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 b3 F- b) [7 l$ P4 @.
* ~- t- C( H1 E/ J4 D+ b ]第15局:
* j) }% U3 ?( \# s光泰哥哥你辛苦了 信别人不如信自己* b) T( c/ x% E' i5 J6 E
.
( {7 y: O. n) {# x; V& e& }4 I+ e.# i" g, y& f5 K( V
.
; e) M+ j6 W! s, w* A1 q9 V 千术即骗术。华丽完美的技巧、天衣无缝的衔接、鼓惑人心的说词,都会让骗术获得加分,使被骗的人相信所见是真相而非谎言,陷入骗局却浑然不觉。但是,假如骗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被骗的对象就会因怀疑而远离骗局,骗术也会跟着失灵。说到底,出色的千术就是用谎言挖一个完美的陷阱,让被骗的人心甘情愿地一脚踩进去——对于戏中的角色是如此,对于看戏的人也是如此。" z9 k# E9 ]; O+ H# d0 N' U [
0 R! h9 T/ L! L& h( g( |
! q8 ^/ Y) \& L2 {; H. ]3 e5 w m, X0 J
借用“荧光粉红”亲的一句话感言,“看完15集,只有一句感想:瑾儿她哥是猪啊……蠢得我胸堵”,想说的无非就是第15局最后几分钟的白痴情节(猪啊)。自从看此剧以来,里子我前所未有地清楚看见编剧设陷阱的位置,也首次有了想快进的冲动,绕过这个缺乏技术含量的陷阱。
/ v0 Y5 N1 d1 s- d. j7 k: @8 M6 w& v3 y4 Z
如果黎明前没有黑暗,那就把路灯砸烂——这是编剧在15局里展现出的幼稚逻辑。为了使情节在恶人当道、好人遭殃的泥潭里多停留一会,编剧在第15局中两次“伤及无辜”,支线情节屡犯幼稚病。
+ U Q* d, W6 L* o+ _- R# M& C! z8 l& S' U6 ~+ j: k+ p
是的,两次。因为在里子眼中,监狱中房长被刺的情节也算纯属多余,角色白白“牺牲”。本来高尼已经打通了狱警的关系,还完狱警的赌债就可以借口做阑尾炎手术出狱。可就是这么凑巧,武功无比高强的房长,就在这时忘记自己的武功,以身体挡下勺子柄;就是这么凑巧,平时不怎么讲大话空话的房长,偏偏在这时语重心长地冒出一句“你要做的事还有更多”,留给高尼一个疑似诀别。难道说非要用这样的方法,才能表现高尼未来那块洗脱罪名的金牌,有高尼的一半也有房长的一半?难道说如果房长有幸获得自由,但没有替高尼挡下勺子柄,日后发达的高尼就不会为房长买房子了?……这段狗血剧情的效果,在里子看来,只是让高尼出狱的速度略为加快一点,因为送人上救护车到医院,全程是用跑的,车子一路狂奔不用等红灯。' Q0 f1 M: W& _1 ]4 N
; I. ^) h% }1 N0 N D
除此之外,“神探光泰”这只纸老虎迅速烧光放射出的明亮火光,既照亮了高尼,也照亮了兰淑。高尼的冤情昭雪之路,因为光泰而走得更加曲折;对于兰淑而言,“仅为男友而放弃人生没有多大的说服力,还是得要亲人的血液浇灌”(by “1个人”)。所以,明知道手上掌握了关键也是危险的证据,明知道策划命案的主谋就是英民,光泰仍然大无畏地只身前往美军赌场,高调向英民开口要钱。9 l2 H* B/ E: C+ l4 G" }
/ }/ M2 |6 l' S) b7 t, M% `5 u' i9 |: M
% Z5 l$ g6 |% k# m6 k6 m
3年前,光泰签下卖妹同意书又在逃跑前不断强调要给妹妹幸福,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搞不懂光泰这个人的思维逻辑。托编剧的福,光泰这次终于完全解释了他反常行为的原因——其实他患有间歇性健忘症。前一刻,光泰知道自己拿到这份证据,足以帮助高尼洗清冤屈,继而使妹妹早日离开赌博圈,他急忙约了高尼见面。后一刻,他又意识到这份证据能帮助他发一笔大财,报复当初让他入狱的英民,他又匆匆地跑到赌场找英民。由于间歇性健忘,光泰完全忘记这份证据之前的用途,忘记权衡比较,甚至忘记这份证据本身就说明,英民是多么危险的一个人。最后,光泰再度忘记与英民之间10亿元买证据的约定,却又想起证据对高尼和妹妹的重大意义,于是趁着他还清醒的时候,赶紧给妹妹打电话,宣告兄妹就此迎来出头天……。6 _/ h2 e$ w5 b& O- _
( B+ T$ `* M" Z7 x 怪只怪,英民派去的手下太不会看时机,布套上头抓人,至少也要等人家把电话讲完了再行动嘛。光泰虽然健忘,却不是无情之人,电话亭里深情向妹诉衷肠,就这么戛然而止,英民作为幕后策划的身份,就这么轻易暴露给了兰淑,里子都替光泰和英民感到不值。要知道很多人都以为,光泰是独耳绑走的呢——如果这黑锅真的让独耳背上,那么本剧加一集都嫌不够,更不会再有拖戏的时间;要知道光泰只差一步,就在电话那头成为一个深爱妹妹、为妹妹的梦想努力打拼的完美大哥——光泰忙了一晚上,跑了三个场,没有功劳,至少也算点苦劳吧。
+ ]0 Y2 e& h2 M% E
$ r( D G( S" C+ W6 M7 X4 G. ]% Q 想担负起使亲人幸福的责任,实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尽管现实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光泰的反复无常白目到家,已到了令人无法相信剧情和人物设定的地步。唯一的解释或许是,从未让人赢过钱的吃角子老虎机,这回居然在光泰面前开出“777”,他一时之间承受不了而精神错乱,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筹划奖金的用处时,涌出的大量硬币瞬间堆成小山,他被这座山压得几乎断气……7 b& G5 A! ]3 x6 k+ @
" W" }1 g. l% Z4 K3 P 撇开这个影响我对《老千》编剧评分的剧情卡点,15局的其余部分依然能保持往常水准,使我大体上继续相信,故事还会更加精彩。/ G+ I" W1 g- }, F( q T
3 Z1 N9 X# Y: z' a
G/ r2 h- n4 E
6 [& O7 G0 F0 @, u8 R- Q 逃出监狱的高尼,为了弄清兰淑是否参与陷害他入狱(修正上局评论中曾说“兰淑牌胡萝卜”完成历史使命的论断,兰淑牌胡萝卜应属换个包装重新上市)——在听完兰淑的含泪解释之后,高尼一把将兰淑揽进怀中的那个拥抱,击穿了之前两人因分离与传言产生的隔膜,高尼与兰淑之间的信任更加深刻。听闻高尼越狱的阿鬼,经不住季东春的蛊惑,一度怀疑英民帮助高尼越狱,并把英民从对付高尼的任务中隔离出来,以便查探英民的忠诚度——美军赌场中,听清英民断言与高尼不再有任何关系之后,阿鬼对英民那个爱抚的拍脸动作,意味着阿鬼对英民的信任重新建立。至少从这两个情节看来,信任这件东西,常会依附着其他感情共存亡。假如兰淑与高尼之间的爱情消逝,如果阿鬼对英民的欣赏不再,信任也会跟着失去意义。
% o/ f" E% C3 ]; R# c; x$ |" e; J* N/ l2 L
于是,独耳的“不要相信我,我也不相信你”的信条,硬是把感情因素踢出他与高尼合作对付阿鬼的和约,便更显硬气和个性,堪称本局最具吸引力的台词。再加上扮演独耳的这位演员,就算发型如同一只长毛犬,就算头发遮住了90%的眼神,光凭下半边脸的表演竟然一样精彩动人。也难怪这局之后,江湖上关于他的传闻忽然变多——除了怀疑光泰是被他捉走的之外,高尼犯罪录象带失踪事件,他也被视为幕后主使。原来嘴角+脸颊+下巴的演技也可以如此抢镜。
6 w6 Z. h* L; M# H7 @, R( j
8 ~3 C1 B Q* p# I% p( t" P/ |; u0 I 只有联手没有信任,只谈合作不谈交情,这是独耳的行事准则。之前说过,定居一处之后再扩张是阿鬼的作派,不是他独耳的路数,他更愿意走到哪吃到哪。没有永远的合作与永远的伙伴,因此对独耳而言,信任不会产生更大的回报,只会带来感情的负担。1 L2 V8 M! t r# ^2 [) A' Z
; s1 v3 C @, B, a% h2 w, g3 g
9 r& n U, r* g2 r8 h& P; {/ c3 V
/ X+ p3 g' [* d/ U7 e8 n! q7 p
平京长曾教育高尼要读懂人心,只是变故来得太快,高尼没来得及学成就进了监狱。独耳甩给高尼的进阶课程则是看透人心,看空人心。信任是件贵重的东西,如果放在别人那里,自己会受到牵制。7 w1 m- F+ {! B! H4 w
" u) e' \1 e0 M V
对于高尼这样爱凭一腔热血冲动做事的家伙来说,独耳的课程显然更加适合训练高尼——别人的心没那么容易读懂,干脆就不要去读,改读自己这颗心。惟有始终信自己,自己手中的烂牌才能变成三八光对;如果在相信别人和怀疑别人之间摇摆,别人手中的烂牌随时会成为打垮自己的武器。反观独耳给高尼设置的三次考验,玩棋子、赢花牌、出监狱,独耳只负责出题,从不给提示,高尼能通过考验,靠的都是对自己的信任与坚持。比起独耳带领高尼走上的“赌博百科之旅”,“笑里藏刀”地领略纸牌骰子麻将等“像样的赌局”,这个“信自己”的课程,会让高尼受益更深。再次面对英民时,高尼的心,应该不会再因过去而动摇。
9 o( u4 o- }9 J0 C2 Q
7 ]3 m' B$ Z3 z(第15局·完·11-10-2008) ; A- I; d7 L& j( u7 m- e
/ D9 J# N3 q1 d, \BOUNS:
( e0 ?7 O0 m' O6 G* K《老千》漫画第4话扉页
; _2 U, r! z: i# g. t& ?5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