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2-12-2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铮铮琵琶行--听一曲《爱的蹦极》
youngyoung既问到此,我不妨添酒回灯重开宴,细数心中无限事。0 y9 y3 k( [7 a% O# R: e5 _
主人公的痛苦与挣扎,编者是安排有的,但是,同时也安排了流于俗套的外界压力。$ @+ P+ {) m+ h9 \. v* v/ e5 j% G
我总认为,有形的痛苦远不及无形的来得深刻,来得痛彻心扉。
' q% @7 ~+ W, G' t 如果再见她,再感觉到她,而不能告知她,只能远远地看着她,那又是什么样的痛呢?' z" |7 O# Z/ N* H. e+ D
仁友完全可以什么都不表现,周遭的压力,完全可以只来自他的内心。
, { K& P- c9 t! Q, D1 L- p$ u 他内心里,十七年的凡尘俗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多的思虑。他知道那样不顾一切真情流露的后果,自以为为她好的他应该忍着什么都不说。这样,他的挣扎会更多,对唯一的真爱相认与不相认的挣扎,对家与社会外表如昔内心已经远离的挣扎,固有的传统观念与真实的心灵呼唤的挣扎,游离于这些挣扎间,仁友的痛会更令人唏嘘。
. r$ y/ P) S) C l# i; x3 z 仁友的困惑与凄怆,不是来自这现实的人生,而是,来自最深爱的人对自己的不认同。这一点,我也觉得过了。
7 F* G6 R% v/ D6 a% n( c, R 像我在文中所言,“对于已经是他的她,是不需要提醒的,不需要他这样一再地泫然欲泣地凝视他从而再来想起他,能再记得他,只要心灵的呼唤就够了。”贤斌的苏醒,不用仁友这样地深情,也不用外界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暗示,他的归来,或者只要某个大雨天躲进他的伞下就可以了。
8 P1 I: e4 E- F# G8 O$ [* z% | 感君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4 p& [) N/ x# u: P. L$ a; h3 p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U: n9 `4 m! q8 X" v
我在文中说,“虽如此,满座依然,泪湿衣襟。”
( g( K9 B$ Q- S/ K# t, @: P N 无语在看电影的时候,是被深深感动着的,以上,是那曲琵琶结束后的思索。对于无语这样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权当她故意刁钻为难好了。毕竟,这年代,能让人感动的,已经越来越少。0 F3 J! e/ h9 r' G% a1 c, ^, _" w( Y
就听听这一曲琵琶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