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开始看这剧没多久,就时不时的会看到”黑色幽默”这个词,似乎这词就是此剧创作的基础基调
刚看到昨天韩网的那则新闻,再一次看到了”黑色幽默”这词,决定google一下到底什么是所谓的”黑色幽默”,发现编剧是完全贴着这个词的定义和涵义在写这部剧的,不管是整体的背景和人物设定,还是情节走向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跟维基百科的综合:
被誉为黑色幽默“司令官”的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在思想情绪上的黑色东西与幽默东西的结合:它既是幽默的,又是绝望的,在幽默中含有阴沉的情绪,在绝望中又能发出大笑。
黑色幽默产生发展于19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当时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一方面社会矛盾,劳资矛盾频繁,另一方面麦卡锡主义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压抑窒息的氛围;1960年代初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战事的失利和美军惨痛的伤亡,更使全国反战情绪高涨,局势比较动荡,社会状况比较混乱。西方民主的思想在现实面前受到一些人的怀疑,传统的道德观念遭到抛弃,生活与思想的真理受到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中小资产阶级出于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先天恐惧心理,在无所适从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对现实采取嘲笑抨击,揭露和讽刺,幻想和否定结合在一起的 “黑色”的 “幽默”.
尼克伯克曾举了一个例子,通俗地解释黑色幽默的定義和性质: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作轻松地询问刽子手:“你肯定这玩意兒结实吗?” 因此黑色幽默又被称为 “绞刑架下的幽默”. 这一派作品中充斥的讽刺幽默与传统的幽默大不相同:并不表现一种单纯的滑稽情趣,而带着浓重的荒诞、绝望、阴暗甚至残忍的色彩。作品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是為了打破禁忌而存在。禁忌使人痛苦,包含人类社会的何种层面,以政治上来说有种种禁忌,如白人對黑人的,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在性別上则是男人的對女人及其他不同性取向的人們,都可能造成痛苦(亦即存在主义说的他人即地狱)。黑色幽默敢于拿禁忌來开玩笑,而且是辛辣的,挖苦的,禁忌越大,黑色幽默的笑话威力就会越大。這就是为什么即使脱离60年代的美国背景下,至今仍会有黑色幽默的小说及电影存在。
“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属于黑色幽默派的小说家大多在作品中强调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观点,所以尽管他们在作品中有不同的反映,但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总是病态的人物典型,阴沉而痛苦的幽默,荒诞而杂乱的情节,麻木而残酷的现代世界,尖锐而深刻的讽刺。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然而这种 “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以上只是网络上简单的对黑色幽默这个词的综合概括
至于编剧是有多么沿着这个路线创作此剧,相信有认真品味这部剧的观众看了上面的概况大家多少都会有些画面对应在脑中
看完简介开始再次从深层审视这部剧不得不对编剧赞叹,虽然可以看出编剧在这方面的功力并没有炉火纯青,但可以看出其对这个题材的用心
只是再次感觉到这样的题材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还是很小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