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江南偏南
2 K% K. R6 S& V* L# n
( }: o" \. y6 ~1 |) a5 L& J爬到柜子上面轻轻拿下这张碟的时候,我知道一个故事即将结束,在告别一段心情的时候,我疲惫地在黑暗中感受光与影的班驳。
, ?$ v- ~. \2 g% F. ?/ j# d《八月照相馆》——八月的圣诞节。八月是桂花香的季节,圣诞是快乐的时候。透过许秦豪泛黄底片为基色的画面,闻到一种从内心发散出的馨香。 S* s$ V9 G2 B5 V* n
永元(不知道可不可以叫成永远)是一个普通的摄影师,开了一家叫“八月”的相馆,患上了绝症,去日无多,内心很清楚。但生活依然在没有多少变化地进行,同时也是向死亡靠拢。
" I: u; g6 C$ P2 r7 B1 h8 D( q如果不是片中一次次地出现医院的镜头,你不会觉得“他”是个病人,因为,他笑的是那么地频繁那么地明亮。对他的顾客,对那些天真的小孩和安详的老人。直到有一天,笑着见到一个可爱的交通女警——德琳。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也只是让永元的最后时光发生了不超过15度的偏移。
1 J% |, P6 T; L' s& n6 v" F第一次和“死亡”有关是永元看到一个他人的葬礼,死者亲人的那份悲恸是不是在那时震撼了永元的内心,也让他坚定了把笑带给周围带到最后一刻的决心。他没有把自己将离开人世的消息告诉德琳,在他住院后有一次远远看到正在值勤的德琳,也只是让那只手掌不停地摩挲在汽车玻璃上,然后离开。“告诉和不告诉”对永元来说,都是一种简单的选择。甚至还是“告诉”能让他更轻松点。如果看到他在警察局里那不可抑制的悲伤流露,谁都知道他的内心暗战是多么激烈和惨重。————没有什么比明知道要失去却无能为力更难刻录的事了,包括生命和爱情。
) z) t6 P# m7 m把一种生命的真实当作荒谬的玩笑来说,来调侃,是需要勇气的。在和朋友喝完酒后,他笑着说:我要死了。再去喝点。——“废话!还不是想多喝一杯。”让我感到他深深掩藏的那份对死亡的恐惧。用“坚持不说的这种内心坚韧”来撕碎“真的想告诉你”的瞬间放纵,显得有丝悲壮。特别是在一个夜晚,笑了一天的他孤独地蜷睡在父亲身旁,这种矛盾的体现有了最细腻的表现。 9 d- P W3 z% K6 S& Y
其实内心的矛盾在德琳身上同样存在,她是喜欢永元的,一开始对面而来的永元骑摩托离去的时候她的失落到听到摩托声意外地在身后建渐行渐近时那得意的窃喜。他的突然不告而别让她感到一种不被理解的“愤怒”,她把石块扔进了照相馆。而她一个人对着镜子潸然泪下的时候,我想,她是逐渐感到了和永元之间距离,可能还有点自己的爱没有被收到的心酸。
q1 p2 g# `2 p2 q" U照相一直是这部电影眼睛,看着男女主人公和他们的故事。
8 [% y4 h# w3 o# |/ T第一个是一个韩国老太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来到照相馆,希望永元能帮她重照一张,然后是对着镜子端详了许久,最后她才淡淡地说出:这将是我的遗照。希望把没留到最后,应该是每个人的渴求。这次,触及死亡,却丝毫没有恐怖。 7 z4 q7 K6 N; ^
这就有了影片的最后,永元调好焦,让相机自动留下那个最后的微笑,当遗照在第二秒肿幻化成真的遗像,微笑变成了永恒。 $ ]: \3 @ v: b9 Z2 e8 p
还有一个对比是永元先后两个女子的照片,离开了的那个昔日恋人希望他能取下挂在馆里的她的照片,坐在车上的永元感慨“时间终会不知不觉改变我们”。永元确实变了,在走的那个时候。 在最后,德琳看到永元挂在里面的她的照片,笑了。他知道了她,她也知道了他,虽然那辆摩托车上的人已经不是永元。
6 W+ J+ [( d" t" |爱来了,却等不了;人走了,心却还在。
3 ?3 ?' j! S. p* p影片一直没出现穿白大褂的医生,或者说是不需要——把悲伤留给自己,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伤感的电影语言背后是对人生和爱情的快乐信心和美好愿望。
; C9 T$ _2 e2 a- H: k! J; _片子开头,永元坐在操场边自语:我们最终都会消失,父亲、姐姐。。。。。。但在最后,德琳离开照相馆的时候,同样是永元的画外音:“我知道爱情会褪色,就像老照片。而你却会长留在我的心中,永远美丽,谢谢你,再会。” 没人会怀疑他已经留下了一些他想留的东西,这还不够吗? ! \9 P R Q$ @5 W
——我喜欢这电影,是因为我看到了自己。我想要她知道,却又不知道怎么让她知道,我喜欢她,却又要离开她,这是个没法解决的命题。感受到了内心的波澜和平静下的巨浪骇涛,在昨天,我认为这片子是为我而拍,爱上死亡,爱上拒绝,爱上回避,爱上爱情——江南于廿五凌晨
2 \2 R; n# l5 l" f: ^5 c& L6 p: h2 f# m. s2 c9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