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评选首尔代表性时装潮店 朝鲜日报记者 李惠云 / 实习记者Jo A-ra (2010.01.13 15:09)
《纽约时报》10日选评的“2010年值得一去的31处旅游名胜”中,首尔名列第三。江南区清潭洞的“10 Corso Como”店和新沙洞的“安-迪穆拉米斯特”店被选为首尔代表性时装潮店。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时装设计爱好者们被首尔诱人的咖啡屋、餐馆以及无可挑剔的美术馆和值得留念的时装商场迷住。”特地提及了这两处时装店。连世界时装的领头羊纽约人都如此着迷,究竟这两个店的魅力是什么呢?
◆ 米兰风格“10 Corso Como”
“韩国有10 Corso Como”?正在江南区清潭洞的名品街逛街的日本游客野口圭亮顿时瞪大了眼。因为看到了意大利米兰的代表性时装精品店“10 Corso Como”原封不动地搬到了首尔清潭洞。“10 Corso Como”是意大利时装杂志《Vogue》的传奇主编Carla Sozzani1990年作为复合文化空间在米兰首次开张的招牌时装名店,首尔店是2008年3月开的。“10 Corso Como”取自意大利地名“Como 街10号”。
从Galleria百货店名品馆对面看,像用粗笔画的圆圈几何纹“10 Corso Como”建筑便映入眼睑。该建筑为3层,总面积为1320平米,从入口都用形形色色的方块丙烯树脂板装饰,令人想起抽象画。走进店里,金色照明给人温馨的感觉。圆形照明和室内装饰是设计师克里斯从树叶得到灵感而设计的。卖场内部以“摩纳哥市场”的概念布置。就如时装杂志上的陈列,服装、手包、皮鞋、安迪-沃霍尔挂历、图书、唱片等陈列得很美观。野口圭亮说:“绚丽的照明和设计,特别是金色照明和装饰墙壁的金色圆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位于清潭洞的复合文化空间“10 Corso Como”内部。/ 照片=江南区提供
该店出售的商品是Carla Sozzani从品牌产品或设计产品中亲自挑选的。新设计 师的作品或第三世界音乐唱片也特制出售。所有商品贴有“10 Corso Como”的牌子。宣传组长Lee Yun-sin说:“在这里买东西的人都说‘买了10 Corso Como’,不说买了品牌产品。”最近每天有200多人光顾这里。
“10 Corso Como”在全世界只在米兰和首尔有卖场。Sozzani挑选2号店地址时选掉纽约、东京、巴黎而选择首尔时说过,“看了首尔的古宫和美术馆等之后很受感动。心想,首尔有古老的传统和很高的文化水平,相信也肯定会有文化共识。”
该店附近有很多画廊。从卖场地下的PKM画廊到清潭十字路口,小巷里密集着ParkYeong-deok画廊、泉水边画廊、Juliana画廊、123画廊、Juyoung画廊、Kais画廊等。这里每年11月23家画廊聚在一起举行“清潭美术节”。穿过美术馆外的胡同走到大道边就是“LV” 、“吉尔-桑达(Jil Sander)”等名店鳞次栉比的清潭名品街。
◆ 被植物遮盖的安-迪穆拉米斯特店
“好像被植物遮盖的前卫芡欧鼠尾草娃娃(Chia Pet)一样”。纽约时报这样描述了江南区新沙洞的“安-迪穆拉米斯特”卖场。该卖场位于岛山公园附近,在以建筑物密集而著称的新沙洞也特别醒目。卖场于2007年竣工,建筑师Cho Min-sheok发自绿色理念在建筑物的外墙种满了绿色芡欧鼠尾草。在外墙上安装了钢制结构,里面镶满了草绿色海绵,再种上芡欧鼠尾草。路过商场的Choe Jin-yeong说着“是真草吗?”摸了摸墙上的草。
▲ 位于江南区新沙洞的“安-迪穆拉米斯特”卖场内部 / 照片=江南区提供
卖场3米高的灰色混凝土天棚铺上了红褐色的木板,给人以进入洞窟的感觉。卖场中心陈列着银色羽毛饰品和皮包,悬挂在铁钩上的白炽灯散发着阴暗而幽静的气氛。比利时设计师安-迪穆拉米斯特以制作感觉如同中世哥特式教堂般阴沉感觉的服装而著称,她与丈夫一起设计了卖场内部装修。店员Son Su-jeong说:“除了买东西的人,学建筑的大学生和外国游客也常来光顾。”
地下1层是Tom Greyhound 时装混合卖场,2层是Space M时尚名牌货仓(Outlet)。23岁的大学生Jeong In-seon说:“这里的设计和服装、首饰等不亚于外国名品店,真令人惊讶。”
光顾卖场时顺便去附近的岛山公园散散步也很不错。公园里有在市中心难得一见的幽静的林荫路,还有岛山安昌浩先生(韩国独立运动家、思想家)和夫人的坟墓、铜像和纪念馆等。如果觉得饿了,走15分钟就是“新沙洞林荫路”(Garosu Gil,가로수길 ),感觉就像纽约的小巷。
江南区政府相关人士说:“要将清潭洞名品街的人行道地砖,行道树和街灯改造一新,打造成名符其实的‘名牌时装街’,该工程计划今年4月始工,7月竣工。”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