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8-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偷走的那五年》:找回香港电影的味道
2013-07-18 18:14:15
本届金爵奖有两部香港导演的作品入围,一部林超贤的《激战》,一部黄真真的《被偷走的那五年》,一男一女两位港导,正好拿出了两部调性迥异的作品,前者血气方刚,英雄豪迈;后者浪漫爱情,细腻温婉。一个豪放派,一个婉约派,恰好我都看了,都颇具可看性,不然也不会入围金爵。
港片之于内地电影历来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港电影恰好经历了一段黄金时期,也成为内地商业电影文化的重要启蒙来源。时过境迁,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进入内地发展,新世纪初曾在内地影市圈走了不少票房,不过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在快速抢占内地影市的过程中,不少粗制滥造的港片逐渐败坏了观众的胃口,而对内地观众的片面迎合也在无形中削弱了港片自身的艺术力量,关于“港片衰落”的提法,一时不绝于耳。
不过就在我们熟悉的一批香港影人遭受信誉危机时,香港电影的强大复苏力量也在涌动,徐克、周星驰、陈可辛等影人已经摸索出了跨地域性的作品路数并大获成功,而一批相对保持“本色”的香港导演,其实也在另一条道路上打磨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创作宗旨:《激战》和《被偷走的那五年》都云集了两岸三地的演员,大陆演员白百何还在《被偷走的那五年》里担纲绝对主演,整个故事基本都是由她的角色所承载,而且拍摄地主要在台北,一位大陆演员身边围绕着一群港台演员,演出一场悲欢离合的“五年之痒”,却毫无违和感。
97之后,CEPA又至,香港的经济、社会、文化早就开始向更大的母体进行融合了,香港电影如果想追求所谓“去大陆化”的“港味”,恐怕并不现实——甚至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伪的。讲中国人的故事,整合两岸三地的幕前幕后资源,这才是电影创作的正道。随着两岸三地交流的日渐频繁,在电影文化中其实早就实现了某种程度的“一体化”——对于年轻的中国电影观众而言,他们追慕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历程,其实都在愈发的都市化、白领化,也就达致了相对统一的电影审美心理,在这个基础上,“港味”应当被杂糅进更宽泛范畴的“中国电影”内。《被偷走的那五年》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影片对于当代中国都市白领的情感纠结,有着敏锐而细腻的点画,随着时代的演进,“七年之痒”几乎变成了“五年之痒”,人生中一段段的时间都被裹挟进时代的潮流而“偷”走……
《被偷走的那五年》的片名甚至像一个冥冥中的谶语,香港电影不久前也经历了“被偷走的那五年”,当大陆影市刚刚复苏、开放时,在商业电影创作上有着巨大优势的香港影人开闸泄洪般的冲入内地,收割了相当的票房回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迷失了自我,导致了香港影人常常不自觉诉及的港片焦虑。
港片就是港片,“尽皆癫狂,尽皆过火”为的都是观众,当港片所面对的观众对象发生改变后,其创作方式自然也会经过一段震荡期,但尘埃落定后,顽强而富有探索精神的香港导演必会找到合适的位置来安放来自香港的电影精神。
王道在于真正了解观众们的所思所想,不怕“俗”,就怕“作”,譬如《被偷走的那五年》,片中当然有很多观众熟悉的套路,这也是好莱坞电影和传说中的类型片技巧,但关键要做到“俗而不作”,在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画面背后,用真挚的情感跟观众沟通,做到这一点,观众一般也就不会拒绝了。
《被偷走的那五年》也许预示着,香港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已经找回来了,急功近利的票房圈钱时代已经过去,好好跟观众沟通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