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2-13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分析:皇后 太后 惠正宫 之 太后娘娘
【影音剧评组】【宫】【宫里的日子】
4 f' x7 C* A3 T6 V0 n+ i( s9 v
8 x0 t+ X# ^6 n! O! ^6 v* A _影音剧评组:vichic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谢谢合作
9 Z1 ^% a# c# Q o5 R) d U
1 x: z R8 ~2 q- ]2 X& N) n人物分析:皇后 太后 惠正宫 之 太后娘娘
1 y: k& M+ S! S" x5 m. t. G; c/ O1 r6 O- Z0 _
她经历过战火纷飞的亡国时代,也亲眼目睹了民主与王权的重新结合。/ ]' V2 r# L" _ \# Y+ o
6 x8 U/ N4 a9 D g她来自传统,琴棋书画,马术骑射,涉猎广泛,无一不通;她又走进现代,热门剧集,驾驶舞蹈,兴趣宽广,不一而足。
. y: ^; E% v; f
/ {1 V# Z2 p( t1 m3 ^- c0 {太后娘娘是一个奇女子,很少见这样的女人,在鸡皮鹤发的年纪,尽管姿容沧桑衰老,言行雍容华贵,却仍抱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童心,对生活依旧满怀真挚的热诚——
% g6 ]% S& `! q* Y1 m
8 T# P. B' ~+ k3 H K她亲历历史,却又活在历史之外。她是百科全书,宫廷的活字典,却又对一切保持缄默,静待明天的到来……
; N2 \5 K' g! o# H3 w
; u! Q5 ]* @1 C" m3 s. b中年丧子,晚年丧夫,临近人生的终点,她本以为可以了无牵挂的离开,但唯一硕果仅存的儿子却又罹患恶疾,有可能先行一步,告别这个命运多舛的国家……长寿的悲哀在于,当所有人都在衰弱、死去时,却只有她,仍然倔强的活着,回忆往昔的峥嵘。
: I' {* Q6 w- X1 z) u1 a
; ?5 h9 R W4 T太后娘娘首先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是宫廷的长者,皇族的长辈,对后代,对子孙,安详温和,希望看到皇室的枝繁叶茂,繁荣昌盛。虽然信君与彩京的婚约是建立在一个看似儿戏的基础之上,但她却坚定的支持奉行,只因为她深知,那就是最适合孙子的一个。和皇后不同,太后所在的位置,允许她将这份关爱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她对彩京百般宠爱,以自己的和蔼让彩京在深宫中感受到了来之不易的一抹温暖——2 u+ n) B( S. v) R. p* E8 \
/ X9 Z; N0 `* H/ j6 V3 V9 g. s8 f看到因为闯祸而害怕的彩京,她轻声细语的安慰,玩笑似的感激彩京替自己解决了一直苦恼的问题,让彩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甚至因为这难得的关心和呵护而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看到因为思念信君而茶饭不思,日益憔悴的彩京,她好言相劝,不着痕迹的将信君对彩京的期许和评价娓娓道来,宽慰了彩京寂寞的心,让她多少了解了自己在信君心中的分量,暂时排解了一些忧伤。如果说信君是彩京在宫中生存、奋斗的理由,那么太后娘娘就是她获取温暖与安慰的那个条件,在这一点上,太后娘娘的作用倒是和直树的妈妈有着些许相似。% A: A1 z" |6 t" e7 R
" C4 B3 r/ R) {$ y
信君不曾在彩京面前流露出的温柔与欣赏,通过太后娘娘的话语,一点一滴的表现了出来,而太后对撮合这对小儿女,也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和行动。她用长者的威严促使信君教彩京击球,也动用自己的权威,成就信君和彩京的一同归省。从这些细微的情节能够看出,太后娘娘对彩京的刮目相看绝非一般,有时,这份额外的青睐甚至让皇后娘娘都有些意外和气恼,毕竟她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了轻微的动摇。然而,皇位上的女子,谁没有经历过太子妃的年代? 19岁的年纪,原来人生也有过19岁的花样年华……太后同情也理解彩京,她明白深宫生活的寂寞与无奈,更何况,彩京是她亲自挑选的对象……她想做的,只是让彩京尽快成长——
% `( f' R( A% b; q/ Q! e9 x
9 A1 B" e7 m( \$ G C宫廷的平衡,并非一手遮天,也绝非两强相争,而是三个人的互相牵制,彼此制约,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t& f: s( D4 Y3 [: G! T6 l
0 z( A" h2 `3 r' K太后本身是善良和慈爱的,她对惠正宫母子心怀愧疚——看到律,就仿佛看到了那早逝的长子,而律眼中的落寞和惠正宫的谦卑就更加让她难过和心疼,那是本来应该幸福的一家,两个儿子,无论是谁,都是母亲心头的牵挂。但是,仅仅一场意料之外的变故,便从此天人永隔,时空逆转,得不到两全其美的结果。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的哀恸莫过与此,但因为身在宫廷的漩涡中,就必须接收礼法祖制的约束,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一切从长计议——4 Z# V1 w" m8 E; J
: h& Z" J3 V" b; J2 z0 b# h6 Y惠正宫离开后的宫廷,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皇后娘娘的一统天下。诚然,皇后对王室的大小事务尽职尽责,恪守法度,但却因为其严肃的个性,而难免会有沉闷之气。高位上的人,有时无力抵挡下级的一味逢迎,阿谀奉承。再明智的领导者,如果没有对手,也会逐渐丧失应有的警惕和才能,最终变得盲目而平庸。的确,皇后娘娘足以胜任自己的职责,但长期以来的大权独揽,或多或少的让宫廷中弥漫着专制的气息,缺少活力。年轻时的太后娘娘,应当像彩京一样,对周围充满了新鲜与好奇。不然,她也不会在垂暮之年,仍然热衷于流行的连续剧,但是,这一切在皇后面前却几乎是大逆不道的娱乐。皇后必需时刻提防来自外界的进攻,为信君扫清登基的障碍,那是一个母亲的苦心,却又无可避免的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过犹不及”,太后娘娘着眼的是皇室的未来,她并不希望看到骨肉至亲自相残杀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行将就木的眼前……* n3 N* ]3 i% y
+ ^! q# e) n* g4 ?1 {9 I, j& y0 g她为自己选择了最佳接班人——彩京,接下来,只需静待惠正宫的归来,达到新的制衡,回归宫廷的活力。# J% `! X( f6 D
, w& o" H/ U, r3 r! l3 _聪明如皇后者,尚且知晓惠正宫的野心和怨愤,更何况是久居深宫,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太后娘娘。或许,在太后深思熟虑的眼眸中,皇后也好,惠正宫也罢,都是达到权力平衡的重要一环,缺一不可。她频频招惠正宫入宫教授瑜伽,并不介意将之透露给皇后,看上去就像在试探皇后的态度,因为未来毕竟还要牵涉到对孝烈太子的追封授爵等诸多敏感问题。皇后娘娘巧妙的运用古训和史实加以劝诫,旁征博引,提醒太后不要沉迷其中。太后娘娘自然会意,然后说了一句:“过犹不及。”这是彩京的家训,却像是说与自己和皇后听的双关语。宫廷的三角制衡已经逐渐融入了新的血液,而接下来的“慈善之争”则充分彰显了太后娘娘的智谋和伟略。
% P" t9 Z0 e# e$ I" o2 s4 a5 f) q( J4 H5 d: s
太后身边的老尚宫是孝烈太子的旧仆,论资历,应是和内侍大人不相上下的宫廷老人,理应对主子的纷争避而远之。但人,毕竟存有私心,更何况面对的,是看上去更让人同情唏嘘的旧主人。皇后娘娘对她的僭越之举怒目相向,却又因为太后娘娘的态度而不便发作。皇后娘娘并非懦弱无能之辈,她很聪明的将话题转到了太后身上,称颂了太后一番。皇后深谙,在慈善问题上,她和太后同样代表皇室,站在同一立场,绝非没有身份认可的惠正宫所能比拟。太后娘娘正是巧妙的利用了皇后的这一心理,不咸不淡的赞美过皇后娘娘后,却话锋一转,又称赞起惠正宫来。虽然从表面上看,太后似乎偏袒的是惠正宫,但仔细深究,便可以发现太后娘娘的话其实毫无倾向性,因为她首先将惠正宫的优势条件提了出来:“她未居宫中,自然行动自由。”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牵制,无论是对皇后还是惠正宫,太后都只是冷眼旁观,或明褒暗贬,或明贬暗褒,但在最后却依旧不偏不倚,务求公允。正是太后娘娘这种微妙的态度和置身世外的练达,才能让两个儿媳都不敢贸然越雷池一步,使宫廷维持了表面暂时的和睦和安宁——
5 ~7 G7 u: j3 s/ H3 w% \/ G" h$ Z& P% L
这个经历了两个朝代,又即将迎来新王朝的女人,不论面对什么艰难险阻,首先考虑的都是国家的稳定与皇室的荣光……; O" m! g$ A% r
2 s& t0 k X: O. V9 s一个女子,若是在垂垂老矣之时,能够活出太后娘娘的洒脱与自信,骄傲与温情,便已是人生最大的满足,无边的荣耀。& r# w+ {% K- M2 L" N: P6 _# R* H
) Q6 g7 l# R3 D. l w* @( D7 P
后记:
' P" P5 C* i+ b' V: p$ s
! c' j$ `! n P" s对这三个女子的叙述算是告一段落了。% U* i) y* ~% Q" {; @1 O0 `2 O, c
3 g4 N9 e+ m! k/ z* J. I: T. }% L
不晓得为何,我心中浮现的,全是《大奥》第一章里的镜头和《金枝欲孽》的魅影。
8 {9 v& m' s) T; a, r
- U/ O- \# Z$ y" U b _& @或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宫》只是爱情的悲欢离合,那无关政治,远离权力的争夺,只是爱情的美好和残酷。然而,从那些细枝末节的推究里,我分明还是嗅出了一点女人天下的血脉喷张,情难自禁。
h* i7 o* B" N( X, q5 ?# o& E
9 ?# J; p$ b4 r9 Y; a8 u女人是弱者,而皇位上的女人,则是披裹着强者外衣的最弱者。+ Z( R8 I1 ^2 G7 j( d
& P# ~2 X: K j0 l2 r: h" }2 d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这样写到:“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被称为王者的那些男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作为王的附属品的那些女人,或许只能在躲在角落里独自享受苍凉。* _. d4 A! i; y! P3 D8 B+ B/ Y. v
5 v) d8 K8 h4 n: e5 Q8 x然而,叶卡特琳娜不甘心如此,明成皇后不甘心如此……
0 K9 p" W0 `8 V/ Y8 \& X$ f" c+ f
0 b) [" ^7 w* _+ g9 h3 V$ _$ N/ t同样,惠正宫和皇后也同样的不甘寂寞。8 w" _5 B. b5 |/ t6 o0 L1 J* Z B
g& ?% e# R1 k- q# U
皇室女子的重担,不仅仅是为皇帝开枝散叶,繁衍子嗣,还有着辅佐帝君,维护祥和。孝烈太子有雄才大略,却没有继承的运命,皇上有一统天下的侥幸,却没有傲视四方的霸气……
3 f* j t% c: P, K9 v$ O
. e$ m! e' `3 D2 X2 m; a上帝,对每个人都很公平。: |5 r9 b+ E/ R' E8 G
# i8 l! w, w* N! t' q! Q男人的缺陷,是由女人来弥补的。惠正宫拼命的想要往上爬,想要站的更高,更接近天堂,她心中觊觎的,或许不是虚设的王位和自己无关的王权,而仅仅是对亡夫的一点纪念,对那个抱憾死去的男人的雄心的弥补与满足。皇后努力想要保住的,想要站的更牢,更接近恒永的权势,她心中维护的,或许不是掌握的大权和儿子的光辉未来,而仅仅是对丈夫未竟事业的一点怀恋,对那个即将不久于人世的男子的最后的抚慰与温暖。推广开来看,几十年前,太后娘娘又是如何帮助自己的丈夫,在严酷的斗争中争取和平,在废墟中重新建立了这个新兴的国家……
9 q) S' `+ l6 c ]! W6 D S, |4 z
个中的辛酸与血泪,又有多少是不为人知的哀伤……# p' n" J( A& J' _
5 `8 w) y6 T) Z h7 g一切皆是虚拟,记住的才是人生……& T, t7 E0 l7 @( N; I. D6 m
3 X+ ?- J; ]$ O, D9 ~ r
& g( ~3 l4 [( j* i. U( G[ 本帖最后由 vichic 于 2006-2-13 20: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