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值得進影院看大螢幕二刷。
其實觀賞過程沒那麼喜愛,老在os: 這片值得坎城場刊史上最高分3.8嗎?
直到真正擊中我的兩處:小牛犢的哞叫和配樂那鼓擊梵音似的哞,以及結尾。
這才領悟影展老司機們為何喜愛溢於言表,而評審團又不給本片任何獎勵!
(我對夕陽之舞反而沒特別感受,私以為,全鐘淑最棒的一段是開頭的剝橘子)
至於那盛讚拍出村上春樹精神的影評人,怕是對村上春樹有什麼誤解,或說我對村上春樹的理解膚淺了?
村上於我是冰冷、無、空、無情緒、無情感的極致啊。
以演員表演來說,在我看就不夠空無、不夠喪,鐘秀是演員本人演法(野心?)太滿,
海美是演員本身太靈,本身就散發生之勁(不然就不會在海選中脫穎而出了),不太適合說著great hunger,喊著希望消失的台詞。
Great hunger、生命意義那種台詞,跟鐘秀文藝創作組畢業、準備當作家這人設,也正是我嫌全片做作的部份。
如果李導演真要探討階級差異,給男主這種文縐縐的人設做啥?這人設真正發揮意義的地方,反而是結尾。
李導演用村上小說這個基座,影評人卻看出階級,我覺得特好笑。村上作品裡從來沒有真正意義的藍領啊。反而是那種明明在世界的中間,可以煮著義大利麵、聽古典樂,卻還在質疑生之意義的無聊文青男。
毋寧說李導演做的是解構、重塑,用熾熱、燃燒、非洲舞等等元素意象,長出的是絕對韓國靈魂的作品,跟村上沒半毛錢關係。
先記錄到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