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什么叫在“中立观众进来前不予辩驳”?这部戏本来就跟特别,喜欢的就极喜欢,不喜欢的就很讨厌,哪有什么中立观众。看到你这个标题进来的,不是巴厘的忠实剧迷,就是和你一样讨厌它的。你只欢迎同盟军,不欢迎前者进来发话?太霸道了吧。
我本来也想叫你再多看几遍,不过既然你不喜欢,自然也不会再去看了。凭你现在对巴厘的印象和理解,我再多说什么也是白说。我转一篇个人觉得很到位的剧评给你吧,看完后你也许会对剧情有新的理解。要对zweijahr46说声抱歉,我把你的帖子转过去又转过来的,实在是懒得在这边搜索了,谁让你的帖子把我想说的都快说尽了呢。
彻底颠覆纯爱----2005年2月看“巴厘岛的故事“有感,作者zweijahr46
巴黎恋人改变了我对韩剧拖沓的成见,开始了我于2004年11月启动的追韩剧的日子;(不过这个看过之后一点都不想回味,觉得是无聊作白日梦的那种,看多了智商会变低。
对不起,我爱你, 让我的眼泪彻底沦陷,中毒好几个星期,都无法从悲伤的情绪中摆脱出来。不过也很奇怪,不知道是不是泪流得太多,第二遍回顾的时候竟然感动大大减少,找不到感觉了,觉得也有点刻意营造悲伤气氛的嫌疑。
巴厘岛最特别, 很早就知道这个戏,大致故事情节看过之后觉得既没有特别喜欢的明星,女主角也不够吸引人(不好意思, 实在觉得何妹妹在里面那刀刘海实在很失败),四角恋的纠缠也很无趣,根本没有看的欲望。但是因为巴厘播放一年之后,在论坛上评论居然还起起伏伏,在看了一些有深度的评论后, 趁着MISA的空档与对玻璃花的放弃,抱着看看就看看的心态下载了它。
第一遍,看到前三集,就有点怪,好像还从来没有看到敢明目张胆那么功利的女主角,在巴厘岛在民要和她进行性交易,她眼泪打了几个转,骂在民混蛋之后,就问他要事前付还是事后付(昨天看了第三遍,我都没完全确定她是说真的,还是赌气的);而且回到汉城之后,水晶第一个就去卑躬屈膝地去找大金主郑在民,却受辱而去。以前的灰姑娘式的女主角, 再怎么贫穷,也超有骨气,在精神上傲视有钱公子,然后吸引他们(如巴黎恋人),这个李水晶,实在让人有点看着扎眼。那天时间也不充裕,加上剧中一些讨厌的小人物地穿插(最主要是赵尚泰),我在3集之后,基本用快进看完了全剧(主要是看一些男女主人公的对手戏)。因为之前在论坛上看了充分的剧评,特别是对立的讨论, 我看这个戏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剧评的真实性。
快进看完之后,带着满腹的疑问。就是论坛上讨论最激烈的三个问题:
水晶为什么在两个男人间摇摆不定?
在民喜欢水晶什么?
水晶到底喜欢谁?
在周末重新把全剧完整地看完之后,问题的70%已经有了答案,对整个剧的理解有彻底的改观。四角恋不过是外衣,这个剧的中心丰富的多得多。他们的四角关系中,没有亚洲主流文化中宣扬的纯爱,和无私的爱,编剧把现代人的自私,功利,嫉妒,欲望,复仇和努力压抑却又无法控制的真情的混合体写得淋漓尽致,可能现实得有点残酷,让我们不敢直视。
对于背负最多罪名的李水晶,是一个再真实不过的现代女孩。努力地生活,一心想摆脱贫困,但也并不特别出色(所以何妹妹里面光看剧照还真是没什么动人之处),因此这也只是一个梦想而已。试问普通的女生,谁没有这样的想法呢?特别是当那么一线机会出现的时候, 即使知道希望渺茫,也会去一试的不是吗?她在两个男人中间的摇摆,如果细看就一定会发现,根本就不是她个人性格的错,原因在于社会地位和生活背景的差异性,以及两个男主角都不能给她确定的爱的信心。
在民一开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花花公子,对李水晶的关注一大部分是因为对姜仁旭的嫉妒,还有一部分是水晶有她充沛的生命力,但是,在民自己也知道绝对不可能和她有什么结果的,不过就是对她有点兴趣而已,像对以前的很多女人那样。
仁旭一直冷眼旁观,看到水晶就像以前的自己,抱着出人头地的希望去追求英珠,但富家女是不可能为了他放弃现在所有的地位和名誉。他虽然对水晶开始并无好印象,但在慢慢的接触中多少有些同病相怜,因此给了她过来人的忠告。对于自己对水晶慢慢生出的感情,他也是小心翼翼,偶尔露出一点真心,马上又缩了回去。因为在开始的部分, 很明显刚刚受过英珠的我予我求的伤害,以及贫穷的现状,使他不愿意卷入感情的纠葛。
这样的两个男人,哪一个都不能成为她的依靠,让她完全相信。当她在在民那里自尊受到来自阶级差异的伤害,回到那个贫穷的家庭,仁旭给了她没有压力的朋友或亲人般的安慰;可是仁旭一看到水晶和在民接近,立刻对水晶露出鄙夷的神色,因为他也鄙夷曾经和水晶一样的自己。而在民和仁旭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样也是导致他们在争斗中对水晶的情感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
而女主角无疑是这部剧背负很多骂名的牺牲品,她身处各种争斗的漩涡中, 在民和仁旭的竞争;英珠由于不服气和对两个男人的占有欲,也拼命打击她;两位母亲为了家族名誉也要把她除之而后快。她没有想到,灰姑娘居然那么难当,钓有钱人要受那么多折磨,每每当她打算放弃在民,决定走原来正常的生活的时候,她却不断被欺负,被侮辱和打骂,她的复仇的火焰也在不断燃烧,在民的真心表白也让她心动,在种种混杂的情感中,她决定拿自己的身体作为赌注。但是很明确,真心是不能给的,交易就是交易,这是她一开始就给自己定好的准则。
但是心与身体,真的能分得那么清楚吗?或者说,人真的能控制自己的心的方向吗?不是的。当在民忽然消失,水晶开始惶恐,到在民家门口去等,在民的表现告诉她,因为得到了她的身体所以就马上抛弃了她。这也是常常发生的事情,如果这样,李水晶不过就是一个被有钱人玩过就丢的普通女人,也要愿赌服输。在民后来给了她一亿的支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巴厘岛在民也给了她一叠美元,水晶虽然满心屈辱,但还是拿了;等到交易完成,收到巨额支票的时候,她却绝然的扔给了她,因为水晶对他也付出了感情,所以没有办法拿着支票,当作以前的过去就是纯粹的交易,这是水晶的心的反映。
她在痛苦过之后立刻如野草般重生,要开展自己新的生活,打许多份工,存钱投资,继续力争上游。对于仁旭,无疑有份愧疚,因为她当时做了那样的选择,已经不能回头。就像美希说的,即使要重新开始,也要找一个完全不知道她的见不得人的过去的人。她已经做好准备,和过去(包括这两个男人)划清界限,重新开始生活。
仁旭在后期,对于水晶已经没有其他的利益的因素,他同情,也是爱着那个受了很多苦,却依然积极向上的水晶,她的过去不算什么,他理解不是她的错。
仁旭的无比包容,感动了水晶的心,虽然她的心里,在民时不时地还是跳出来,但是现实让她一定会选择仁旭。一个都不敢违抗父命不结婚的在民,怎么可能相信他一句“会抛下一切来找他“,而且一个抛下一切,身无分文,也没有工作能力的在民,怎么可能比得上仁旭!
很多观众都不能接受那么现实清醒的女主角,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基本的认知。可是,人的心里都是同时包含感性与理性的部分的,做了理性的选择,并不一定心就会听从理性的支配。最后五分钟的床上对话,真是精彩。水晶和仁旭都意识到水晶的心确实是留在了那个人心中,仁旭虽然难过,但理性的他不会阻拦;而水晶呢, 她虽然痛苦,但是她能回去吗?她不知道在汉城发生的一切,她的痛哭是因为发现她把心给了一个不该给,不能给的人,然后又离开了他,自己愚弄了自己。
最后的结局,已经被评论过太多次,我只能说,对于这三个人,我认为这是最惨烈也是最好的结局。郑在民是其中最幼稚,但因此感情也最热烈的人。最后的杀戮,为了得不到的爱,为了公司被毁的仇恨,也为了他以为的所爱的女人的欺骗,他无法接受和面对现实,最后毁灭了大家。当然他去杀人的时候,自己也抱了同归于尽的准备,只是女主角在临死时那句倍受争议的“我爱你”,让他彻底崩溃,也许他最后已经醒悟到,如果不是他的软弱,他本来可以抓住自己的幸福,在如血的夕阳中的自杀的画面,实在太有冲击力。
忽然想到,MISA的主题归结到最后就是“人本善“,满怀仇恨的主人公最后发现,给他伤害的那些人,都是那么善良,也都是爱他的,于是宽恕了所有人,带着爱离开了世界。
而巴厘岛是在爱的名义下,写出了所有人物的人性的复杂,以及欲望与真情的较量,没有人是赢家。
巴厘岛的故事让我对韩剧开始抱以尊敬,能够不断去重温,正如当年的日剧经典“长假“。每次看都能多发现一些小细节,让人更深地体会人物的复杂的心理变化,一环扣一环。他们的四角关系中,没有所谓的纯爱,和无私的爱,可能现实的让人无法接受吧。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就是彻底颠覆纯爱。世上没有无来由的爱,爱一定是和许多复杂的感情混杂在一起的,也不过就是人类复杂的感情世界中的一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