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2-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PART 05:悲剧
$ C3 D# Z5 Q% U( ?) S9 ?, v" U! A6 N! T; l; U
图片转自猪猪下载,万分感谢!/ _6 z: M6 z9 n3 Z6 { P8 u) u
# T; Z( Y z1 P3 N* ?3 N; }, A$ p0 m9 N
+ T7 f9 b4 R% \! X( `
! O( r; `5 J5 b1. 残酷% x5 J% `4 t N4 _) o
! M9 W) l! w" {% I3 a; L8 |2 k1 Z6 d
究竟哪一个更残忍呢?
( {; O6 a8 \4 l: p" ^; {+ y, ~" m8 H+ X+ b8 Z7 `8 G
让原本拥有美好生活的人直面生命中的全部丑恶与肮脏,然后彻底丧失对生活的信心?还是让原本不曾拥有过美好生活的人燃气希望又剥夺他的希望,让他仇恨并报复这个虚伪而麻木的世界?
% C& z) h# l4 ~! ~0 m- A' g' `5 q3 e8 C3 a
让代表正义的人拥有私心,然后在追查真相之路上因为狭隘的被粉饰了的私心而前功尽弃?还是让代表邪恶的人看似纯良,最后得到整个梦寐以求的世界却永远夜不能寐丧失原先的理想?
7 U, ~2 G3 T4 Y# c6 v% N
* M7 c+ y9 o1 L8 x" Z9 p( l让外表丑陋的人心灵肮脏?让面容姣好的人智力沦丧?让愚蠢善良的老好人得不到好下场?让狡黠狠辣的坏人霸占天下?
/ M* ~9 C) f$ k' Z; |/ T% K, \ u; A7 k
究竟,哪一个更残忍呢?3 Q% y* D# }( c% O1 B' H6 l
/ Q5 F; W9 v, x- \; Y* S9 }6 z$ e, w
* f- H3 L" U! S: a3 a/ o) ?. R2. 时代" j8 m5 m: ]8 u; m$ q7 k
' k* f4 I% D. u
因为猪猪的字幕组,我有幸看到了这部让人瞠目结舌的漫画。% J4 L: {! i7 l2 d/ \8 L
4 \3 ]7 s5 P2 K# j2 B《守财奴》连载的时间是“美型”尚未一统江湖的70年代。那时我们看到的是如哈比人一般娇小可爱的Q版人物,很滑稽,很卑微,但这丝毫阻挡不了主题的黑暗阴湿在无处不在的熠熠发亮,你甚至能看到他们狡黠睫毛背后的目露凶光。那时的血是热的,人是立体的,社会是澎湃的。那些尖锐的对立与无情的鞭笞是那么生鲜猛辣,又满含庄重的悲怆。我在其后的访谈看到了三岛由纪夫的名字,看到了鲜血浸润的安保运动,看到了漫画迎来全盛时代。的确。疯狂,繁荣,混乱。这是1970年的标志,属于日本的1970——
2 ^6 ]0 D! O0 e( }
2 B2 @, O/ F1 [/ q, |巨星陨落,黑暗中洋溢着诱人的光芒。如鸦片般让人意乱情迷,你恨着爱着,欲罢不能,只好紧紧攥着不放。: B5 k) g a/ g9 K% q
& i# D% R1 U3 M$ Y9 s3 k
如果以90代的华丽画风表现《守财奴》的故事,我想带给人的应是非常不同的更为震撼的视觉冲击。它会强化这个匪夷所思故事的悲剧性,却也弱化了它的讽刺力度。而对于《守财奴》来说,只有后者才是属于它的独一无二的注脚。有读者评论说这是资本主义的旧约圣经,我亦相信秋山先生当年的确是带着只属于1970年的惊世骇俗与勇敢无畏在挑战和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与世故。他以睥睨一切的姿态在控诉金钱的魔力,并坚信是丰硕的物质让人“疯魔”。《守财奴》的后半段提到的水俣病,恰恰是战后五十年代大工业急速膨胀发展导致对普通人生命的漠视所造成的灾难,秋山对资本主义的扩张“是以吃人为基础”的叱责不言自明。因此在他笔下,风太郎的悲剧可以变成任何一个生活在那时那地的小人物的缩影——时代给与了他们强大的希冀,让所有人都想要得到更多,却也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丢掉了许多珍贵的品质,泯灭了人性——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将日本重新推到世界面前,它以先进的科技技术再次昂扬起蓬勃的生命力,与之相对的是日本人在战后自我定位上的茫然、失魂、找不到落脚点的沮丧。在文化政治领域充斥着左右翼激烈冲突,将丰富物质享受与荒芜精神家园之间的落差表现得淋漓尽致。
$ {# O# ]+ u* |0 ~8 V) a, s4 N0 Z8 }! i
“如果没有财富金钱的诱惑,这个世界将是一片清泉而非现实的物欲横流”——人们将之归结为万恶的资本主义,于是所有人都在期待变革。但变革在其后的四十年迟迟不来,人们却早已在热切的期待中复归沉寂,开始学会适应,学会理解,学会在漫长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歌舞升平。8 E% E& n1 f$ ]7 B/ [
6 d( O9 M4 j, c
70年代的日本,安保运动渐入狂热澎湃之后的尴尬萧条。这个社会病了,人们信仰沦丧。不再有人关心人生的意义和国家的健康,人们的眼睛盯着金钱,只相信金钱万能金钱至上。这是疯狂过后什么也没有改变的无力、麻木与让人窒息的属于绝望的死寂。撇开秋山本身的时代局限性,《守财奴》依然是主旨宏大的作品。因为它除了讽刺与控诉,还有尊重与悲悯,这样的思考与呐喊才更有力量。只是在电视版中编导将这个视角放小了,态度变温和了。文化向物质的妥协,这对秋山本身也是一个讽刺。因此,风太郎的故事只可能发生在那样的70代,需要对它永远说再见的70代,不再有热切的理想与纯真的信仰的70代,金钱代替了正义的70代,妥协忍耐代替了抗争冲突的70代。这是属于1968风暴之后的1970,属于邪恶再次向人类伸出触角的1970。此前此后,也许再也没有那样天真的战栗与世俗的期待,再也没有什么能添补一个脆弱时代的衰亡所带来的沮丧。可惜的是,在原作中无处不在的“时代”在今天只能成为一个谁也无法提及的影子,风太郎的一生不再是时代的缩影而是个人的悲剧。) p$ n# g1 z; f0 M/ ]0 q1 R
: Q. @8 r; p9 r8 y! {! n/ n" \- S在披挂着温情面纱的今天,风太郎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S( U! `" x; E
5 N4 a4 C H8 Y$ _1 q7 Z很遗憾,纠结来纠结去,风太郎的故事,漫画中风太郎的故事依旧逃脱不开时代的宿命。虽然在电视剧里已经完全模糊了时代的背景,但那份独属于1970的激烈气息依然扑面而来。它有着它独特的烙印。
( j/ G8 r( N% i
' g0 ^3 u9 ?% u3 M. k0 v5 Q人被时代创造也创造着时代。人被时代毁灭也毁灭着时代。
% a9 C. e4 b% E. @5 w# @* s" b" p' g/ F, g0 X( }
他们相生相克,生生不息。
' _' H2 Q4 I& F3 k/ l1 I+ g1 P9 Q3 ~
" ]* I4 x6 x: A/ m
1 R' k5 U" O% H- k$ N; }3. 阴兽/ D, p- w H0 D7 A; ]% P+ ^3 B
! k4 {2 A0 x% j( ^ z
秋山在漫画的一个章节借用了江户川乱步这部小说的名字,以此形容风太郎实在是再精准不过了。
, |1 \& C% ~8 B: p8 [' B- O/ O3 X( [2 R/ A
他在黑暗里窥伺喘息,在阴湿的角落里准备发起攻击。他的面容可怖,笑容让人不寒而栗。而最可怕也最险恶的,是他将一切隐藏在无辜的眼神下,一步步引诱旁人走进圈套,而他居然依靠这些手段成功了,且功成名就,名利双收。
% i+ X6 _1 f1 G% J% W) S, n5 u) I) T+ ~/ s% a3 }
这世界果然很不公平。 Z1 m: S# z* W; a5 Z1 s
2 ? T3 p5 q0 l" l Z& P
风太郎是被创造出的怪胎,而他也在潜移默化间异化了其他人,让所有人的悲剧都不像是悲剧,却更像是咎由自取。绿如此,茜如此,三国先生和白川亦是如此。他们都在最初就产生了不祥的预感,而他们尖锐鄙夷的眼神和契而不舍的态度无疑也催化了这悲剧的发酵,让它迅速开花结果。缺乏尊重便会造成误解,这往往是悲剧发生的源头。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在最初三国先生以和蔼真诚的态度对待风太郎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如果白川能稍微尊重一下风太郎他是否不会白白丧命,我们也难以揣度如果风太郎遇到的所有人都像伊豆屋一家人和死去的荻野宏那样对他怀抱一颗平常心,他的人生是否会有稍微正常些的轨迹。然而,在疯狂的偏执之下宏被他杀死了,白川自始至终怀疑着他,三国先生也从没有对他正眼相待过,他们最后的握手言和都像是他的施舍。这个故事不单单是社会与其他人造成的悲剧,一手缔造这成魔之路的,还有风太郎自己。' f9 [" z5 l W$ t! M: o& T
% B7 W/ x+ J4 B8 @' @0 O他享受这疯狂的悲剧,只有在报复的过程中他才能感受到“活着”的决心。5 a" f( A4 v; W( I
! x6 i. M+ m I! e美以毁灭作为终极的占有。) T; T# \4 U* }9 G
" P% ?) [3 x; V0 S' i' Y风太郎不曾拥有过美好,所以他千方百计的掠夺那些美好。他追逐,占有,毁灭,以此作为永远的收藏。对绿如此,对三国家如此,对金钱如此,对名誉地位如此,对他自己也是如此。只有被毁灭了,他才能得到永恒的意义。对风太郎来说,三国的船厂和豪宅就像天国,而他曾经的家庭和蜗居的陋室则是不折不扣的地狱。他发自本能的热爱那些美好,在耀眼的光芒里自惭形秽,然后又不期然的心生怨憎,不择手段的要将其掌握于手中。风太郎是个疯子,而疯子又常常惹人同情,尤其是那些被正常人的生活逼疯了的人,他可以充分满足我们对人性的窥伺与嗟叹,对麻木社会的鞭笞与反思,对为富不仁者的声讨与谴责。可是在这个故事中,除了人性的扭曲与让人产生些许不适的虚伪,还有什么呢?
+ X* j g4 Q% A- s ]% q' `, H" M
《守财奴》里的有钱人几乎全是疑神疑鬼傲慢自大的代表,而所谓的穷人又都猥琐狭隘自卑狂暴。富人可以因为自己天真的幼稚病而丧命,穷人也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有人的通病就是软弱,缺乏勇气的苟活。那些冤死的鬼魂有几个当真恶贯满盈十恶不赦?那些活下来的魅影又有几只身家清白心安理得?这世界本没有好人坏人穷人富人,这世界合二为一,好人亦是坏人,富人亦是穷人,在讽刺间蹉跎了全部美好。# o) J9 O6 ~, {
5 i# `" M; V9 z
风太郎呢?他在一点点博取同情的过程中攻城略地,而我们则在感慨里收获施与同情的满足。这只能说是各取所需。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个疯子疯掉了所作所为。他当自己的悲剧是喜剧,当别人的喜剧是悲剧,梦寐以求不属于他的人生。这样的戏剧冲突发展到极致便是一出无与伦比的讽刺滑稽戏。但对于疯子本身来说,他需要的不是同情不是理解,而是一个倾听者。谁说穷人生来就一定要受穷?谁说穷人一辈子都无法和钱财沾边儿?风太郎是一个不相信命运的宿命论者,他对自己的头脑相当自信,却又无法跳脱开所谓命运的桎梏。他不认命却又不得不受命运的左右。他在对金钱的追逐与占有中才能得到难得的安全感,不然便只能在每个清晨于噩梦中含泪醒来,以牺牲者的血肉淡化自己的恐惧。风太郎会感觉内疚么?我想不会。他的心里有恐惧,恐惧穷困潦倒的人生害怕不甘心的死去,却绝不恐惧那些冤死的鬼魂向他索命。他是比鬼魂还可怕的阎罗,会将所有看中的美物费尽心思的据为己有。4 N; ]; y* P; O
" x) ~) @0 Y* }9 j) [然而,当他得到金钱并以为从此得到了幸福时,幸福却早已经消失不见了。没有真心换来的金钱让风太郎变成了他痛恨的“富人”,他在变成阴兽的那一刻,也已经与幸福说了永别。0 U5 S: _1 _% u
) l: `5 R: n6 z; I# j)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