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着头看短短一篇文章,最后一句是:“幸福不会存在于此时此刻。”这个时候,水杯里的液体正腾起热气,耳边传来飞快敲击键盘的声音,有人在争吵,有人在寒暄,有人在叹气。我没有抬起头来茫然四顾,只是一个人闷着头想:“如果不会存在于此时此刻,那么幸福到底在哪里?”
( Y7 k% N( _" m' i$ I+ `' N# F& n1 k' {7 S3 ^ v6 G/ T1 h9 m
过去、现在、亦或将来,哪一个回答都不似正确答案。人生之中的矛盾在于,我们始终尴尬着——即使知道面对的难题确有答案,却找不到也抓不住最对的那一个。于是,很多人顺理成章得成为怀疑论者,问自己也问别人,句式永远是:“你相信……吗?”最终的结果演变为一种信则灵的暧昧,但是,到底相信不相信呢?/ l4 P; u6 M: D/ x% ?5 H
$ g$ ]* E! l$ G" o
关于这样的暧昧,让我条件反射般地想那部电影《The Classic》。也许当初太过关注电影拍摄过程中的一切琐碎信息,真正看到电影时,冲击力反而弱了下来,总觉得哪里隔了一层。但是还是收在手边,在岁月流转中,想到它就拿起重温,希望懂一点儿再懂一点儿,自己把那隔阂打破。6 z8 H/ J6 Y2 a) c/ u0 t
6 G* V9 V# X3 \3 P. a# Q' ~% a 直到近日重看时心中一动,终于明白这电影的“硬伤”,硬伤甚至不在于电影本身,而是它会遇到怎样的观者——若观者能够相信,他看到的是两代人命运和爱情轮回中的圆满;若观者不会相信,他看到的则是刻意为之的幸福泡影。
8 g" n/ ~+ N A( @' k' K- W. @' s3 z
前者,或,后者;相信,或,不信。
3 _/ J& ]# Q, j& e" `
' M" {: m0 s) [ 两代人,血缘的延续,同样在年轻时代的三角恋情,在不同的岁月、不同的地点同样的爱人雨中奔跑、父与子表达思念时不约而同用了同样的语句、为了友情牺牲爱情不求回报或是为了爱情牺牲友情各得其所。本已极熟悉的剧情,到某时某刻,自己还是被正正的击中。比如少年在暗夜按亮街灯,笑望恋人,脸上漾起明亮的光彩;比如少女得知一把雨伞的隐情,飞跑在雨中,知道直面爱情而不必再有任何顾忌……) H1 \$ u3 m/ ~/ K9 B
^- O3 a) n/ x. }" W% J
经历得越多,对于说教越是会沉默抵触,本能得不会相信,或是自我告诫不要相信。可是,若有人在念——不可不信……
/ n6 }+ x% j% U7 J& P7 K
. O# s$ K6 f% l- s2 W0 n 这么说吧,( F1 u9 b- F- J* I A: A' S
爱情,是一种能力。: M& j6 d2 \7 Q5 O/ [
相信,也是一种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