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局限在何制作和黄晓明中挑选的话,我也认为现在这样的安排最为合适。黄晓明的外形和气质更适合洛熙,何制作来演洛熙说服力不足,他也是更适合欧辰。
个人认为洛熙这个角色不讨喜,原著小说和剧本的原因有70%,而演员的原因有30%。原著小说里,三个主角中欧辰的人物设定就是最讨喜的,而洛熙这样性格、类型的男主早已不是主流了。观众的口味在随着社会而变化。
感觉得出,电视剧的编剧出于种种考虑非常想要在两个男主之间维持一种平衡,想要在一部剧中同时塑造出两位分量相当且各具魅力的男主。这是个很积极、很有追求的想法,值得赞赏。但这也真是对于剧本和制作群能力要求极高的一个想法,稍有不慎就会有反效果。泡沫之夏既然在充分尊重原著小说的前提要求下无法打破小说中人物设定的先天不足,编剧又尚不具备大神级的故事驾御能力,还不如就按照小说原有结构走——在最后大约四分之一的剧情中让欧沫的感情发展占据主线。硬要维持两位男主戏份间平衡的结果是打破了剧情节奏也扭曲了人物性格,最终影响剧的品质。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编剧要把欧沫两人的婚后感情发展,尤其是夏沫这方面,删得近乎灭绝?不但错失了一定会非常出彩的一部分剧情之外,还让本来就不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女主感情线显得飘忽和难以理解。而看到洛熙和沈蔷那段后加的“海芋之恋”时,我真有要吐血的感觉,完全不符合人物性格又极为突兀,只能快转解决。
真的有点遗憾,如果在欧沫结婚之后,没有这些奇怪的剧情删减,就让洛熙象原著中一样在经历过哀伤和失去之后能做到放手祝福,我对剧中角色的感觉会好得多。并非只有戏份重才是对一个角色的重视,合理、精彩的剧情才是塑造人物的关键,很多配角一样可以让人过目不忘。能看到更多的欧沫互动也会是我们这些观众的福利。
再说演员,黄晓明还是有把洛熙这个人物很好的展现出来,符合原著中的描写,有风姿妖娆的大明星之感。但黄晓明的表演里大陆科班出身演员痕迹太重,一些对白和眼神的处理我个人不能接受,感觉太过刻意而失去了真实感。顺带说下,我觉得好多大陆科班出身演员都有这个通病。另外,黄晓明中后期的表现比前面要好些,可惜身为剧情控的我此时已经很难顾及到了。
PS.民视并不是从来不播偶像剧,只是他家偶像剧的收视率几乎是次次餐具、每每垫底,听说过的几部收视率都在0.4~0.8之间。我知道民视一向很惨,没想到能惨到让湾湾群众说出“从来不播偶像剧的台”这么餐具的话。
当初知道泡沫在民视首播的时候,我本来就有的担心就更加重了一些,本来我以为会是华视或是中视的。。。看到第一集0.86的收视率虽有些吃惊但不是完全的意外。好在是诚意之作,质量保证之下,剧的收视还是慢慢升上去了,目前应该是已经突破了民视偶像剧的最高收视率了。
PPS.刚看到三立的接档戏是“钟无艳”,我又有点小担心了,三立的偶像剧目前在台湾有着强大的收视惯性,虽然陈玉珊监制已经离开,但是旧有的制作班底和模式毕竟都还在,而且杨谨华+明道也绝对是实力及人气的组合;又有盗版这个不利因素在。唉,无视其他,只希望这剧能保持好的收视状态。这戏都还没有播完,台湾偶像剧的收视战是很激烈的,如果之后收视上有问题,对其中哪位演员都不是好事。
[ 本帖最后由 lindaxxp 于 2010-7-27 18:26 编辑 ] |
|