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单位 来源:[后窗看电影]
_' c1 z6 Q2 z+ o2 X6 R9 | 前些日子,我很愤懑。+ J9 Q7 N7 d4 y0 v( \) D2 g
其一:周星弛得到了七项金象大奖,他应该很开心吧,但我是很不开心。这样说并不是说我对周星弛很有恶感,恰恰相反,我也马马乎乎算个周迷了。我愤懑的只是,他在不该得奖的时候得奖了。《少林足球》?算个球啊,与他的其他片子相比。3 n9 u. C/ b2 C# n T
我想,此时的周星弛很开心吧,但我很愤懑。
/ k0 v+ Z, E, e7 B; c- _2 g 对周星弛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孤单,他的内向,他的沉默与塌实。记得那年(99?)他到北大,有记者让周评价一下自己与葛优。他说,我认为自己不如葛优,我的片子会让人笑,让人大笑,看葛优的片子,我也大笑,但看葛优的《活着》的时候,我哭了。+ Z7 U; R1 z& h8 R& q
我喜欢让我笑的周星弛,我也喜欢让我沉默的此时的周星弛,但我不喜欢现在的捧奖而乐的周星弛。$ |( B" i Y: n" Y& H* A2 p* p( Q
第二:《男人四十》让我很很很很失望。
7 L) U6 \: V; g! q 我是报着极大的极大的期待观看《男人四十》的,许鞍华是一名比较出色的导演,作为胡金铨的弟子,她的一些旧作相当不错,印象最深的当数《女人四十》,很是不错,生活的苦难,以及苦难中的淡淡的欢乐和久久的坚持让人迷恋。
' z" Z# f* O/ w# [( g2 k 但〈男人四十〉是个什么东西啊,简直成了〈男人四十成死尸〉了。许鞍华说自己当初并没有想把〈男人四十〉拍成〈女人四十〉的姊妹篇,名字只不过是发行方的要求,但怎么着也不能拍成这样的一部糟糕的东西啊。
2 |, `9 X$ M9 ?( f- ?/ o# |8 F 萧芳芳和张学友同样面临着四十不惑时的尴尬,家庭,工作,事业。
' S. e, \! Z/ v H7 f9 ^! C萧芳芳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是烦闷的,但她坚持着,她有一个乐观的希望,她想,不论怎样,生活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 r3 N6 t4 e% d n! E: ~
张学友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却是逃避的,逃避妻子,逃避子女,逃避老师,逃避事业,逃避师生恋,最终逃避到深圳的时候,他还是逃到林嘉欣的怀里了。张学友讲课的时候装青春蛊惑,勉强的很,显得这个人的人格很贱;下课后,装老派沧桑,戴个花镜,也不象,显得这人怎么着都是富家公子体验民生时候自怨自艾的样子。
! Y# r5 C# y3 g3 I4 U, p# A 四十男人在这里没有了勇气,没有了锐气,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精力,没有了世事洞察洒脱自如的处理。
0 l# c" O5 d `) X& g6 P4 J$ Q: D, L 四十男人成了死尸男人,比一个毛头小子还不知道怎么料理自己,一个丫头片子三下两下,就把自己骗上了背叛之路,可悲啊。
z& q& k: S, l7 w 面对困难,萧芳芳所具有的勇气毅力坚持,在张学友这儿全不可见了。也许导演会说,他要表现的就是张学友的委琐。" g5 h8 t* G0 t/ ?
他好面子,挣钱没同学多,还硬充,可没充两下,就又给人的孩子补课去了。
5 h x/ S i; J 他好色,学生还没有搞他,只不过是一个老师说林嘉欣喜欢他,他自己心里就有鬼就就春心荡漾了。
|% `, B- [/ N& a$ o. J/ c 他嫉妒心强,过了几十年还念念不忘,自己拣了老师的二茬,可既然忘不了,初又干吗娶了梅艳芳。如果是因为同情娶的话,按照梅艳芳自己的说法,没有感情,只是同情,这几十年怎么活啊。如果是因为爱情娶的话,那一切不是已经过去了么,自己何必还一天到晚,念念不忘,电影中反复插播过去的情景呢。
* Z3 n, b. Y L# O6 p \ 有一句话,叫做软弱也要软弱的有骨头。张学友表现得这么差,也就难怪林嘉欣就凭着三言两语的挑逗,就成了最佳配角最佳新人了。2 _5 G' }; k' G" D% {# M. M4 y. A
全片好象关注的点很多,有家庭,有爱情,有事业,有婚外恋。但实际上,许鞍华在这里关注的却只有一点,即色情。- M! ?( o) n( V( K4 G2 w
太失败了。
. `7 P5 Y/ g+ v) `( j" f 其实,把〈八月照相馆〉和〈男人四十〉放在一起提,很多人也许会觉得莫名其妙,一个是一段若有若无最终消散的爱情,一个是爱情事业亲情友情一团糟的故事,一个是30岁的男子,一个是40岁的男人,能放到一块吗?
: f2 a* V1 S E' K9 m, h0 q 但是,放到一起看看又有何不可呢?
6 ~1 p- m% P# `0 Y# [+ R3 q 永元(八月照相馆的男主人公)30岁了,未婚,以前的女友和别人结了婚,已经生下两个孩子了。他又认识了德琳,一个可爱的女交警。/ z9 {) f* Q1 ?6 x' g
两人之间若有若无的。永元认识她的时候,已经得了病,他活不长的。两人之间快乐的交往着。这或许可以称为爱情。. y( B5 i Y8 l7 S0 x! i
永元的父亲和姐姐很关心他,他也关心他们。
9 L) H& S L" ?- G 他给家里买买菜,做做饭。夜晚打雷的时候。6 b/ V" o( I% z# h1 q7 U
他跑到父亲的房间里,和衣卧下。父亲老是搞不懂电视机的用法,他很愤怒,离去,父亲无声地望着他。静下来,他又在书房里给父亲画遥控机用法图示。8 C e( r! Q% ^8 ~
他在房间里哭泣的时候,父亲在外间悲哀的望着窗外。
/ D. v, T2 i i7 z) B 他姐姐说话给他解闷,陪他在医院。这是亲情。
. a7 U/ l- J9 v 永元邀请自己的朋友一起喝酒、野餐、照相。朋友说,你不能再喝了。永元背街撒尿,永元说,告诉你一件事,我要死了。永元的朋友说,去你的,喝酒去。永元只能以玩笑的方式说出悲哀的事实真相。这是友情和对命运的抗争。: v' `- C2 u/ Z1 R
永元的笑容永远是灿烂的,心无机府,胸有成竹。永元从住院到临去前,他始终没有与德琳相见,她给他写了一封信,他收到了,他也给了她一封信,没有发出,他坐在照相机前给自己照相,画面在隐显之间,照片就成了遗照。- ]3 s: U: F/ D3 i% W+ H
永元面临着的艰难比张学友大。4 ^# U& s8 J: O, k! f" Z
死亡。天大地大死亡最大。永元还是如永元地活着,他对生活更多的是珍惜,对亲情更多的是眷恋,对艰难和死亡更多的是直面。+ d" \8 K) A* r7 h0 o
永元面临的诱惑比张学友大。( ]% b, I! {/ O6 b& M& S6 k/ L, s
张学友搞师生恋,搞婚外恋,作为一名学生,林嘉欣还不具备完全判断自己行为的人,这是罪恶。永元与德琳之间情投意合,永元还没有结婚,德琳业已成人。自己的老婆被别人搞了师生恋,自己就去搞肯定是别人的老婆的女学生师生恋。这就是四十男人?5 M0 X5 S; W8 W+ u( Y/ G' \5 Y
张学友不能给林嘉欣什么,永元却可以明白地告诉德琳他爱她。& g. x! j7 z- L# Y5 v
张学友逃避了,选择出墙,选择伤害。永元逃避了,选择保护自己的爱人,让自己被淡忘,让爱人更幸福。0 L- f& r* |% t- p: F" s
之所以将他们两人放在一起比较,不仅因为他们面临同样的艰难,还因为他们都是男性,都是中年男性。张学友已婚了,儿子也已成人,他无疑属于中年之列。永元年近30,虽然还没有结婚,但身边的人也大多有孩子了,应说也是中年之列。更重要的一个中年属性是由于他的绝症带来的,死亡催人老去,永元的心态早已不是一个普通的30岁的单身男子所具有的心态了,他被死亡急速地推进了中年的行列。
1 e3 p8 y( M# q. i1 m- k 《男人四十》无疑是失败的,而可喜的是,我们在《八月照相馆》中看到了一个优秀的中年男子形象,更准确地说,不仅形象优秀,而且电影表达优秀。
L, k# q6 x* B* u) ?- S 全片最出采的地方我认为不是永元与德琳之间的爱情戏,而是永元那无可无不可的却有真诚的笑容,那面对死亡心有牵挂心与不甘却也从容洒脱的状态,他给老太太拍遗照,给小孩子拉架,和父亲争吵,在房间里静坐发呆,令人绝倒。) r( P. [- a(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