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放的年华:写在刘若英上海演唱会前夕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记不清刘若英的确切长相,这个被媒体形容为“才女”、“知性”、“淳香得尤如奶茶”的女子实在是太普通,没有靓丽的容颜,也没有骄人的身材,那几首小女人味十足的歌,听着听着竟会生出腻歪的味道。但是,总有许多事情因为“但是”这两个字而改变,从她不断出新的电影、电视、唱片专辑里,她原本模糊的面孔越来越清晰明朗起来,直至全面代替了原先的偏见,她的征服无疑是润物细无声的,不会很猛烈,但却长久,这样的影响对于一个艺人来说,未尝不好。
2004年3月6日,刘若英即将踏足上海大舞台举行她的首场大陆演唱会,整场演唱会将继续延续两年前她的台北“单身日志”演唱会的风格,制作班底都是原班人马。而两年前的那场演唱会又无比清晰的浮现在脑海中,她的惊艳全场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刘若英,而对于她的欣赏和喜欢或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2002年6月1日,这一天也正好是刘若英的生日,她平生第一场演唱会在台北如期举行。一直以来印象中静态的刘若英在这场演唱会中来了一次完全颠覆和快意创新,整场演出动静相宜,唱歌仿佛已变的不最重要,籍由唱歌而表露的一个30岁女子真实的心路历程以及与观者分享的生活中酸甜苦辣成了真正的灵魂,难怪媒体对这场演唱会也评价甚高,称之为“笑中带泪、唱演俱佳”。而事实确是如此,整场演唱会看下来,除了感动,还不时被幽默的说笑逗乐,而演唱会制作独具匠心,加入了许多极普通的道具,比如一张沙发、一部电话、一栋古朴的小洋楼做背景,而伴舞也不仅仅是伴舞,他们的表演有些类似舞台剧,绿叶绕梁的小楼下一盏昏黄的路灯照着一对羞涩的初恋男女;一个男孩捧着书在阳台上独自徜佯,上楼又下楼,所有这些场景非常别致引人入胜,并轻而易举的营造出一个令人遐想连篇的空间,配合刘若英温婉舒缓的声线和细腻情怀的歌词,确实非常“才女”,有把人拉回“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的意境的力量。关于初恋的回味,刘若英主要选取了2001年发行的专辑《成全》中的《我曾爱过一个男孩》,《对面男生的房间》和2000年发行的《我等你》中的《后来》,情窦初开的歌词、细腻浪漫的情怀、秘不可宣的奇妙感觉,令人心动不已。刘若英粉白细质的脸庞、黑如点漆的大眼睛、泡泡袖的长裙衬着她珠圆玉润的双肩,人、景、歌很默契的配合着。
那时候的刘若英已经拍完了广为观众熟悉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和《似水年华》,无论前者的张幼仪还是后者的英,流露出的都是似曾相识略带忧郁的静态美,她并不十分抢眼的脸庞和沉静内敛的演技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她是因为拍了这两部电视剧而走红的,但谁曾料到,1995年的电影处女作《少女小渔》和1999年的《征婚启事》早已使她名扬影坛,头顶两只亚太影后的桂冠,她的成绩足以令人侧目,但是刘若英本身流露的气质却依然很“邻家”,似乎并没有因为耀眼的光环而改变什么,或许也就是因为缺少“星相”才会让她走得更远。之后,又有了亚太参展影片《夜奔》和陈国富的惊悚电影《双瞳》,而《粉红女郎》已经是2002年台北演唱会之后的事了。所以,电影主题曲的演绎成了刘若英演唱会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她选择了1995年唱片专辑《少女小渔的美丽与哀愁》的《决定》(电影《少女小渔》主题曲)、《我等你》专辑中的《四月天》(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及舞台剧《花季未了》的同名主题曲等经典曲目。听得出,每一首歌曲都凝结着她大量的情感,泪花隐约间,翻滚着几许苦甜难言的往事,来自电影、也来自自己。而她早已广为传唱的代表曲目《很爱很爱你》、《成全》、《年华》、《一辈子的孤单》无不在细细密密的诉说着一个女人成长的历程,某些说不来的感受籍由刘若英的声音传达到观者眼中,形成彼此心意相通的奇妙状态,可以说,刘若英的歌唱出了现代都市女性有一点无奈、有一点伤感、又有一点勇敢的精神,也许会遭受挫折,但更多的还是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
但是如果你以为整场演唱会都很“小女人”的话,那就错了,2002年夏天的刘若英已经展现了她热烈奔放的一面,她跳舞、戴金色卷发、穿短裙…而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和张艾嘉、李心洁合作的一出舞台短剧,真正应了“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名话,有情节、有对白、有表演,还有歌曲,一路听来,很是过瘾。其中张艾嘉的经典曲目《爱的代价》,李心洁的代表作《说爱我》都被完整演绎。而刘若英丰富的面部表情、热烈的肢体语言、奔放的表演功力让观者见识了她“动”的一面。2004年,张艾嘉、李心洁仍将继续出现在刘若英上海演唱会的舞台上,再次一展这三个奇女子得天独厚的表演功力。这三个女子刚一起拍完了一部新电影《20 30 40》,参加了柏林电影节,她们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盛放的年华不由令人阵阵惊叹。
[ Last edited by gaga on 2004-3-6 at 01:26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