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流令在日韩侨挺起胸膛
金东镐 驻东京记者 | 2009.04.22 08:28
21日,日本东京,在日大韩民国民团中央本部所在地。从日本全国各地赶来的民团会员相互打招呼致意,“您好!最近身体好吧?”之类的话语此起彼伏。虽然说发音有些生疏、语句有点别扭,但是每个人的表情都十分愉快。当天,民团代表们召开了1945年解放以来第一届以“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为主题的决议大会。
民团团长郑进(音)用生疏的韩国语表示:“从今天开始,民团干部们将首先以身作则使用韩国语,在通电话时也将使用韩国语。”这代表着“劝勉使用韩语运动”的正式开始。在活动进行的现场,民团相关人员通过网络介绍了韩文教育的方法,并且展示了在日本使用的韩文教材。韩侨们在现场排起长队,询问有关教材的各种问题。
在日韩侨们正在发生变化,解放之后在日本生活的他们开始“找回韩国语”。这些韩侨们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受害者,另一方面被称为是“朝鲜人”,在日本遭受歧视。迫于生计,在日韩侨们不得不学习并使用日本语。在朝鲜政府的教育援助之下,在日本朝鲜人总联合会(朝总联)的在日韩侨们在朝鲜学校内部一直完全使用韩国语,但是韩国民团系统下的大部分韩侨在日本学校求学,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母语韩国语已经成为了一门“外语”。
民团系统下的韩侨总计约50多万名,朝总联系统下的韩侨大约9万余名,因此在日韩侨的总数大约在60万人左右。
民团之所以发起“学习韩国语”的运动,是因为随着韩国国力的增强以及韩流文化的流行,在日韩侨们的民族主体意识正在大幅度提高。日本早稻田大学李勇哲(音)教授表示:“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日本人以过去陈旧的观点为基础来看待韩国,甚至于在对话当中依然使用‘朝鲜’一词。但是在首尔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情况逐渐出现了一些变化。”日本人对于韩国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而在日韩侨对于祖国的自豪感也有所增强。不仅如此,随着韩流文化的流行,韩国的形象正在继续提升,这也给在日韩侨们带来了巨大的自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有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出于留学以及就业的目的来到日本定居,这一人群也引发了在日韩国人社会的变化。这些人被称为“新来者(new comer)”,与民团成员们被称为“之前过来的人(old comer)”有所不同。22日,新来者们在东京成立了“新宿韩日发展委员会”。不仅如此,“新来者”们还决定在设有300个商店的新宿职安以及大久保大街上建立“韩国城”。2001年,韩国人李洙贤(音)为救助迷失航线的日本船舶而牺牲,该地区因此广为人们所知。“在日本韩国人联合会(韩人会)”是由“新来者”当中的企业人士、自营业者以及经营餐馆的人士所组成的团体。该会会长赵玉制(音)表示:“为了融入日本社会,‘韩国城’将引入新宿区政府以及当地日本商人的投资。我们将会把‘韩国城’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商业街。”
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