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17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元新片釜山获资助 改编自张小波小说作品' o' {8 z9 ]+ @7 A
" n4 P! s$ m. F4 F7 E
: d' |$ b9 O' S
2008年10月17日11:54 西安晚报- @- j. \% {* L$ }* ]
+ t: C0 q! m9 \3 U$ G% \! b8 s
d7 t2 X$ i; {* f 本月初,受韩国女星崔真实去世的影响,原本应该备受关注的第1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在一片凄凉中开幕。即使电影节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但对中国导演张元来说,这也将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电影节。因为饱受此前吸毒事件困扰的张元不但在电影节上高调复出,其新片拍摄计划还获得了“亚洲电影资助计划”1000万韩币的奖励。而记者获悉,张元这部名为《1933》(暂名)的新片改编自作家张小波的中篇小说《检察大员》。
4 P1 u# W/ ~2 V
# q* {" m! \. t. A3 |' V$ \3 Z 曾写出《中国可以说不》
. ^4 g6 i& o c+ |1 }7 y0 n* Y. Y4 s ?% D, U4 d% J" J
提起张小波,读者可能并不熟悉。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张小波就已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名噪一时的《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之一张藏藏就是他的笔名。此次张元的新片拍摄计划在釜山电影节上获奖,让小说的原作者张小波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5 |5 }2 B1 w: G2 T0 O) ?
2 g5 s+ @0 H- |# y! _% E$ s 张小波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检察大员》完成于1991年,“这不是一个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的故事,小说的起因是一位神秘莫测的检察大员因为某种不知的原因前往监狱视察,从而发生了种种诡异的事情,不知道自己死期已至的监狱长、常年失业的刽子手及心机深重的女秘书命运交织又相互倒映”。作者通过小说想传达什么?张小波说:“我不认为自己的小说想探寻什么真理,真理是哲学或者宗教应该探寻的内容。如果非要用‘传达’这个词,那我的小说就是想表明法律并不能解决人类的根本问题,小说只是想呈现人的存在状态。从小说问世至今,评论家也没法给小说下个定语。有人说这篇小说类似卡夫卡的,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看似荒诞的寓言体小说,我在小说中对东方民族特有的东西进行了一番冥想。”. N3 W [& Y) x4 Z' S( ^1 X
0 |( u% V1 |' d/ Q }, V
张元猛然对十七年前的小说感兴趣: }8 y+ i a+ [' i
' S4 T+ k0 m+ p( c$ Z- P9 b
张小波说他和张元是很好的朋友,早在小说问世之初他就将其送给张元,“可张元之前没有好好看过这部作品。直到不久前,他猛然看到这部十七年前的小说,忽然产生了冲动要将其搬上银幕。大概小说中表达的内容更符合他现在的心境吧!”于是张元连夜拨通了张小波的电话,两人在电话中聊了很久,对大屏幕上如何展现小说内容都非常憧憬。
- d' ~; r0 B. s/ d+ R" R X+ ^% r W& Y* y" u+ \5 O
之后张元请张小波写了一个故事梗概,加工成新片拍摄计划后带入釜山电影节,没想到获得了“亚洲电影资助计划”1000万韩币的资助奖励。张元后来向张小波透露,仅仅一个梗概,已让投资商“手舞足蹈”了,当场还向小说中添加了很多故事。% n6 I* U7 A( j9 R
. o% O; o7 p: X* E, ~3 L" g 这会是张元最伟大的一部作品+ M2 I2 v8 Q4 l- I: y$ Q
2 K2 O- B1 I1 M
据了解,《1933》将在今年年底开拍,目前编剧已确定由上海剧作家张献担任。张小波说他们三人现在仍经常讨论,擦出不少思想的火花来。“我看过张元的每一部电影,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张献也是我很欣赏的剧作家,我相信这部影片一定能成功”。: r6 t& m) G) }: n% J
, w( w! `$ h. d, s# p6 y+ f 现在张元是不是已走出吸毒事件的阴影了?张小波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刚出事时,他很痛苦,也很迷茫,但在一群朋友的开导下开朗了很多。我想说,现在的他状态非常好,认识他以来,这是他状态最好的时期,他该有一部伟大的作品问世了。这个影片会是他最伟大的一部作品,不仅是他本人的一次提升和飞跃,也会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巨大转折。”记者 张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