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抬头,无人知他泪流满面
看完这部电视剧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潜水看评论,有些评论真心好呀,对女一和男一、女一和男二之间的感情表现,怎样才算真爱的纠结,让人看得心头颤啊,真心佩服那些真挚的思考。受益匪浅呀有木有!!!
第一集的导入部分,啊,有才!怎么能做到在十分钟之内,让两个刚刚认识的男女,瞬间爆发XING欲,马上火热脱衣,居然还有个匪夷所思的解衣动作,还居然是女一的情趣爱好。编剧在一开始便放足了心思,她希望有一个标志,区别传统认知的韩剧,打造真正“韩版欲望都市”的细节和路数。
细想一下,所谓都市,也不过是个有份工作的独立空间,让两人既独立,又常常见面。而所谓的欲望,也不过是徘徊在爱情周围的QING欲。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但是,一到韩版这里,立马出现脑瘤、失忆、死亡之类,免不了捉襟见肘之感,让人喷之以息、鼻子里刮台风。
女一和男一从18岁开始相爱,月梅20岁时,两人第一次分手,那时硕贤应该是大二。硕贤大四未读完辍学,是在求婚之后,也就是妹妹生病之后,月梅找到在民宿里写作的硕贤,第二次提出分手。月梅30岁跟硕贤提出结婚被拒,以为硕贤花心外遇,和硕贤在明洞街头大吵了一顿,两人取下手中的戒指抛进盛着鸡骨头的垃圾盆里。第五次分手,编剧让观众看到了尹硕贤的眼泪。就像某位亲所说的那样,明洞吵架那场戏,实在是传统melo剧中少见的一幕,两位演员真正投入其中,我们才能看到,月梅和硕贤长达12年的爱情长跑之后,两人疲惫不堪的身体和满目疮痍的心。
罗曼司,Romance,大概的意思是浪漫史,爱情故事之类,当然是浪漫的爱情故事。那么需要罗曼司与需要浪漫之间,还有那么一点点距离。需要罗曼司,是需要浪漫的爱情,归根到底,月梅需要的是爱情。当硕贤说“我什么都可以给你,肝也可以给你”的时候,月梅无动于衷地回答,“你不能给我需要的爱情”。我不要你这个人,我要的是爱情。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月梅会在13集里发现戒指之后,还是选择离开,她仍然不能确定硕贤的爱情。但是,她能肯定志勋的爱情,所以,她要到志勋身边去,不再去猜测谜一样的硕贤的心。
如果齐贤不死……我最痛恨的桥段。好了,让我先把齐贤抹掉,如果没有齐贤,就没有硕贤的病,就没有硕贤的突然辍学,也就没有后来的第二次及以后的分手。这部剧就不存在了,但是,月梅将肯定能够确定硕贤的爱情。
让我再把齐贤复活,如果齐贤不死,硕贤仍然有病,仍然渴望月梅的爱,仍然会跟月梅有第二次及以后的分手,月梅仍然不能肯定硕贤的真心,那么,月梅肯定嫁给了志勋。真的是这样吗?答案仍然是未知数。
欲望总是产生于不满足,月梅与硕贤在一起,唯一的不满是她不能结婚,而不是她不爱他了,或者他对她来说不重要了。要填充这个不满,她开始另起炉灶,跟志勋相处,并很快感受到爱与满足。与志勋的感情让她安心,这份安心和可以托付一生的感觉,给了她无限安慰。
与男二生活在一起,是月梅的现实选择,在这份感情里,即使不浪漫,也有罗曼司,更何况,志勋还是个有情调的人,时不时弄些个小浪漫,更加美满得无可挑剔。可是,我们还是再想一想月梅其人吧。
月梅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从事着音乐创作,为电影电视做音乐监制,整个说来,她是个感性大于理性的人。失去亲人之后,硕贤是她的哥哥、爸爸和妈妈,是那个为她洗内衣的人、为她唱催眠曲的人、为她准备盒饭的人、接她放学的人、为她的音乐推荐导演的人、为她换灯泡的人……,不管他们处在什么关系阶段,硕贤对她的照顾始终无微不至。这样一个人,就因为不能和她结婚,她就一遍一遍怀疑:硕贤讨厌她、不爱她……无论如何,月梅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点夸大事实,她只能得出硕贤不愿意结婚的结论,从哪里能得出硕贤不爱她的结论?这样的月梅有些极端。
志勋在月梅受伤之后,弄错了她受伤的脚,为什么她不立即指出来呢?在提出分手之后,志勋并没有打电话给她,为什么她放下自尊亲自上门和解呢?志勋,不管是接吻还是ZUO爱,都不如硕贤和谐,为什么她仍然要牺牲自己呢?她小心翼翼地包裹着自己,不让志勋发现她的真面目,甚至在朋友们提出要见志勋的时候,也因为害怕志勋知道自己的个性,而故意回避。月梅在与志勋的爱情中,是有所保留、有所隐藏的。她是有所害怕的,她真正恐惧什么?可能她自己都不清楚。然而,硕贤知道。正如硕贤所说的那样,月梅是个善变的人(按照剧中说的,跟月梅接吻的人都超过10个了,月梅爱着硕贤的时候,还真是一点都不耽误呀。还好,只是接吻,不是上床。但是谁知道呢,不是还有个志勋做例子吗?有也不奇怪的)。
遇到志勋之后,月梅发现了理想的结婚对象。她向往的婚后生活,是有所牺牲,例如,她克制自己,成为“乖顺儿”;志勋胳膊不便,她对他的照顾。但,不是硕贤妈妈那样的牺牲,那种牺牲,是可怕的,女人应该避免的。所以,她口中所说的牺牲,不过是两人之间的小情调。
月梅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她觉得以后遇到任何事,都可以从容面对了。但是,她与志勋的将来,并不是没有变数。志勋的胳膊是个变数、志勋的母亲是个变数、甚至她的银杏树也是个变数……起先,她一切都处理得很好,就像她处理尹硕贤的变数一样,……但是,如果志勋遇到与硕贤类似的问题,月梅真的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吗?急性子的她会不会再次提出分手?当男人遇到关乎自尊和对未来的恐惧时,志勋的处理方式与硕贤差不多。在志勋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那段时间,志勋也是独自承受,将自己的爱转移到银杏树上,专注地爱着银杏树,不哭不诉不乞求不依靠。
这部以女性视角表达的爱情观,看到后来,怎么让我糊涂了呢?我怎么觉得这部剧其实是让我们思考,尹硕贤究竟有没有资格去爱、去结婚呢?一个携带遗传疾病的人,随时可能发病、然后折磨身边的人长达10年之久、最后悲惨死去。不仅如此,还会遗传下一代,他的婚姻生活能幸福吗?这样的硕贤,究竟有没有资格来谈爱情、来谈罗曼司?原来,需要罗曼司的人是尹硕贤?而不是从一开始直到最后一直神神叨叨念叨着爱情的朱月梅?
朱月梅和志勋,不管谁看,都是一对绝佳璧人。身体好是第一位的,身体好,爱情就好,牙口倍棒、吃嘛嘛香!朱月梅为什么要选择尹硕贤?如果月梅没有爱上志勋,她选择硕贤还让人理解,但是,爱上之后再放弃爱情,重新选择,怎么看,都有同情和牺牲之嫌。硕贤需要月梅,是需要这个人?还是需要这个人的爱情?还是仅仅出于自身情感的需要?
编剧留下这些疑问没有解决。貌似月梅和硕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甚至考虑了结婚。硕贤爱月梅,这是不容置疑的。月梅爱硕贤,就有一点味道出来。硕贤离开她会死,她必须去拯救他!这种牺牲,让人负担不起。作为观众,我的观剧感情,突然远离朱月梅,对尹硕贤和申志勋都只剩下同情。
所以,必须解决朱月梅的根本问题。尹硕贤必须和申志勋条件相同,朱月梅的选择才有说服力。如果朱月梅牺牲自己的爱情,回到尹硕贤身边,那么,这部剧的主旨基本上就没可能达到了。虽然也是“欲望都市”,但这次,真的是正宗韩版啊!!!
可是,我还是喜欢这部剧,从头到尾的感动。如果没有这份感动,为什么要忍受长达16集的折磨?我其实是享受着硕贤和月梅的爱情、享受着月梅和志勋的爱情的。硕贤、月梅、志勋,三人在爱情中不懈地努力,他们不回避爱情中矛盾,在每一次冲突中加深对爱情的认识,在每一次痛苦中选择对他人最小的伤害,有嫉妒、有崩溃,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爱情。
爱情是什么?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答案。月梅的爱情是必须说出来的,志勋的爱情是不间断地付出。硕贤,他的爱情是,在圆圈中,像爸爸和妈妈一样,守在爱人身边。在月梅母亲的葬礼上,他承诺过不让月梅一个人。
오빠가 있잖아. 혼자두지 않을께. 아빠처럼 엄마처림 네 옆에 있어줄께. 약속할께.
像父母对孩子那样,他希望月梅幸福,他只要在旁边看着月梅就满足了。他不是不知道这种爱情观的危险性。在月梅与他人恋爱时,他会问:要不要我搬出去?每一次月梅都说,我没有想过没有哥哥的生活。这让他产生了错觉,以为即使月梅爱上别人,他依然可以在月梅身边,不离不弃。
但是,爱情,具有绝对的排他性。月梅爱上志勋之后,立刻就排除与硕贤的亲密关系,并渐渐脱离他的视线。在月梅与志勋的关系中,他是真正的毫无瓜葛的外人。他幻想的像爸爸妈妈那样,守在爱人身边,是月梅的爱情所不允许的。他一直寄希望于月梅与自己纠缠,当月梅真正离去,他才意识到,他的爱情观是多么可笑地错误。
抱着可笑又可怕爱情观的尹硕贤,在爱情中不断碰壁又无处可逃。月梅锲而不舍地追问爱情,他无法回答。他的痛苦在骨子里,无人可诉。他比别人更敏感、更深情、更多需求。如果把他的爱情拿掉,他的生命便也一同被拿掉,即使这样,他仍然不乞求爱情。编剧借月梅之口说“我希望被爱,但我不愿乞求,我需要的,不是火热,而是揪心”。
(사랑받고 싶었다. 하지만 구걸하고 싶지 않았다. 내가 원하는건… 뜨거움이 아니라, 애틋함이다……)。
“揪心”的爱情,这便不是正常的爱情了。月梅期待的是安心的爱情,他无法给予,因此,他即使嫉妒,也不敢发作。他对月梅好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却不敢要求月梅回报。当月梅愿意为他人牺牲时,他的揪心的爱情便再也支持不下去,他的爱情崩溃了。
尹硕贤“揪心”的爱情观的形成,是在齐贤生病之后。在他不知道携带遗传疾病之前,他的爱情观应该是正常的,与志勋一样,他的爱情也是从不间断地付出,怕月梅被别人抢走,早早地订婚,希望与月梅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齐贤病了之后,他开始反常,他渴望月梅的了解和付出。他说不出的,希望她能了解;他做不到的,希望她能帮助他做到。她看出了他的不安、他的软弱、他的痛苦,他希望她能安慰和解压,即使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也希望她能够进入他的内心,弄清他痛苦的根源。
他认为月梅应该有途径去了解他,或者他认为月梅一定会寻找途径了解他。他有文字,他的小说、他的剧本,再也没有比文字更能真实反映他的内心了,就像月梅的音乐一样。他期待过,也等待过,但是,月梅没有了解他,甚至连了解他的意愿也没有,直接就分手了。在分手后的日子里,他发现自己恐惧了吗?他发现自己软弱了吗?他对自己的怨恨有没有一部分转嫁到月梅哪里?他发现自己离不开月梅了吗?他越憎恨命运,是不是就越来越爱月梅?就像YIN君子渴望DU品一样,月梅的爱对他来说,是不是突然成为戒也戒不掉的DU瘾?
他应该知道,月梅对他的爱是缺一角的,月梅缺失的一角正是他最需要的那块。如果第二次月梅没有那么急着分手,试着读一读他的文字、试着去看看他的母亲和妹妹、试着跟自己的奶奶谈谈硕贤,也许硕贤能更加依靠月梅一些,就像他在第10集末尾跟狗狗说话时吐露的那样,“如果是那样月梅的话,我也曾想过也许我能稍微依靠着她”。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硕贤的爱情观也不会变得如此不可救药。
(그리고 그런 열매라면, 나도 조금쯤은 기댈 수 있을거라고도 생각했다.)
硕贤与月梅是一枚铜钱的两面。硕贤因月梅,对爱情越来越无力;月梅也因硕贤,对爱情越来越苛求。月梅的善变与硕贤的不变形成了死结,月梅因硕贤而善变,硕贤因月梅的善变而坚持呆在圆圈里。月梅遇到志勋是一件幸事。志勋是另一个硕贤,一个健康的硕贤,一个没有任何包袱的硕贤,一个不变的、没有圈子的硕贤,可以让月梅安心的硕贤,嫁给志勋,可以预见,月梅一定会幸福。所以,打败尹硕贤的,不是志勋,是疾病和对疾病的恐惧。
在这部剧中,李阵郁的表演可圈可点。当然,郑由美和金基石的表演也各有千秋,只是我更喜欢李阵郁一些。观众对不同的演员,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偏爱。现实生活中,像金基石的性格可能更加讨人喜欢吧。不过,尹硕贤的扮演者李阵郁更让我沉迷剧中,更关注尹硕贤的角色,对尹硕贤给予最大程度的理解。这不正是编剧和导演塑造这一角色所希望的吗?
李阵郁,似乎不太合我的眼缘,总觉得长相不讨喜,眼睛看着有些别扭。对我来说,他不算是帅哥了。可是,为什么会被他吸引?即使尹硕贤这个角色,也不能说是个完美的角色,可是一样让我眼迷心醉,为什么?
气质,真的是看得见,摸不着。他站在那里,不言不语,浑身上下却都是语言。他说起话来,不疾不徐,语言的张力一开一合。他走来或者转身,一举一动都是力量。他不抬头,无人知他泪流满面。即使失控,也能专注地倾听。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温暖,随着一场场戏,在尹硕贤身上散发出来,成就了李阵郁似的独特表情。
李阵郁把尹硕贤演活了,他把尹硕贤的灵气、尹硕贤的硬气、尹硕贤的固执、尹硕贤的深情和尹硕贤的悲伤,细腻地展现了出来,让我只记住尹硕贤和朱月梅和申志勋的故事,忽略了其他两位的罗曼司。好的演员就是这样走进观众的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