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支持知妍和太燮在一起
39楼亲的因果论,我个人有些不同的看法,觉得有些倒果为因,无意冒犯,仅系陈述个人观点,还请包涵,理由如下:
一.我基本上同意知妍父母当年离婚或许与知妍妈妈的个性有关,知妍坚强独立个性的养成,从小成长的环境必然有所影响,但与其说是因为这些年独立抚养三个女儿而改变了妈妈对幸福婚姻的看法,不如说是一个伟大无私的母亲心疼不舍小女儿的遭遇,一切以女儿的最大幸福为优先考量,置个人好恶於其次的母爱展现,知妍的妈妈很清楚知妍与俊浩是经过一番苦恋才得以结合,也明白彼此感情的深厚,所以不愿知妍因一时冲动做出会後悔的决定,更不想强加自己的主观想法而影响知妍的判断,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关心她,给她亲情的温暖,希望尊重她最後的选择,所以当知妍最後决定再给俊浩一次机会时,妈妈也只能支持她并祝福她,但并不表示她已放下对知妍爸爸的怨恨,这可从当大吉因生意失败负债,知善想寻求爸爸帮忙却惹来妈妈震怒与一顿毒打可明显看出,虽已事过境迁多年,但那道遭背叛的伤口仍不时会隐隐作痛与淌血,只是全家人早有默契,习惯不去触碰它罢了
二.人非圣贤,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後,如能从错误中记取教训,改正缺失,不再犯同样的过错,当然值得原谅嘉勉,但显然俊浩并非如此,没有人怀疑俊浩对知妍用情之深,也不否认知妍对俊浩的一片深情,但俩人依旧离婚了,因为问题不在谁已不爱谁,而在神圣的婚姻忠诚的认知上产生信任危机,知妍并非没给过俊浩机会,只是俊浩自己连知妍严禁他与和英两人再次见面的起码要求都未能做到,犯错与请求原谅的戏码在俩人有过裂痕的婚姻生活中不断重复上演,一昧要求知妍一而再.再而三,无怨无悔全盘接受并不公平,显然知妍比俊浩更了解他自己,领悟到了要俊浩有所改变并非易事,即便怀著对俊浩满心的爱仍毅然决然慧剑斩情丝,现在看来知妍当时的决定果真是明智之举,这点从已离婚三年後的俊浩身上可得到充分的印证,即使已历经三年,但当初导致俩人离婚的事由依旧存在,从未消失,和英与俊浩的关系比起三年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旁人眼中俨然就像一对交往中的情侣,这难道仅是和英一厢情愿即能主导的,如非俊浩得过且过的敷衍心态事情不至演变至此,但很遗憾的是,至今他仍在懵懂过日子,心智未能有太大长进
三.编剧最终无论让知妍情归太燮或俊浩,其实均有很大的挥洒空间,但我不认同39楼亲所言,让知妍与太燮成为一对幸福的女人与男人就没意义,以及如此太燮就学不会原谅和理解,因为早在美拉怀著前夫的孩子回头投靠太燮,太燮收养不忍见他成孤儿的锡钟,重新与父母恢复往来这些行为中,你所质疑的问题早就有了答案,对一个曾经抛弃自己的女人,太燮虽已不再爱她,却依然勉强短暂的收留她,甚至得知她流产後,还为她张罗住处并体贴的托妈妈替她煮海带汤补身子,这些举动早已超乎一个被遗弃的旧恋人应尽的道义,换成是他人,换来的肯定是一番冷嘲热讽後一脚踢开的下场,如此的太燮谁忍心说他不懂得原谅的意义,在收养锡钟的过程中,他展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对殉职前辈的情义,与对锡钟视如己出的父爱,又何尝不是他对亲情的一种体验与理解呢?
四.佛门讲求慈悲为怀,宽恕与赦免是所有宗教教化人心的最高境界,但生命的罗盘时时刻刻都在转动著,有些事做错了可以请求原谅,但未必可以重来,最终俊浩如能从懵懂的睡梦中惊醒,领悟一切错误全在他的个性,想重新走进知妍的心中,但那时知妍的心却已被太燮占满,因为时间与空间早已不站在他这边,或许这就是"人生"
轉自百度 <幸福的女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