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告知抄袭事件...暂时没时间管...先更新11-12评
0 t9 Y- E7 N0 M5 t8 y e8 Q. |============
$ ^1 M/ [% b, q2 U; E# F( G: X, C4 s4 V; I8 V( c4 p
11-12观后记:一点不吓人的鬼故事
: q# W, W2 c) @
, ^5 x- v: a/ p# T' v( d% m9 |2 f& O0 a- }$ ^5 L# R
: ]5 m* p, [, c+ e T/ ^
故人已去,音容犹存。具大成的离去,除了造成商战线和情感线出现了需要填补的真空状态,也对恩窕和祈勋的心理形成负罪感,令孝善急切渴求温暖与依靠。11-12集的剧情略略放缓脚步,给三位主角的心理重建留下细致描述的空间。
* K) f; R7 d" ]" K6 }. Z+ w$ _/ F2 T, a
他们的纠结与落寞,同是因为故去的具大成,几乎要将这两集视作小辈与父辈之间“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孝善,鬼打墙地转不出渴望亲情温暖的死角;祈勋,鬼上身地反复轻拍恩窕的肩头以示安慰鼓励;恩窕,不断撞鬼一样地听到看到故人的音容,甚至向母亲讲述了一段疑似鬼故事。1 Y2 w" {9 K( Z X% I
! T# i/ m; a& o6 q9 b
鬼才相信具大成的退场就真的是一去不回。除了不知何时就会闪现的回忆画面,在酒厂办公室里,在被称为“小社长”的恩窕身后,具爸的照片反复被收入画面。7 ]9 ?4 d' [ S2 K8 |! f6 A5 n- K
( P5 @" ?2 ?: l# Z4 z; \. k 由于具大成的“阴魂不散”,我继续相信这故事的底色终是充满人情味的宽容与温暖。再怎样强硬的矛盾冲撞,这故事或许总会提供四两拨千斤的化解办法。如同走进铺着厚厚的地毯房间,即使有玻璃瓶水晶杯陶瓷碗摔落地面,大多数并不会摔成碎片,只有一声声让人刹那心惊的沉闷声响。1 @+ \* V" J3 R& @5 c3 D4 ^; q: Q
! `" m/ a4 N- k# J' X3 @! p+ r
% G& X7 k8 V2 H7 l1 e4 F4 I% p1 n
【人生就是受刺激3 ]# {; `% V: o, ?6 a9 F
3 ^! g& u, L; k9 _1 s" S 祈勋与他的真心都没有摔碎,只是几经起伏后令人担忧。我其实一直在期待祈勋的爆发。他若是未来还停留在疑兄疑父的位置上,那么他就不是编剧笔下的精美器皿,而是耐热又耐摔的金属烛台。. R# n0 U' F( u2 F! t* q
" ]) J3 I& q+ W- z' B. t
并非没有盼头。他寻求僧人的帮助,跪拜到两腿发软;他猛力敲门想要抢先说出真相,近乎绝望地急切嘶喊。试图平复罪恶感深重的心情,或是想尽快甩掉不适合自己的无间道外衣——终于开始为自己付出点什么,这角色才有了显现生机的可能。3 ^1 \0 n7 M* c7 H" W" G _1 d
! Y [1 d8 e! ^
阻滞祈勋爆发的不只是剧情这两集重点塑造的姐妹情,编剧赋予这角色勇气不足的性格弱点,推迟了爆发的时间。
0 ^- l' R) H, e: Y; K4 Y1 o
( g/ ]0 X. y( H7 [# A. x 8年前,他期待恩窕收到信后赶到火车站留住他,去与留的决定权,他交到了别人手上,而不是用他自己的决断力放弃复仇之旅。8年间,他曾多次回国,却完全没有联络具家的任何人,我倾向于认为他不愿贸然联络,因为他自认已缺失了一份回望过去的勇气。8年后,他遵从父亲的指令重回具家,对恩窕那一句近乎陌生人的见面问候,比起试探的味道,更像是担负无间道任务的他,不能也不敢表现出真心。; n$ g0 K! Q! r0 y- |( z
& p- |# P6 L9 N- N1 }- a/ K 这个“庶出”的孩子,原本独自在宁静的乡下过着单纯的生活。比起振臂一呼向继母和哥哥宣战,他其实更愿意远离家族纷争。暂不论家族争产的台风终究吹到了他面前,只关注祈勋的身世与成长环境,会发现隐忍与回避其实是他个性的主题词。对于家族是如此,对于感情也是如此。5 [7 i Q+ E- d! f5 v
& L$ L% b! h' n& h8 D+ d ^4 i 于是我确信剧情对祈勋的刻画,几乎是“不逼不成材”的刺激模式。若不是继母甩出一张放弃继承权同意书逼他签字,祈勋不会痛下决心去当父亲的复仇助力。若不是恩窕反复用冷漠无视的态度和旁敲侧击的话语刺激他的回忆,祈勋也不会负气地说出一长串“遗忘宣言”,过了一阵又忍不住去问那封信的下落。+ W' {6 f' k9 L2 W
( r6 k& m( o B+ g; B. ] ]8 g+ f 要他自己承认无间道的身份,本来是难上加难,慢上加慢的过程。但机敏的恩窕与着急的洪爸施加了双重刺激,让祈勋“慢慢来”的计划破灭,这张四处破洞的纸已经包不住火,祈勋必须得加快速度。
4 x7 {! b5 I3 K7 @2 d6 P* N
1 U( r. i& ^+ D, ~' L. I5 S w5 w- h, p 对恩窕,活着不再是准备逃跑,而是负起责任;对孝善,活着不再是无忧无虑,而是缺乏温暖;对强淑,活着就是从穷折腾到富折腾;对祈勋,活着目前就是不断被刺激,在刺激中反击和爆发。8 i7 h8 s* D8 _ B8 j ^
; i% i3 {3 i/ I
【鬼上身不再灵验( i Q. X0 i1 @+ z& C0 k# G
3 I J5 @2 O/ c6 b 祈勋遭受的最大刺激,来自于救护车上气若游丝的具大成挤出的那句“没关系”。在那个危急时刻本能地考虑自己处境的祈勋,被具大成恐怖的宽容度彻底吓到了。“都这样了还‘没关系’……”祈勋没有料到,具大成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就是毫无保留地为孩子们付出和分忧,这些孩子包括在具家成长的他自己。这一句“没关系”加重了祈勋的负罪感,再面对具家姐妹时,他应是痛下决心想去填补具大成的位置,成为姐妹俩的守护者,于是,他对恩窕说出了无异于分手宣言的告白,他要完全抛弃包括感情在内的一切自私心,才可能贴近具大成没有底线的底线。
! H$ k; D$ n! u. a8 g
- k3 l" D& V i0 }8 t& h 但祈勋终究不能成为第二个具大成。“我真的不能去你身边了。”祈勋的这句话,无意间暴露了他深藏心底的真实想法,他在与恩窕飙车后的放出的“不追宣言”,以及他在发酵屋所说的“遗忘宣言”,都因这句话变得不攻自破。他还是见不得恩窕的手被廷佑握住的画面,听不得“宋恩窕永远是韩廷佑的女人”这句幼稚的玩笑话,他赌气地为身边的孝善夹菜,却又被照顾恩窕吃饭的廷佑刺激得辗转难眠。
$ B4 u+ W9 q* Q
8 q$ {* O' c. O 他的坏丫头“最后一次”为了放弃这段感情伤心痛哭——祈勋这段内心独白实在有些费解。“最后一次”的隐藏含义,是在暗示祈勋对恩窕过去的哭泣略有所闻?若是如此,告密者只可能是具大成。考虑到具大成的“阴魂不散”,我有点怀疑具大成的戏份,还藏着几张牌没有出尽。而“最后一次”的显性力量,就是使第二天面对恩窕的祈勋展露久违的微笑,仿佛当初他站在张氏大叔家门口迎接恩窕那样,在初次见面的生疏中流露单纯的友善。* V( {0 ^$ I5 |+ d0 J" m- C
4 r/ o$ c6 _7 T+ m: W: J
因为这个微笑,祈勋与恩窕的感情线,在我眼中无异于从零开始,仿佛系统重启,抹灭了来不及保存的过去之后,让一切从头再来。
6 _! S8 I8 B8 c1 U1 T/ D' T! {
& x( l" [8 O( U: G; _ 在守护者的层面,祈勋对待恩窕却不是从头开始。鬼上身一样的反复轻拍恩窕的肩膀,但这危险的戏法很快失灵,这动作对恩窕的意义,渐渐超越了安慰与鼓励。! |9 }- V6 X: J( E
) a3 t; K$ }" W* z' Y 恩窕拒绝祈勋的抚慰动作是意料之中的事。对恩窕付出父爱的只有具大成,这动作的背后是专属于恩窕与爸爸的回忆。当丧父之痛的情绪渐趋平静,恢复元气的恩窕完全有必要拒绝第二个人重复这动作,毕竟谁都不愿轻易在父女情之间再叠加另一个人的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恩窕而言,祈勋从来都不是注视她前进的慈祥长辈,也很难一直保持单纯给予鼓励的合作者身份。来自祈勋的长辈式关切,恩窕无法承受。
2 ^1 ]9 X' X" n4 n: C+ o
3 {& {* z! c5 O) c0 `# P+ x: C: M! e5 |6 u5 D/ h: a( Y
4 u+ B# u0 }7 J5 x K
最后一次被按住肩膀的时候,恩窕暗暗抓紧了包的提手,小小的动作细节暴露了恩窕的心思,这一次应该是她想歪了。就连搀扶起摔倒在地的祈勋,她的手也在犹豫了一秒后迅速收回去。越是这样的顾虑重重、急于避嫌,就越是说明恩窕心里有鬼。
( Z! B: m6 J/ u- }9 A
7 _- P& S8 Z3 U5 V) U( `' E. ?- s 曾经,恩窕不许祈勋叫她的名字,但最终还是挡不住他时常喊着“恩窕啊”,扰动她的心思;曾经,祈勋说过不再追着恩窕,但打完群架后他依旧悄悄追出去,恩窕打包要离开时他依旧悄悄跟在她身后。在这场感情冷战中,两个人说过的话都不值钱了,他们未来会做些什么,才是这战斗的关键看点。
4 l% w+ z' N3 z, t
; K7 g/ G4 j3 ~! q【注定相连的极端
- |1 f- Q& d& n: l0 g$ |4 O9 v% y$ n d$ U2 x" a% Q5 d
孝善与强淑先后演出的变脸戏法,还真应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老话,让我意识到两家人从相遇到结合为新家庭,或许冥冥中已有注定。; G* \! n) |7 Z, n3 I
9 `2 G2 x- X) k( D9 M7 V. n& ^3 x, _
恩窕说世上哪里还有这样的父亲和女儿,就算已看穿强淑的演技,依旧无条件地爱着她。或许也只有这样单纯的父亲和女儿,才能接纳单纯靠钱活着的强淑与她外表冷漠带刺的女儿。一边是极端的付出,一边是极端的索取或极端的不合作,同样的单纯与直接,这是具家父女与宋家母女碰出火花的原因。
8 _8 }1 k6 L& |. W
5 `1 X8 {, L J( | 恩窕的演技绝对是胜过她母亲的。当年恩窕在张氏大叔面前上演一番认钱不认人的送客大戏,出言刻薄刺激张氏没钱没房的自尊心,她成功赶走张氏,保护了母亲的“战果”。如今面对爱财的母亲,恩窕顺水推舟演出一段守护遗产的劝说戏,半真半假的台词说得无懈可击,把孝善推向与具爸相同的有利可图的地位。. @+ J! M( e; U! _" c
6 N# \0 [3 K/ x0 V/ k6 L 孝善的单纯度与她父亲的宽容度一样,都是极端到恐怖的境界。姐姐不让她哭,她就真的努力不哭,憋在心里憋成了堵。妈妈不让她靠近,她依旧我行我素,反复吃瘪也痴心不改。傻人有傻福大概就是在说她这样的人,失去了爸爸的宠爱,恩窕与祈勋又为她撑起新的保护伞。
8 R2 c* _0 |6 G# }+ x. z: w6 H6 t& ~- b$ D
孝善早已不是个长不大的小孩,成长对她来说不光是看清母亲善变的表演。8年后的酿酒祭祀,恩窕代替大成诵读祭文。在同样的仪式下,祈勋与恩窕的对望又是一次跨越了时间的前后呼应,而站在一边目睹的孝善,脸上的表情不再是8年前稚气未脱的不甘心。她转过头去,自顾自地淡然抿嘴一笑,有些落寞,却看不到愤怒与妒忌。孝善似乎正在接受自己已经“出局”的事实——从过去到现在,那两个人之间都没有她插进去的位置。/ a+ `* j) |+ c; x
$ G7 @; v( G9 }7 z6 N
出局的灰姑娘的真命王子或许另有其人,祈勋的哥哥祈泰显然已成为孝善的粉丝。一个想建造奇幻乐园的富家子弟与一个需要百般呵护的落难公主,这样的搭配应是很不错的设置。但我怀疑祈泰的出场应该不只是带走孝善这么简单。
4 [/ K3 M1 d' p' ]6 ]9 f: I- t/ Z1 Y! A" m2 R S8 {
想到祈泰说过的那个没有出处的童话故事——他曾经送给祈勋红蓝黄三个瓶子,必要时可以打碎救命,在祈勋见洪妈时,似乎红色的瓶子已经打破,保佑祈勋全身而退。怀疑祈勋无间道身份曝光这一劫,未来的剧情或许要再拿出彩色瓶子的童话魔法,让祈泰出马帮助摆平这纷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