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情无处不在,在现在非常现实的社会中,一股股温情在某个角落散开,蔓延,温暖人心,平和人情。昨天看湖南卫视,看到鲁豫采访李连杰,反正是个访谈节目,我自己也看到现在不一样的李连杰。
( N ]& N7 M' ?: W( F0 C; E! I2 P( N6 N3 I& l& P9 `6 a }% v
在功夫明星的称号中,李连杰确实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而在一个充满爱心的慈善圈中,他又是一个新兴突起的一个团队代表人。昨天那个节目,就“壹基金”这个名词就出现的很多次,大概占了他话语的1/4。这是很简单的三个字,对他看来确实很重要的三个字,是永不离口的三个字。3 y. ~3 d$ _! k2 ?2 n
3 t) d7 g# ]" C/ U+ t/ c3 }
他说的一句话我很感动:就是人从一生下来就是在别人帮助中长大的。从你出生开始,护士拍你屁股,使你开始了第一次呼吸,这就是一个生命的真正诞生。在你的成长中,你的亲人,你的父母都在无时无刻关心你,帮助你,甚至在生活中那些不曾相识的人们也是如此。到你死的时候,哪怕你最后都断这口气,要踌躇下死去,也要有别人的帮助才能死去。我是个平凡人,在生活中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我也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其他人,让其他人幸福。
; z8 {7 \1 I0 t; e
3 s! I/ e9 l, q0 M当时听完整句话真的很感动,虽没有感至落泪,但这种无私奉献的情怀我确实被感动了。想想恩情,想想无私,想想奉献,在我们的脑海中真的不多,那只是我们把这份情怀抬举的太高了,其实就如李连杰所说那样,那些也都是奉献,那些也都是关怀。
% ~2 z1 ^0 ?% F. |( _" P4 a0 ^" _ _6 g8 E# p: b
恩的回报
! a) ?6 O! R& R; U: @4 W( \1 w3 u: c6 b: C
回到黄真伊就礼判那里,我们也发现类似的情节在那段发生。礼判为真伊复出的东西太多太多,我相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那若离若泣的感情始终纠缠不断。编剧给于礼判的多愁善感也让很多观众很是着急,不过即然真伊选择了礼判,并且是在失去恩浩的情况后做出这样的选择,那就看出真伊与礼判之间的情意更多了一份恩惠在里面,虽有爱情的成分,但拿一根根丝线并不完全是由爱情组合成的,里面还多了一些恩情。也因为这份恩情,使得真伊在思考与礼判之间的感情中很苦恼。
) u% {/ l1 p/ Z/ P% S+ g
1 |+ L6 ~% L# L9 Z是爱多还是恩多?这个谁都不能给出个明确的答案。只是我觉得恩情更胜于爱情。真伊与礼判相识的时候确实有过如桃花般少女的美丽的爱情生活,那段感情才是纯真的爱情。在后来的磨难中,礼判为了真伊不断于其他人产生纠葛。在她自己荒废才艺的时候,他竟然辜负了皇上对他的恩宠和期望,带着个人的感情与她在山中生活数年。这段时间的疗伤和关怀更体现出一个男人对于爱情的真诚和执着。不过对于真伊来说,她对礼判的感情更多在于亏欠,也就是欠人情债。这点也可以通关私奔来好好解释。: b$ ^( `. N0 G% e/ p$ _) v+ L
1 ~$ `9 e0 z8 d! J2 q
我记得那一幕分离,就是官兵抓他们俩的时候,真伊望着礼判的神情充满了悲凉,充满的伤感,也正是因为这份牺牲和对事业的执着让真伊在爱情面前选择了报恩。以死谢罪已经是她自己决定要走出的道路。而那一番计谋也是她用真心去报恩的最好凭证。" i9 s* D" Y8 ~$ N, k
2 A6 I9 \+ |# w9 i' M
我不知道真伊是否想过芙蓉会把事情泄露不?不过她与行首的一番对话似乎又看出她已经做好了这样的路线,不过又从一些言辞中发现无准备的痕迹。说她天才还真的是天才,连灵活变通的能力都这么强,真的很佩服。# E0 M5 q! M* I
3 n1 V w6 Y9 l1 J4 C4 P5 o: V
去参加舞会是她最后展露自己的机会,也是她能用自己的才艺会换回礼判对她的执着的机遇,哪怕死去也要死在舞场,这是身为舞者最光荣的时刻。这句话从那时说出口,眼角的泪水无意中落下,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真的展露出真伊女人大气的风范。那支舞字字透露出对礼判的何等恩情;那文字透出自己对礼判的敬意和情怀,还透露着自己深深的亏欠之意;那真诚表露出自己的茹莽和对礼判恩情的愧疚,也表露她的决心和心态,就是死了也要救出礼判,救出那个痴迷于红尘而辜负大业的男子,这样做真的太不幸了,太柔情了,太懦弱了。如果为了一女子而牺牲一个江山,那这女子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由此可以看出真伊做出的这个决定,看似鲁莽,实际上也经过深思熟虑的,带着那倔强的性格,始终为大局着想的精神前进着。* P6 G0 a( T( U% E/ G! h$ B
7 x0 h( X P0 ]* i
情的亏欠+ ], @) I5 P; W0 n
) K' E* G6 R7 [! x. Q# O3 H
在逃离和才艺中,她选择了才艺。这让人很不理解,以前明明说着自己跳累了,自己不想跳了等的她怎么还会选择这个让她痛苦的道路?其实这些愤慨早在白舞死去那时就不成立了。她其实一直都很愧疚自己的师父,从那段废弃到这次重新走上这个舞台,她并不是为自己而走上去,她是为礼判和自己的师父而走上去的。没有她师父的精心教导哪有后来这份感情呢?在恩和情之间做选择的她更愿意从事这份工作,这样可以一切回到原位,这样可以一切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她并不是因为怕过偷偷摸摸的生活而不选择,因为他们已经走过这三年时光,再走下去有何困难呢?她只是在还因为她而欠下的“债务”,她只是用自己的选择去走出自己内心的漩涡。一个外表柔弱的女子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以看出她的那份信念,那份哀求。对于她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偿还自己应有的罪过。3 V9 h8 A* s$ T+ ]( O
! |" G$ P7 w" V2 T% g艺的追寻
% _5 w' b/ l' Y. i; G: ^# z
% g* K6 y; G- Y. _' H: p电视剧结尾还是给我们圆了真伊和芙蓉的对决,正如他们师父间的对决一样,都让人期待。其实真伊更喜欢对艺术的探求和追寻,她因为天分的问题学这些东西真的很快。不过长期在艺妓房中居住的她难免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隔阂,就如井底之蛙一样,你不从井底中跳出来,你一辈子就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而不会认为天空比井口大很多。
3 M3 T, c* I. W9 h+ ]$ ]2 E- S8 z) \+ |4 g2 b4 h9 ]( D) g- u
舞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而艺人和老百姓确实不一样。真伊一直坚信自己要跳出让老百姓称赞的舞蹈,不过那华丽的外饰,婀娜的身姿,有名的名号都把她困在那不知道深度的井里。不是他们不懂才艺,而是这种艺术本身就和老百姓们有着隔阂。艺术家们永远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这些人才不理会其他人的看法,而这和真伊以前的舞艺生涯有什么区别呢?过于艺术的他们已经脱离生活这个现实,那些超现实的东西怎么能被大众所接受呢?既然看者和艺人之间有隔阂,那么自然两派的观点也就不同,也自然有了后面真伊带着大头在街上无人问津的情景。这点就是艺术的悲哀。% ^6 w1 U! T1 q+ C
`* J2 T# `# n' z& Z, p# e5 u0 R3 w" l
在华丽的时间中脱离了现实,用自己抽象的幻想来捏造一个另一半的世界,而他们忘了艺术本身就是源自于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他们也忘了真正的看者才是那些老百姓们,那些不懂艺术的平民们。活在那高高的塔顶确实很幸福,那种幸福只是自己被社会抛弃的自我安慰。
; f3 }( m+ ~% n ' V0 p. u& k8 t1 Y% n
----2009.02.186 s: U/ E! y, ^- i F* v5 X- J
, n0 R: D, p0 S ~
----小柯的文笔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