的捉襟见肘,在把西海岛经济特区事件说得个囫囵吞枣后,只留下三分多的时间来做故事的匆匆收尾。
) ^) g8 O3 F) o% ]% V$ p: u! Y0 ^
" f1 q. K( M3 a3 |: m, |  s2 ]仅仅是因为时间不够吗?其实回头看看最终回的二集情节,很多的镜头给了永焕建设及政客们,周旋在如何权钱交易,如何搞定GBS的内幕,其实关键点就是借着外籍幽灵会社而进行的政治贿赂和圈钱暴敛,其中不少的画面完全可以精简,借吴泰锡的话就是,砍掉!砍掉!象15集永焕常务接到社长命令要拦截秘密资料的泄露而不惜用任何手段对付吴泰锡和徐友珍,但具体的下文却又是语焉不详起来。15集结尾处,三个黑衣男子突然出现吴徐面前,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永焕集团要开始动手了,气氛不由得有点小紧张。谁料等到16集,一看才恍然,原来这是吴成焕要面见他们的架势,敢情是一场虚惊?想到编导的故弄玄虚,真让人哭笑不得。
' U3 f, D: E" P+ k5 l6 i' c
0 X+ N7 }0 _* P. S% j# g5 l: r一对父子的见面,要请三个保镖出面,可见他们之间的剑拔弩张。果然,三人谈话间依然是火药味飘散,纵然吴成焕拿出了身为父亲的威严,但面对目光灼灼拂袖而去的吴泰锡,在政治风浪里浮沉多年的吴成焕也不禁泪光莹然。于是徐友珍,就成为吴氏父子间传递信息的使者,并最终成为扭转事件乾坤的重要推手。一份录音带和外资公司的股东人员名单,就是他们手中伺机而投的诱饵,让政客与财团的大鳄为了独善其身而不得不在镜头前互相撕咬,两败俱伤。 # B1 h" S1 U7 X7 u& B1 p6 }

- K# o' {" }1 ]4 F/ ^$ p5 X西海岛经济特区事件的真相就这样落下帷幕,戏中的GBS坚持了正义之声的宣告,这或许就是MBC借着聚光灯而影射当年三星事件中所经历的过程,这似乎让剧情更有了说服力和深度。剧中将吴成焕受贿案的真相做为直抵西海岛事件要害之一的利剑,这也让吴泰锡明白当年的自己和父亲都不过是政治权术的牺牲品,可是,遗憾的是,剧中并没有用镜头来表现父子间的冰释前嫌,难道说这个痛要永远横亘在他们的心头么。这是编导的疏忽还是偶等太过着眼儿女情长?
. T2 x3 }. `1 I! A1 W9 M' d5 J: I( T3 t% S0 w4 B  u7 t
感情线的越来越薄弱,可以说是聚光灯致命的不足。这方面不仅仅是指男女主角间的情感粉红,一句意味深长的反问,回望时的若有所思,还是不能让人断了念想?(编导真是不厚道啊).做为记者众生相里的配角戏,那些面目同样也是混沌不清。在戏的后半部,社会部里的其它记者差不多就沦为了跑龙套的,只有可怜的一点镜头和台词,又从何谈起众生相的刻画和深度?只剩下孙艺珍和池珍熙在唱独角戏的聚光灯,在疲于应付解决事件的过程中,也不过是成为事件演变中的一个个棋子,其实是事件本身成为了聚光灯的主角,这又如何将记者的多样人生,精彩而让人悦然呢。
7 B2 }) }& b) b' O9 L$ ?% r' `/ p; Z4 R4 z* d
或许有人会说聚光灯的编导很想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剧,所以将一些旁枝末节都给淡化,修剪了。线条简洁,话题有深度的剧情当然无可厚非,能在以多味辛辣招徕人气的今天,坚持清淡素净也算是难得,但问题是,在淡化,修剪旁枝末节的同时,却也将韩剧最打动人的部分给丢失了,一直以来韩剧就是以细节,情感的细腻动人而著称。聚中的主人公们,仅仅是一群工作狂么,他们也会有工作之外的世界,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心思,有困惑,有落寞,有脆弱,有失意的时候,七情六欲的人,最后却统统为了事件而事件,失却了对人物更有深度的刻画,将人物只囿于某个角度上的定位,如徐友珍的冲劲和执着,吴泰锡的强势和果敢,本可以再多一些描绘的色彩,也杳然无踪了。 . m2 M, u& o1 u% w
. ?, Y& F4 u) @/ A3 L
自第8集永焕事件出现后的聚光灯剧情,到16集的最终回,在偶看来,不过是MBC的揽镜自恋,一味权钱交易的黑幕戏段,不惜笔墨的渲染(还有戏里一些没给出自圆其说的细节伏笔),想来MBC才应是聚光灯背后的无冕之王吧,而聚光灯里的记者们,不过是如线偶罢了。 * U  A9 Z6 ^  k/ Z% |; K0 ?

, z, i- g( G/ ?2 _' p/ r3 f: Y戏落幕了,想起与戏中角色同悲同喜的那些时光,难忘的,孙艺珍和池珍熙的精彩演绎,是令剧本缺憾也无法掩盖的,熠熠亮彩。
) o& l1 s7 |. P' n" K! k0 j: v+ W: W
PS,作为同样以刻画记者职业为主旨的日剧,《美女与野兽》,是偶在聚光灯过半后去看的,看完美剧的副作用,是该为聚剧抱憾,还是叹与美剧的相见恨晚?不同角度的观赏,会让人知道,精彩的记者人生该是如何的了。所以韩剧在走往职业剧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的坡坡坎坎要去面对的。  

! E) N# M3 V* k7 F! ?
- E8 X- S5 F" {7 s3 m7 \: [: U谢谢你看完我的字.
" E' b' |# x$ B( L2 z5 g( u# B( ]" w/ l2 T2 u/ i
阳阳于夏香斋
+ `  q  B5 s6 \9 X8 d2008.7.12
: D9 m+ X" w3 A/ u! u) L7 s8 M% j+ ]6 i1 r) m' x( s8 P
[ 本帖最后由 阳阳 于 2008-7-12 21:29 编辑 ]

0

主题

7142

回帖

7403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7403
发表于 2008-7-12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8# 阳阳 的帖子

看完聚,一直在想阳阳会不会写最后这一章,因为我一直觉得如果按下15、16不表,聚还是一部我认为在韩剧里值得推荐的职业剧,但这最后的一笔 ,可内心里又很想知道阳阳对最后的看法,现在我更觉得我们的感觉一致,就如同你写的“只剩下孙艺珍和池珍熙在唱独角戏的聚光灯,在疲于应付解决事件的过程中,也不过是成为事件演变中的一个个棋子,其实是事件本身成为了聚光灯的主角,这又如何将记者的多样人生,精彩而让人悦然呢。”而这所谓的西海岛经济特区事件的最终表演更像是MBC的自我陶醉。
( B3 n9 `: D* o, a+ y" ]回想整个聚剧,还是觉得前半段精彩,而最精彩的是池珍熙和孙艺珍在这剧的吻合的气场,也带给了此剧很多的光芒

0

主题

133

回帖

13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37
发表于 2008-7-1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结局的感想同楼主,韩剧就这点不好,唉,前后相差实在太大.........
6 s+ y9 c# u, x: l( b# i! @=====================================
/ Z2 |4 I" h5 i1 m  O+ ~; Q2 S3 k自第8集永焕事件出现后的聚光灯剧情,到16集的最终回,在偶看来,不过是MBC的揽镜自恋,一味权钱交易的黑幕戏段,不惜笔墨的渲染(还有戏里一些没给出自圆其说的细节伏笔),想来MBC才应是聚光灯背后的无冕之王吧,而聚光灯里的记者们,不过是如线偶罢了。
* h' a8 x% r, i9 _' t% U
% e/ v6 v% ~, c, d$ E( k8 i' v戏落幕了,想起与戏中角色同悲同喜的那些时光,难忘的,孙艺珍和池珍熙的精彩演绎,是令剧本缺憾也无法掩盖的,熠熠亮彩。

59

主题

3637

回帖

5701

积分

★VIP會員★

归去来兮 醉红尘

积分
570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9# 荷塘天空 的帖子

呵,虽然为聚的结局而郁闷的, 但还是想有始有终吧. 为这系列的剧评画上一个句点.+ h" V/ w- H" D% s

5 N1 u3 s& N7 O4 t; w* n( ~偶有看到荷亲在讨论贴中早前写下的评论, 是心有戚戚啊, 所以以这篇文章做一个回应, 的确, 聚最终回的弱在于剧情完全变成钱权交易的演义版. 而本来是主角的记者们则成了事件的配角,整个事件的解决或是最后直播时的情景, 给人的感觉就是牵强. 编剧们该如何才能令事件有个比较令人信服的演绎过程, 剧本情节上还是松散了些, 不会让人产生那种手心冒汗的紧张感. 想起前半部时聚的情节精彩度, 不能不让人为编剧的易人而遗憾的.1 M# U  t9 H8 r) U0 e
* R; E7 e5 X8 m* g+ I0 v
聚光灯, 对偶来说, 又是一部演员大于剧情的韩剧. 幸有孙艺珍与池珍熙的演出, 现在回想起来, 还是会沉浸在他们带来的情愫微澜里
& |% q/ i$ M# `$ ]) t) i, u. B
5 ?% t, |+ w2 y; r7 s8 `' l1 ^3 N也很开心一路以来荷亲的支持相伴,希望能在某一部戏里的楼里再遇见你 3 \9 M6 N6 e5 d/ |' B" f

6 d" d8 j$ R- d2 W[ 本帖最后由 阳阳 于 2008-7-12 21:20 编辑 ]

59

主题

3637

回帖

5701

积分

★VIP會員★

归去来兮 醉红尘

积分
570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0# jamiejerry 的帖子

看来是和偶一样都被这结局给郁闷到了 % U+ U% L2 P9 M, V5 s/ q4 \% b, `
有时想,与其是这样的结局,倒希望是俗的不行的N年后,让主角们的人生有一个更明确的说法吧.或就是如美剧那样的开放式结局也好啊~ 都要好过这唱高调的结尾.

5

主题

929

回帖

929

积分

黄金长老

积分
929
发表于 2008-7-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8# 阳阳 的帖子

还以为亲不会提笔把聚给完结了呢  j8 c$ c7 ~$ N5 a
怎么说呢,因为最后三集真的破坏了原主题的旋律,让人太失望了,最后一集搁置还没看呢
2 M& o+ Z6 X' l* g; g8 p$ K( h5 a, m- r- _
就如亲讲的,整个后面三集是以事件为中心,虽然人的成长肯定是靠事件来完成,但重心是人啊,而非是事件啊
0 y- q) D9 I' Z按我的理解后面三集就应该多点描写友珍做上主播的工作状态,及些生活化的场景,毕竟人除了工作,还有其它生活啊,只有工作的人生是不完整,这一块也是严重影响收视率的原因,也难怪韩国观众认为像是在看社会新闻,太枯燥无味了,像第七集就很好啊,真的很怀念前面的李BJ
7 A) @$ R# q# b6 p2 h3 E4 c1 X  y8 X  Q4 M0 e4 \
哎,说多了也是枉然,剧已结束了,只是很可惜浪费了两个好演员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

59

主题

3637

回帖

5701

积分

★VIP會員★

归去来兮 醉红尘

积分
570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3# feifly 的帖子

呵呵,偶没有原因重蹈明星私房话的复辄 5 U2 D% W( d3 x( j
唉,偶也是把16集放了放才看的,有不舍,有担心,有期许...复杂的纠结着.
# G! U6 d! M5 ]) x! b- Q2 ~怎么也没想到最后的镜头会是如此的信手拈来,编导们看来是时间太紧吗,疑惑着徐友珍的采访本又是如何出现在吴泰锡的导播台上的?想制造点粉红也不这样来编排的呀,可能偶的郁闷里还有对编导随意为之的敷衍而不禁腹诽的.
' \, @6 C" ?; O0 R; K. l嗯,不论最后的剧情如何,艺珍和池同学的表演是让人值得这么一路走来的.^^
& o8 e) r6 f1 S/ [" p8 `
0 S: }& I( g# v  {' q8 }' H[ 本帖最后由 阳阳 于 2008-7-12 22:34 编辑 ]

0

主题

8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发表于 2008-8-1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怠覺好失落,匆促的結束此劇,原本該有下文的劇情都沒呈現,只能說前半部的聚光燈比很半部讓人覺得玩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20 02:51 , Processed in 0.20453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