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22|回复: 13

【心中韩影】看《太极旗飘扬》

[复制链接]

1

主题

42

回帖

94

积分

账号被盗用户

积分
94
发表于 2004-8-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开始想看这部片子是因为里面有两大帅哥元彬和张东健,不过看着看着就被它的剧情所吸引。其实开始我并没有想到这部片子是描写战争的(之前只知道是这两大帅哥演的,并没有看到剧情介绍),刚开始一看是战争片我还很吃惊呢。0 [! [! [  }  u4 ]1 b! L
        这部片子充分的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在战争中人们有的迷失本性,而有的却会更加珍惜亲情,而张东健演的就是处于这两者之间,一方面,他为了让弟弟能活着回去,自己尽自己最大 的努力去保护他,而另一方面,他也在战争中变得越来越冷血,为了取得军功连儿时的玩伴都要杀。而弟弟元彬则是更加的珍惜亲情的可贵,但是他也在战争中慢慢成长起来,变得不再懦弱,他看着哥哥的变化很难过,但却无能为力。哥哥其实是非常珍惜亲情的,他为了保护弟弟可以连命都不要,为了维护未婚妻也可以反抗到底,在他遭受未婚妻惨被人杀害和以为弟弟葬身火海时,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使得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投到了敌国那一方,在再次见到弟弟时竟然没有认出他来,还一心要致他于死地,弟弟元彬一面是很伤心,一面又不得不和失去理性的哥哥进行生死决斗。最后哥哥终于在弟弟的一次次的呼喊声中清醒过来,可是他已无法回头,最终是只有弟弟一人逃出战场,而哥哥却死在了战场上。& V8 n5 }# q/ _2 F! J2 K. r2 I
         是啊,战争太残酷了,在战场上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你如果仁慈了就会被别人所杀。里面有一场戏是在元彬举刀要砍死一个敌人时,敌人恳求说,我只有十五岁,别杀我。元彬心软了,犹豫了,但是做敌人就在这时进行了反扑,想要杀他。所以说发动战争的人最可恨了。
5 N2 W1 G, ~0 t: e         我看了这部片子受到的触动和教育太大了,比以前更爱和平了,更懂得现在和平的生活太幸福了。看这部片子比受十次口头的爱国教育的作用还要大。7 t7 [; j8 z1 k# M3 y- t6 a/ G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有时间的话,你一定要看看。
/ {' P5 G2 v# b6 w) T9 u$ J; N0 j" L! V1 P& S
[ Last edited by kittymimi on 2004-8-1 at 11:50 PM ]

8

主题

256

回帖

701

积分

账号被盗用户

积分
701
发表于 2004-9-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情节的确感人,尤其最后看到哥哥发疯之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感动至深。
5 i) T2 r# {% Q5 G4 I5 Z+ V- ~  P, b  ~/ K. n8 T8 o) B5 _0 p' h4 G
很少看没有爱情元素的片子了,换换口味确实不错
[fly][img]http://xs41.xs.to/pics/05324/R.JPG[/img][/fly] Here to vote[url] http://www.kdocn.com/bbs/viewthread.php?tid=92769[/url]
匿名  发表于 2004-10-10 08:55
真的很好看
没有美国大片(历史片)像什么《亚瑟王》那样恢宏
但是它有我们东方人的感性和细腻,是那些充满炮灰的年代里渐渐淡出的的眼泪

0

主题

32

回帖

8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8
发表于 2004-10-10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过预告片,在战场上的两兄弟,哥哥一心为了弟弟,弟弟并不理解哥哥的种种苦心;
4 ?/ X  B, K4 r" h" L  v4 F4 Y战争的残酷性,和平万岁~~3 e0 {5 {# E3 E
东健他不仅人长的帅,演技更是好的没得说;从李政--仁河--学长--现在的哥哥,他带给人们太大的惊喜;

0

主题

47

回帖

13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38
QQ
发表于 2004-10-14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韩国人也会拍出这种电影" U3 ^6 e# b) F0 o9 {' [
看完后让我难过了好几天
6 N% ?; p; V. M7 O3 g, D! ]# Y( O$ {; Z/ ~* P( i! x1 g

  y# w: ^+ {9 Q+ X最最欣赏的是学长的演出
4 D/ h& ?' W7 i" l我敢说学长已经从一个偶像剧明星完完全全地蜕变为一位性格男星8 ]. P9 I7 Z8 o1 P. U; ?
元彬也不错只是较学长来讲稍显青涩
" j" K' x( |, w' ^$ q, E3 e1 u4 l9 r% Q4 n6 K
与国内的张艺谋大片相比《旗》一剧的故事内容要精彩许多
匿名  发表于 2004-10-17 15:53
偶沖著兩位帥哥看的,結果被情節吸引了,男主角演得好,特別是學長.看完影片,深感戰爭的殘酷,更慶幸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當珍惜!

16

主题

183

回帖

302

积分

青铜长老

积分
302
发表于 2004-10-2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扬,电影之魂

第一回 灵魂
1 X5 K2 U5 t7 \. Q- S" ~1 b' d6 d2 L4 d* f" K
如果人死后真的有灵魂,那它一定是伟大的! 1 I: O; Q. g0 }# N
9 H- A. D5 p2 j. }- o" v. e0 @
四十年不算太久,但时间的尘埃毕竟能够湮没些什么。当肋骨和弹片混淆在野草的根系之间时,必然是那无情的金属存在得更久远。
. a$ h7 O; J0 e4 {5 X, k因为战争不需要灵魂,而人需要。 - H# c, j8 O: Z- R! a
9 s3 }1 @: O) g6 |; ^# p
所以人死后并没有灵魂!
5 m0 m" y. I+ h# A8 Y; w0 }8 }9 T5 V8 A+ E1 i$ P; E' v5 y6 X! t
那么,人类的伟大只有在生前才能够实现。即便在若干年后才被感知。 9 \" {) Q, q2 c
被谁感知?自己?抑或别人!
1 {& [) S# e9 g7 Q( |, r$ E9 ]7 W# g. G+ Y3 M
第二回 一个人的战争 $ v, W* L5 t$ ~9 Z& X
6 M" x3 y5 j& ?  ^7 n0 ~. z
战争,世界上总有人热爱战争,因为只有在硝烟中,这些人的价值才能够体现。如果没有二战,希特勒不过只是一个由只有一粒睾丸的油漆匠混迹成的一个小政客,有了二战,他才有支配一切的可能。 & Y( f- z6 R; }4 q# u6 W% U5 Y! ~
但我相信,他对战争的热爱并非与生俱来,李振泰也一样。
! K1 b# h' O) H. R4 I& g. s/ k+ a# C  }/ e  s
洛东江战役的三次战斗对于振泰的心理而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5 Z8 ~! S3 s3 M7 t. a: Q
初上前线即遭轰炸让他摆脱了被迫应征的抵触情绪,迅速融入了战争的残酷氛围。这是他长期在社会中下层摸爬滚打所锻炼出来的适应能力。反观振石,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他在面对战争时显得手足无措,险些丧命。这让振泰心底滋生了一种原始的优越感和对振石不自觉的轻视。在他看来,振石只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事实上,在非常时期,体力劳动者或多或少会轻视脑力劳动者,而只有和平时期,才会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影片中作为准知识分子的振石后来也说道:“现在这样读大学还有什么意思?”这种情绪于自身尚且存在,兄弟间自然也无法避免。 % Y+ u' v, q5 @- B# T9 I
与朝鲜人民军的遭遇战为振泰在军中的角色定下了一个雏形:英勇、果敢以及带一点自私的个人英雄主义。他的自私是人性化的自己家人的利益永远高于战友的利益乃至生命,后来影片中多次印证了振泰的这种特征。这样一个人物是真实的、鲜活的,区别于以往我们在许多战争片中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却显得更有魅力,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物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 k, a, x" P& `6 Z. Q绝境中濒临崩溃的南韩部队给了李振泰一个体现自己才能的契机。当有人在为了意识形态争吵、有人按部就班等死时,只有他想到了自救。从这一刻起,他参与战争的心态彻底由被动转为主动,而他自身也从一个并不富有但安于现状却被迫卷入战争的城市小手工生产者转变为一个为饥饿和死亡的威胁所驱动的战争机器。这似乎是电影创作者有意隐喻当时红色革命的本质——为了生存揭竿而起。大多数参与革命、参与战争的人既不是为了意识形态,也不是为了国家荣誉,而是为了生存!
; d  F9 W+ I1 J  C影片直至这里,振泰仍然没有偏离他的初衷:“勋章换退伍”。但是政治的介入改变了这一切。 & q9 s$ [4 ^' B$ U# p
振泰开始享受战争,享受战争带给他的荣耀,这是原来平凡的生活所不能给他的。接受电视采访、参加美军聚会、帮战友搞到令他们疯狂的美国零食,这些都让振泰沾沾自喜。“只要我开口,随时都能搞到很多。”别忘了,几个月前,他还只是一个为了省钱买冰淇淋给弟弟吃而把口水往肚子里咽的穷修鞋匠! % V6 X1 s( K0 u  @! z- m( x
一夜之间,振泰成了国家的英雄。他以为这是战争带给他的,但其实政治才是最根本的诱因。因为当英雄的代价是必须为政治服务,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就连令其深恶痛绝的“两兄弟同时入伍”也变成了“为国家的利益牺牲一切”。此时,振泰的战争目的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6 n4 p& U0 [; t, t9 H: M; C
( M/ l6 n3 _4 J3 `, D* n# N  A1 t第三回 亲情与人性
) |4 P# I  ]! H  q+ u9 \( P& l( ]
影片伊始,振泰湮没在宁静的汉城中,做着所有为人兄长者都在做的事:学一门手艺、娶一个老婆,赡养父母、供养幼小。所有对人生的憧憬都寄托在弟弟振石的身上,而对自己最大的期许是能够在高档的皮鞋店做“结实、漂亮”的皮鞋,那是他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他平凡,但是快乐! / |6 l$ i9 W+ ~/ L

( f! m" l4 Y( Y' H( V) n" b这份快乐简单纯真,但是太过纯真的东西往往又是脆弱而不真实的。 . U. _: q+ m$ q$ w

: Q+ v% e) ?1 b# R: J3 E, O作为长子,振泰恪守了朝鲜民族最坚忍的儒家传统,牺牲了自己更应该追求的生活而让弟弟去享受更舒适、体面的成长道路。但当永硕在修鞋铺询问他“土”字的写法时,他选择了回避。从后来他给家中写的信来看,他并非真的不会,而是在逃避。永硕嘟囔着“这可是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啊”,此时,振泰的心是不是也会隐隐作痛呢?振泰对埋怨他的振石咆哮:“我从不后悔放弃学业。”但是,不后悔决不代表不惋惜。 & M# |+ Q3 q! r" C, t& y1 E! i# ^

) g& f. I5 a$ o) I3 u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自私的阴暗面,即使面对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 r* E# y2 N# _! C; ?4 L& I

3 j0 }- r/ L' h' R振泰用自己善良的本质和良好的传统熏陶把他心中的阴暗面深深掩埋,但也会不经意在细微处悄悄流露。但隐忍的振泰会随即把它否决。就像一个有着朦胧恋母情结的小男孩在故意装可爱亲了妈妈一口后的负罪感一般。 & u9 ~# t& c$ j( Q

8 n5 J. t9 p. Y2 ^小男孩会想:“不是这样的,今天是妈妈生日!”
5 t9 Y% {% M  h# F1 u& _李振泰会想:“不是这样的,我只想让自己的弟弟平安回家!”当他在美军party上酒意朦胧之后! 3 A+ N7 M) Y( C2 k/ m8 `( K; p

1 [) _% U: Q# b4 P% v1 J# U$ C# a/ B1 P第四回 两个人的战争
* B# m& x# u4 K9 a( ]4 F( `; z  u6 J
当两条直线不平行时,终究会交错。
3 ]2 P' V3 k! H& o( |, ^
; t4 b5 `; Z; i2 K振泰凭借自身的胆识继续为军队建功立业。在平壤抓敌方指挥官、在三怀津诛杀朝鲜人民军士兵,最终拿到了那枚勋章。而振石除了对哥哥的作为逐渐表达不满之外,也拼命想证明给那些每天“羡慕”他因为有一个英勇的哥哥而即将退伍的人看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这种戏剧矛盾始终贯穿在影片中段的剧情发展中。也构成了影片的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 t# b# {% b5 K2 w

$ n, y0 @8 M  @+ q这个矛盾的激化过程同样也是循序渐进的,电影创作者把它有机地镶嵌在一连串的死亡中。 ! {' N" o0 ]- I' ?
战友高永万的死是矛盾的起点。战争中的每个人都面临死亡,无论死去的还是幸存的都对死亡带着一份坦然,但本不该死却最终死去终究让人异常沉痛,高永万便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想出风头,只想保全自己的一条小命回家见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但在千钧一发的关头,他还是自然而然地被振泰的领袖气质和独特的战争友谊所牵引,走向了死亡。他死于被击倒的朝鲜军官枪下,而身后就是盟军的坦克。他完全可以不死,振泰自私的个人英雄主义才是杀死他的元凶。面对战友的死亡,李振泰表现出的是漠然,因为他的眼里满是敌方指挥官的身影。在永万的墓前,振石指出了这一点,但态度只是略带埋怨,是一种温和的抗议。从振泰的脸上没有看到歉疚,因为在他看来,勋章才是最重要的,不论是为了弟弟还是为了自己。 3 q& v2 T$ ^3 ^: e8 p
+ Z; J: O* t, R- a" [
永硕的死其实是剧情发展的一种必然,因为诚如振泰所言,他认识“单纯的修鞋男孩”永硕,而他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肮脏的家伙”、一个“赤匪”。之所以让永硕在战俘营多活了一会儿,完全是为了将兄弟俩的矛盾一步步推向高潮。当振泰的枪指着“像自己亲弟弟一样”的永硕时,振石第一次公开地站在了哥哥的对立面,而且是枪口下。这在恪守辈分伦理的韩国是需要勇气的。面对斥责,振泰的“强权”向振石的“人性”妥协,没有屠杀战俘,但是对战俘精神上的虐待同样是残忍的。当人被当作动物那样在笼子里展示时,他们没有任何尊严可言。对战俘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对哥哥残忍行径的愤怒以及对战友轻视的不满让振石跳进了战坑。我不得不感叹元斌的进步,他的表演成熟内敛,把振石的三种情绪在自身的表演中交替呈现却又都是稍纵即逝,让人琢磨不透振石心中的真实想法,更加凸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创作者是支持人道主义的,但是在战争中人类的价值观是扭曲的,单纯的人道主义有时候反而是在自掘坟墓。永硕无辜的死在了一队试图反抗的战俘中,死在振泰的枪下。振石不顾身边匆匆撤退的战友、不顾不远处志愿军隆隆的炮火,扑向了转身离去的振泰,两人在雪地上扭打成一团。这不是全片情感的高潮,但绝对是兄弟俩矛盾的高潮。 & t8 ?8 {7 [/ d) k# v1 f

* |) x( n) u/ ?, T* y4 `( ~/ p9 R戏中让振石把英秀的死归咎于振泰对她的怀疑实在有些牵强,振泰片刻的犹豫不足以导致英秀的死亡。实际上英秀之死对于振泰振石两个人的矛盾已经不再存在推动作用,让振石把英秀的死归咎于振泰的犹豫是牵强的,但这种牵强真实地反映了两人之间的矛盾。英秀的死是全片煽情的颠峰,但是对于整部影片而言,这只是一段很小的承接。爱情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亲情,尤其是兄弟之情才是弥漫在全片每一条脉络中的精华。 / x/ k( D  M+ t3 M
手足之情很奇妙,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始终没有离开过扶持与博弈的转换。哥哥和弟弟在家可以打的头破血流,但是当遇到困难时,又会比任何其他感情更牢靠。兄弟之间永远无法避免比较、嫉妒,却也从来都没有少过关怀、温情。亲情是一场两个人的战争,但远比真实的战争惹人喜爱。不是每一分手足情都是和谐与完美的,但是当它得到升华时,可以摧毁一切。
# p9 z6 A- y% Z: x' A% y
& m1 J& ^" y; d5 K不幸的是,亲情升华的过程永远带着涅磐的悲壮! + n" t; W( Q9 Y$ Y7 @$ b' w. I2 G  ~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接下来剧情发展的离奇。振泰投降了,做了朝鲜人民军大旗部队的首领,只把那枚曾经为之拼命的勋章留在瓦砾里,而振石却出人意料地回到了后方医院。命运对于两人而言是残酷的,努力过的却不曾得到回报,反而更加背离自己的初衷。 5 X( w0 z, K8 ?- q
/ N" i' k! {5 @. H- X
“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振石和振泰给了鲁迅先生这句话一种新的诠释。
- i: x! ]7 \! _& k4 d0 V2 Q0 Z0 ]4 g5 I! w9 y0 F, F7 I/ V
亲情只有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才能激发出所有的能量与其它任何一种情绪抗衡!
7 n% D1 I5 P8 R9 Z2 p& `
4 d+ S( l- l% A. J+ _就整部影片所宣扬的内涵来看,振石看到振泰家书的那段OS是全片的高潮。在那之前,振石对振泰有着很深的误解和埋怨,然而当一切冰释前嫌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世界上最纯真、最感人、最具力量的亲情! ; n  ^1 n. V5 b; g$ n! {: q: c- x3 k
1 c* y, q: {8 G7 s. X$ a) @8 {
然而亲情只是《太极旗飘扬》的两条主线之一,另一个则是反思战争,尤其是朝鲜战争这样一场特殊的战争。导演想用振石、振泰这对兄弟的矛盾来作为这场战争本质的体现。两个人的战争,在我们看来是令人惋惜的,也是完全能够避免的。那一个民族间的战争呢?
6 m, V) P/ k* R1 [, H$ ^3 T. B
1 O/ k! |6 O$ G% Z$ p8 m3 b9 ]& R第五回 再论灵魂 ; B1 n4 r1 x; b: J& F
& {! {  e9 Z' R8 H
电影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曾经思索过这样的问题,但我从来没有得到过答案。但至少我知道,电影是需要灵魂的! 8 _* _' p/ s& p& x
% w0 m( o- H$ m5 r, ^( b( I. R. z
在网上无数人批评《太极旗飘扬》是韩国人自己意淫出来的,是一部歪曲历史的作品。可是请不要忘记,历史本身就是为政治服务的。李敖把历史分为三种:“不立文字”、“虚立文字”、“伪立文字”。我们惨痛的1989在第一种历史中逐渐被人淡忘;各种退休政客的自传大都属于第二种,洋洋洒洒数十万字,却毫无内容;更可恶的是第三种,日本右翼政客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让我们深恶痛绝,但只有日本是这样么?
& g' e# r) H7 n1 |我们自己的军队在别国的土地上作战,凭什么说是美国侵略朝鲜?我们自己号称“志愿军”,又凭什么嘲笑“联合国军”虚伪?战争无所谓正义,而只有利益,我敬重那些捍卫我们利益的人,但是鄙薄那些丑化捍卫他人利益的人的人。真正的历史应该只有事件,没有评论。 " J% A& J0 O% E3 \7 F( B  t
* h" ^, I3 W" x% r- |
电影是流动的历史,真诚和客观应该是电影最深层的灵魂。《飘扬》是一部真诚的电影,在影片的进程中,只有事件,并没有掺杂导演太多的意识形态。相反,导演竭力想批驳意识形态之争。我们可以看看振泰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的历程:被征→立功→杀指挥官→投入大旗部队→扫射大旗部队,哪一件事是因为意识形态的驱使?其实其他那些葬身在战火中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即便是最后被炸断右臂的那个痛恨“共产主义”的中士,也只是因为共产党杀了他全家。
4 R4 `# d2 d6 t% d" @对朝鲜人民军屠杀平民的描述是一个很大的争议点之所在,很多国内的网友认为这是在刻意把共产党妖魔化。其实平心而论,在那个唯意识形态至上的战争年代,又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呢?后来因为饥饿而加入共产党所以被南韩政府屠杀的英秀同样也是平民,那么这部电影是不是也丑化了“民主”的资本主义呢?实际上,这不是在丑化,而是在抨击,抨击战争对于人性的扭曲。
% ~5 u7 ?3 m: l  q/ w# m影片另一个被国内网友批驳的是志愿军的出现。我曾经在百度贴吧上看到过一个所谓“‘职业军人’心平气和地看完全片后作出的客观评价”,说影片给志愿军三秒钟的片断对中国军队是一种侮辱!!我很诧异,何谓“侮辱”最,有焚烧中国国旗吗?有让志愿军落荒而逃吗?有让我们最可爱的人跪地求饶吗?即便真的有这些镜头,也是对战争的真实再现,难道志愿军就真的一场战斗都没有被打败过?这位“职业军人”的理由让我匪夷所思,“这种人海战术对我军的战略水平和作战能力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在他的跟帖里甚至有人号召国内封杀这部电影。my god,这是电影,导演只是要呈现中国参战这一历史事件而已,要不要专门用半个小时专门描述英勇的志愿军一次精彩的伏击歼灭战?这就是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一旦是“资本主义”的蛋掉在地上摔碎了就认为是在侮辱黄种人。那么如果韩国拍的电影里出现黄继光、邱少云,也是对“我军战术”的侮辱?他说振泰“完全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在战场上却所向无敌”是荒谬的,那我反问,拿着两把菜刀起义的贺龙元帅难道也是杜撰的?
! p0 \* O/ I* D5 A# A《太极旗飘扬》是一部战争片,但是它最本质的目的是反战,如果有人因为自己的偏见而错过了一部真诚的电影,我会替他惋惜。
7 j% s" W% f8 T! q抛开深层次的内涵不谈,影片的所有质素都是一流的。具体已有太多影评,我就不在此累述。如果在国际影展中此片输给什么《十面埋伏》之类的空洞之作,实在会让我觉得可笑。 9 ~- q- p" [, M6 q  Q& F3 [. |$ Y
因为电影不可以没有灵魂,人也一样!
5 h1 Y+ y$ O7 @9 ?; \9 H: O( E" }  ?: \
第六回 后记 ) H( S: i. h- {

- Z, d! V; U+ ^) V$ e: l" E这篇稿子在我手里磨了一个星期,其间我又看了三遍《太极旗飘扬》。这是少有的一部能让我感动到落泪的电影,不是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也不是因为缠绵悱恻的爱情,而是因为导演对战争的反思。但或许是磨得太久,我的感动随着影片的情绪而挥霍掉了吧,我甚至没有写最后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作为一篇影评,这是不完整的,但是作为一篇宣泄自己情绪的观后感,它足够了。希望你能因为这篇帖子耐心地去看这部电影,或是重新在电影身上挖掘一些原来没有的情绪,或是就当消磨时光的一段经历,忘了它吧。
2 r/ b/ ^7 M) V但是我真诚的希望大家和我一样,要飘扬着灵魂的电影,不要让没有灵魂的战旗飘扬!
* y9 ~7 D1 b8 U7 t2 B" v1 w! m+ b. _8 P/ l) Z( S% T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奋斗在各论坛上的爱好和平的中国人)
1 E; |% G& D3 Z8 k5 M; d% f
3 ~9 \# h" N" y) B9 y8 i------------------------------ 1 j4 F. O- v( K8 w' P
$ ~$ M% w1 k3 X+ ~2 T
- c0 P  I& W: _4 _, N' {; o: g
〓 娱乐 情系东健 发布时间 2004/10/22 16:11:52 by x919119 〓
[img]http://blog.empas.com/rnadms/2004090_170x130.gif[/img][img]http://blog.empas.com/rnadms/2004084_140x119.gif[/img]

0

主题

14

回帖

4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44
发表于 2004-10-2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还可以,是今年来亚洲比较出彩的战争片!画面感不错,韩国人擅长的人性的揭示和深情也比较突出。但有很重的模仿痕迹。% b2 D; u: f! F9 t8 @
就演员来说,感觉一般,本身是冲着两大帅哥去的,没想到留下印象的却是故事。看不出张东健的演技有多好多成熟,反而有一种太过用力的感觉,前后段的过度不是很自然,部分细节的表演不到位(比如刚开始他上街去给人擦鞋,看不出生活的艰辛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谦卑,而更象落难公子,无所谓一般)。客观的说他在里面的表演只是中规中矩。看了他演的海岸线,朋友等影片总觉得我喜欢的他都不如电视剧里的出彩。
; \5 r* E  ]7 C( G- w  p# P8 P影片把反映人性和战争残酷的重任主要放在了元彬所扮演的弟弟身上,虽然很多人评论元彬不会演戏,但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元彬带给我的冲击不亚于蓝色生死恋里的泰锡。相信他会越来越好的。最近他总说要转型,而且好象大家都认为演电视剧不需要演技,都不愿意通过它锻炼演技,似乎演电影才证明有实力。这样不仅演员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而且离观众越来越远。

0

主题

8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发表于 2004-10-2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部剧出发点完全是跟大家一样,我是冲着元彬去的。以前对战争题才类的影片一直都不感兴趣的,完全接受不了那种死亡和血腥的场面,刚开始总觉得自己不会看完整剧,最多几眼元彬也就得了。没想到最终里面的故事情节给吸引住了。兄弟间的手足之情很耐人寻味.很值得一看。。

0

主题

69

回帖

7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
QQ
发表于 2004-10-2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韩国导演的拍摄手法,和他所要反映的东西都很真实和可贵,我以前也不知道中国和韩国还有这么一段战争的历史,通过看完这部电影,对历史,对韩国的战争题材的电影又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哪位朋友知道中国和韩国打仗的历史,能不能讲述一些,让我们也听听!呵呵!可能也就是因为这场战争所以韩国人才看不起中国人吧!也许!

1

主题

1176

回帖

1253

积分

账号被盗用户

积分
1253
发表于 2004-10-3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觉得张东健在电影里远没有电视里光芒,没有代表作,而且还在退步,韩国电影也在
( b: D- e$ P" K1 Y7 g退步,真搞不懂这部电影既然动员了千万人,这似乎也在预示着韩国电影在衰退,今年没什么太好的电影。9 M5 l4 m' V1 u; a4 m) d
亚洲电影该怎么走,电视到是蓬勃发展。
匿名  发表于 2004-11-16 16:22
电影拍得极好,是难得的战争片。战争场面拍得也不错很壮观。个人觉得张东健演得比较出彩,元彬和以往的风格很象,近三小时的片子,看得一点也不累。

0

主题

7

回帖

21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1
发表于 2004-11-17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keeny at 2004-10-17 03:21 PM:$ c, G# d5 f8 k
看来有点失望。影片没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7 B: h9 `4 p6 P  Q( P3 l3 R# `
# S% k1 D# x5 _. j你是革命电影看多了吧?那些的确是主题鲜明,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必定是坏的,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电影.4 ~+ i1 L& u6 q, ~* `$ n

4 y- n7 u5 s! `  X2 X9 I# F+ Z太极旗却不同,电影本身并不界定谁好谁坏,思考的主动权留给观众自己.看完之后,我沉痛的领悟,当年我们最可爱的人,带给朝鲜人民是多么沉重的灾难. 站在他们的角度,志愿军和侵华日军有什么不同?

3

主题

421

回帖

447

积分

账号被盗用户

积分
447
发表于 2005-7-3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

听说这部影片是当年的大制作,观众反响也不错,就买了dvd回家看。5 E! V8 k8 U* a! B
第一感觉就是太血腥了!有的画面都有点儿看不下去了。不过倒是很欣赏关于战争画面的摄影和剪接手法的。
* R2 N" M+ T, D' x4 U& e  l片子不短,一直看啊看,不过越看越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片中的某些情节怎么好像在以前的哪部片子中见过?是哪部来着?
+ N1 }6 G6 y2 U' G! B7 E' w: [  l7 e! J4 c+ x; N& K
0 e  r2 O; Z$ ^6 ^  g$ n
啊。。。怎么有些像《泰坦尼克》???(倒。。。)
6 l- N# \, }# V) E  }/ ?  ~1 F. B( K+ U& ~
哈哈,有这个想法,自己也觉得挺逗。
( b/ y2 E! L2 ?$ y不过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有一些相似的东西呢。
6 ^" q% h, L* P2 q' p- c; [举例中。。。2 e- u' a. T" \, Y" Z
$ t" [) M$ ?9 ^4 G4 A
1.都是大手笔。虽然两剧的体裁不同,一为灾难,另一个是战争,但都有描写不幸发生时的众生相,且这种不幸是完全失控的。! K$ V5 l; N3 \( D- |
2. 都有爱情、亲情的取舍问题。只是主次不同。《泰》中,主要是Jack和Rose忠贞的爱情,而《太》中是围绕手足情展开的。
$ Q  O9 \* A* i) t5 u# e* L/ q3.两影片都从现代切入,开始时都是找一队工作人员,或是打捞沉船,或是挖掘遗骸。
* ?+ {6 B8 q7 W+ y+ v# ]+ F4.都从不同渠道找到了直接当事人,从而展开了对那一段难忘往事的描述。
' `* P; b; A$ l+ r" F5. 两影片在叙事手法上都采用倒叙手法。
2 [, t  z) J2 u! P3 U6. 现在健在的主人公都有一件可以勾起他/她们对那段历史的回忆的道具——海洋之心和一双手工皮鞋。
6 O. l9 _3 H$ Y7.其中一个主人公的生存能力比较强,是很有可能活下来的,但为了救另一个,历经磨难,最终牺牲了自己。. _, j, s! y. B2 @+ z
8.个人认为,两片最像的一处就是恋人们生离死别的那一段。在《泰》中,Jack在海水中冻死后,冻僵的身体慢慢沉入海中那一刻是很凄美的(当时可赚了我不少眼泪);《太》中也有类似的一处,就是李恩珠被枪杀后抛入死人坑的那一幕,演员演得很好,导演还刻意使用了慢镜头来渲染气氛,可不知为什么总让人觉得很做作。7 F& ?5 a6 V6 r" l
9. 哦,还有一处是,回忆开始时,《泰》中人们为泰坦尼克号送行的那段回忆,《太》中对旧时汉城的回忆,主人公一家人所住的村子在傍晚时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象,虽然是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不同景象,但带给人的那种怀旧的感觉怎么会那么相似?
- E4 C6 M* O" ~8 ?5 H5 V
, W/ g; s/ F7 Y9 P8 k由于看这两部片子的时候离现在都有一段时间了,能记起的暂时只有这些。评述得很不专业,只是看《太》时,这种相似感很强烈,所以今天小小地抒发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2-23 06:14 , Processed in 0.05540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