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日葵--FOREVER**********
作者:咏之
转自筑在旭缘 非常感谢咏之的分享!
※【向日葵之恋】※
『医生是拿着杀人工具在向上帝要人!』
我无法形容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所受到的震撼,与内心的悸动。
是安在旭引领我看【向日葵】,
但这句话 却让我找遍高雄,非抱一套VCD回家研究不可。
可能因为如此,我看这一部戏的角度可能与多数人有所不同。
如果一般戏剧的呈现方式是填充题,
先拟好人物架构,拟好剧情走向,再填入使其串联的因素。
那么【向日葵】应该是关联题,
它细细分析好要传达的意念,
藉由人物与剧情作一个完美的连贯。
用描绘生命的彩笔,勾勒出真实人生的曲线。
剧中每一个主题、每一个想法,都是一个个美丽的音符。
人物与剧情是背后奇妙的五线谱,
共同演奏出流畅的旋律,动人的生命乐章。
距离遥远、梦幻浪漫的故事,让人憧憬,产生美丽的遐想。
贴近生活、逼真写实的情节,触动内心,充满无尽的感动。
剧中没有极端的好人,没有至恶的坏人,
没有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爱情。
却有最贴近人性的生活故事,
有最写实的酸甜苦辣人生的味道。
没有让人随之起舞的强烈情绪牵扯,
却有发人深省,撼动人心的触动。
看着【向日葵】
我时而拍案叫绝,大喊宾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时而心有所感,人生不就这样?现实不就是这样?
也许…这样最好....
时而陷入沉思,
为甚么我没发现,为甚么我没想过….
好象透过一颗水晶球,
看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与故事,
也看到了「当局者迷」的盲点,
有被了解的感动,也有被透视的恐怖。
※【向日葵乐章】※
就像乐曲中的每个音符、每个乐器一样。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感情的牵扯。
都负有传达讯息的重大的任务。
※在贤友与夏卿在唇枪舌战中,
显现不同医师在面对同一病例时的不同观点。
积极与保守疗法的拿捏。
结果与判断产生落差时的挫折。
还有如抢房间,听音乐等真实的开刀房生态。
※贤友与准西是理性与感性的代表。
当自己亲人罹癌时,
是选择坦白告知,让他勇敢面对。
还是隐瞒病情,让他快乐度余生。
是维持生命的品质,
还是先保住生命再说,
是情感与理智的拔河。
两人的关系,也是强者与弱者的比赛,
没有人是永远的强者,也没有人是永远的弱者。
一场同时进行的急救,印证了这一点。
再强的医师,也难抵抗命运。
※许才逢与淑燕是「大医院小医师」的浓缩精华版。
有时觉得医师很像学徒制,
经历重重考验与经验的累积才能成器,
并在病人的故事中学习成长。
借着辛酸与倒霉的「菜鸟」,可以看到内科与外科的互动,
外科与麻醉的亲密关系。
『明天要开刀,今天才会诊,病人的生命是你负责还是我负责?』
『徐南俊院长的??唉…….拿来吧!』
每次看到这类片段,就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这三天两头在我耳边覆颂的话居然给他搬上屏幕,
真够传神!
※仁昌与淑燕是最人道的展现,
跟大多数刚从事医疗工作的人一样,
有着满腔的热忱,希望付出最多的温暖与关怀。
随着病人的悲喜翻飞自己的情绪,关注感性的心理层面。
淑燕对贤友说:『你简直不是人!』
仁昌也对贤友说:『你残忍的决断力让我恶心!』
与贤友着重理性的生理层面形成对比。
※银淑与文顺英是轻轻带过的护士问题,
文顺英看似剧中的甘草人物,负责增添剧中的欢乐,
编剧仍不浪费的呈现医护人员面对生命个体所承受的压力。
文件、物品可以重来,人的生命不能回头。
银淑这个角色戏份不多,我却喜欢。
最受不了每次都把护士演成花痴,
银淑与护理长在与相道的互动方式其实很写实。
※徐南俊院长,一个恩威并重的长者。
因为一次手术的失败,在心中留下阴影,
有着身为医师却救不回自己亲人的无奈。
而理智的贤友在面对亲人罹病时,
家属与医生立场角色对调,
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因此设身体会家属心情,
院长和贤友似乎从对方看到自己。
※相道是处于生涩菜鸟与翱翔飞鹰之间的老鸟。
在他身上看到历经磨练后,
对于病患与长官得心应手的圆融处理,也看到了医院百态。
他甚至由医生变成病患,
于是学会从病患的角度来要求医生,
由他来做最后哲理性的结束,最适合不过。
【向日葵】中每一个角色,及每一场戏都表达多重的主题,
借着不同个性的人物,和真实自然的故事串联起来,
不但有医学人生哲理,也有亲情、爱情、友情及人性的探讨。
※【向日葵经典】※
短短16集的故事,却能探索这么多层面,
因为编剧总是能将原本啰唆冗长的问题,化成一句经典。
台词深入浅出,平凡却隽永,
以最精简的话语,表达最多重的涵义。
『把眼泪擦掉,或者脱掉白袍再哭!』
『面对死亡也有要遵守的规则。』
『不要理我,我很危险!』
[要过人的生活就不要当医生].
『过去我一直希望你过的不好,
可是对我的生活一点帮助也没有。』
『你的头脑没有问题,只是我们心跳频率不一样。』
『要得到真正的东西,就要丢掉假的东西。』
『死神就在我面前,这世界却捉着我不放。』
『开刀对我们来说是工作,对病患来说是战争。』
『这也许不是患者的选择,只是很奇妙的让他往我们要的方向选择。』
『我羡慕你的美,羡慕现在患者还能伤害到你的灵魂。』
贤友抓着仁昌的衣领说:
『既然不相信这个人,喜欢他又有甚么用?』
当他对仁昌说时,其实也是想对夏卿说的话,
更是对自己说的话。
相道在急诊室「应付」一个不合作的病人,
一边演出医院中光怪陆离的各色人物与现象,
一边也对于「ALS」做最简明易懂的说明,
在往后相道得病时,便清楚易懂,无需另做解释。
编剧既精准又流畅,简单俐落又确中要点,
像一套底子扎实、拳脚俐落的功夫,
拳拳到肉,招招致命!
※【人道向日葵】※
『他到底是人 还是植物,
他要死的时候我把他救回来,那些监护人很感激我,
现在居然说 不知道救起来是这样子,反而恨我….
把选择权留给监护人及患者吧!』
这是第二句射中我心脏的话,
看似无情,其实最写实,这就是真实的人性矛盾。
剧中探讨最多的应该是所谓生命的尊严与人道。
从金小姬到仁昌的老师、教授、贤友的哥哥、到相道。
编剧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讨问题,
去呈现病人的各种心态。
有求生意志的、放弃的,
是选择只要活着就好,还是活也要活得有尊严。
甚么是人道?
是痛苦的活着,还是潇洒的走去。
尤其是越来越多植物人苏醒的例子发生后,
许多想法又要重新思索。
剧中最后一场3人对于生命与生活的品质的辩论,很精采。
其实编剧一直在自我辩论,
在这个对与错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时代,
可能是永远没有结果的争论。
好象真的只能说:『把选择权留给监护人及患者吧!』
自己的路自己选择,不要后悔。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有幸选择自己的人生??
柳上国是探讨濒死病人的照护,
现在逐渐被重视的安宁照护理念。
对于一个明知已无法挽回的生命,
我们能做甚么?
维持生理与心理的舒适成了最大的课题。
相道也在探讨一个面临生命即将结束者的反应与需求,
院长对相道说:
『如果你要顾虑别人的情绪,根本没空整理自己的情绪。』
院长为相道安排的一场手术,让我红了眼眶。
可不是比流泪说:『要坚强,要保重。』更加实在与感动吗?
过多的关注,有时反而是一种沉重的负荷。
※面对死亡,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小姬:『我没有勇气等待死亡。』
相道:『我所害怕的不是即将临死亡,而是在你跟才逢面前掉眼泪。』
剧中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案例,
都是医院中不断上演的情事。
述说医师的心理,也述说病人的心理。
带出医学哲理,也带出人生哲理。
『医生是拿着杀人工具在向上帝要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刀子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
如何拿捏自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真实向日葵】※
「向日葵」中呈现的问题十分广泛,
从医师到病患的心态,面对死亡时的反应。
医疗纠纷、被抛弃的病人、没有保险的人、VIP case;
甚至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
科与科之间的互动与冲突;
即使一句:『我不是说我要用这个房间』
『病人的故事是员工的点心吗?』
都完整呈现医院真实生态。
「向日葵」并不刻意卖弄专业,没有很深奥高不可攀的医学知识。
呈现出来的镜头力求正确易懂,是一场心灵与视觉的飨宴。
不会用血淋淋的画面制造真实,
不刻意用特写镜头去展现专业,
其实有时长镜头更能显现整体真实景况。
贤友在推车上做心外按摩一幕,震撼中却不失真。
电击的时候,扣mask的人一定会闪开。
(除了第一幕,相道有些慢)
准西为政美急救时,是使用单手,
因为对象是儿童,不能全部一视同仁。
金小姬被急救时,碍于尺度不能完全袒胸,仍不忘敞开外衣。
小姬与顺英要开脑袋瓜就不会还留着秀发,
对于一个配角而言,是很专业的精神。
就算是刷完手后的交谈,技术已经不是重点,
依然不会忘记「无菌原则」
贤友做腰椎注射时,
特写镜头虽然不在病人的身上,
但是护理长仍然为病人维持「煮熟的虾子」的姿势,
决不混水摸鱼。
一出好的戏,是要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不该艰深难懂,让观众却步,
更不能以为观众不是专业人士,
就抱着投机心态轻率蒙混。
当然,没有东西是完美无暇的,
「向日葵」也不是百分百。
文顺英应该是此剧中最明显的错误,
一个病房都要加铁窗的精神病患,
怎么可能自由的在全院窜来窜去,
还公光正大跟医师去喝酒。
但是编剧还是赋予他一个合理化的情节,
一个以院为家对医院有特殊情感的前护士,
院长授权重大任务的病患,
(我都这样跟人家解释.还合理吧!!!CCC)
另一个明显的失误,
就是贤友在套着氧气导管的柳上国面前点火,
粉~~危险(果然是危险贤友!)
其余的不仔细吹毛求疵还很难发现,
即使有些小…小….失误
(有些觉得是翻译造成的)也不需在乌龟背上拔毛。
※【向日葵贤友】※
「专业贤友」
谈到演员的表现,当然不能不说那个戏剧天才安在旭。
常说安在旭浑身是戏,
修哲脚指头会演戏,贤友的手指也不惶多让。
从他拿手术刀划下第一刀,
就可清楚透析这个角色的性格---自信、坚定、果决。
我深深的相信在旭之贤友,
能够了解每一个动作所代表的意义。
因此能够正确精准的做出每一个技术性的动作。
这是一个演员的悟性,也是他的用功。
我仔细看着每一个人的动作,
贤友一如他在剧中的角色,医术高超,技术优良。
其实有时真正的医师,也不可能将书上的标准动作全部做到,
只能掌握基本的原则,贤友却能做得很标准。
先说CPR动作,
打直的手臂是很基本的要求,可是很多人都做不到。
当我看到他被另一只手扣住,紧贴在病人胸上那一手,
五指上翘,仅手掌贴着时,
我像是发现宝藏一样,惊呼着。
演戏的时候,
当然不可能真的往病人身上压,
如何打直手臂,又有下压的动作,是需要一些技巧。
贤友那一个重击的动作,虽不是真正打下去,
那个力道可绝对不少。
很多人都有CPR的基本概念,
其实只要有些技巧便能正确的呈现。
在【向日葵】中,将手臂与手掌的镜头分开,
不但逼真,也更具震撼效果,
绝不能以「真人不宜」作为搪塞的借口,
如果演员无法做得正确,应该宁愿不做。
更不该以特写镜头呈现错误,自打嘴巴,自曝其短。
看他做「腰椎注射」,
从戴手套,到将针穿进去,
动作熟练标准,却没有那种刻意要作标准的生硬。
看他甩动片子,在灯下看的样子,
不是耍帅,真的是许多医师惯有的动作
看他刷完手后,每一个动作,
像是知道所谓「无菌」的意义,
完全没有犯规。
「挚爱贤友」
我发现在旭接的角色都是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优点的人。
不会是一个完美崇高的偶像。
看着【向日葵】,我始终不能理解,
为甚么大家都说他冷酷无情?
我明明看他就是心酸、无奈、受伤。
甚至对女人没辄,
对夏卿没辄,对淑燕也是。
他虽然固执、倔强、却也孩子气。
把药粉洒在夏卿面前,对淑燕的强吻。
他的坦白却是一致的,对病人、对淑燕:
『我早就想吻你了。』
『我很想跟你谈恋爱,可是不可能,因为我还在等夏卿。』
内敛的角色,其实最难诠释。
在那个气宇不凡,坚持自己理念的外表下,
即使有时面无表情,
依然能够从眼神中清楚感受他的伤痛。
这样的贤友,更让人心疼。
因为他连发泄也不能。
即使是黄汤下肚后,依然有所保留。
『不要理我,我很危险。』
『对不起,柳上国先生。』
在JW的戏中,令人心动的画面不少,
贤友却最常让我变花痴。
不管是站着、躺着、跑着、醉了,甚至翻白眼,
怎一个「帅」字了得。
难忘泪眼贤友。
难忘白袍飞扬的贤友。
夕阳余晖中的贤友。
溜冰的贤友。
尤其是贤友每次转身离开淑燕,晃一晃头,有一点不削的眼神。
嘴角却不经意流露发自内心的微笑,
这个表情每次都在我脑海逗留良久。
看贤友跑步,谨慎从容。
看贤友醉酒,仍屹立故作镇静。
不是地铁狂奔的江民,也不是溜来跳去的俊虎。
不是痞子逛街的修哲,更不是醉倒路边的民秀。
尤其在手术房中,带上口罩、帽子。
唯一能表现情绪的就是眼睛,
透过他会说话的眼睛,便能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关于贤友的观点,谁又能说他错。
只是理性让他更早看透人生与人性,
只是在封闭的心灵中,忽略了属于情感的角落。
但是,
外表的坚强,又何尝不是在掩饰内心的脆弱。.
贤友说:
『我对生命太傲慢?这点好象是,又好象不是。』
※【向日葵哲理】※
相信许多人看这部戏,焦点在于3人的情感纠葛、四角习题。
用这个角度来看,可能觉得结局略嫌草率。
但是若换个角度,
以人生哲理来看,
便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观,
我反倒认为这才是戏的重点。
3个人看似为爱情所苦,其实他们各有各的心结。
※「凡人准西」
喜欢夏卿,也喜欢贤友。
对于贤友,更是爱恨交织的情结..
无法臣服,也无法反驳。
他对贤友说:
『那时候,我认为整个神经科都是为你而存在。』
包括爱情,包括事业。
准西的结,
其实不是对夏卿的爱,不是对贤友的忌妒。
是一种被认同的成就感。
人体内总是有一种叫不服气、不甘心的细胞。
这样的力量,支撑着摇摇欲墬的心力。
但是就像打篮球那一幕:
贤友再苦也总是昂首站着。
准西便懂得喘息,相信自己会撑的更久。
他以为,他需要的是赢过贤友,
殊不知,他需要的是贤友与夏卿的肯定。
『我终于看到你畏缩的样子,我熬得有价值了。』
可是当贤友提出医治哥哥的请求时,
准西的一声轻叹,叹出多年的郁闷:
『谢谢你,贤友。』
医好贤友哥哥,也医好贤友的不信任,
也去除自己心中的毒瘤。
不是因为使用先进技术,不是获得进修的机会。
药要对症才有效,人要站对位置才能发挥所长。
放下心中的大石后,
才有空间思索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
像准西这样的性格,
能够发挥人道关怀的地方,才是最适合他的地方。
※「强者夏卿」
『贤友不是我唯一的爱,却是我最痛的爱。』
发炎的伤口勉强缝合,
只是往更深处化脓,更痛、更难痊愈。
人心是矛盾的,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我怕说出后,有关你的一切会消失。』
却又希望贤友能够自己坦白,给自己一个可以原谅的借口。
这不就是许多人会犯的错误?
因为没勇气证实,独自钻牛角尖,却将自己推向死胡同。
夏卿的结,不是对贤友的爱与恨,
是自己心中的脓疡。
夏卿与贤友其实是同一类型的人,
跟贤友封闭内心、情愿装酷一样,
夏卿也喜欢用反向的刺激法。
人总是这样,
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不会想自己其实也是一样。
怪贤友怯懦不坦白时,自己又何尝勇敢面对?
夏卿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典型。
对贤友有着完美的要求,却轻易原谅了准西。
相信她也体会到恨一个人,只会让自己不快乐..。。。
误会是感情的杀手,
夏卿与贤友是同类型的人,
看似速配,其实棱角正相互刺伤着。
对于俊瑞,是友情大过爱情吧!
没有人规定失去一段爱情,就必须接受另一个。
拔掉胸口的刀,
让心更宽广,视野更清晰,
判断更加理性,不再感情用事。
※【冰山贤友】
贤友的结有两个:
一个来自家庭,一个来自爱情。
贤友说:
『其实我跟爸爸很像,都那么固执。』
对于父亲的不谅解,让他走着与牧师相反的道路。
牧师重情感寄托,贤友便重理智判断,
不让情感蒙蔽理智,殊不知双方都是狭隘的。
哥哥的病,最大的意义在于「角色的对调」
当医师变成了家属,
心态上便不再只是如何去除病源,
不再只是负责医病的角色。
体验了家属的仿徨忧虑,需要的情感慰藉,
也了解了准西的思虑。
就像相道说:
『现在我已经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医师了。』
贤友不只化解了对父兄的恨、对准西的不谅解,
更化解了冰封的情感。
体会了人类对于情感的需求,
也体会了有时「善意的谎言」也是必要的。
今后的贤友,将不只是一个医技超群的医师,
也会是一个具同理心,仁心仁术的好医师,
很多人都会执着于某些人事。
尤其是初恋,以为那是一生难以磨灭的爱,
但当再次重现时却发现:
一切的美好,其实只存在记忆里。
『过去几年,我一直活在你莫名的憎恨中,
当我知道你对我的信心只有这样,我更加失望了。』
这才是贤友的最痛。
贤友不是不相信自己对淑燕的爱,
是不敢相信旧爱会如此轻易消失..。
人生要有得,便要懂得舍。
丢到包袱,才能填装真正需要的东西。
人是情感的动物,也是奇怪的情感动物。
仁昌与淑燕是同样形状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心跳频率。
贤友与夏卿是同样的菱形,却总是相互刺伤。
淑燕与贤友看似不同类型,却相互支持、互相疗伤。
贤友把淑燕叫进开刀房,
用他一贯酷到最高点的方式,
带领她摆脱过往,才让淑燕勇敢走上台要求出院。
淑燕的柔软,一次一次渗入贤友封锁的心灵,
慢慢开启尘封已久的枷锁,
两人互为借镜,弥补彼此的不足。
这世界是个万花筒,
转动不同方向,就呈现不同的图案。
站在不同角度,便有不同的感受。
没有所谓绝对的完美,绝对的正确。
不必太过执着与固执,
唯有不断融合、不断填补,才能有更漂亮的线条。
※【向日葵协奏曲】※
【向日葵】被我称为「韩剧第一」的原因,
就是因为它整体配合得几近完美。
探讨多重又复杂的严肃议题,
人物众多,支线交错,
却完全不会沉闷,也不会轻浮。
轻松易懂,生动有趣,
却又富含令人深思的医学人生哲理。
无论是剧情的连贯,镜头的掌握,剪辑的编排,
甚至演员的走位,都有精心的设计。
没有虚置的镜头,没有无谓的废话。
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开头内科与外科在走廊上的交会,
就像内外科的立场一样:
虽走着不同的方向,却不免经常交集。
其实同一个出发点,同一个目的地,只是道路不同。
贤友再次被夏卿刺伤,在电梯前失了神,
错过电梯,只好走向楼梯,
却因此巧遇淑燕。
以这样的方式,为往后的剧情留下伏笔,
人生也是如此,
此路不通,换一个方向,
也会有奇遇。
当院长在道场「开导」才逢时,
院长是黑带,相道红带,才逢白带。
还有最后以长镜头拍摄人来人往的大厅,
都是别具用心,深富涵义。
在场景安排上,
充分显现导演利用摄影镜头来呈现哲理的才华。
而且总是以诙谐的态度面对严肃的人生议题,
在谈笑间,阐述生命的真相。
尹学长的录音遗言说:
『虽然常常接触到死亡,当自己面临的时候,却是如此痛苦。
我的身体到底哪里出了毛病?
不能亲自用手、用眼,将他打开来检查,是我一大憾事。
我先走了,我去参加庆祝大会,
接下来该是徐南俊吧!
你这家伙要少喝点酒,用健康的样子来见我。
我在的地方也许是另一个世界,
我担心你来了,又把他搞得乱七八糟。』
戏在相道的信中作深富哲理的结束。
『如果听到有人告诉他:时间可以解决一切,
能够点头赞成的话,那他是真正幸福的人。』
人生不就是这样,
欢笑融合泪水,甘甜参杂苦涩。
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真义。
为甚么叫「向日葵」?
相道说:
『就像整天看着太阳的太阳花一样,
医师就这样憔悴而凄惨的,还有无望的看着上天,
医师就是这样存在的。』
我想,不管如何…
人都要一直向着阳光,向着光明之路走。
安在旭也很向日葵。
**「后记」**
想写【向日葵】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本来只是想列出当中的哲理名言。
渐渐地看了许多关于【向日葵】的好文章,
可是好象很少人用这个角度探讨。
发现陵陵跟我有一样的想法:
『戏中医学人生哲理,才是这部戏的精髓,
当中爱情,只是用来突显人物个性,并不是戏的重点。』
才知道原来我不是异类,(或许是两个怪胎)
于是文章就变成这样了。
开始写的时候,我遇到第一个难题:
是用大陆版好,还是台湾版好。
台湾版较完整,且大部分的人都看台湾版。
因此还是决定用他。
但是我不得不说,关于翻译用词与职称,
我比较喜欢大陆版。
像仁昌对贤友说:
『淑燕是一个纯洁的女孩子,希望张医师不要伤害到他。』
贤友的响应,
台湾版:『干甚么?穷紧张!』
大陆版:『现在的我,还能伤害谁?』
我其实比较喜欢大陆版…….
写着写着,
我发现这真是一个严肃的议题,
一方面怕不适合轰伦们,
一方面怕被认为卖弄专业。
我只是一个小小护士,所知其实很有限,
而【向日葵】并不神秘深奥。
但是不愚弄观众的认真态度令人激赏。
我也只是刚好心有所感罢了,
脱离我生活的部分我也不懂。
戏剧可以是娱乐、纪实,也可以是启发。
而【向日葵】却是融合了所有的精采好戏。
视觉娱乐可能不久就忘了,
感人好词却可能影响深远。
看着精采的剧情,欣赏酷帅的贤友时,
何妨想想剧中的涵义,也许会有惊奇的发现。
{我每次看都有新发现}
愿与大家分享。
[ 本帖最后由 旭阳 于 2006-10-31 13: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